「985相親鄙視鏈」曝光:孩子,我為什麼讓你一定要上名校

2020-12-18 騰訊網

你是985嗎?

你相過親嗎?

最近,「985相親局」火了,為何火呢?

因為這個局的「口號」非常刺耳:

「985相親只要985」,「清北只挑清北」。

雖然聽起來很扎心,但也確實可以理解。畢竟優秀的人更願意跟自己層次一樣的人度過一生。

而且這個相親局還有一個心照不宣的鄙視鏈:

985看不上211,

211看不上普通一本,

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

......

你可能會納悶,那麼高學歷還需要相親嗎?都相親了為什麼還那麼挑呢?

值得玩味的就是這一點:

這些高學歷的相親者「寧願單身,也不願意將就」,「寧願孑然一人,也認定清北。」

這才是凡爾賽的驕傲啊。

不能說「學歷決定愛情的上線」,但是985學生的這種婚戀選擇其實也反應了這個社會的「運行法則」:在職場,情感上,都會追求的「門當戶對」。

每個人都想著「強強聯合」,因為無數殘酷的事實已經證明:學歷決定階層,圈子決定身份。

名校的人,

在愛情上真的有優勢

其實,定位高學歷圈層的相親局早就存在。

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認為,985高校的教育背景和愛情毫無關係,以此作為標籤,是一種對其他學校的歧視。

坦白說,復旦教授這次有些」不接地氣」了,因學歷而產生的歧視不僅出現在「相親局」上,而是早就遍布整個社會了。

而網友們的留言則是簡單直接地反應了大眾的心聲。

「學歷差太大確實聊不來。」

「不要說別人現實,每個人都想自己對象跟自己匹配。」

985隻找985,其實就是一種圈子文化。

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說,為什麼要一定讓孩子努力考名校,因為名校的優勢太大了,而且「學校決定圈子」更是一句亙古不變的真理。

好的學校的圈子,所擁有的資源和人脈,對前途和未來發展來說,是無限加分的。

我對中國一些社會精英的學歷及其夫人的學歷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結果分享給大家看看:

李彥宏,北大畢業,妻子馬東敏,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歲即畢業出國,當時被譽為紐約留學生圈裡的「公主」。和李彥宏在美國留學(美國新澤西州大學生物系)時認識。

奇虎360老闆周鴻禕,西安交大碩士,老婆胡歡,北大方正同事,水木清華bbs認識。周鴻禕說他的太太在事業上給他的幫助很大,他非常感激,常常慶幸自己比較幸運。

白巖松,中央傳媒大學畢業,妻子朱宏鈞是白巖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時的同事,來自江南水鄉鎮江,從北京一所名牌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分到電臺編輯。

撒貝寧北大畢業,老婆李白,加拿大人,北京大學教育學博士,曾經是「五洲唱響」組合成員,曾擔任金氏世界紀錄大中華區裁判。

名校的優勢,在愛情上可以「排雷」,一方面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層次且志同道合的愛人,更重要的是一種資源上的強強聯合。

名校,不只是墊腳石,

更是優秀企業的敲門磚

名校畢業的人,不僅處於「相親鄙視鏈」的頂端,更是優先拿到了優秀企業的入場券。

民間廣為流傳的,某著名投行企業只要北大光華和清華五道口學院的畢業生,而廣州的某金融企業,也只從中大經管學院招人。

公平嗎?是挺不公平的。

但仔細想想,也是有合理之處的,從企業的角度去考慮,這些頂尖學校的頂尖人才崗位匹配度確實比其他學校高得多,一定程度上節約了不少人力成本。

父母想讓孩子上名校,擁有高的學歷,實在太能理解了。

之前看到的安徽衛視的一檔節目,叫《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節目組請來一位資深HR,揭露了職場裡的招聘「潛規則」。

招聘會時間並不長,但每次收到的簡歷卻很多。於是企業在篩選簡歷的時候,會把985,211的大學生的簡歷和非985,211的簡歷分開放。

走的時候,把「985,211大學」的這部分帶走,而非985,211大學生的簡歷就丟在桌子上,被保潔阿姨清理掉。

HR還強調了一句:「其他的大型企業,肯定也會這麼操作的。」

分數和學歷從來從來不是為了一時的得失和榮譽,而是孩子向上攀登的一個重要敲門磚,完成人生逆襲的唯一途徑。

表面上父母拼的是一個名校名額,其實上拼的是孩子一個穩定光明的未來。

你永遠想像不到,

父母為了孩子進名校有多拼?

