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明確「十三五」期間全市口岸發展的思路、目標和主要任務,科學合理設置口岸開放布局,優化口岸資源,完善口岸功能,全面提升我市口岸的綜合實力和服務水平,促進我市外向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結合本市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與回顧
「十二五」期間,全市口岸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真抓實幹,加強口岸管理,優化口岸環境,推進口岸大通關建設,確保了全市口岸的文明高效、安全暢通,在促進嶽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和諧社會、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口岸業務量指標大幅增長。2014年1-12月份全市口岸進出口貨物總量突破1750萬噸,貨櫃吞吐量完成21萬標箱,全市進出口貿易額86000萬美元,分別是「十一五」末期的1.6倍,1.7倍,2.23倍。
二是航線開闢取得新進展。2011年8月3日,交通部批准開通城陵磯至寧波、南通、太倉、上海四條「五定」始發班輪外貿航線; 2012年3月28日,城陵磯至香港、澳門水運直達航線開通,城陵磯口岸實現港澳常態直航。
三是口岸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截止至2014年末,城陵磯老港有客貨泊位33個,其中3000噸級泊位5個,外貿作業泊位11個,5000噸級外貿專用泊位2個,港區現有裝卸機械設備104臺套,1200平方米危險品專用堆場、10000平方米貨櫃堆場及進港鐵路專線等;城陵磯新港現有場橋7臺,岸橋3臺,3000噸級兼顧5000噸級泊位3個,年吞吐能力達30萬標箱。同時,港口具有危險品作業資質,港區內還有海關監管區、保稅倉庫以及進口肉類指定口岸查驗平臺、H986貨櫃機檢中心等監管設施。
四是口岸申報取得圓滿成功。2011年我市相繼啟動「四項申報」工作以來,市屬各相關單位發揚釘釘子精神,攻堅克難,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2013年2月,國家質檢總局同意嶽陽籌建城陵磯進口肉類指定口岸,5月份,我市啟動城陵磯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建設工作並於2014年1月完工。2014年5月21日,城陵磯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通過了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預驗收,9月10日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的正式驗收,11月3日正式獲得國家批覆。2014年7月,城陵磯綜合保稅區、啟運港退稅試點港口、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進口糧食指定口岸等申報工作相繼取得成功。
「十二五」期間,全市口岸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也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從總體上看,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口岸總體布局和規劃不夠合理,港口管理體制不順,口岸發展平臺依然缺乏,港區集疏運通道不暢等。
二、指導思想
「十三五」口岸發展指導思想是:堅持「一個中心」,抓住「三大機遇」,建設和運營好「六個平臺」。以壯大和發展口岸經濟為中心,形成千億口岸產業,緊緊抓住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長江經濟帶、中部經濟圈建設三大國家戰略機遇,建設和運營好城陵磯綜合保稅區、啟運港退稅試點港口、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固廢進口指定口岸等六個口岸發展平臺,進一步增強口岸總體競爭力和輻射帶動作用,真正把城陵磯口岸打造成為長江中遊重要的航運中心、區域性物流中心,為嶽陽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總體目標
到2020年,建成適應嶽陽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的布局合理、設施完備、功能齊全、服務一流的口岸開放格局;建立完善的口岸綜合管理、聯絡協調機制和大通關運行機制;不斷提升口岸功能,建成聯通各個環節的電子口岸平臺,滿足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物流需要;全力推進城陵磯至香港、臺灣以及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直達運輸,增加現有航班密度;優化現有的口岸資源,加快空港口岸建設、拓展陸路口岸、完善口岸基礎設施,至「十三五」末期,全市口岸進出口貨物總量突破2500萬噸,貨櫃吞吐量完成35萬標箱,對外貿易總額達到30億美元。
四、主要任務
