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土地流轉對農民有啥利弊,一文告訴你

2020-12-14 農大知事

歡迎大家閱覽《農大知事》欄目,本欄目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歡迎關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土地流轉對農民有啥利弊,一文告訴你。

農村的土地流轉,也就是農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他人經營,自己不在經營的情況下,每年還能夠收到相應的租賃費或分紅,土地流轉,也就類似於日常農民所說的,把土地「承包」給別人,或者是承包給某些企業去種,也可以是自己轉包別人的地去種,這就是農村土地意義上的流轉。

01農村土地流轉對農民的利益

由於近些年來,農民除了務農之外,還可以外出打工或者是經商,並且收入都遠遠超出了在家種地的獲益,因此農民對土地的依賴性越來越淡化,對種地的積極性也是越來越不高,所以允許土地流轉,也是給農民更多的選擇。

農民可以把自己的承包地流轉給他人進行經營,每年還能從中獲得一部分收益,在外面務工或者是經商也減少了後顧之憂。其實農村土地流轉也是推動農民進城,加快城鎮化發展的一種推動方式,對於農民而言利更是大於弊。

02土地流轉的現況

目前土地流轉在農村已比較時興,不少常年外出務工的農民,他們無心對自己的承包地進行經營,於是就轉包給其他願意種地的農民進行種植,或者是流轉給農業種植企業進行經營,自己完全可以放心去幹別的了。

在我村內就有這種情況,有些中老年人不願意外出打工,自己又有大型的農用機械,他們通常會轉包部分其他農民的土地進行種植,雖然說當前的種地收益率較低,但是採取以多勝少的方式,每年還是能夠活獲得不少收益的,相比一些打工者的收入也不差。

其次,有不少企業已經到農村進行流轉土地,他們有專業的技術團隊,搞蔬菜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和瓜果,做觀光旅遊農業,從中產生雙收益,當地的農民還可以就地在這些企業內打工,他們不僅有工資掙,還能夠獲得土地流轉的租金或分紅,這比農民自己種植獲利還高。

03土地流轉對農民的弊端

俗話常說有一利就有一弊,農民對土地的流轉,也並非就是沒有任何弊端的,土地對於農民來說,那就是最基礎的生活保障,農民外出務工原本就不是太穩定的工作,一旦有失業或者是失去了工作能力的現象發生,這樣會讓流轉土地的農民陷入一定的困境。

其次,土地流轉給他人或者是企業,也是存在著一定風險的,在我當地就有這樣很現實的例子,有一家種植企業,從村民的手裡收集了大量的土地,搭建了溫室大棚等其他種植經營,剛開始經營的還可以。

但是後來由於這家企業經營不善,出現了嚴重的虧損,最後農民的土地費用都承擔不起,後來出現連續兩年農民的土地費用得不到兌現,最後的結局是這家企業的老闆棄管了,在這種情況下,農民也毫無辦法。