兩年前,有一部印度電影,在教育圈引起了「腥風血雨」。

它的名字叫做《起跑線》,收穫了印度電影在中國的第二高票房,僅僅上演5天就已經超過了印度去年上演時的總票房。

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足夠真實且殘忍,揭露了一個殘忍的教育真相:「學校就是階級」,而學歷決定孩子的起跑線。

印度中產階級夫妻拉吉和米塔,為了把獨生女皮雅送進德裡最好的私立學校,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這對夫妻抓住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形成了兩股「使勁兒」的主要方向:

第一步,為了「學區房」用盡一切方法巴結上流階層,企圖完成階級躍遷,成為他們的一員。

第二步,逆襲上流社會不成功之後,用「各種手段」去爭取25%的扶貧名額,進軍「貧民窟」。

可悲的是,這兩條路都以失敗告終。

他們被名校拒絕的理由是「學校不想錄用店鋪老闆的孩子」,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正宗的上流社會」。

家長把金錢和精力都砸在孩子的教育上,擠破頭皮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名校,因為那是因為他們在社會上有如此切膚的體會:學歷太重要了。

之前也有一個類似的6分鐘短片《成績單》,講述了三個不同階層的家庭,不同父母因為一張成績單「崩潰」的事。

這三個家庭,一個是「光鮮亮麗」的都市白領,一個是小縣城的小老闆,一個是全職媽媽。

白領媽媽忍得了職業的不順,老闆的壓力,但是看到孩子成績下降的成績單,會突然爆發,歇斯底裡地把孩子的漫畫書撕碎:「為什麼那麼不爭氣?!」

日夜操勞的小老闆爸爸,看到孩子刺眼的成績單,才會對孩子苛刻批評,把孩子從網吧裡拎出來。

至於那個把自己的一切鋪在孩子身上的全職媽媽,發現孩子成績下降之後,沒有辦法,竟然悄悄地跟蹤女兒,竟然發現女兒竟然早戀了。

為什麼人前風光且穩重得體的爸爸媽媽們,會因為孩子一張成績單而抓狂崩潰?

因為他們太明白,如果孩子繼續不在乎學習,考不上好的大學,未來等待孩子的會是什麼。

自己吃過的苦,受過的委屈甚至羞辱,他們絕對不忍心讓孩子再經歷過一次,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千萬不要重蹈覆轍之後,才覺得後悔。

因為那個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日劇《女王的教室》裡一個孩子問老師: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

老師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

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只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就有無限的可能。

讀書最大的意義可能就是,在讀書的過程中,你已經把努力當做了一種習慣。

之前有一個問題:「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有一個答案我很喜歡:「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

作者:智慧主創團秦一。來源:智慧父母V(ID:zhfm831),智慧父母是木棉說旗下的親子教育號,關注0-15歲孩子的成長教育,旨在幫助有遠見的父母養育終生成長的孩子!*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END

∞文章來源:智慧父母V∞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執行主編:張俊 出品:冬日陽光∞