「十三五」期間,為實現全市口岸發展的總體目標,應突出挖掘整合口岸資源,配套完善口岸功能,大力拓展口岸業務,全面提升口岸管理和服務水平,形成全新的立體口岸開放格局。「十三五」期間,全市口岸系統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設運營好口岸發展平臺。進一步加大「一區一港四口岸」平臺建設力度,增強嶽陽在整個中部地區的經濟輻射帶動作用,加快開放步伐,實現1000億元口岸經濟目標。依託城陵磯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建設中部地區洞庭湖特色農產品展示及冷鏈產品進出口基地;依託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建設中西部地區汽車整車及零配件進口基地和交易中心;依託綜合保稅區,建設國際物流和加工產業園;依託糧食進口口岸,建設中部地區進口糧油儲存、中轉、加工物流基地;依託固廢進口指定口岸,建設全國知名再生源回收與加工利用示範基地。完成新港錨地建設,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爭取政府資金到位,促成新港港口錨地建設完成。在加快城陵磯新港建設的同時,促進國際貨櫃港貨櫃貨物的快速擴張,完善老港區設施建設和更新換代,將城陵磯老港打造成為散貨、件雜貨物為主的重要港區。
二是開闢近海和國際直達航線。穩定城陵磯口岸至香港澳門水運直達航線,確保常態直航。研究制定促進航運物流發展相關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有實力的船公司開通城陵磯口岸至上海洋山港近海航線和城陵磯口岸至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際直達航線。
三是加快公路口岸建設。加快建設好嶽陽公路口岸的配套工程——海關監管專用倉庫建設和公路口岸聯檢大樓配套設施建設,著力拓展陸路口岸,促進公路口岸對外開放。大力發展公路運輸業務,開通汨羅到香港、澳門監管直通車;開展水上、公路等多式聯運,延伸直通關,發展直通車,在嶽陽構建高效率、低成本的鮮活農產品快速直達運輸網絡,形成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
四是規劃建設航空口岸。嶽陽機場已經國務院批准,納入全國民用航空建設布局規劃。從世界範圍和國內航空業發展的經驗來看,凡是入境旅遊市場和出境旅遊市場較為發達的地區,都有開放程度較高、國際航線較多的國際航空口岸作為重要支撐。嶽陽機場建成後的生存發展,希望、效益、亮點在口岸,將航空口岸納入規劃建設,啟動航空口岸聯檢設施建設,緊緊抓住嶽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這兩個金牌名片,擴大開放步伐,爭取開闢國際航線,開通香港、澳門、臺灣、日本、韓國包機航班,爭取落地籤證,實現高效快捷服務,形成水陸空立體口岸發展格局,推動嶽陽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五是加快長江海輪航道疏浚。城陵磯作為國家一類水運口岸,制約的瓶頸在長江航道,發展的希望也在長江航道。嶽陽至武漢航道全長231公裡,其中嶽陽境內長江河段全長163公裡。由於受漫灘、礁石影響,導致該河道礙航情況較為嚴重。河道的淤積和礁石群既嚴重製約了航道船舶航行,對安全航行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又嚴重影響航運物流發展,成為制約我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瓶頸。在「十三五」期間,加大對嶽陽境內長江海輪航道的疏浚整治力度,爭取常年維護水深達4.5m以上,供5000噸級江海輪常年通航。
六是提高口岸通關效率。繼續圍繞「提速增效,服務發展」這一主題,努力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建設文明口岸,優化口岸軟硬環境,拓展服務功能,積極加強上海、重慶、武漢、嶽陽四地大通關協作機制的協調,將城陵磯口岸打造成為長江中遊重要的口岸航運中心和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好電子口岸平臺,加速口岸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大口岸管理的科技含量,構築信息共享的高速電子信息平臺,提高口岸現代化、信息化水平,提供「集中、便捷、經濟、高效」的「一站式」服務,實施電子申報、電子籤證、電子轉單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方便客貨通關,從根本上實現通關效率的提高和口岸服務的改進。
七是申報固廢進口指定口岸。湖南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有再生資源回收加工企業200多家(其中規模企業70家),年產值175億元、稅收8億元,年再生資源聚散能力超過200萬噸,解決就業近60000人,是全國知名再生資源回收與加工利用示範基地,主要採取從廣東南海等地進口通關,再以內貿方式汽車運輸到汨羅,增加運輸成本約600元/噸,城陵磯固廢進口指定口岸申報成功後,每年可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1.8億元左右。進一步做好固廢進口指定口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調研工作,在「十三五」期間,爭取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環保部、商務部、發改委等國家部委同意在嶽陽城陵磯口岸設立固廢進口指定口岸。
