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鞍山,奧體中心。今天我們在這專訪2016年里約帕運會100米冠軍、2017年世界殘疾人田徑錦標賽t36級200米冠軍史逸婷。年僅23歲的她還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我小的時候,身體太差。」訪問一開始,來自湖南桂陽的史逸婷向我們講述了她身體上的先天不足——出生時因腦部缺氧損傷,導致了左上肢肌肉萎縮、左右腿長不一致的問題。奔跑、跳躍這些運動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不是難事。但對於殘障人士,這可能就是人生最大的夢想。我們問史逸婷:克服先天不足的方法是什麼?她介紹了永遠在背後支持她的父親:「爸爸有很強的體育健身意識,從小就鼓勵我以強健體魄為目的去運動,還給我找了一位教練。」肢體的缺陷會給運動過程帶來很多不便,每當她情緒低落想要放棄的時候,父親鼓勵的話語會讓史逸婷瞬間如醍醐灌頂般清醒過來,開始重新燃起對明天的信心。
常年堅持運動使逸婷具備了腿部力量大、彈跳力高、腳步輕快的特點,這些因素預示著她是成為職業運動員的好苗子。「上高中的時候,很意外地結識了那位教練。」2013年,機緣巧合,史逸婷在一位教練的推薦下,通過了選拔入選湖南省殘疾人運動員集訓隊,從那時起,史逸婷開始在全國各大運動賽場上嶄露頭角,並且多次獲得桂冠。2015年,年僅18歲的史逸婷在全國第九屆殘疾人運動會上一鳴驚人,連奪T36級100米、200米金牌,「全運會結束後,通過國家隊選拔,我就在(國家隊)集訓名單裡了!」回想起「衝」進國家隊的那段經歷,史逸婷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堅強的史逸婷渴望通過頑強拼搏去創造自己的美好明天。走上國家級運動員的道路,並不輕鬆和容易。「因為跟正常人不一樣,我練起來比其他人更加地艱難。」史逸婷說,她的肌肉協調不是特別好,很容易受傷。但她很明確地意識到:只有拼命的訓練,才能用紮實的功底彌補身體上的不足。「再苦再累也是喜笑顏開,一直積極向上!」是隊友對史逸婷的評價。
2016年,史逸婷獲得了參加裡約帕運會的機會,談起在廣州集訓備戰的日子,她坦言自己也迷茫過,甚至有要放棄的念頭。集訓的日子很苦、很累,高強度的訓練讓史逸婷的大腿變得青一塊紫一塊。我們問她:那時父親的態度是什麼?她說,父親會心疼,但也不想讓她半途而廢,便一直在背後鼓勵著她!「只要槍一發,那就是放開『蹄子』往前衝」,同年9月,史逸婷勇奪T36級100米金牌,圓夢裡約。
轉眼之間,裡約帕運會已經過去4年了,追憶起奪冠時刻,史逸婷表示,四年之後,我心依舊!當她向我們訴說時,眼中閃閃發光,「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就特別想家,就會在觀眾席上尋找,教練隊友。」這位深愛祖國的「體育戰士」還表達了她對國旗的絕對尊敬:「雙手接過國旗,繞場奔跑,這就是我們的榮譽時刻!」頒獎時,五星紅旗升起的一幕至今依然在史逸婷的記憶深處,久久不能消散。2017年,史逸婷在世界殘疾人田徑錦標賽發揮出色,以28.21 秒的成績破世界紀錄奪得T36級女子200米比賽桂冠,她的輝煌仍在繼續!
97年出生的史逸婷今年才剛滿23周歲,作為一名青春榜樣,她向全市青少年們發出了號召:「一定要堅持,有什麼苦、有什麼難,咬牙堅持下去就好了,其實這個過程中是很快樂的!」這是我們在奧體中心,對史逸婷進行的專訪。祝願史逸婷可以通過此次鋼城備戰,在東京帕運會賽場上取得更出色的成績!
「帕運精神在鞍山」系列活動啟動以來,團團六大平臺推出了眾多相關產品,受到了相關媒體和廣大青少年的關注和好評。9月3日,國際帕運會官方微博「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對我們在微博平臺發布的作品進行了轉發、宣傳。
青年的一代是充滿朝氣與希望的一代,通過本期專訪,全市青少年要進一步承載起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史逸婷這樣的楷模身上感受榜樣力量,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從而更好地凝聚起為國爭光、為家鄉奉獻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