相關焦點

  • 相親名校鄙視鏈:上好大學就有好婚姻?
    近日,一篇《在985高學歷圈層相親》的文章揭示了相親圈的名校鄙視鏈:「我應徵你就是因為你是清華的。」清華畢業的劉韜在各個相親平臺遇到的多個女生明確告訴他。北大校友圈婚戀平臺的情感諮詢師林海豔總結,80%以上的客戶很在乎對方學校,其中以女性尤甚。
  • 孩子,你為什麼一定要讀名校?
    你相過親嗎?你是985畢業的嗎? 最近,在北京東二環外一個叫單身公社的活動空間每周一次舉辦的「高知伊甸園」主題相親會火了。相親會並不少見,為何它火了呢? 這也是為什麼,為什麼我們告訴孩子一定要考上名校,因為名校的優勢太大了,而且「學校決定圈子」更是一句亙古不變的真理。 好的學校的圈子,所擁有的資源和人脈,對前途和未來發展來說,無疑是加分項。
  • 985相親局:不好意思,我只和985名校畢業的相親
    -1-最近相親圈裡興起了一個新話題「985相親局」,就是某相親平臺清一色的都是985名校畢業的,不是985出身的,哪怕你是211,都不好意思參與進來啊。這讓很多人感到憤怒,什麼時候學歷就成了評判兩個人適不適合的首要標準了?
  • 時評|985相親局:被小圈子框住,這種相親很不「985」
    不過有些人偏偏喜歡反其道而行之,找對象就在小圈子裡選人,比如「985相親局」。985本來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說真的,這種相親思路很不「985」,這樣選下去,估計連「211」的及格線都會慢慢夠不上。最近,「985相親局」頻頻登上熱搜,引發的討論還在蔓延中。
  • 在HR圈流行的學歷鄙視鏈:邏輯粗暴,卻普遍適用
    最近,安徽衛視一檔叫《學霸是怎樣煉成》節目,因為一位前人事經理拋出的「會對非985大學生區別對待」的觀點而火了。   這位叫小米的前人事經理表示,他們參加招聘會時,會把985和非985的大學生簡歷分開放,然後離開時只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非985大學生的簡歷就丟在桌子上等著被清理。
  • 在985高學歷圈層相親,「唯名校論」有時也會帶來風險
    1局內人「我覺得很多人酸,因為他自己不是這個圈子的,其實不管是985,還是211、本科、專科畢業,只要相親,這些條件都是存在的。難道985就一定要愛情至上,不能提這些要求嗎?清華大學畢業的90後姑娘賈昕說。
  • 「985相親圈」:別讓擇偶視野被圈子「框住」
    類似的定位高學歷圈層的相親局,早就存在,如「相遇未名」、「陌上花開」等相親平臺,就備受部分名校生青睞。12月4日,一篇題為《985高學歷相親圈:有人稱「應徵就是因為你是清華的」》的文章,引發了網友熱議,也讓「985相親圈」進入了公眾視野,讓這些相親平臺「出圈」受到了廣泛關注。
  • 「你不是985畢業,沒資格和我相親。」
    那就是,咱們不是985! 在擇偶標準上,要求學歷,大部分人都會幹的事。 985的人,覺得,你也是985,我也是985,那我們之間可能會更有共同語言,這個邏輯也沒啥毛病。
  • 為什麼說考研上清華「不算」清華人?看完清華「鄙視鏈」你就懂了
    但是若要說考研考上清華大學,還是一件概率不小的事情,並且每年確有一些普通二本的考生考上清華大學,上演考研傳奇。這些同學本以為考研考上了清華大學,就有著無上的榮耀了,結果還沒高興太久,就被一些同學鄙視了,這些同學說:考研上清華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這是清華「鄙視鏈」的最底端。
  • 「985畢業生只跟圈內人相親」引發熱議後,他們為什麼要築起高牆
    從那時開始,「985相親局」一步步走入大眾視野,並在各家媒體的關注下,成為討論了好幾個月的熱點話題。甚至,你現在,在微博搜索框內輸入985三個數字,自動聯想的第一個詞彙就是「985相親局」。他們為什麼要將自己變成 局內人?從表面上看,相親是一場互相選擇的配對。「985相親局」反映的,是許多當代年輕人面對婚戀問題的 純理性選擇。愛情,在這場選擇中似乎缺席了。其實,不止是「985相親局」,在「相親」這場選擇配對中,愛情,往往被看作一條走不通的岔路。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只能排最後?
    01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周一鋼琴、周二奧數、周三圍棋、周四英語、周五書法、周六畫畫……只有周日一天自由活動。普通人睜大雙眼:這媽瘋了吧?孩子太累了。②樂器類鄙視鏈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在這屆中產父母小時候,學鋼琴的家庭非富即貴,而如今已成為養娃標配。網上有家長調侃「孩子班上40人,學鋼琴的佔一半,登臺表演要搖號。」
