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華為、德魯動力,為何眾多科技廠商入局四足機器人?

2020-12-23 生活簡訊

最近經常逛科技展會或者參加科技活動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四足機器人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了。無論是11月26日世界5G大會上亮相的宇樹科技的機器狗,11月23日浙江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展覽會上展出的中國電科集團ANYmal四足機器人,還是華為中央研究院在深圳華為線下交流活動中公布的機器狗,都讓參會者頻頻側目,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另外騰訊也公布了在四足機器人方面的布局和進展。

就在今年10月,專注於四足機器人領域技術研發的德魯動力也宣布,其自主研發的社交機器狗產品 KODA也將在全球開始發售,KODA也是世界首款自然交互型AI智能體。

KODA智能機器狗

提到四足機器人,大家往往總是想到美國的波士頓動力。這家公司的幾個四足機器人產品確實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其商業化進程也非常緩慢。今天我們發現,不僅像德魯動力等這樣新崛起的AI機器人研發企業在做四足機器人,華為、騰訊這樣的巨頭,以及德魯動力這樣的創新科技企業,居然也看上了四足機器人這個尚未爆發的市場。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四足機器人有什麼魅力,能創造什麼價值?

四足機器人是怎樣的存在?

分析四足機器人之前,我們還是先看看具體的產品吧,這樣會有直觀的認識。

中國電科集團的四足機器人ANYmal,由中電科機械人有限公司和瑞士ANYbotics公司聯合研製,重達50公斤,可負重10公斤,行走速率大概1.2千米/小時,可搭載視覺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氣體探測器、雷達、麥克風等設備,感知和探測周邊環境。資料顯示,ANYmal四足機器人能實現高低臺階跨越、橫跨間隙停滯等動作,可以應用於工農業製造,也可以作為寵物狗來使用。

ANYmal四足機器人

KODA社交機器狗則主打居家陪伴方向。KODA機器狗是總部位於美國矽谷山景城的KODA inc旗下的產品,由研發中心在成都的德魯動力研發製造,德魯動力主營AI創新賦能服務、AI生態運營服務、AI高級感知交互系統開發等業務。

KODA機器狗整體外觀設計與寵物狗的形態基本一致,集成了深度相機,一個高清攝像頭,一個液晶顯示屏,同時配備 TVOC 空氣檢測器、觸摸傳感器等傳感設備,使KODA 社交機器狗具備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可以像真實的寵物狗一樣去感知周圍的物理世界。基於多源傳感器,KODA不僅可以通過聽覺模塊分析語言、語音及語調,還可輔助視覺模塊分析人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如手勢,從而形成語義。KODA通過不斷的與人的接觸,自我進化,能更加理解人類的語義,解讀人類的情感。

谷歌旗下波士頓動力公司開發的四足機器人產品已經曝光很多了,在此也不用再做過多介紹了。其產品可以完成多種複雜動作,並在海上巡邏、前線抗疫、公園保安、放牧人等場景開始應用。今年6月,波士頓動力公司宣布正式對外發售其四足機器人Spot,價格74500美元起(約52萬元人民幣)。

波士頓動力的Spot

從國內的大公司到創業公司,都在開發四足機器人產品。和大部分機器人一樣,四足機器人也是由機器人主體、驅動系統、控制系統構成。因為具備四足,要實現靈活的功能,對能力要求很高,所以關節驅動器是比較重要的一環。此外,高靈敏傳感器,高性能大扭矩電機、主控制模塊、AI感知交互模塊、電源管理模塊等也都是四足機器人比較重要的板塊,對於實現優異性能非常重要。

目前來看,四足機器人在技術上的主要難點集中在四個方面:

四足機器人控制模型的建立與優化;

大扭矩電機的開發;

適應多場景的AI感知模型學習與建立;

自主導航與群體智能;

四足機器人看似是新鮮事物,其實研究已經很早了。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科研院所就已經有了對四足機器人的研究。因為四足機器人是仿生機器人的一種,仿生機器人則一直是機器人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因為生物之中有大量的四足動物,且跟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狗、貓是最常見的寵物,馬、牛、驢等則在千百年來一直為人類提供者畜力,在生產生活中作用非常大。研究仿生機器人,肯定不能不研究四足機器人。

價值在哪?

