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詩16:11
一,獻身的宣教士——呼召如此崇高
據基督日報報導,因新冠肺炎,一對在馬達加斯加宣教華人夫婦受感染相繼去世,其差會牧者發悼文惋惜失去好牧人,呼籲信徒為死者家人祈禱。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會派遣到馬達加斯加宣教的兩名沙巴宣教士夫婦廖育源和陳慈雲,分別於7月14日及8月5日相繼因感染新冠肺炎病逝。巴色會會督黃忠良對此表示傷心,相信生命在於基督神的國必再降臨,並向他們的家人及馬達加斯加的教會表示哀悼,同時呼籲信徒為其家人祈禱。
黃忠良透露,原本計劃安排他倆回國,但受疫情影響航班停飛,陳慈雲遂染病於7月14日病逝,丈夫廖育源喪禮後兩天感到不適入院就醫,教會打算待他出院後馬上乘最早一班機回國,卻不幸傳來廖育源早上4時許在醫院病逝消息。這對夫婦廖育源和陳慈雲在馬達加斯加建立唯一華人教會,鍾希明在馬來西亞基督教報章《文橋》發文悼念,形容失去好牧人。
他們亦成立京城幸福家庭服務中心,牧養當地華人家庭,開辦託兒中心,讓土生土長的孩子學習中文,延伸兒童事工。廖育源夫婦漂洋過海,放下家人與事業,遠至風土民情完全相異的非洲,只為響應上帝的呼召。
廖陳夫婦2004年參加香港宣道差會舉辦的短宣隊,在馬達加斯加眼見首都到處是華人,卻沒有一間華人基督教會,經慎重考慮夫婦自薦上工場,在當地開荒建立華人基督教會,花兩三年時間購地親自督工至建堂,成立京城華人基督教會。馬達加斯加位於印度洋西南部,是非洲第一大島。據2017年統計馬達加斯加人口超過 2,561萬,由18個部族組成,馬加士人佔總人口98%以上,華人約有 6萬,老僑(在當地出生的華人)約9,000人,居住超過二十年。首都塔那那利佛是華人主要聚集地。
二,當下的我們——呼召中前行
這則新聞的發布引起來諸多基督徒的思考,從這兩位宣教士的事跡,我們為之感動,為之震撼,海外的華人教會一直是缺乏的,甚至很少人去關注這一部分人群,但我們依然感受到這黑暗的世界有神的光在照耀,祂差派祂的兒女所到之地,開展建造教會,並且給那地的人帶來祝福和恩典。
這兩位宣教士也有著不一樣的身份,他們不僅僅是同工更是夫妻,他們是一個家庭。在他們身上看到不是偉大的光點,所看到的是神卑微的僕人為神發光的事跡,對於兩位的離世,我們內心感到惋惜,與此同時也激勵這我們為華人教會的奉獻和付出,因為教會是神的,不是哪一個人的,每個神的兒女都應該承擔起復興教會的責任,並且看到更多的靈魂需要真理的福音,因為唯有福音才可以帶來生命的力量和指望。
我們並沒有抱怨神的不公,也沒有質疑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在宣教事身上,有的是我們心裡對於信仰的堅定,對於信仰的矢志不移。在任何環境中,我們都不知道生命還有多少的年限,但知道的是我們一生榮耀神的時間是有限的。就如一位學者曾談到:人的一生不在乎活多久,而在乎一生當中有多少時間是為神而做的。
這兩位宣教士之所以打動我們是因為他們對於呼召的負責與忠貞,他們回應神不是口頭的保證,乃是切實的代價成為生命的見證。這引發我們對於信仰的思考,當面對呼召時、當即將踏入使命而不知前路的危機時,我們的心是否已經預備好,是否準備為神獻身付上代價。
當我們活在當下,站在侍奉的崗位時,我們也應時刻清楚自己的呼召和本位,為著神的帶領而努力,雖然會遭遇患難甚至死亡,但我們總不要懼怕,因為神與我們同在,祂的道路和意念永遠高過我們。
三,總結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