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太極拳必須知道每一招第一式的用法

2020-12-15 太極小叔

現在幾十年太極拳練下來都不知道每招每式用法的人比比皆是。而太極拳的練習是必須知道每招每式用法的。不知道用法精神就無所依存,身體不能協調,勁力無法顯現。

可見明白用法對於學習太極拳的重要性,尤其在學習之初,記用法可以方便我們記憶,許多人感覺難學,記不住動作,其實都是因為不知道用法,前年我曾在一個太極隊教楊氏傳統太極劍,當時我根本沒講動作怎麼做,只是講了一下攻防含義,然後配合每個人試了一下招,基本上每個人試一次招以後就能把動作記住,五節課下來就把五十四式劍教完了,大家感覺毫無壓力,不象以前學個套路要二三十節課,還經常記不住。還有去年,我在太極隊教推手,也都是零基礎的,我同樣地給他們講原理與用法,短短的三節課他們就推得象模象樣了,但是如果教動作的話,那肯定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

知道了用法,精神就有所主,身體就有統帥,就會同步協調,如果擺動作身體就會脫節,我們可以做個試驗,假設身前一米五左右有個杯子,我要拿杯子喝水,則跨步與伸手會同時進行,而你想著我伸手,則腳不會動,而你想著出腳則手停,這就是許多太極拳練習者在練拳時,出腳則上身停,上身動時則步又呆在原地的原因。由此可見不明白用法說什麼節節貫串,一動無有不動就是一句空話。

知道用法後則一舉一動目的明確,目的明確而後勁力顯現,沒有用法則沒有勁力,一些老師不講用法,空談勁路,沒有用法勁力從何而來?這顯然是忽悠了。所謂的剛柔相濟都是在使用的過程中進行的一種勁力調配,沒有用法也就不存在勁力調配,剛柔相濟也就無從談起。

知道用法而後才明呼吸,不知道用法呼吸如何與運動相合?正因為用法的存在,產生了相應的勁力,相應的勁力引導了相應的呼吸。

知道用法才能依靠用法這個媒介觀察身體與意識的相互關係,許多時候同樣的動作,因為念頭的不同,產生的效果天壤之別,所以用法是從肢體運動上升到心理活動的基礎,不明用法,何來用意不用力?

