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澳門女兒、武漢媳婦」的抗疫記:穿上白大褂,就不再有任何恐懼

2021-01-09 人民日報

4月1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麻醉醫師蘇娃婷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在醫院新冠肺炎患者專用手術室,為一名有新冠接觸史的孕婦緊急剖宮產手術實施麻醉。這是她一個多月前從澳門返漢後進行的第3臺三級防護下的手術麻醉。

手術結束後,蘇娃婷抱著剛誕生的新生兒

臘月二十八,已經兩個春節沒回澳門的蘇娃婷,帶著5歲的兒子和2歲的女兒,從武漢飛到廣州,在那裡匯合了在深圳開會後趕來的丈夫雷少青,一起回澳門過年。第二天,蘇娃婷與同為麻醉醫生的丈夫,看到了武漢關閉離漢通道的通告,武漢疫情告急。考慮到兩個孩子的情況,他們簡單商量後決定,丈夫雷少青先回武漢,蘇娃婷帶著孩子找機會再回去。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3月16日,抱著女兒,牽著兒子,蘇娃婷終於也從澳門輾轉回到武漢。

回漢第二天,蘇娃婷就返回工作崗位。半夜兩點多,科室會診電話突然響起,神經內科監護室一個重症病人病情惡化,緊急需要搶救性插管。求助的神經內科醫師專門囑咐:這個病人剛送來,新冠還未排除,要做好防護。

穿好防護服、帶上插管箱,她忐忑不安從麻醉科趕往另外一棟樓的神內ICU。查看病人生命體徵、評判插管指徵後,蘇娃婷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給這位命懸一線的病人建立起氣管通道機械通氣。很快,病人的生命體徵基本恢復平穩。

「我從前期負責新冠病人插管的同事身上學到很多」,蘇娃婷說,每次插管留給麻醉醫生的時間只有15秒,所以動作要快、準、狠。病人在生死邊緣的時候,其實求生欲是非常強的,麻醉醫生要幫他們爭取時間搶救生命。她說,雖然回想起來會有點後怕,但是只要到了科室,穿上白大褂,就不再有任何恐懼。因為根本沒有時間去想,不會考慮那麼多。「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出於醫生的本能,就是趕快救人。」

蘇娃婷、雷少青夫婦同上手術臺進行麻醉作業

「麻醉醫生的工作強度很大,每天工作都是披星戴月,天剛亮進手術,下班後基本天黑了。我從小就低血糖,如果體力透支厲害,會突然暈過去。所以我上班前要吃一塊黑巧克力,口袋裡還要放幾塊。」蘇娃婷說。每天出門上班,她口袋裡至少帶著一塊巧克力,還要是黑色的、帶點苦味的。4月15日,蘇娃婷負責麻醉的一臺神經外科手術,持續了16個小時。「這幾塊巧克力,救了我的命了」,她笑著說。

在抗疫一線,最折磨蘇娃婷的其實是安全防護。「我是過敏性體質,N95口罩、護目鏡戴一天,臉會過敏紅腫,要一邊吃過敏藥,一邊繼續戴。我們跟未排除新冠的病人接觸,一定要穿防護服,穿兩個小時,裡面衣服就全溼透了。有時在溼氣裡密封太長,身上皮膚都被泡白了。」

2006年,澳門濠江中學畢業後,蘇娃婷考入武漢大學醫學院,隨後又進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從事麻醉科工作。2013年,蘇娃婷與同科室的雷少青結婚,之後澳門出生的蘇娃婷在醫院裡就常被同事稱為「武漢媳婦」。

「為什麼不回澳門當醫生?在澳門收入起碼比在武漢收入高几倍啊?」蘇娃婷被無數次問到這個問題。「我如果想錢的事,就不會去當醫生。留武漢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能在醫學上有所精進。我想,既然選擇當醫生,很重要是接觸病例。澳門人口少,病例也少,這不利於醫生水平提高。」

蘇娃婷進行麻醉作業

在澳門時慢性子、文文靜靜的蘇娃婷,經歷了14年的武漢學習、工作、生活的磨練之後,變成了一個急性子、風風火火的人。「在澳門吧,就感覺特別安逸,我那時不愛說話。在武漢這些年,特別是當醫生之後,我變得特別急性子了。因為搶救病人都是爭分奪秒的,慢不下來了。」

「當初報武大的時候,家人就不太贊成,怕我萬一到了內地成家立業,不回澳門了怎麼辦?結果呢,家人的擔心全部都兌現了,哈哈!所以我現在就告訴他們,什麼都不要擔心。我在內地、在武漢很好!」