回到前文中的問題,四足機器人看似離我們還很遙遠,為什麼從騰訊、華為,到德魯動力,都看上了這個領域?

理論上機器人可以做出各種形狀,不同的形狀去仿造物理世界裡原有的形態,去實現這些形態所具備的功能。例如工業機器人,其實主要就是在仿造人的膀臂和手去完成製造業中的各種操作,主要就是機械臂。人形機器人也是如此。雖然機器人形態各異,但人形機器人始終是一個重要方向,總有公司去做。這是因為人形機器人有與人相似的形態,可以承擔某些人才能做的工作,比如人形養老機器人照顧老人,或者作為陪伴機器人與人進行情感交流等等。

四足機器人也是這樣,可以看做是仿生機器人,其價值在於模仿四足動物的特徵,從而在一些功能上取代四足動物。四足機器人之所以受業界關注,其實主要原因在於,四足動物是一個種類極其龐大的群體,意味著四足機器人可以模仿很多動物,有很多的應用場景可挖。

例如與人可以建立起親密關係的動物,大多是四足動物,比如貓、狗、兔子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寵物。如果仿造它們的外形做出四足機器人,再加上AI賦能的感知能力,就可以與人進行互動交流,從而部分取代真實寵物。再比如狗等動物常常被用來看家,或者在安防、安保等場景做警犬,執行安保任務。仿製狗等動物的外形做機器人,就可以取代真實的狗去執行安保任務。牛、馬、驢等四足動物則是重要的生產工具,代替人類進行勞作。按照形態做成四足機器人,就可以負重、拉重物,在農業、物流等場景進行使用。

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劉壯在接受《中國電子報》採訪時表示,四足機器人是仿生機器人的典型代表。與雙足、輪式等其他移動式機器人相比,四足機器人具有運動靈活、複雜環境適應性強等優勢。因此,研究具有高動態性、高適應性、高穩定性、高負載能力,可被廣泛應用在救援、偵查、安保等領域的高性能四足機器人,逐步成為世界各國仿生機器人研究的重點方向。

具體有哪些應用場景?

四足動物可以做寵物,做安保工作,做生產工具,四足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也沿襲這樣的邏輯,具體來說,場景主要有以下幾個:

陪伴機器人會是非常重要的方向。狗和貓作為主要的寵物,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撫慰了多少當代都市人孤獨的精神世界。四足機器人可以作為貓和狗的仿生品,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陪伴者的角色。

與具備陪伴作用的狗和貓相比,陪伴機器人有明顯優勢:不會生病,不會死亡,主人不會經歷情緒上的大起大落;也不用操心按時餵貓糧狗糧,幾天出差也不用送人去寄養,要操心的地方會非常少。這些都擊中了現在養寵物的痛點。養貓狗來陪伴,需要付出的精力會非常多。機器人則不會如此。

另外,藉助AI技術的賦能,陪伴機器人可以具備貓狗所不具備的智能。以KODA狗為例,多種感官融合,通過語音、視覺、動作、環境等多種方式進行人機互動,充分模擬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方式,使KODA狗可以成為AI 智能家庭成員,與主人有越來越深的情感聯繫。KODA狗有很強的跟隨能力,在跟隨模式下,機器人採用重識別+深度相機的方案對主人進行跟蹤,晨跑、散步、逛街都可以實現寸步不離。KODA狗還是移動的攝像機配備1300萬像素智能攝像頭,支持自動對焦、智能構圖、自動美顏、HDR、電子防抖等功能,在口令下,可以隨時跟拍,比手機拍攝更加方便。

醫療康複方面也會有很好的場景。KODA 可以應用於恢復陪伴中,為康復中的患者提供陪伴、安慰和情感支持,幫助患者建立自信,保持堅強心態。它能夠記錄患者康復的所有方面並做出適當反應,在緊急情況時需求幫助,既能夠為患者帶來實時的陪伴,也能夠起到代替工作人員看護患者的作用。而真實的寵物狗只能帶來情感上的寄託,卻不能給患者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當然,機器人也有自己的不足。主人往往會撫摸寵物,擼貓擼狗,而機器狗在觸感上可能是堅硬而冰冷,不能給用戶真實感和舒適感。機器人最大的弊端就是無法擁有人肌膚的溫度,但是不過機器人有絕對的靈敏感知度,例如KODA狗可以感知到人在撫摸它,同時給出相應的反饋。