八是申報建設嶽陽七裡山鐵路口岸。湘歐鐵路運輸快線正在抓緊謀劃,將形成從長沙、經嶽陽、新疆至歐洲的鐵路運輸大通道。結合湘歐鐵路運輸快線在七裡山申報建設鐵路口岸,並做好建設規劃,將其打造成為進出口歐洲的貨物集散中心。
九是申報設立湖南長江航運交易所。航運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我國政府為了培育和發展航運市場的一項重大舉措。目前,國家提出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加快長江經濟帶建設的發展戰略。在嶽陽設立湖南長江航運交易所,對城陵磯口岸形成「集中、便利、經濟、高效」的「一門式」、「一條龍」專業化服務支撐體系,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運輸成本,聚焦我國中部乃至長江中遊航運有關的港、航、貨、代企業及口岸、海關、檢疫、邊防、金融、交易、保險、法律等要素,增強航運業與金融、貿易等其他行業的溝通交往,促進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力地推進我國內河航運事業的發展,為嶽陽成為我國中部乃至長江中遊重要的口岸航運中心和區域性物流中心發揮積極作用。在「十三五」期間,爭取在嶽陽城陵磯口岸成功申報設立湖南長江航運交易所,並發揮作用。
五、實施項目
(一)「一區兩口岸」配套建設項目
建設內容:在基礎設施達到「八通一平」的基礎上,綜合保稅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固廢進口指定口岸按通關監管要求,建設封閉式監管圍欄和相關監管設施,以及「一區兩口岸」通關、聯檢、商務綜合大樓及相關配套設施。
規模:口岸聯檢設施需政府投資8000萬元。
(二)新港二期口岸配套設施建設項目
建設內容:在建設貨櫃泊位3個、散貨泊位1個和新港外輪停靠專用錨地的同時,配套建設口岸設施。
規模:錨地建設需政府投資500萬元,口岸配套設施建設需政府投資1000萬元。
(三)公路口岸建設項目
建設內容:海關監管專用倉庫建設和公路口岸聯檢大樓配套設施建設。
規模:建設2000平方米的綜合性公路口岸聯檢大樓,徵地25畝建設海關監管專用倉庫和聯檢監管配套設施,購置5臺以上港澳直通車,總投資2.6億元。
(四)航空口岸建設項目
建設內容:5000平方米航空口岸聯檢大樓、聯檢單位生活小區以及國際貨運倉庫等配套設施工程建設。
規模:需政府投資1.2億元。
(五)電子口岸平臺建設項目
建設內容:建設集「口岸平臺監管、數據綜合處理、政策信息發布和國際物流動態」於一體的電子口岸,包括進出口企業與口岸聯檢電子報關、電子報檢、電子口岸監管、口岸科技及辦公自動化設備等設施建設。
規模:需政府投資1500萬元。
(六)長江海輪航道疏浚項目
建設內容:配合長江航道局對嶽陽境內長江海輪航道進行疏浚,解決嶽陽區域內水運通暢瓶頸。
規模: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資金900萬元,專項用於長江海輪航道疏浚、碼頭、道路配套及相關補償。
(七)開闢直達航線項目
建設內容:開闢城陵磯至臺灣等地的國際直達航線和城陵磯至上海洋山港等地的國內直達航線,並爭取拓展開通至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際航線。
規模:每年設立直航和「五定班輪」補貼500萬元,納入市政府財政預算。
(八)湖南長江航運交易所項目
建設內容:建設湖南長江航運有關的集港、航、貨、代企業及口岸、海關、檢疫、邊防、金融、交易、保險、法律等要素的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
規模:項目建設及工作經費8000萬元,納入市政府財政預算。
(九)固廢進口指定口岸項目
建設內容:在汨羅循環經濟園建設通關、聯檢辦公場所和相關監管等配套設施。
規模:項目建設及工作經費6000萬元,納入市政府財政預算。
(十)嶽陽七裡山鐵路口岸項目
建設內容:做好鐵路口岸建設規劃,在七裡山建設嶽陽鐵路口岸通關、聯檢辦公場所和相關監管等配套設施。
規模:項目建設及工作經費5000萬元,納入市政府財政預算。
五、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領導。充分發揮市口岸協調領導小組的作用,建立聯席工作會議制度,協調口岸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一步加強市政府口岸管理辦公室的機構建設,強化歸口管理,切實履行其規劃、協調、管理和服務的職能。完善口岸經濟目標管理和統計信息工作,建立制度,形成網絡。進一步強化口岸查驗單位的聯合辦公和文明窗口建設,積極開展口岸單位文明共建活動,加強口岸聯檢部門的行風建設和廉政建設。進一步規範口岸行政執法行為,依法行政,強力推進打擊走私工作。
(二)進一步加大投入。增加口岸工作經費,設立市口岸發展專項資金,每年確定800萬元由政府財政納入年初預算。在加大政府對口岸投入的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引導、鼓勵多種所有制企業參與口岸企業重組和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利用外資,促進口岸企業、口岸設施和口岸配套服務業發展。
(三)進一步培養人才。加強口岸幹部業務培訓,抓好口岸幹部隊伍自身建設,提高幹部隊伍素質,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思想過硬、清正廉潔、作風紮實、業務精通的口岸管理幹部隊伍和一批口岸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