蘇娃婷曾在朋友圈這樣寫道:「我有兩個家:娘家在澳門,婆家在武漢。娘家和婆家一樣美,我都要保護好她。」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為啥手術室醫生不穿「白大褂」,而穿「綠大褂」?有講究
    而很多消毒劑有漂白作用,如果用其他顏色的制服,在使用消毒劑時可能會使衣服褪色。而白色的制服又方便,也不會褪色。  其次,選擇白色的制服,視覺上看起來會比較平和、冷靜,這樣不容易刺激病人的神經。  白色也象徵著純潔、乾淨。
  • 為啥手術室醫生不穿「白大褂」,而穿「綠大褂」?有講究!
    假若不進去,就不知裡面有什麼風景和奇特的構造,有時還會留下遺憾;假如進洞口時不低頭,就會被碰頭甚而被碰得頭破血流。這個時候,無論怎麼顯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貴的頭,彎下了最貴的腰,去探尋石洞裡的風景。
  • 山裡娃穿上了白大褂——王友娣同志採訪錄
    陳: 你又怎麼穿上了白大褂呢?王: 1979年5月,醫院領導為培養更多的醫療第一線護理人員,服務於三線建設的大局,在後勤職工中抽調人員開辦助理護士培訓班。當時擔任我們醫學課程的老師有湯希偉、姚德鴻、趙煥昌等醫生,擔任護理帶教的有喬心敏、朱淑婷兩位護士長以及其她老師。
  •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上了白大褂
    我們稱讚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而他們自己卻說:」哪有什麼白衣天使,我們也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上了白大褂。「換上這件白大褂,就意味著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責任一把攬在了肩上,去作戰場上衝在一線的勇士。當我們真正走近他們,你會明白沒有人生來是英雄,也沒有任何人會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畢竟我們都是鮮活的平凡生命。正因為如此,才顯得這些醫護人員的舉動如此偉大。
  • 為什麼醫生要穿白大褂?
    不管怎樣,有一樣東西是一定會出現的,那就是白大褂。 白大褂幾乎就是醫生的象徵,以至於你只要看到穿白大褂的人,不管是科學家,還是其他什麼人,都會有點緊張,畢竟很多人小時候被拉到醫院打針還是有點陰影。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醫生總是穿著白大褂呢?
  • 中山醫院「新醫生」聆聽職業生涯第一課:穿上白大褂,就別忘記治病...
    摘要:因為當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就不忘要一輩子治病救人的初心,不負於白大褂所給的職業擔當從援助摩洛哥、到抗擊非典,從參與印度洋海嘯、到汶川搶險、武漢抗疫,今天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新職工聆聽了一節生動的「入職課」,作為中山醫院「四史」學習教育活動之一
  • 「穿上這身白大褂,就要對得起它」——記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
    「穿上這身白大褂,就要對得起它」——記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護士劉念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郭穎莉她回憶說,當時就有一股年輕人的勁,有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氣。進入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的第二天,劉念被安排到了重症病房。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工作的時候都是全副武裝,有時候,她悶得鼻子吸氣困難,要張大嘴使勁呼吸才行。一天下來,脫下防護服渾身溼透,手被汗水泡脹了,嗓子嘶啞了,臉上甚至壓出了水泡。
  • 巴西裡約地標「穿上白大褂」 多種語言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
    當地時間4月12日,巴西裡約熱內盧的耶穌雕像穿上了「白大褂」,雕塑上用多國語言向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 當地時間4月12日,巴西裡約熱內盧的耶穌雕像穿上了「白大褂」,雕塑上用多國語言向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
  • 王一博《天天向上》,穿白大褂變身牙醫,我的牙齒突然不好了!
    王一博最新《天天向上》錄製,有黑色西裝look,也有白色醫生服打扮,白大褂&黑西裝,酷! 哇,王一博穿白大褂也很帥啊,可以考慮演個醫生的角色!
  • 武漢凡人英雄|醫生餘亭:穿上白大褂,這就是我該做的事情
