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相同預算內有後驅轎車可選,還有必要選擇前驅嗎?

2020-12-26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內容概述:

前驅系統的優缺點後驅系統的優缺點中端轎車的理想選項建議關於汽車前驅好還是後驅的話題爭論了很久,然而至今也沒有準確的答案。原因在於沒有基於具體車型進行具體分析,對於只考慮節油的代步汽車而言,前驅的優勢會非常突出;而對於追求綜合品質高水平的中高端汽車而言,很顯然後驅至少會是轎車的理想標準,為什麼這麼說呢?

01前置前驅優缺點

「前置」指發動機布局於車頭,前驅自然是發動機驅動前輪。這種設計起源於二戰時期的法國,代表品牌是雪鐵龍汽車;但是該品牌的前驅轎車初期並沒有獲得認可,因為同期的汽車均以前置後驅為主,前驅車的整體駕駛感受不如後驅。

不過在法國抗擊納粹的自由軍因無車可用而不得不用這些車之後,以戴高樂將軍為首而起到了相當程度的推廣作用;至此節油表現更理想的前驅汽車才算進入入門的視野,戰後也迅速在歐洲風靡。

重點:為什麼前驅系統能夠節油呢?

原因在於精簡的驅動系統,發動機不僅布局於車頭,同時曲軸也要與前橋平行;與曲軸連接的飛輪是動力輸出端,那麼匹配上體積小巧的橫置變速箱,是不是以很短的傳動軸就能連接兩車車輪了呢?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整車的動力傳動系統都集中在車頭,從防火牆到車尾只有底盤的基礎結構而已;這種布局方式會讓車身整備質量(重量概念)很小,最起碼比後驅系統小得多。而整備質量每降低100kg,百公裡的耗油量就能下降0.5L(升)左右,這就是前驅汽車的節油基礎。

問題:為什麼前驅系統初期沒有得到認可?

原因在於前後車身重量的不均衡!發動機變速箱兩大核心總成有數百公斤重,轉向機當然也在車頭位置;於是前輪就要承受相當程度的垂直壓力,但是後輪卻沒有什麼足夠重的總成去均衡壓力。

垂直壓力的大小直接決定輪胎的抓地力,所以前驅轎車的後輪抓地力總是比較差的;結果則是以稍高的車速轉彎,側向作用力就會超過後輪抓地力,隨之而來的則是車尾被推到平移,也就是所謂的甩尾了。

同時前輪在輸出動力的過程中進行轉向,車輪的轉矩(扭矩)會產生與指向性的作用力;這種作用力加上垂直於車軸的側向力,會讓轉向的感受明顯變差,這是所謂的「扭矩轉向」。

這些缺點都會影響前驅汽車的操控感,在後驅系統主導的階段中確實難以得到認可;而之所以後期能夠得到認可,原因無非是石油的價格越來越高。尤其是歐洲多國先後經歷了石油危機和經濟危機,於是才催生出了這種主流代步汽車。

02前置後驅優缺點

前置的布局沒有改變,但是曲軸飛輪不再平行於前橋,而是與後橋垂直;也就是發動機機與後輪要連接為一體,車身越長則傳動系統越長。

傳動系包括變速箱、萬向節、傳動軸、差速器與半軸等結構,由於縱置系統的距離很長,變速箱也會很大,於是兩大總成就會集中在中前部。尾部是碩大的傳動軸和後橋分動結構,重量也是比較大的。

傳動系的重量再加上連接後產生的作用力,前後車身的質量、前後輪的抓地力則達到了相當的標準。那麼車輛在操控過程中就不會輕易的側滑,前輪指負責轉向,作為從動輪(被推動)則無需考慮扭矩轉向的問題了,操控感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時汽車在起步加速與爬坡的過程中,車身的重心是會後移的;也就是說後輪的垂直壓力與抓地力都會升高,前輪的抓地力會降低——後輪驅動顯然可以通過提高後輪的抓地力,從而減少輪上功率的損耗;而且抓地力標準高,急加速起步時也就容易出現打滑了。

重點:後驅汽車的油耗為什麼更高?