了解更多太極拳知識請來楊氏太極拳中架推廣社

相關焦點

  • 太極拳修煉中的招熟、懂勁、神明
    即對太極拳每式的用法能夠熟練地運用。對於以健身為目的者,要對用法有所了解,存其用意即可。練習技擊,必須在「熟」字上下功夫。「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熟」。招法不熟,再多也無用。太極推手、大捋、散手,都是練習太極拳招法的重要途徑。
  • 常書範:講求實戰的夏式太極拳
    聽我的業師孫永昆先生說:夏國勳習拳曾得楊祿禪、楊班侯、楊健侯父子三人之真傳,又常和楊澄甫先生推手過招,相互擲放,可算楊門嫡派傳人。後來他又集形意、八卦諸家之長於一體,創編了夏式太極拳,夏氏傳人不多,山東東河人王恭甫、李永平等能傳其藝。
  • 楊家太極拳傳授的內外之別:拳法、用法、心法.
    景華師在澄甫公門下學拳,慢拳、長拳都是拆開架子一招一式反覆苦練。澄甫公親自將拳架連貫示範,僅有3次而已。一次打慢拳上半套,一次打慢拳下半套,一次將全套長拳放慢速度打。澄甫公指出,長拳各招式熟練之後,可以自由銜接,可長可短。因此,澄甫公所授太極長拳共60勢,董英傑師伯所傳為23式,陳微明師伯所傳為108式。
  • 武式太極拳老架的十大特點
    一、法度嚴謹,出乎自然。武式太極拳老架在內不在外,重意不重形,而在學習階段先求身法精到,周身一處有一處的嚴格要求和具體標準,主要為提頂吊襠,裹襠護肫,含胸拔背,騰挪閃戰等,同時要求全部身法練起來只是一個身法,以中正安舒為總的身法要求,故一處錯就全錯。
  • 太極拳三十七式散手拳譜
    曾從學於著名武術家許禹生,紀子修,吳鑑泉受太極十三式,又從河北衡水劉恩緩學嶽氏八翻手,紀子修為雄縣劉仕俊弟子,精散手及太極,與大槍劉德寬同門,許禹生亦受教於劉敬遠有年,內外兼精。劉敬遠 (名德寬,人稱大槍劉) 所編創嶽氏八翻手,簡而易學,樸實無華,左右互練,連續變化,神妙莫測,復經諸先輩數十年苦心研求,參以太極剛柔相濟之精義,健身致用,綽有餘裕。
  • 太極拳「拳」的技擊用法(一)·零基礎學習太極拳系列04
    欲學太極拳應先明技擊拳理,拳理不明,則失習承傳武根本,也終難登堂入室。因時代與傳承的問題,太極拳技擊多被詬病。我愛太極,故願做扯下遮羞布之人,以古譜為參照,以實踐為根基,採眾家之言,切磋推敲太極技擊之技藝。水平有限,只願還太極拳以清清白白之原貌。望拋磚引玉,廣大拳友寬宏雅正!
  • 太極拳實質只有三招半,說得太好了!
    太極拳有陳、楊、吳、孫、和、武等流派。以楊式太極拳為例,就有八十五式、八十八式、老的一百零五式,還有新編二十四式、四十五式、四十二式等等。
  • 談談楊式85式與88式太極拳
    班侯修訂傳授的有「班侯小架」、「九訣八十一式大功架」等,健侯將老架修訂為中架、「第三趟」和「老六路」,少侯傳「少侯用架」等。楊澄甫早年傳乃父健侯之中架,後逐步修訂、定型為現在流傳最廣的大架子傳統套路(即楊式85式)。(以上史實引自路迪民先生的《楊式太極拳三譜匯真》、楊振基先生的《楊澄甫式太極拳》以及《永年太極拳志》和有關資料。)
  • 太極拳如何由淺入深的修煉
    太極拳的修煉,是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漸入佳境的,不會也不可能從第一步直接進入最後一步,是有規律可循的。太極拳的修煉規律,從一開始尋規矩,找規矩,到規矩上身,循規矩和蹈規矩,按著規律進行練習,再到破規矩、脫規矩,最後到沒規矩卻處處能合規矩,經歷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經過一個螺旋式的上升,進入了一個高級的階段。
  • 太極拳的橫跨步,只有「雲手」一式
    太極拳的橫跨步,只有「雲手」一式。
  • 高校24式簡化太極拳分解教與學 第三式:白鶴亮翅
    24式簡化太極拳,是1956年由國家體委組織太極拳專家編串的。它動作簡練,濃縮了傳統太極拳的精華,但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範,很適合高校在校學生習練。當前很多高校都將24式簡化太極拳列為本院校主選體育課程之一,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 太極拳"拳"的技擊用法(一)·零基礎學習太極拳系列04
    欲學太極拳應先明技擊拳理,拳理不明,則失習承傳武根本,也終難登堂入室。因時代與傳承的問題,太極拳技擊多被詬病。我愛太極,故願做扯下遮羞布之人,以古譜為參照,以實踐為根基,採眾家之言,切磋推敲太極技擊之技藝。水平有限,只願還太極拳以清清白白之原貌。望拋磚引玉,廣大拳友寬宏雅正!
  • 丹東吳式太極拳「第一人」王輝璞
    王輝璞先跟李派太極傳人高紫雲學藝,後經高推薦,1950年開始跟隨楊禹廷學吳式太極拳,1954年春天王輝璞正式拜師,列入楊禹廷門下,成為入室弟子。楊禹廷對王輝璞傾心相傳,把吳式太極拳、劍、刀、槍、杆和推手等全部傳授給他,而且還教他一套九陽功法。
  • 學太極拳須明拳理
    有同學說練拳就練拳,學拳理做什麼年紀大了記不住,只要把拳打好就行了,其實不然,打拳與學拳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我以前學太極拳對拳理知識一無所知,那時只是單一的去模仿徐老師的一招一式,不會去思考推敲拳勢路線的來龍去脈,就只是照葫蘆畫瓢的完成套路,自己都不知道錯在哪裡?因何而錯。通過這麼多年不斷的練拳及學習徐老師詳細介紹傳統楊式太極拳理知識後,我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 學思踐悟:習練太極拳歷程
    我堅持大半年之後氣色大為改觀,初步嘗到了太極拳的好處,期間對太極拳有了進一步了解,感覺學好太極拳必須要接受正規培訓,於是決心上武當山,就有了武當山習練太極拳的歷程。 第二個是習練武當太極拳的過程。傳統楊式太極拳是全世界普及最廣的太極拳,國家體委編排的簡化太極拳就是在傳統楊式太極拳基礎上,吸收借鑑了武式、吳式、孫式、武當趙堡等優點編寫的。
  • 太極拳實戰用法:提手上式
    太極拳作為一種武術,具有豐富的攻防內涵,有獨特的「法」身法和「術」(攻防技巧),了解了每一拳勢的技擊含義,就能在套路練習時有章可循,出手抬足有的放矢,動作更有針對性,不僅能為將來的推手、散手習練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相應地健身效果也會更好。
  • 太極拳精髓
    意為下苦功夫,流大汗,吃大苦攻練太極拳。一要有百折不回之毅力;二要有脫胎換骨之精神。不要看輕緩慢、輕靈、鬆柔的太極拳。重視練拳,從定式到聯動式,牢牢打下紮實的基本功,往最高境界修煉。精髓二、太極拳從定式起步,定勢是將一個拳式分若干動作,按動作一動一動教學,每一動定住呼吸1-6口氣。定勢,可記牢每個拳勢的一招一式先後次序,明確每動的方向、方位,一勢定6口氣也是樁功,牢固底盤功夫。
  • 董氏太極拳之釋解
    不信者可以試驗,譬如打人一拳,推人一掌,弓實前腿,後腿變虛,自己考慮,自己站立穩否與得力否。有推人之效力否。細思當自知之。近習拳同志,每視拳為運動而忽略為拳術。此固是運動,惟每方式皆根據用法而作,故習拳要學姿式正確,根據用法目標練習。方能得董氏太極拳真功矣。董氏太極拳虛實二字,按前人指示其意義,非如字面之簡單。茲再簡釋之。如欲上右腳,則用意將身軀重心微移至左腿立實。右腿重力既移去後變為虛。
  • 一招一式盡顯功底 第三屆市民運動會太極拳項目總決賽圓滿結束
    個人比賽時選手們目光堅定,身姿挺拔,一招一式將觀眾的目光吸引至此;集體比賽時隊伍們招式整齊劃一,即使是揚腿懸空的動作他們也能做到平衡有定力。從個人的精彩表現到集體的絕佳展現,太極拳都能讓我們感受到不一樣的運動魅力。
  • 向愷然先生談太極拳
    他種拳術的人工夫即算不深,總是練過拳的必有相當體力,比較未經練過的強健。惟練太極拳的人,以不尚力原故,初練一年半載,體力並不見比尋常的人發達許多。體力既不比人強,而太極拳的用法又達不及他種拳式之簡易,易於領會。無論初學的人,就是對太極拳用過三五年苦工夫的,除卻照一定的規矩推手而外,若教他叫他將太極拳一手一手的用法從頭至尾解釋出來,恐怕能辦得到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