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行車學問多 前驅、後驅、四驅車型特點解讀

2020-12-12 新浪汽車

一到季節變化雨雪天氣,我們對於車輛在溼滑路面上的安全性變得尤為關注。車輛一般分為前驅、後驅和四驅,對於日常駕駛來說,附著力良好的路面區別並不大。而一旦遇到溼滑路面,路面的低附著力特性被放大,驅動行駛的不同特性也被放大。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解讀不同驅動形式具有不同的行駛特性,以及不同驅動形式如何選購自己滿意的車型。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多數家用車,基本多以前置前驅布局為主,它的優勢在於製造成本低,發動機、變速箱、驅動轉向等部件都位於前方,整車質量更輕,也更利於空間布局。缺點也非常明顯,日常駕駛由於前輪不僅負責轉向還需要驅動,轉向時容易造成轉向不足。

前置後驅布局,後輪負責驅動,前輪只是用來轉向,所以轉彎的極限性比較大,操控更加靈敏;在加速狀態時,車的重心會向後偏移,加大了後輪的抓地力,操控性更好。而製造成本相對更高,在布局方面空間利用率不及前驅車型,目前採用前置後驅布局的也多以豪華品牌為主。

四驅形式的優點自然是四個輪子都有驅動力,行駛穩定性自然是最好的。不過缺點也顯而易見,多出來的四驅系統部件,使得製造成本更高,車重也會相應增加,日常使用成本負擔也會更重。

正如前文所講,前驅車的發動機、變速箱等動力及傳動裝置全部設計在車頭部分,車重也主要集中在車頭,而前輪又負責轉向,這樣能使既負責轉向又負責驅動的前輪擁有更好的附著力,所以在溼滑路面相對更容易駕駛。

而前置後驅布局的車輛,前後重量分配更均衡,在日常路面行駛更穩定,但是在溼滑路面,由於車頭的轉向輪下壓力不足,轉向出現失控的機率就比前驅更高。另外在急拐彎時驅動力過大,再加上路面溼滑的情況,就會出現重心轉移,後輪會出現抓地力不足,進而甩尾滑出去。這就是為什麼後驅車雨雪天氣難開的原因。

而在雨雪天氣的上坡路面,情況正好相反,車輛重心角度是在車身後面,前輪就缺少重量壓在上面,前驅車的前輪抓地力就會下降,後驅車反而重量分配又找了回來,行駛穩定性更好。溼滑路面,無論是前驅車還是後驅車,都要勻起步、緩加速,避免大油門使得車輪發生空轉失去抓地力。

有了前驅和後驅的概念後,我們似乎都認為走的最穩的自然是四驅,其實也不完全對,而四驅還分為適時四驅、全時四驅和分時四驅多種,由於四驅系統的結構相對複雜,成本也各有不同,所能達到的效果也有差異。過於專業的四驅系統已經淡出大眾消費視野。

佔據主流地位的是城市SUV配備的適時四驅,以最新上市的皓影為例,基於前驅平臺,中央限滑差速器採用的是電動液壓多片離合器的結構形式,可以根據路況自行分配前後軸的動力,起到避免打滑的效果。液晶儀表上提供了驅動顯示,你可以直觀的了解到前後驅動力的變化,但是所有的操作都是由車輛根據路況自行判斷,省去了駕駛者操作的麻煩。

由於作為城市路況使用,要更好的兼顧經濟性,他們普遍不具備太強的脫困能力,系統自動檢測車輪打滑情況進行動力的分配,應對一般雨雪路滑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以哈弗H9為例,它配備四驅,在擁有中央多片離合器式差速器的基礎上,前後橋則採用伊頓電控式差速器鎖,脫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也是這一價位中獨有的配置,可以輕鬆應對炮彈坑、交叉軸這樣的惡劣路況。為了避免太過專業的四驅設置,哈弗H9也提供了一套全地形模式選擇,包括雪地、 泥地、沙地等,滿足不同路況的駕駛需求。