原因想來無需贅述了,因為縱置變速箱和傳動系統的重量比較大,整備質量提升必然會有高油耗。

不過節油畢竟只是普通代步汽車的主要話題,轎車本身又有使用鋼材少,整備質量偏低的優勢;所以即使用後驅也能夠做到相對節油,要知道目前技術先進一些的後驅轎車,B/C級大尺寸選項的油耗也僅僅與緊湊級的前驅SUV相當,所以中端選項選擇這些車還是相當划算的,前驅轎車更適合≤15萬的定位。

哪些後驅轎車值得考慮呢?

1:目前實際價格最低的是凱迪拉克CT4,起售價可以低至18萬級。此車的車身長度不足4.8米,屬於短軸運動型(操控流);LSY-2.0T發動機的動力儲備達到174kw/350N·m(1500~4000rpm),匹配8AT手自一體變速箱可以實現6.9秒的破百成績。

發動機具備進氣衝程氣門半開(節油模式)的技術,概念等於降低發動機的排量;同時極限節油可以實現雙缸運行,耗油量要比同級前驅轎車還要低。

2:捷豹XEL的起點標準為20萬級,尺寸等級比CT4相同但略大一些,後排的駕乘空間更充足。不過這臺車的2.0T發動機區分了高低功率版本,低功率標準為200PS(馬力),高功率也只是250PS;在匹配採埃孚8AT手自一體變速箱後,高性能版本也還要比CT4弱一些。

這臺車的亮點主要是不錯的設計感,以及捷豹的品牌影響力。(個人偏向XEL)

3:寶馬3系是後驅轎車但不建議考慮,中低功率版本的水平與捷豹XEL相當,高功率330iM的200kw/400N·m的動力儲備確實很強,同樣匹配採埃孚8AT可以實現6秒左右的破百成績。

但是德系汽車很難找到省心的選型,此車的高功率版本燒機油問題非常嚴重,氣門油封的老化速度很快;省心一些的版本又沒有性能可言,所以寶馬也就是個名頭大而已。

剩餘還有兩臺轎車可以參考:凱迪拉克CT5/6,發動機均採用LSY,變速箱升級為10AT手自一體。CT5的車長長度接近5米,設計風格屬於運動時尚型,不過設計感真的是有些隨性。

不過5.2米級別的CT6整體氣質挺不錯,沉穩得體但還有些時尚的點綴,屬於大氣但不老氣的商務轎車,這些轎車可以作為參考,品質已經不是邁騰帕薩特、亞洲龍雅閣等車可以相提並論的。

