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死心!澳大利亞發布消息:與美聯手組建對華封鎖戰略鏈

2021-01-08 博覽國際時事

觀察者網7月2日報導,日前,澳總理莫裡森公布了該國2020年的國防戰略。莫裡森還在近日的一次講話中表示,澳大利亞將會在未來10年的時間裡,投入大約2700億澳元的國防預算,這筆資金佔據了該國GDP的2%。

澳與美聯手組建對華封鎖戰略鏈

據了解,澳大利亞接下來將會增強海陸空三軍的遠程作戰能力,計劃開發屬於本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同時也會購入新型的隱形戰機、先進水面艦艇、以及具備遠程打擊能力的飛彈。有分析就指出,澳大利亞此舉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抗中國」。

最近這些年來,中國的經濟實力以及軍事實力都有了較為明顯的增長,而這就引發了美國的擔憂,所以美國就開始在很多方面打壓遏制中國發展。除了自己擼袖子上陣之外,美國還經常發動自己的盟友國家來針對中國,而澳大利亞就甘願成為美國的「馬前卒」。

該國雖然地處大洋洲,與中國相隔較遠,但其對於中國的內部事務卻非常感興趣,經常在這些方面說三道四,跟隨美國步伐挑釁中國。除此之外,澳大利亞還為美國搜集了不少機密情報。而這一次,澳積極擴充軍備,增強遠程打擊能力的舉措,就被視為了在與美「亞太戰略」打配合,與美聯手組建對華封鎖戰略鏈。

澳目的不會達成

不過澳大利亞的這一目的肯定無法達成,因為中國早已做好準備。在經貿這一方面,中國就是澳很多商品的最大市場,所以中國一旦採取某些措施,那麼就會導致澳出口貿易受到很大影響,該國國內的就業情況以及經濟情況也會隨之出現問題。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的旅遊以及留學產業也比較依賴中國。統計數據就顯示,中國內地留學生所貢獻的效益,就佔據了該國國際留學產業收入的1/3。如果澳大利亞繼續做出一些有損雙邊關係的舉動,那麼中國勢必會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讓澳大利亞吃下苦頭。

還有就是最近這些年來,中國在軍事實力這一方面的進步是非常大的,入列了一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殲20,山東號航母等等這些。所以澳想封鎖中國,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澳大利亞還是要好好想想,這麼做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相關焦點