關鍵是它的售價鎖定在20.98-27.28萬元,與主流合資城市SUV處於同一價位梯隊,具備同等四驅能力的車型屈指可數。對於預算有限,而又對四驅脫困能力有需求的消費者甚至是野外工作需求,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還有奔馳G這種前中後三把鎖的傢伙,200萬指導售價還要排隊的也不是我們工薪階層可及的。

由於相對成本較高,以及四驅的優點在日常駕駛中的可感知性不高,目前國內市場上提供四驅的轎車屈指可數,如果加上進口車的話,也只有斯巴魯還在一直堅持,只不過如果能夠理順經銷商的關係,大街上的斯巴魯應該會更多。

除此以外,在國內市場可以買到的四驅轎車基本都是豪華品牌,奧迪A4L引入了著名的Quattro四驅,寶馬也開始在國內推廣搭載xDrive的3系和5系,還有奔馳的4MATIC,都積極推行四驅版本,在保證更出色的行駛穩定性的同時,提供更加駕駛體驗似乎是豪華品牌樂於去做的事情。

通過以上的解讀可以發現,不同驅動形式都是在與路面附著力較量,而驅動行駛的不同在溼滑路面上的表現也各有不同。為了彌補機械結構上的先天差異,越來越多的電子系統為車輛安全保駕護航,越來越普及的車身控制系統,來糾正車輪軌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驅動防滑的效果,最大限度的保證行駛安全。最後,無論是前驅、後驅還是四驅,安全駕駛的理念都是首要前提,也希望在特殊的日子裡,安全駕駛出行平安。