圖組1:CT5

圖組2:CT6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前驅&後驅」汽車的差異解析:操控性&安全性
    【前置前驅·FF】是公認的入門級車輛驅動平臺,是輕量化節油減排催生的產物。初期的汽車均採用前置後驅,但是因為傳動系統的複雜與整備質量偏大,造成了車輛油耗普遍偏高所以難以被普遍接受。輕中重型客貨車均採用後輪驅動,原因在於滿載後會大幅壓縮後懸架的彈簧(涵蓋鋼板),狀態也會是尾部更低。此時如果用前輪驅動就很難控制油耗了,甚至在爬坡時還有可能出現前輪打滑造成車輛失控。所以前驅的輕客與MPV都是不理想的選項,B/C級普通乘用車型也適合後驅。
  • 雪天行車學問多 前驅、後驅、四驅車型特點解讀
    車輛一般分為前驅、後驅和四驅,對於日常駕駛來說,附著力良好的路面區別並不大。而一旦遇到溼滑路面,路面的低附著力特性被放大,驅動行駛的不同特性也被放大。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解讀不同驅動形式具有不同的行駛特性,以及不同驅動形式如何選購自己滿意的車型。
  • 為什麼豪車們都青睞後驅,而沒有傳動軸的電動車卻要用前驅?
    總之就是,對於豪華品牌而言,後驅也行,四驅也罷,但絕不能用前驅來湊合。其實,除了這些豪華之外,以五菱宏光為代表的的微面也是以後驅為主,它們採用後驅的目的有什麼不同?那麼排量通常在1.5L以下的微面,動力表現平淡無奇,為何也要用後驅呢?微面主要用途是載人拉貨,後輪往往承擔絕大多數的重心,如果採用前驅驅動方式,可能出現"撓地不走"的現象。特別是在滿載上坡的情況下,重心在車尾,如果採用前驅的話,前輪空轉的可能性更大。
  • 汽車「前驅」「後驅」哪個更好?了解清楚了再買不遲
    絕大多數人在買車的時候主要會考慮汽車的價格、空間、外形、耗能等等,但是很少會去在意是前驅車還是後驅車。在目前汽車有三種驅動方式,前驅、後驅、四驅。簡單地說,前驅就是前輪發力帶動後輪,後驅就是後輪發力推動前輪,四驅就是前後一起發力。雖然前驅和後驅都是一半輪胎帶動另一半輪胎,但是二者之間的區別非常大,那麼前驅後驅哪個更好呢?別著急,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 堅持「前驅」還是執著於「後驅」?這些豪華車這樣說!
    【導語 :同為豪華車,寶馬、奔馳等豪華品牌堅持後驅車的開發,奧迪則轉向前驅車的研發;凱迪拉克喊出「無後驅,不豪華」的口號,沃爾沃卻堅持前驅車很多年。對於豪華品牌來說最終的出路是「前驅」還是「後驅」?】撰文|蔡家倫、編輯|禾 子堅持「前驅」還是執著於「後驅」?不同的豪華品牌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凱迪拉克曾喊出「無後驅,不豪華」的口號,因為CT5是後驅車。從目前的凱迪拉克的戰略來看,凱迪拉克準備建立一個後驅轎車陣營,除了CT5之外,即將上市的CT4也會是後驅。
  • 選房車前驅、後驅、四驅哪一種好?為什麼大家都選四驅越野房車?
    選房車前驅、後驅、四驅哪一種好?為什麼大家都選四驅越野房車?在選購房車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廠家介紹說房車的驅動類別,比如:前驅、後驅以及四驅。那麼什麼是前驅、後驅、四驅呢?這些不同驅動方式的房車有什麼區別呢?
  • 汽車品牌百科:通用汽車三大品牌的轎車應該如何選擇?
    上文提及的轎車均裝備橫置9AT,原因為車輛採用了「FF-前置前驅」驅動平臺。在性能車領域前驅車肯定是入不了門的,重心過於靠前、起步加速重心變化、後輪抓地力弱等缺點非常突出。02凱迪拉克_FR的轎車選項只剩下了「FR-前置後驅」,這種平臺通過體積碩大的縱置變速器、傳動軸以及分動結構實現了前後車身重量的均衡
  • 預算24萬買運動型轎車,為什麼大眾CC被最先PASS?
    範兒建議:24W預算肯選二手車的朋友不多,看來的確對目標車型的要求很高,咱們拋開大眾品牌「高不高級」不談,範兒也會先排除動力與空間「兩頭不佔」的CC,三款車型中,CC 380TSI的帳面動力參數相比A4L 45TFSI與CT4 28T並不佔優,而且採用的是橫置前驅布局,
  • 趣味問題:MPV用前驅好還是後驅好呢?
    後驅模式缺點與適用車型關於MPV更適合前驅還是後驅的話題,理論上是沒有爭議的;但是因銷量最高的別克GL8採用前驅,所以這一問題產生了本不該出現的爭議。也就是說在選無可選且別克又是美系品牌的前提下,這臺車才獲得了認可;而隨著保有量的增長則產生了一種GL8品質可能不錯的認知,於是隨大流的消費觀造就了這臺熱銷車,實際絕大多數品質低劣的熱銷合資汽車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當然其中還有更深層的因素。那麼撇開品牌影響不談,MPV一定是後驅優於前驅。