    女兒和老人一起生活,我肯定想她,但是我只要想到孩子平平安安的,我覺得這個時候沒有必要過多考慮這件事,還是安安心心一心一意的工作,等疫情快點結束,和家人團聚。 第一位病人,是用輪椅把他推上來的12 月 30 日,我們正式開始收治病人。第一天我上夜班,從第一天的 8 點工作到第二天的 8 點。
  • 武漢、澳門「楚才」探訪澳門路,共慶澳門回歸20周年
    澳門路小學合唱隊的同學現場表演了歌曲《七子之歌》《我和我的祖國》。在武漢,有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學因為校名的變遷,而與澳門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就是位於武漢市江岸區的澳門路小學。10年前,這所學校的一位學生曾給當時的澳門候任行政長官寫信,邀請澳門的同學來學校「做客」。10年後,澳門路小學迎來了兩位「神秘嘉賓」——曾在楚才作文競賽中獲獎、如今在武漢大學就讀的澳門籍大學生代表何倩楊與練泳怡。大家一起聆聽學校合唱團演唱的《七子之歌》《我和我的祖國》,討論澳門的歷史文化與美食,更結伴探訪澳門路,用樸實而溫暖的方式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
  • 白大褂都有什麼材質的,哪種好用
    英國著名醫生列斯特把「巴斯德消毒法」應用於醫學,並主持了醫院的改革,將原來的服裝改成了白大褂,自此醫生就有白大褂穿了。與網上20元一件包郵的白大褂比起來,專業製作的白大褂卻是要優秀些,無論是從面料還是從款式上看,都有它的獨到之處。
  • 贊勞動·致青春|李洪波:哪有什麼天使,只是一群穿白大褂的孩子
    在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一群「青春戰士」,他們英勇無畏,積極投身戰「疫」一線,用青春和擔當鑄成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今天與您分享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首批成員、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李洪波的戰「疫」一線日記:李洪波:哪有什麼天使,只是一群穿白大褂的孩子。
  • 杭州醫生雙11收到神秘包裹,裡面是兩件特製白大褂
    這就是任女士送來的定製白大褂  這幾天,雙11的包裹滿天飛。11月10日一早,浙江省中醫院骨傷科凌奕清醫生收到了一個特殊的包裹,裡面裝著兩件「不一樣」的白大褂,而「下單」的人是正在住院的一位患者任女士。
  • 浙江19歲小夥偷穿白大褂、戴口罩,還在醫院四處轉悠,只是為了
    在不少影視劇作品裡我們經常會看到有角色溜進醫院偷拿白大褂穿上假扮醫生執行某種「秘密行動」不過,近日11月21日18時許,老方(化名)剛到醫院住院部值班,椅子還沒坐熱,一位病人家屬就過來說外賣不見了。老方是餘杭區一家醫院的保安,說來也奇怪,最近外賣無緣無故消失不見的事不止一次了。老方和同事在醫院找了一圈都沒找著,便打算調取監控看看究竟。誰知,從監控畫面顯示,有一名男子拿走外賣後,去了醫院門診部八樓。
  • 武漢封城5天後,醫生朋友圈曝光:「這世上,哪有什麼白衣天使」
    作者:斜槓先生來源:斜槓先生(ID:isslash)昨天,看完了關於武漢疫情的新聞發布會,心情非常複雜。武漢市長稱,受春節和疫情的影響,目前已經有500多萬人離開了武漢。500多萬。瞬間淚目12年前那個被愛包圍的小姑娘如今擔負起了守護別人的職責愛與愛之間的傳遞真好啊「穿上白大褂,就不會有擔心了」她叫朱庭萱目前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一位護士
  • 希望Gina不再恐懼和哭泣——從一位普通護士的經歷看疫情下美國...
    站在同為疫情受害者的立場,我們真誠希望疫情爆發的黑暗時刻早日結束,希望Gina不再恐懼和哭泣······ 「我非常害怕,但我儘可能控制住恐慌」 在近30年的護理職業生涯中,Gina並沒有為她最近幾周的經歷做好任何準備,即便是過去愛滋病剛開始流行的時候(當時很多醫療服務從業者因擔心感染而放棄該職業
  • 北醫三院醫生武漢抗「疫」日記:「中年油膩男」不能讓年輕人看輕了
    脫去白大褂和防護服,他們是丈夫,是爸爸,是兒子,是妻子,是媽媽,是女兒。總有一些人和一些事讓我們感動。從接到趕赴武漢的通知,到前往武漢開展支援工作,來自北醫三院的兒科醫生劉慧強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自己每天的心路歷程。他說,「能來武漢,是使命,讓我能有機會在全國上下一心的時候有機會衝在最前線。」
  • 她是《西遊記》最美媳婦,67歲風韻依舊,女兒顏值有多高?
    86版的《西遊記》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可以說是最經典的《西遊記》,其中裡面有個最美的高老莊的媳婦,就是高小姐。這位媳婦的扮演者叫魏慧麗。她出生在山東濟南,也是山東戲曲學校的一位京劇花旦演員,也是國家的一級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