相關焦點

  • 堅持「前驅」還是執著於「後驅」?這些豪華車這樣說!
    市場情況來看,目前後驅車漸少,曾經最經典的後驅車型豐田銳志也已經停產,只有在豪車上才可以看見後驅的身影。但作為一線豪華品牌,奧迪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從目前奧迪旗下的產品來看,除了前驅就是四驅,完全找不出一款後驅車型。奧迪的老對手一線豪華品牌中的寶馬和奔馳,二線的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捷豹等等品牌旗下都有後驅車型。
  • 選房車前驅、後驅、四驅哪一種好?為什麼大家都選四驅越野房車?
    選房車前驅、後驅、四驅哪一種好?為什麼大家都選四驅越野房車?在選購房車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廠家介紹說房車的驅動類別,比如:前驅、後驅以及四驅。那麼什麼是前驅、後驅、四驅呢?這些不同驅動方式的房車有什麼區別呢?
  • 「前驅&後驅」汽車的差異解析:操控性&安全性
    輕中重型客貨車均採用後輪驅動,原因在於滿載後會大幅壓縮後懸架的彈簧(涵蓋鋼板),狀態也會是尾部更低。此時如果用前輪驅動就很難控制油耗了,甚至在爬坡時還有可能出現前輪打滑造成車輛失控。所以前驅的輕客與MPV都是不理想的選項,B/C級普通乘用車型也適合後驅。
  • 前驅、後驅、四驅、優缺點對比
    缺點1、成本較高,空間利用不便:後驅車部件多、組裝複雜,生產成本相對較高2、牽引力不足、轉向過度:後驅車在過彎時,由於減速重心前移,後輪抓地力減小,很容易導致轉向過度,即一般所說的「甩尾」3、動力損耗較大:由於發動機產生的動力需要多經過傳動軸這一步才能傳遞到驅動輪,因此對於動力的損耗必然較前驅車大,一般的使用表現是後驅車較前驅車更廢油一些全時四輪驅動優點全時四驅是公路過彎極限最高的傳動方式,它可以實現車輛高速過彎時每個車輪分配到最佳的驅動力。
  • 為什麼豪車們都青睞後驅,而沒有傳動軸的電動車卻要用前驅?
    在豪華品牌中,無論是寶馬、奔馳、凱迪拉克,還是瑪莎拉蒂、保時捷,在驅動形式上,大多採用的都是縱置後驅,或者是以後輪驅動為主的四驅。即便是以前驅為主的奧迪,也為那些大馬力車型裝配了上大名鼎鼎的Quattro四驅系統。
  • 「前驅都是買菜車,後驅才是豪華車!」多少公知,毀於無知
    在一些豪華品牌常年的堅持下,後驅也成為了豪華車的重要特點。儘管寶馬和奔馳目前在入門車系上已經已經開始大量應用前驅平臺,但「後驅才是豪華車」的理念在很多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難道,豪車的標準就是後驅嗎?不同的驅動形式帶來截然不同的駕駛感受如果想要了解為什麼豪華車型愛用後驅,那就先要從他們的特性說起。其實說到驅動形式,通俗的來說主要就是兩種:一種是兩輪驅動,一種是四輪驅動。當然,四輪驅動對於提升駕駛性能好處很多,這個我們留在後面說。
  • 汽車「前驅」「後驅」哪個更好?了解清楚了再買不遲
    汽車從上個世紀的奢侈品變成了現在的家用品,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人有了購買汽車的想法。絕大多數人在買車的時候主要會考慮汽車的價格、空間、外形、耗能等等,但是很少會去在意是前驅車還是後驅車。在目前汽車有三種驅動方式,前驅、後驅、四驅。
  • 家用車買前驅還是買後驅?老司機:別聽銷售忽悠,這點一定要搞懂
    家用車買前驅還是買後驅?老司機:別聽銷售忽悠,這點一定要搞懂在買車的時候,我們所需要面對的選擇是非常多的,像車子的顏色之類的,但是最為重要的就是關係著我們駕駛體驗的選擇了,像家用車是賣前驅還是買後驅呢?
  • 汽車百科知識:都說後驅駕駛樂趣高,為何前驅汽車遍地都是?
    這一問題相信大多數汽車用戶都不了解,因為「≥99%」的家用代步汽車都是前輪驅動,對於後驅車缺少使用經歷所以直觀的感受。重點:如果後驅平臺足夠優秀的話,為什麼前驅車反而會成為主流呢?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 假設相同預算內有後驅轎車可選,還有必要選擇前驅嗎?
    後驅系統的優缺點中端轎車的理想選項建議關於汽車前驅好還是後驅的話題爭論了很久,然而至今也沒有準確的答案。原因在於沒有基於具體車型進行具體分析,對於只考慮節油的代步汽車而言,前驅的優勢會非常突出;而對於追求綜合品質高水平的中高端汽車而言,很顯然後驅至少會是轎車的理想標準,為什麼這麼說呢?
  • 汽車百科知識:分時四驅/適時四驅/全時四驅,哪種平臺最費油?
