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晚9點,江北區南橋寺聚慧雅苑小區裡,不少人家正團聚在一起,電視裡不約而同地放著央視的中秋晚會。中秋之夜,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團圓的夜晚。
和聚慧雅苑隔著一條馬路的重慶市中醫院,在夜色中靜悄悄的,門診大樓一樓的角落裡,發熱門診的燈還亮著,43歲的李小清要在這裡度過她的中秋之夜。
穿著隔離服 她們祝福對方「節日快樂」
小小的發熱門診裡,值班的只有李小清和一個護士,兩個人穿著防護服、隔離衣、鞋套、護目鏡,全副武裝地等待著發熱患者前來問診,現在,重慶的新冠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態化階段,但仍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夜色中,一位男士拿著檢查單走進了發熱門診,因為體溫檢測已經超過了38℃,他必須到發熱門診繼續接受問診。李小清讓男子坐到了診臺前,她安撫有些緊張的患者,「沒事兒的,就是以防萬一,現在重慶很安全。」
經過問詢,男子是重慶本地人,從過年後就沒有離開過重慶,也沒有和高危人群接觸過的歷史。「我昨天晚上跟同事去江邊玩兒,吹了一夜風,今早上就頭疼得不行。」男子回憶道。
經過一系列的問詢和查體,李小清初步判斷這位男士應該是感冒了,不過,根據規定,他仍舊需要到醫院的核酸檢測點去做檢測。
出門前,男子對李小清和同事說了聲,「節日快樂!」送走患者,李小清坐在凳子上休息,按規定,她和同事在發熱門診值班室不能互相接觸,隔著厚厚的口罩,她對著同事說了聲,「中秋快樂,今天我們倆過節了!」
這個國慶節 他們只能休息一天
核酸檢測的地點,就設立在發熱門診旁,一間小小的屋子裡,穿著全套防護服的蔣豔芬正在給男子做核酸檢測。男子仰著頭,蔣豔芬從護目鏡厚厚的水霧中仔細辨別這男子的鼻腔,小心而熟練地將棉籤插入進去。
護目鏡戴上後不久就會布滿水霧,已經在發熱門診值班許久的蔣豔芬習慣了在這樣的視野中進行操作,就像習慣了在發熱門診值班的6個小時必須不喝水、不上廁所一樣,「穿上防護服,就只有在下班時才能脫下。」
蔣豔芬今年27歲,從今年2月開始,就沒有在回過萬州老家,這個中秋,因為要值班發熱門診,蔣豔芬又沒法回老家。發熱門診必須24小時有人值守,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線,這個節日,蔣豔芬、李小清和他們的很多同事都沒法休假。
李小清算了算,自己國慶8天假期只有一天能完整休息,蔣豔芬也差不多。
為了能和李小清過一個團圓節,一家人把中秋的團圓飯放在了中午,因為下午4點,李小清就必須值守在發熱門診了,「也沒什麼好可惜的,像我們一樣沒法過節的醫護還有很多,我們值好班,大家就能過好節。」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