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圳未來皇崗口岸總體規劃將成為廣深科技走廊的重要節點,打造微電子、材料開發、人工智慧、機器人和醫學科學等行業的科研協作樞紐。皇崗口岸大樓的重建將使該口岸原來1.67平方公裡的停車場和貨物檢驗區,重新發展成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Render by Atchain
皇崗口岸位於福田區,目前每天為30萬香港過境旅客提供服務。新皇崗口岸總體規劃位於大深圳灣地區的關鍵交匯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與深圳地鐵網絡直接連接。
Render by Atchain
皇崗口岸總體規劃以兩個大型公共廣場為核心,界定了三個相互關聯的區域:港口樞紐區、合作創新區和港口生活區。
總體規劃西南端的現有皇崗口岸管理區和公共運輸交匯處,將被重新開發為「港口樞紐」區,為來訪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提供行政支持辦公室和酒店。
港口原有的貨物檢驗區和停車場將被改造為「合作創新」區,包含科研中心和實驗室,以及舉辦講座、會談和活動,促進思想交流和合作的會議中心。
「港口生活區」位於總體規劃東北端的深圳福林地鐵站附近,包括住宅區、學校、體育和娛樂設施,以及為科技園的工作人員提供的購物和餐飲設施。
Render by Atchain
Render by Atchain
總體規劃中心地帶的寬闊步行大道,其基礎網格根據深圳現有的街道布局在西面建立,連接著兩個主要的公共聚集場所:位於東北方向的福林地鐵站市民廣場和位於西南方向的皇崗交匯處行政中心的大型公共廣場。
Render by Atchain
Render by Atchain
以這些廣場為中心的放射狀次級網絡進一步將區域細分,同時功能性地創造了額外的流通路徑。該設計通過共享平臺和連接相鄰建築的天橋來適應未來研究工作室和實驗室的擴建。
除了兩個主要的城市廣場之外,每個較小的建築群都有自己的戶外「核心」公共廣場,確保整個總體規劃中都能融入自然空間,同時沿深圳河創建一個由公園和溼地組成的綠化帶。
Render by Atchain
Render by Atchain
建築設計: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ZHA)設計:Patrik SchumacherZHA項目負責人:Charles Walker, Nils Fischer, Simon YuZHA項目助理:Jakub Klaska, Lei ZhengZHA參賽團隊:Chun-Yen Chen, Marina Dimopoulou, Matthew Gabe, Stratis Georgiou, Rupinder Gidar, Charles Harris, Boyan Hristov, Jinqi Huang,Yen-fen Huang, Han Hsun Hsieh, Martha Masli, Xin Swift
顧問當地設計院: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