  • 「我就想跟高端人才談戀愛,錯了麼?」985相親局引熱議
    在一些名校生專屬相親平臺上,自我推介的「掛牌」者都是清一色的985名校畢業生,他們的人生履歷看起來光鮮亮麗,尋找的也都是與自己「勢均力敵」的優質相親對象。擊中網友槽點、讓這些相親局「出圈」的,是某些在外界看來有些偏執的相親規則。比如,不少參與者心中都橫亙著一條無情的學歷鄙視鏈:清北的看不上985的,「重點」985的看不上「普通」985的,普通一本的畢業生則連入場券都拿不到。
  • 留學生鄙視鏈大全
    洋仔瑟瑟發抖抱緊自己2.鄙視:>;互相鄙視:<>下面讓我們正式翻開《留學生鄙視大全》學習鄙視鏈Offer鄙視鏈你看澳洲!土澳小夥伴:……終極對決留美童鞋:我這裡名校多留英童鞋:你穿衣土……留美童鞋:我這裡中餐好吃
  • 「985相親局」就是學歷鄙視,或不如中專生幸福,愛情需要隨緣!
    『前言』 最近,「985」相親局火爆網絡,能夠進入相親平臺的都是985的畢業生,你首先要提供學歷證書,如果是國外大學畢業,必須提供同等985學歷證明,通過學歷審核才有機會進入相親圈,接著還有一大堆興趣、愛好、價值觀、體脂率、頭髮濃密程度的測試題,來對你進行進一步的量化,高學歷的人找對象竟然如此苛刻
  •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 為什麼最終選擇相親
    沒有一個人逃脫「真香定律」,就算是「985高校」畢業生也不例外。這不,最近「985相親局」的話題在網絡上走紅。大家沒想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得了高等數學題,寫得了情詩小作文的名校畢業生,居然會為談戀愛發愁,並且選擇相親。
  • 原來名校也有「鄙視鏈」,太可怕
    不過在清華裡這些考研上岸的學生卻遭遇了冷眼,一些同學看不起這些通過考研進入清華的學生,名校裡竟然也有「鄙視鏈」!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考研進入「清華大學」卻遭冷眼!原來名校也有「鄙視鏈」,太可怕!之所以有這樣的區別對待,其實也是因為考研難度和高考難度不同,高考的難度要更大。在高中的時候每個人都在努力學習,但還是有不少人無法進入優秀大學,只能選擇二本之類的學院,不過考研就不一樣了,只要認真呢學習,那,基本都能順利通過,有著這樣大的差別,自然也就能理解為什麼高考生看不起考研生了!
  • 「掛牌」985相親圈,有人把身高「183」改成了「175」…
    「我覺得很多人酸,因為他自己不是這個圈子的,其實不管是985,還是211、本科、專科畢業,只要相親,這些條件都是存在的。難道985就一定要愛情至上,不能提這些要求嗎?清華大學畢業的90後姑娘賈昕說。她是「陌上花開」的一個兼職編輯,在某部委直屬的事業單位工作,愛好是打掃衛生和爬山。
  •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 為什麼還是走上了相親這老路?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為什麼最終選擇相親沒有一個人逃脫「真香定律」,就算是「985高校」畢業生也不例外。這不,最近「985相親局」的話題在網絡上走紅。大家沒想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得了高等數學題、寫得了情詩小作文的名校畢業生,居然會為談戀愛發愁,並且選擇相親。畢竟在普遍印象中,現代的年輕人普遍追求個性追求自由,為什麼最終還是走上了相親這條老路呢?
  • 「985相親局」相的是親還是利益?聽聽濟南男生女生怎麼說
    李新認為,名校畢業生們在高考中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取得了勝利,他們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超越自己。在大眾看來,兩個985培養出的小孩起點也會相對較高,會被人寄予「孩子要比父母更優秀」的期望而「985」和「985」的結合可以更高效地實現這一點。
  • 興趣班「鄙視鏈」受追捧 上馬術課比踢足球更「高貴」?
    興趣班裡的「鄙視鏈」: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記者採訪時發現,一些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興趣為參考,而是認為越貴、越冷門的興趣班,越「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