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用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2020-12-16 河北新聞網

夏糧主產區,農民們搶抓農時、開鐮收割;重大工程施工現場,建設者們揮汗如雨、緊張作業;各地扶貧車間,貧困群眾全力以赴、趕製訂單任務……神州大地上,處處可見緊張有序勞動的身影。無數人在為美好夢想打拼,為幸福生活奮鬥。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寧夏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奮鬥」,指出有黨和政府持續努力,有各族群眾不懈奮鬥,今後的生活一定會更好更幸福。總書記勉勵鄉親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發揮自身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是億萬人民艱苦卓絕的努力,讓我們從一窮二白、百廢待興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各族群眾胼手胝足的奮鬥,讓我們實現從溫飽不足到14億人共同邁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是全國上下埋頭苦幹的拼搏,讓我們書寫下年均減貧逾1000萬人的「最成功脫貧故事」……回望來時路,我們黨帶領人民實現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創造一個又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蹟,都是「越是艱險越向前」拼出來的,「一個汗珠子摔八瓣」幹出來的。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結著聰明才智,浸透著辛勤汗水,飽含著奉獻犧牲,展現了自強不息創造美好生活的精氣神。

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脫貧攻堅奔小康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終究要靠廣大群眾的辛勤耕耘。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終究要靠廣大群眾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特別是在疫情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挑戰的情況下,如何攻克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如何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風險?需要各級幹部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都毫不動搖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都全力以赴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也需要億萬人民激發脫貧致富奔向新生活的內生動力和創造活力,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中國人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更深深懂得,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只有通過艱辛的奮鬥收穫的幸福,感受才會最強烈,體會才會最深刻。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我們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每個人都應揮灑汗水、努力奔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都要繼續發揚偉大奮鬥精神,一任接著一任幹、一代接著一代幹,以尺寸之力積千秋之功。也只有在不遺餘力的奮鬥中,我們才能更真切體會到,「奮鬥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自勝者強,自強者勝。今天的中國,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14億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畏風浪、直面挑戰,腳踏實地、艱苦奮鬥,我們必將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迎來更光明的未來。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用奮鬥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他看到曾經髒亂差的環境經過治理發生了滄桑巨變,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濱江生態公園,親切地對市民們說,大家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很幸福,幸福是你們共同奮鬥、親手創造出來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要牢記「幸福是共同奮鬥、親手創造出來的」諄諄囑託,凝心聚力,奮發有為,努力用奮鬥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歷史由勇敢者創造,時代由奮鬥者書寫。
  • 劉培琴: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明天
    不久,兒子的一條腿又在一次意外中造成粉碎性骨折,一下子失去了勞動能力,只能長期在家修養,而且一待就是三年,這讓本來就不太富裕的家庭更加難以維持。2014年,劉培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大力發展,同時,繼續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利用公益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業機會,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明天。」記者手記:初見劉培琴時,她正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在社區幫忙,整個過程中,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她的笑容真誠,讓人感覺踏實。在交談中,她話裡話外沒有摻雜一絲悲觀消極的情緒。
  • 團長說 | 新年新願,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新的一年開啟新的歡樂新的一年承載新的希冀新的一年,也有這樣一群團長面對人生的挫折,他們縱情坦蕩面對傷痛,他們盡力微笑他們是「折翼」的天使在新的一年裡,用自己的雙手努力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一大早,我們就來到德陽市池塘村。
  • 人民日報評論員: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2020-12-23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鬥起點 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鬥起點(評論員觀察)作者:桂從路通過脫貧摘帽後的「接力跑」,許多地方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終點」與「起點」,蘊含辯證思維,體現了我們黨造福人民的不懈追求,彰顯了接續奮鬥、久久為功的境界。當前,我國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沉甸甸的實績,堅定了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新起點意味著新使命、新要求、新作為。
  • 美好生活靠雙手來創造(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5))
    人間萬事出艱辛,惟有艱苦奮鬥,才是獲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小康生活不會從天降的,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在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村採訪,多次聽到類似的話。賈家莊地處呂梁山腳下,當年全村4000畝耕地中就有2800畝溼澤鹼地。
  • 人民日報評論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論學習...
    人民日報評論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12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論學習貫徹...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人民日報11月27日評論員文章: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
  • 人民日報評論員: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論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人民日報1月1日評論員文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論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係大局的重大問題。
  • 人民日報評論員: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本報評論員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
  • 人民日報評論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人民日報評論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21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本報評論員/人民日報 2020-11-23 06:06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評論員文章,團團讀給您聽!(第一期)
    為了幫助各位團青們深入領會準確把握全會的精神實質和重大部署,大同共青團特開闢評論員文章誦讀專欄,通過團幹帶頭誦讀《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多家媒體的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評論員文章,帶你一起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用智慧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蘇州高新區舉行單親媽媽關愛活動
    「始終要相信,只要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同樣可以創造美好生活。」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
  • 積極向勞模靠攏,用勞動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身為愛帝集團員工,韓娜感到十分驕傲和激動,「『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我們會立足本職工作,堅持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在工作中多作為,勇於創新創造,向先進勞模們看齊。」「胡愛娣董事長獲得這項榮譽,對大家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全面深入貫徹江主席八項主張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全面深入貫徹江主席八項主張  人民日報評論員  今天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重要講話發表兩周年的日子。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前不久臺灣當局召開的所謂「國家發展會議」競然不提「一個中國」、不提國家統一,並且借「憲政改革」的名義,圖謀通過改變臺灣省的行政建制,為搞「臺獨」創造條件。海峽兩岸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臺灣從來就是中國的一個省。臺灣當局企圖廢省標誌著臺灣當局進一步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在分裂的道路上又邁出危險的一步。
  • 人民日報評論員: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讓我們的制度越來...
    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人民日報9月7日評論員文章: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讓我們的制度越來越成熟——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歪曲和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用奮鬥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九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
    他看到曾經髒亂差的環境經過治理發生了滄桑巨變,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濱江生態公園,親切地對市民們說,大家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很幸福,幸福是你們共同奮鬥、親手創造出來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要牢記「幸福是共同奮鬥、親手創造出來的」諄諄囑託,凝心聚力,奮發有為,努力用奮鬥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歷史由勇敢者創造,時代由奮鬥者書寫。
  • 人民日報評論員:努力建設高素質勞動大軍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人民日報11月29日評論員文章:努力建設高素質勞動大軍——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實踐充分證明,只有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抓緊抓好,為勞動者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長新本領創造條件,才能更好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主力軍作用。勞動者的知識和才能積累越多,創造能力就越大。提高包括廣大勞動者在內的全民族文明素質,是民族發展的長遠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