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足球歷史和統計聯合會(IFFHS)公布了2020年世界球隊排名,中超有四家俱樂部進入前四百名,其中排名最高的是北京國安,排名第119位。
IFFHS被譽為世界最權威的足球統計機構,它們的世界俱樂部排名自1991年開始設立,排名結果是根據世界俱樂部所參加的正式比賽數據最終排出。
IFFHS2020中超俱樂部排名(前400):
1、北京國安,92.5分,總榜119名,2019年排名287位
2、上海上港,61分,總榜256名,2019年排名166位
3、廣州恆大,53分,總榜324名,2019年排名180位
4、上海申花,47.5分,總榜384名,2019年排名669位
2020年世界俱樂部最終排名中,拿到五項賽事冠軍的拜仁以260分的成績力壓巴西帕爾梅拉斯,榮登世界第一。
2020年年度最佳亞洲俱樂部排名第一的是亞冠冠軍蔚山現代,北京國安位列亞洲第六。
中超球隊的「巔峰」時刻是在2013年,首奪亞冠冠軍後恆大在當年的IFFHS俱樂部年終排名中,排名亞洲第一,並且力壓眾多歐洲豪門排名世界第34位。2015年,恆大雖然再奪亞冠冠軍,但在IFFHS俱樂部年終排名中僅位列世界第73、亞洲第3位。
與此同時,參考各國(地區)聯賽前五名球隊在國內和洲際賽事中的表現得出的IFFHS2020年聯賽排行,中超聯賽無緣前三,韓國聯賽、沙特聯賽與日本聯賽排名前三。韓國K聯賽自2011年起一直位列亞洲第一。
目前官網還沒有全部聯賽排名。在2019年的世界聯賽排名中,中超聯賽就排名亞洲第四,而在全世界僅僅排名第39位。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的IFFHS聯賽排行中,中超曾擠進過亞洲前三。
2019年,中國足協準入工作會議上曾提出五大目標,其中包含「通過不斷地努力把中超聯賽辦成亞洲第一的聯賽,不斷向世界第六大聯賽邁進」。
足協人士曾表示,中超聯賽已經表現出了世界五大聯賽才具備的很多特點,未來將在球員表現、比賽質量、賽場氛圍和公益活動多方面入手,並通過大數據的手段,讓聯賽更加精彩。
而對於如何實現成為亞洲一流、世界第六大聯賽這一目標,足協人士曾這樣說:「第一是賽風賽紀,第二是提高淨比賽時間,第三要向五大聯賽一樣,每輪讓觀眾打分,評出最佳球員,第四要狠抓青訓,育人造星」,同時表示聯賽的進步需要時間,不可能急功近利。
然而在上賽季亞冠聯賽中,中超球隊12勝4平8負,總計拿到了40個積分,是近6年時間裡中超球隊在亞冠中的最差戰績。而在過去的三個賽季,中超四隊參賽保持著至少三隊晉級的紀錄也被打破。這其中自然有疫情帶來賽制改變等客觀影響,但總體來看,中超近年來在亞冠賽事中競爭力逐步下滑。
足協提到的提升聯賽質量,從結果來看,進步甚微。中超聯賽官方統計出的2020賽季比賽數據,與2019賽季對比後,場均淨比賽時間基本維持在52分鐘多,最高淨比賽倒是較上賽季多了近4分鐘。
對比韓國K聯賽,2017賽季他們的場均淨比賽時間就達到了54分14秒,2019年更是飛速提升到了58分32秒,2020年略有下降,但依然維持在58分整的水平,越來越接近歐洲聯賽。
無論是聯賽排名,還是比賽淨時間,都無法全面概括一個聯賽的水平。但不可否認的是,中超聯賽現在別說「世界第六大聯賽」,連角逐亞洲第一聯賽都不夠資格。
這裡還想提到一項數據。在2020賽季每分鐘淨比賽時間具有推進意義的帶球次數上,K聯賽只是略微領先中超。但中超球員持球數據的前四名分別是比埃拉、阿德裡安、奧斯卡和費爾南迪尼奧,前十名球員中只有一名中國球員,曹贇定排名第五。
反觀K聯賽,持球推進次數前二十名中,只有兩名外援,其他全是韓國本土球員,將排名放大到前五十名,也只有八名外援。
這一數據多少可以反映出,中韓兩國本土球員在持球能力上的差距,同樣也能窺探出聯賽本身對於外援的倚仗程度。
孫繼海說:「很多球隊讓外援只踢進攻,防守你可以不回,這不是足球,可能拿下了比賽,但這不是足球應該發展的方向。只能造成我們中國足球越來越差。」
現在足協推出了更嚴格的限薪令,讓中超擁有成為「世界第六大聯賽」底氣的那些大牌外援相繼出走,未來一段時間也很難有相近水準的外援補充。中超會越來越糟糕嗎?還是會依靠真正的育人造星讓聯賽煥發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