綜合來看,農村土地流轉對於農民而言還是有相當大的好處的,但是其中蘊藏著的風險也不得不注意防備,避免因土地流轉讓農民失去土地又失去收益,這樣會讓流轉土地的農民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對於農村土地流轉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探討!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 土地流轉需要遵循的條件 農村土地流轉的原因
    現在在一些農村經常面臨的就是土地流轉的問題,那麼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呢?一、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1、土地流轉就是指家庭承包的土地,通過管理單位規定的方式保留了承包權,並且將經營的權利轉讓給了其他的農戶,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經濟組織。
  • 土地流轉的目的是什麼?
    土地流轉的目的是土地集約化,成方連片的土地種植更能發揮大型農機的潛能,現在土地分產到戶,地塊大小不一,過於碎片化,種植的農作物花樣繁多,收穫和種植都不能使用大型農機,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目前農村土地流轉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親戚朋友流轉的多,專業大戶流轉的少;轉包、出租或代耕的多
  • 是土地流轉還是土地徵收?
    鄉村幹部的說法我和很多農民都不同意,因此,就不在他們提前擬好的土地租賃協議上簽字。但在沒有與我家達成補償協議的情況下,我家及很多農戶承包地上的棗樹一夜之間被人強行推到,棗樹有的躺在地裡面,有的不知道弄到什麼地方去了。問題1、本案是國家徵地還是土地流轉?
  • 南陽探索農村土地流轉「三權分置」新模式:盤活農村土地,喚醒...
    去冬今春以來,新流轉土地150畝,搭建大棚8座、小棚80多座,種植大型古樁月季1200棵、中小樹狀月季6萬餘棵,年產值可達2800萬元。基地採取土地流轉、提供務工崗位、創業支持、旅遊帶動等模式,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張慶永告訴記者,他計劃將基地向南新路沿線延伸發展,實行規模化種植、工廠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努力打造集良種繁育、種苗銷售、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現代都市生態園區。
  • 土地「活」起來 農民「富」起來——儋州加快土地流轉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方式,農業發展新模式,結合我市土地資源和適宜發展方向,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鼓勵農民流轉承包,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真正活起來,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累計流轉土地約6.3萬畝,有效促進農民增收約6426萬元。
  • 大雲加快農村土地流轉 推動美麗城鎮建設
    浙江在線12月11日訊(通訊員 俞倩 陳瀋陽)大雲鎮曹家村一處空地上,挖掘機正在平整土地。據悉,該處空地原本是農房,隨著農房集聚、土地流轉工作的推進,房屋拆除後該地塊將進行土地復墾,下一步規劃種植水稻等糧食作物。
  • 農村實行土地流轉後,遇到徵地補償歸誰?
    土地流轉主要指的是土地的使用權流轉,也就是說將A農戶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者組織,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的一種形式。目前的徵地拆遷已經遍布城市和農村,土地資源的緊缺讓一些徵收項目不得不徵收流轉的土地,很多通過土地流轉獲得土地使用權的農民朋友對此非常擔憂,這種情況下徵地補償應該給誰?
  • 土地流轉「套路」橫生,農民都不敢輕易出租,有人管嗎?
    為了振興農村,也為了土地更好地利用起來,國家一直是鼓勵農民們把閒置的土地進行土地流轉的,繼而更好地向農業規模化發展。土地流轉起來了,一方面能讓自己從田地裡解脫出來,獲得額外的收益,另一方面則不用擔心土地會被收回,更安心的在城市打拼。
  • 土地流轉後,土地被徵收時應如何分配徵地補償款?
    徵地補償是指依法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或者棚戶區,按照原土地用途給予補償。那麼,土地流轉後,土地被徵收時如何分配補償金呢?農村土地流轉後的徵地補償如何分配?地上苗木及附著物拆遷補償土地轉包、出租後,土地實際使用人不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而是土地承包人、承租人。一般來說,地上苗木及其附著物的賠償,屬於實際出資人或者附著物所有人。《關於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規定了具體的法律依據。但是,分包合同與租賃合同對青苗補償權屬有明確約定的,從其約定。
  • 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取得新突破五原縣頒發3本農村...
    適度規模推進土地流轉目前,五原縣土地流轉面積達到71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30%,其中500畝以上規模流轉面積達到20萬畝。2018年,五原縣億豐設施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從農民手中流轉3000多畝土地用於設施農業種植等。
  • 土地流轉又一重磅政策發布,海南發文力挺集體土地入市
    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大力發展農村市場主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十八條措施》。措施提出,放寬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的限制,制定社會資本下鄉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清單外領域全面取消許可和審批,實行「承諾即入制」。
  • 土地流轉和土地託管這兩種方式,為何很多人選擇後者?
    在農村很多閒置的土地,大家選擇處理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有的選擇了土地流轉,有的則選了土地託管,就小編了解到的很多農民還是比較傾向於選擇土地託管的,今天我們就來思考一下:土地流轉和土地託管這兩種方式,為何很多人選擇後者?
  • 土地有了「身份證」 我區流轉駛入「快車道」~
    自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開展以來,區農業農村委狠抓工作進度、加強培訓指導、緊盯重點環節、嚴格工作質量,解決確認信息難、處理糾紛難、遺留問題多等重點問題,充分利用春節等節點紮實開展土地確權宣傳動員、填寫「三書一表」。
  • 土地流轉後,土地被徵收的補償款應該屬於誰?
    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含義,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那麼,土地流轉後,土地被徵收的補償款應該屬於誰?網友諮詢:自家土地被流轉了,土地徵收的賠償款歸誰呢?北京京平律師事務所王奇兵律師解答: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轉讓後,原承包人即退出承包關係,受讓方與發包方形成新的承包關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利主體發生變更,受讓方成為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是什麼意思、三權是什麼 擬入法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擬入法  草案對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作了吸納,從立法的角度上進行了明確。  所謂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就是所有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農民擁有土地的承包權。後來,隨著進城務工的農民把承包土地出租、轉讓給其他人。
  • 2020年農村土地出租多少錢一畝?需要什麼手續?一文讀懂土地出租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大量湧入城市進行務工或直接落戶,這似乎已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但隨之也衍生了諸多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地沒人種了。為了保障農村土地權益,盤活土地資源利用,國家推出了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讓農村土地變得可以出租、流轉,甚至可以抵押貸款。至此,農民不再擔心土地閒置浪費,還能額外獲得收入,有效地推動了農村種植產業的發展。
  • 神木:土地流轉 「轉」出農業發展新活力
    面對大量農村耕地撂荒和耕地分散的現狀,神木市推動閒置土地向種植大戶、民營企業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集中,實現農業提質增效。為了響應「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企業按照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生態農業示範、休閒觀光、產業帶動的「四大功能」定位,開發了一些列產業扶貧項目,帶動近百名村民創業就業,讓鄉親們嘗到了土地流轉的甜頭。
  • 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籤多少年
    土地流轉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方向,也是農村改革的基本方式,在進行土地流轉的時候,當事人雙方是會籤訂書面協議,作為法律依據和權利保障,避免後續出現麻煩糾紛。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籤多少年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 推動農村土地流轉須謹慎
    這個過程,在資本主義國家,城市化過程中,由於農村土地兼併,城市獲得廉價勞動力,城市房租上漲,農村與城市財富集中,大批農村和城市貧民經濟無法自足,必然加大對農村地主、城市資本家和社區有活力的「公益人士」的依附,往往存在巨大的經濟利潤、政治利益,與之相伴的是大部分農村人口放棄農業,進入城市,陷入貧困。城市化過程在社會主義國家一樣也存在。
  • 土地「活」起來 農民富起來
    在潮安區江東鎮下湖村,成片盛開的七色花海迎風搖曳,載著歡聲笑語的小火車繞著田間兜了一圈又一圈。自2018年跟下湖村承包這片500多畝土地以來,溪東合作社根據季節變化,種植水稻、毛豆、土豆等不同經濟作物,做到合理科學利用土地,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