  • 20萬以內的預算選擇BBA,不如來看一看這臺英系後驅轎跑
    【前置後驅】是推薦XEL的主要原因,BBA的入門級選項均為前置前驅,甚至奧迪A4/6的兩驅版本也還是前驅。所以優秀的轎車往往都是後輪或四輪驅動,前置前驅平臺的優點只是製造成本低,其次則是車身會略輕一些,不過在動力儲備充足的前提下,油耗的差值也沒有想像中的大。
  • 轎車還是SUV?二者有什麼優劣呢
    舉例,如果你的車型對比,是家用轎車對比SUV,比如奔馳C級對比GLC,你會發現,C級的空間還是很寬敞的,也不頂頭;但是,如果拿運動轎車對比運動SUV,SUV還是不頂頭,但是轎車往往會頂頭。而且一般縱置後驅的轎車,空間被壓榨的特別厲害,而縱置後驅的SUV,卻往往不會這樣。
  • 20萬價位 看這輛2.0T 8AT後驅轎車 凱美瑞亞洲龍2.0還香嗎?
    十年前,20萬價位左右,V6+前置後驅轎車似乎僅有銳志可選,記得2010年銳志臨近換代時,4萬+的優惠幅度可是滿足了不少後驅轎車擁躉,但很遺憾,銳志終究還是追不上時代潮流,終究黯然離場。如今20萬價位後驅轎車要比10年前豐富一點,凱迪拉克CT4就是其中之一。
  • 汽車百科知識:都說後驅駕駛樂趣高,為何前驅汽車遍地都是?
    這一問題相信大多數汽車用戶都不了解,因為「≥99%」的家用代步汽車都是前輪驅動,對於後驅車缺少使用經歷所以直觀的感受。重點:如果後驅平臺足夠優秀的話,為什麼前驅車反而會成為主流呢?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 奔馳v250新款價格¥奔馳v260前驅還是後驅
    奔馳v250新款價格,奔馳v260前驅還是後驅!【_詳情垂詢:l39-1O68-4688_】提起奔馳V級,其實這款車早就在2016年被奔馳當做唯雅諾的替代品引入到中國,並且實現了國產。在市場上的銷量也是不錯,但是作為一款商務MPV,沒有長軸版本的問題終究還是限制了奔馳V級的銷量。到了後來中規終於推出了加長版,但是較高的價格令很多人望而止步。
  • 後驅的寶馬1系真的要再見了,FAAR平臺有啥搞頭?
    ……並沒有,因為後驅1系健在的時候,也沒見多少人去買啊,身體還是很誠實的嘛。所以「後驅」和「1系」兩個關鍵詞放在一起的時候,也就只有那麼少部分人會真正買單,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是情懷、信仰般的存在。你覺得作為一個要營利的汽車生產商,會把錢就那麼放著不賺嗎?
  • 家用車買前驅還是買後驅?老司機:別聽銷售忽悠,這點一定要搞懂
    家用車買前驅還是買後驅?老司機:別聽銷售忽悠,這點一定要搞懂在買車的時候,我們所需要面對的選擇是非常多的,像車子的顏色之類的,但是最為重要的就是關係著我們駕駛體驗的選擇了,像家用車是賣前驅還是買後驅呢?
  • 前驅、後驅、四驅、優缺點對比
    尤其是在溼滑的路面上2、轉向不足:由於前輪同時承擔了轉向和驅動的功能,因此先天具有轉向不足的問題,高速過彎轉向不足尤為明顯3、前橋負荷過大,影響舒適性:前驅車前輪既要負責驅動又要負責轉向,並且由於車輛前部配重較大,前輪的磨損更嚴重,加速或制動時對前橋的負擔過重,抬頭和點頭現象更明顯,影響乘坐的舒適性後輪驅動的優點1、操控性好:後輪負責驅動,令前輪可專注於轉向工作
  • 都說後驅汽車不適合北方,這種說法荒謬嗎?
    後驅轎車因笨重的變速箱和傳動系統總要多出200-300公斤,而整備質量每減少100公斤則百公裡油耗可以下降0.5L左右,這就是前驅汽車省油的秘訣。問題:前驅汽車在冰面上更容易起步嗎?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普遍認為前驅起步有優勢的原因只有一點,那就是匹配的發動機動力儲備偏低,裝備≥2.0T排量的前驅車同樣很容易打滑!
  • 買車選兩驅還是四驅,都選錯了,看完選擇不猶豫
    咱們現在家庭買車一般買都是suv, suv的確在空間上還有通過性方面要高於轎車,咱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啊,咱們買suv設是選擇四驅,還是兩驅的,咱們首先來說兩驅,兩驅車呢又分為前驅和後驅,我們說直白點,說前驅的意思就是說前面兩個輪子在拉著車跑,後驅的意思就是說
  • 商務車七座|奔馳v260前驅還是後驅_易車網
    [_詳情垂詢:l391O684688_]商務車七座,奔馳v260前驅還是後驅,進口奔馳V260改裝商務邁巴赫多少錢北京行情,進口奔馳V260商務車改裝改裝每一席座椅皆享尊貴定製級的豪華舒適,即便身處第三排,亦能享受以人機工程學打造的應需而變的舒適旅程,進口奔馳V260商務車改裝後排坐椅墊可前後電動調節,椅背整體可傾斜,實現躺臥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