  • 7月1日,澳大利亞發布一重磅消息:與美聯手組建對華封鎖戰略鏈
    據觀察者網7月2日報導,當地時間7月1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公布了本國《2020新版國防戰略》,其中,澳大利亞為發展本國海陸空遠程作戰能力,將購入隱形戰機,大型水面和常規艦艇等眾多先進裝備。據悉,澳大利亞計劃在未來10年內投入2700億澳元(約合美元1860億)建設國防力量。澳大利亞此舉也被外界普遍認為是在「對抗中國」。
  • 澳大利亞還不死心,又給中國大使打電話,華春瑩表明中方立場
    澳大利亞是美國的盟友,澳大利亞的對華政策往往是跟著美國走的,美國川普政府自打上臺以來,就奉行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政策,為了達到他的這一目的,於是就是打壓現今最能夠挑戰美國地位的中國,他不僅自己打壓,還慫恿自己的盟國做著同樣的事情
  •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為什麼總是衝在反華最前沿,與新加坡聯手包圍圈
    來自澳大利亞方面報導稱,澳大利亞正在組建太平洋封堵戰略鏈。澳大利亞方面稱,目前澳大利亞已經新加坡組建了同盟關係,共同打造太平洋封鎖圍堵戰略鏈。目前,澳大利亞和新加坡作為同在太平洋地區的反華國家,又開始進行大規模擴軍備戰。
  • 賊喊捉賊 澳大利亞「對華諜報戰」太猖狂
    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在駐華大使館設立了北京情報站,這個情報站是東亞地區最高級別的中心站,不但負責管理在華情報活動,還管轄澳在日本、韓國、蒙古國等地的情報活動。澳大利亞在情報站中派遣了多名情報人員,這些人員有著外交官的身份,還承擔著策反發展人員和情報交聯的任務。據稱,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在中國從事間諜情報活動時十分謹慎小心,行蹤詭秘,使用了各類間諜器材,設法規避中國執法部門的偵查。
  • 印度為堵截094戰略飛彈核潛艇不擇手段:與澳大利亞籤署封鎖協議
    印度和澳大利亞加強海軍合作這次峰會比實際舉行的峰會更具歷史意義。考慮到印度和我方之間的地緣戰略海上競爭,在兩國之間籤署的許多協議中,《相互後勤支持協議》是最重要的協議之一。還計劃與日本和俄羅斯達成物流協議。印度方面稱,完善後勤安排為印度海軍帶來了更大的回報。與澳大利亞籤訂的多用途海上航行特別重要,因為在作戰和戰術層面上,增強了印度海軍艦隊的覆蓋範圍和效力,以維持向印度洋東部連續部署的能力。否則,這些位置都位於印度最重要的海上偵察機P8I的航程範圍邊緣。P-8I反潛機巡邏範圍2000公裡,巡邏時間為四個小時。保持巡邏時間對於執行反潛任務的飛機是必要的。
  • 澳大利亞國防戰略轉向
    7月1日,澳大利亞國防部正式發布了《澳大利亞2020國防戰略更新》與《澳大利亞部隊結構計劃》。在澳大利亞新版國防戰略中,其對當前的戰略環境與形勢進行了重新判斷。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警告稱,澳大利亞正面臨著自二戰以來從未見過的地區挑戰。
  • 印度為堵截我094戰略飛彈核潛艇窮盡手段:與澳大利亞籤署封鎖互助...
    2020年6月4日,在病毒大流行中,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和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舉行了印度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首次虛擬峰會。 考慮到印度和我方之間的地緣戰略海上競爭,在兩國之間籤署的許多協議中,《相互後勤支持協議》是最重要的協議之一。《相互後勤支持協議》的一個關鍵方面是,兩國同意分享其用於加油和後勤目的的軍事基地,並加強兩國之間的軍事交戰和對海域的認識。
  • 對華政策不斷調整,美國加大封鎖力度,真想採取軍事行動挑釁了?
    而在美國眾多的政策調整中,關於外交方面和軍事方面的新政策最吸引人注意,因為眾多的對華政策調整中,這兩個方向針對意味最為明顯。美國一直強調「重返亞太」的政策除軍事外,美國在對華的外交政策的改變也值得注意。從前些年的口誅筆伐到今年的抹黑甩鍋,再到對國內輿論的引導,無不透露出美國對華外交政策的收緊趨勢。
  • 澳大利亞政府又通過了一項禁止對華友好的新法律
    這幾天,一個由來自美歐國家和日本等19個國家的200多名議員組成的反華組織發布一則視頻,敦促其支持者購買並飲用「一兩瓶澳大利亞葡萄酒」……▲反華組織發布的號召購買澳大利亞葡萄酒的視頻截圖(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難以想像澳大利亞葡萄酒商們看到這則視頻後到底是啥心情。
  • 澳大利亞對華政策基準是美國亞太戰略,既可助推中美對抗亦可緩和
    這種身份的糾結如果在亞洲沒有出現經濟大國之前是不存在的,澳大利亞只需要跟著英國或美國秩序行為就可以。事實上,在歷史上更長的時間內澳大利亞也確實是依據這一路徑而採取行為。而當亞洲出現強權時,澳大利亞就成為了抵抗亞洲大國的橋頭堡,成為限制亞洲大國擴張的第一道防線。
  • 美對華科技戰略的「小院」與「高牆」
    本文轉自【《環球》雜誌】;從空中俯瞰美國甘迺迪宇航中心 李明波 美國國會「中國特別工作組」下設的中美科技關係專家小組11月發表了長篇政策報告《如何應對中國的挑戰:美國的技術競爭新戰略》,從中可以看出,美國國內已經開始對川普政府執政期間對華的全面科技封鎖政策進行反思