    本篇一概不討論,僅假設同一款車使用不同的四驅系統,分析哪種平臺的油耗低。全時四驅系統的耗油量總會是最高的,因為傳動損耗的動力要大於「後驅模式」(以縱置四驅為參考)。四驅系統的結構特點是非常有意思的,發動機將動力輸出給變速器(箱)只是第一步,因為常規的變速器只連接後傳動軸。想要驅動前輪則需要分動箱,其結構特點如下。
  • 普銳斯、大捷龍才適合雪天開?美國人的口味,跟我們差距太大_易車網
    美媒《Cars.com》評出了2020年,各級別最適合冬季駕駛的車型,來的非常及時,當然重點還是四驅系統的性能,一套合適的四驅系統能帶來更多抓地力,從而提升冰雪路面的安全係數。所以,一套四驅系統,相對來說會更實用些。緊湊級車豐田普銳斯AWD緊湊級車中,提供四驅系統的車型非常稀少。從設計、空間到性能,普銳斯或許不是完美的答案,但它的中高配車型,提供了四驅系統,由單獨的電動機驅動後輪,在雪地行駛相當方便。
  • 後驅的寶馬1系真的要再見了,FAAR平臺有啥搞頭?
    它也採用了寶馬7.0作業系統,所以儀錶板的界面、中控多媒體屏幕的界面都跟即將上市的新3系是一樣的,連擋把及其周圍的控制按鍵區都是一樣,完全向後驅平臺的新寶馬看齊。這做法跟奔馳A級類似,反正就是把家族頂級車型能下放的東西都下放。
  • 趣味問題:MPV用前驅好還是後驅好呢?
    後驅模式缺點與適用車型關於MPV更適合前驅還是後驅的話題,理論上是沒有爭議的;但是因銷量最高的別克GL8採用前驅,所以這一問題產生了本不該出現的爭議。那麼撇開品牌影響不談,MPV一定是後驅優於前驅。滿載後輪上功率損耗,扭矩的降低也會造成動力減弱,只是司機往往會認為這是載重後對推重比的影響,所以也默認了動力減弱的事實。至於駕駛安全的影響主要在於爬坡,前驅MPV滿載後的重心本就靠後,爬坡時的重心會受到重力的影響而後移,前輪的抓地力會大幅下降。如果在溼滑路面駕駛的話,前輪一旦打滑則車頭可能會橫擺,這就是前驅MPV的缺點了。
  • 雨雪天氣四驅車有哪些優勢?
    那麼,四驅系統有哪些?四輪驅動的車輛在應對雨雪溼滑路面等複雜路況時,又有哪些優勢呢?首先從種類上來看,目前市面上的四驅系統主要分為三大類:全時四驅、分時四驅、適時四驅。全時四驅,顧名思義,就是在任何情況下,四個車輪始終都有動力輸出,操控性最佳。分時四驅,是要通過停車手動切換四驅模式,多用於一些硬派越野車中,多為硬連結,對操作要求較高。
  • AWD與4WD有什麼不同,轎車的四驅和SUV的四驅有何區別呢?
    所謂的橫置平臺的本質是前置前驅,也就是發動機曲軸平行於前橋,匹配橫置小型變速箱直接驅動前輪;實現四驅只是增加了從變速箱取力的設備,與後傳動軸連接。2:縱置四驅系統多用於高性能汽車和跑車,比如寶馬3/5、奔馳E級;所謂的縱置的基礎是前置後驅平臺,在變速箱末端加上分動箱和前傳動軸,以此實現從單後驅變差四驅,不過轎車還需要加上限滑差速器才可以。
  • 【交通安全微課堂】高速公路雪天行車安全攻略
    最近幾天,我國多地也遭遇雨雪天氣部分地方雪勢甚至達到暴雪級別惡劣天氣行車稍有不慎就是事故NO.1雪天行車安全隱患一、超車失控。在雪天行車,車速過快是絕大部分事故的起因,車速過快會導致應激反應的時間大幅縮短,一旦有所情況,猛踩剎車,制動打滑,很容易讓車輛失控,發生事故。
  • 為什麼國產奧迪用全時四驅,而Q5L、A6L卻在用適時四驅呢?
    並非「國產奧迪A4L採用全時四驅,而進口 allroad,國產Q5L,A6L則採用適時四驅」。當前,奧迪新推出的國六車型幾乎全部採用了所謂的「適時四驅」,這是奧迪最新研發的系統,隨著車型的更新換代,該系統將在未來完全取代以前的車型。
  • 雪天行車,這些必備行車技巧一定要學會!
    雪天行車,這些必備行車技巧一定要學會!這些你都清楚了嗎?雪天出行,及時關注路況信息,減速慢行,平安回家!同時也提醒各位行人,雪天出行更應遵守交規~來源:煙臺公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 SUV選四驅還是兩驅好?搞清楚一點少花冤枉錢,買車不糾結
    目前很多人都喜歡購買SUV車型,似乎SUV車型在通過性方面要比轎車更有優勢。那麼我們在選購SUV車型的時候,是選兩驅還是四驅好呢?搞清楚一點少花冤枉錢,買車不糾結。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下兩驅車型,兩驅車型又分為前驅車型和後驅車型,說的直白一點,前驅的意思就是車子的兩個前輪在拉著車子跑,後驅的意思就是後面的兩個輪子在推著車子跑。就目前來說我們一般的家用車都是前驅車型,而後驅車型多出現在一些性能車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