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年,上海二手房市場的單月成交量再次突破3萬套。
易居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9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套數約為3.1萬套,環比增長4.2%,同比增長46.8%。而上一次單月成交量出現「3」字頭,還是在2016年9月份。
業內人士認為,自2017年市場降溫後,上海樓市今年進入上升通道,開始觸底反彈。疫情後,貨幣政策寬鬆、自住需求釋放、調控政策穩定等因素都對樓市上行形成支撐,不過,預計在多地調控升級、房企融資收緊影響下,四季度市場會有回調,將處于震蕩上行趨勢。
9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破四年新高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1-3月上海二手房成交迅速降溫至冰點。隨著疫情逐漸好轉,自4月開始,市場逐漸升溫,至9月成交量更是升至四年來的新高。
根據易居研究院的數據,4-7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穩定在平均每月2.8萬套左右,8月、9月成交量分別達到2.98萬套、3.11萬套。前9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長9.9%,增速已經回正。
從成交房源結構和區域來看,9月份上海成交房源中平均面積為88.6平米,其中90平米以上房源佔比達到41%,而上個月僅為33%。成交套數排名前五位的板塊分別為周康、浦江、三林、金橋、南橋新城,其中有3個板塊位於浦東。成交最高的周康板塊成交766套,環比增長11%。作為傳統交易大戶的松江、嘉定也同樣比較活躍。
從成交價格來看,上海二手房住宅套均總價為353萬元,成交均價為42085元/平米。成交均價排名前三位的板塊分別為淮海中路、前灘、南京西路板塊。上海各區二手房成交價格除了虹口區同比下降了0.1%,其餘區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以黃浦區、浦東新區和松江區最為明顯,分別環比上漲0.52%、0.48%、0.45%,同比上漲4.7%、4.3%、3.5%。
在新房市場方面,9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約110.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3.9%,同比增長40.5%,創了自2017年市場降溫以來新高;新增供給面積115.2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9%,同比增長26.9%。9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54356元/平方米,環比下降1.9%,同比上漲1.0%。
成交比較多的屬臨港新城板塊,隨著一些重磅企業的入駐,四季度臨港依舊會是購房需求的重點地區。徐涇同樣也是收穫了非常多的人氣,成為很多剛需購房者們的首選。
市場「熱」了嗎
未來,上海樓市會進入上升通道嗎?
業內人士認為,在強調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前提下,市場仍處在良性運轉狀態,較難出現過熱情況。主要原因在於二手房市場存在議價空間,以價換量現象仍然存在。
由於新房與二手房出現改善型聯動,置換群體開始增加,帶動了二手房交易。上海鏈家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楊雨蕾表示,下半年以來,二手房掛牌量不斷增長,中介帶看量逐月遞增。9月份每周新增掛牌數量是1.1萬至1.2萬套。置換群體在促成交易方面更加積極,在價格上也願意讓步。從上海鏈家的成交數據來看,9月份議價空間擴大了0.6個百分點,客源成交周期未出現顯著縮短。
另一方面,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被積壓的購房需求,在下半年進一步釋放。「今年下半年,二手房成交量一直不錯,7月份至9月份保持在2.8萬套至3.1萬套。但是平均價格的增幅相對平緩,7月份和8月份環比持平,直到9月份才有所增長。」上海中原分析師盧文曦說。
此外,盧文曦指出,雖然9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創了新高,但是今年的高點可能也就這樣了,因為本身到了四季度成交量就會慢慢的往下走,所以10月、11月份可能還是有一個震蕩回落,再要看到3萬套的概率幾乎是沒有了。預計明年市場應該還會維持穩步反彈向上格局,成交還有機會看到3萬套,但是也和今年一樣是個別月份出現,正常情況應該在2萬套出頭點。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上海樓市應該可以說是見底反彈了,這個底部就是前面說的2017年、2018年的量特別低,2019年的價格是處於一個偏底部。「但是四季度即便有回調,也不代表市場重新大幅降溫了,因為已經是處於一個震蕩往上走的通道當中,我估計,明年春節之後,二季度成交量會重新起來。」
同時,有中介認為,儘管房子成交量高了,但還是談不上賣方市場。目前還是掛牌的多,買家不愁挑。好賣的房子一般周邊軌交便利、配套成熟、房齡在20年以內、小區環境良好。而一些老舊小區的成交價格則出現一定降幅,成交量也相對低迷。
分化的二手房市場
復工復產以來,全國多個城市二手房價格同環比普漲,甚至超過同期新房價格。不過,不同城市房源的流動性並不一樣。
據報導,房源流動性普遍居前的城市,以一線城市和部分強二線城市為主,其中長三角城市佔據前十中的六席。
具體分城市等級看,一線城市房源活躍指數顯著高於二、三線城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已經進入存量房市場,需求支撐下二手房活躍程度明顯高於二、三線城市;一些省會城市諸如成都和西安,以及受環滬外溢利好影響的嘉興和寧波等,二手購房需求也較為活躍。
根據貝殼研究院測算,2020年9月一線城市二手房流動性指數為85.16,環比降0.3%;21個二線城市二手房源平均流動性指數為81.06,環比降1.0%;8個三線城市平均二手房流動性指數為81.05,環比降1.6%。
全國樓市區域性分化明顯,一些區域二手房流動性高企,而有的區域則持續低迷。二手房流動性指數較低的城市,有些是以新房交易為主導,二手房市場活躍程度相對較低;有些則與近年來東北地區人口外流、整體購房需求萎縮有關。
下半年以來,多個熱點城市樓市調控收緊,特別是長三角地區,包括杭州、寧波、南京、無錫、常州等已經出手調控。
從全國來看,貝殼研究院指出,下半年以來,為實現房地產市場「三穩」的目標,中央層面多次召開會議,敦促地方尤其是土地市場過熱、房價上漲較快、市場預期不穩的城市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穩市場。地方層面緊調控,「一城一策」持續發力。7月以來,深圳、東莞、杭州及成都等近20城約30次出臺收緊政策抑制和防範市場過熱。
貝殼研究院預計,四季度,二手房市場政策環境或進一步收緊,三季度較熱的城市或出臺調控平抑市場。購房貸款利率觸底後或隨銀行資金成本的上升而小幅走高。年底市場季節性反彈力度不強,整個四季度成交預計繼續回落,重點城市價格普遍走平,調控嚴格城市或將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