  •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在對華關係上,澳大利亞應該向日本學習
    在對華關係上,澳大利亞應該向日本學習根據觀察者網12月2日發布的消息表示,陸克文參加了《南華早報》於報導當天在美國舉行的有關中國的會議,會議上他發言稱,由於日本和澳大利亞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他覺得日本與中國的交往能力是特別具有指導意義的。
  • 視野|美對華科技戰略的「小院」與「高牆」
    ◆ 美國國會「中國特別工作組」下設的中美科技關係專家小組11月發表了長篇政策報告《如何應對中國的挑戰:美國的技術競爭新戰略》 ◆ 一方面,新政府將強化科技領域的對華「防禦」,從川普時期的一刀切封鎖方式修改為「小院高牆」的精準打擊模式 ◆ 另一方面,新政府將強化科技領域的對華
  •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談美政府對加對華政策:組建「反華聯盟」根本不會...
    所謂中國運用經貿手段懲罰他國根本不存在。至於你提到的澳大利亞有關產品對華出口問題,中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這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保障了國內相關行業的合法權益和消費者安全,也符合中澳自貿協定有關規定。據我了解,截至目前,澳大利亞針對中國產品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多達106起,而中國對澳大利亞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只有4起。
  • 外交部: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為其「金主」利益充當遏華反華工具
    總臺央視記者: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日前發布報告稱,中國持續努力對澳大利亞媒體進行影響和審查。報導同時還提到了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接受澳國防部和美國國務院資助。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澳大利亞對華貿易受挫,怎麼就沒小夥伴來幫忙?
    香港《南華早報》2日在文章中分析稱,儘管澳大利亞一直幻想在中澳貿易爭端中得到「民主夥伴」國家的支持,但現實是,它只能靠自己。「在國際商業領域,民主和戰略上的朋友往往是最激烈的競爭對手。」阿加皮12月1日在CNBC的「亞洲財經論壇」上援引標普全球的數據稱,澳大利亞在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中已然處於不利地位。中國已經找到了替代供應來源,目前正從美國進口大量農產品,包括小麥、玉米和大豆;而澳大利亞正在努力開闢多元化銷售途徑,但進展並不樂觀。阿加皮表示,隨著中國尋求補充庫存和儲備,中國「有可能購買更多」。
  • 臺灣給澳大利亞「送溫暖」:與他們站在一起
    原因在於上個月底,因為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涉嫌傾銷,我國商務部遂向其徵收了臨時的反傾銷稅,而中國政府的這一合理舉措卻遭到了澳大利亞以及世界上一些反華群體的汙名化。  一直「逢華必反」的臺灣民進黨更是上趕著給澳大利亞送溫暖,聲稱要與他們站在一起。
  • 雷諾發布全新在華戰略,「放棄」中國市場?怎麼可能!
    消息一出,引起圈內熱議,雷諾這是要和中國市場說「再見」嗎??怎麼可能!事實上,東風雷諾股權只是雷諾為更好地開拓中國市場,所做的系列調整中以退為進的一步。根據雷諾集團4月14日發布的全新在華戰略,未來與東風集團的合作將進一步升級,聚焦中國電動車市場;與此同時,雷諾還將集中優勢力量,與另一在華合作夥伴華晨汽車攜手,重點發力輕型商用車市場結合起來看,雷諾的未來在華戰略已然明確。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全球車市正處於下行期,不遠處,新四化潮流正滾滾來襲。
  • 中國突然出手後,澳大利亞「亂成一鍋粥」,莫裡森真該好好掂量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多次跟隨美國向中國發難,中方絕不會坐以待斃。日前,中國海關總署在澳大利亞輸華商品中,多次檢測出違禁藥品,已經引起中方高度重視。 為此,中方已經採取相關行動制止此類現象發生,並敦促澳方嚴格管控產品質量。隨後,澳大利亞的煤炭和原木產業也陷入困境。如此看來,中澳關係還面臨一定挑戰。
  • 澳大利亞:將聯合新加坡海關、IMDA進行區塊鏈跨境貿易試驗
    澳大利亞邊境部隊:將聯合新加坡海關、IMDA進行區塊鏈跨境貿易試驗據ZDNet消息,澳大利亞邊境部隊(ABF)宣布與新加坡海關和新加坡信息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合作,開始通過使用區塊鏈數字驗證系統進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