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視察期間,在南通沿江步行察看五山地區濱江生態環境時,與正在江邊休閒散步的市民親切交流。他看到曾經髒亂差的環境經過治理發生了滄桑巨變,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濱江生態公園,親切地對市民們說,大家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很幸福,幸福是你們共同奮鬥、親手創造出來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要牢記「幸福是共同奮鬥、親手創造出來的」諄諄囑託,凝心聚力,奮發有為,努力用奮鬥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歷史由勇敢者創造,時代由奮鬥者書寫。從春到上塘到春滿農村,從耿車模式到蘇南模式, 從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再創輝煌,從外向型經濟迅猛發展到民營經濟蓬勃興起,從 「四千四萬」精神到新「四千四萬」精神,從蘇商「厚德、崇文、實業、創新」到「有立場、有思想、有情懷、有堅守、有匠心」,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江蘇以佔全國1.1%的國土面積、5.8%的人口,創造了10.2%的經濟總量,製造業規模連續多年全國第一……這一切發展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江蘇人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的一步一個腳印的接力奮鬥。
「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這是新發展階段黨中央賦予江蘇的新使命。這絕不是靠少數人就能完成的,需要8000萬江蘇兒女凝心聚力、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共同奮鬥。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只有弘揚奮鬥精神,才能激發出磅礴的力量。
奮鬥是幸福的,也是艱辛的。在「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道路上,必然會有更加艱巨繁重的任務,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荊棘叢生,特別需要我們傳承江蘇人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碼,勇於在艱苦奮鬥中淨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奮鬥是幸福的,也是曲折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要奮鬥就會有犧牲,廣大黨員幹部要有兼濟天下的情懷,始終發揚大無畏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甘於奉獻、勇於犧牲。奮鬥不只是響亮的口號,需要我們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
奮鬥創造美好生活。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既對物質文化生活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人民群眾追求的美好生活,是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是人民擁有更多獲得感、安全感的生活。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讓我們時刻保持「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的緊迫感,持續努力,接續奮鬥,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不斷開闢「強富美高」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