另外,機器人感知並作出反饋,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因此會有一定的反應延遲,給人的感覺是,不會像真實寵物那樣靈動可愛。這一點需要技術來解決。KODA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不同於傳統的機器人行業,為了與區塊鏈產業進行深度融合,KODA搭載了算力驚人的邊緣計算平臺,使用多核GPU加速運算。例如,經過代碼和硬體的優化,人臉檢測算法可以運行到了千分之4秒,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人類的反應速度。

除了陪伴,四足機器人在安保、安防等場景也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在大型安保活動中,總會有訓練有素的警犬的身影。四足機器人作為仿生品當然也可以出現在安保場景上。配備了更高能量密度電池以及更大的扭矩電機後,四足機器人可以有更強的耐力,更快的速度與負重能力,有更好的驅動器和控制系統後,四足機器人還可以實現比警犬更快的奔跑速度,從而更好地做好安保工作。

家庭安保方面,四足機器人會更容易上手一些。例如KODA可以設定固定時間及路線進行巡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主人;可以精準識別人性異動/哭聲檢測/異響監控,實時監測攝像機畫面中的人物,360度高清查看畫面,提供高清畫質,實時查看屋內的情況,掌握家中的動態。此外KODA搭載多源傳感器,可以檢測到燃氣洩露和火災煙霧,並立即發出警告。也就是說,四足機器人的感知能力和信息傳遞能力是遠超過動物的。

而且相比於警犬,四足機器人不需要進行專業訓練,直接可以通過程序讓機器人去執行任務;四足機器人不會恐懼和退縮,也不需要退役,服務能力會更強。

當然警犬的靈活性與速度是目前的四足機器人還比不上的,也是下一步技術需要去突破的方向。

在軍事上,四足機器人當然也會有很多的場景可以去發揮,比如排雷、物資運輸,甚至格鬥等。但願世界和平,這些功能永遠用不上吧。

總結來說,四足機器人前景無疑是光明的,在陪伴、安保等方面將有很好的應用場景。未來的四足機器人將是高度智能體,同時具備敏捷的身手,可以在陪伴、安保等場景上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當然,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技術與產品的進一步完善,以及成本的逐步降低。當性能足夠好、價格進入普適區間時,四足機器人將迎來屬於它的高光時刻。

相關焦點

  • 為何眾多科技廠商入局四足機器人?
    最近經常逛科技展會或者參加科技活動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四足機器人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了。無論是11月26日世界5G大會上亮相的宇樹科技的機器狗,11月23日浙江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展覽會上展出的中國電科集團ANYmal四足機器人,還是華為中央研究院在深圳華為線下交流活動中公布的機器狗,都讓參會者頻頻側目,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
  • 四足機器人將是產業下一個爆發點?
    比如,紅杉資本、高瓴創投、創新工場、字節跳動、美團、商湯科技、聯想、百度風投等。 「投資人把創始人堵在辦公室一定要籤署投資協議,所以,今年無論是 To B 還是 To C 機器人都很火。」前述行業人士說。 三個月前,阿里巴巴發布物流機器人小蠻驢,並發布機器人平臺,正式入局機器人賽道。
  • 對標波士頓動力,「宇樹科技」打造多款高性能四足機器人
    早在2017年,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樹科技)就推出了他們的四足機器人萊卡狗(Laikago),這也是國內首個正式對外發售的高性能四足機器人。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騰訊四足機器狗Jamoca首次亮相...
    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機器狗 Jamoca 首亮相,可挑戰高難度梅花樁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機器狗)Jamoca據介紹,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這兩項進展均來自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屬於移動方向上的技術突破,也是機器人最基礎的能力之一。
  • 德魯動力榮獲2020創業邦年度價值科技影響力品牌——「AI 創新先鋒...
    來源:創業邦2020年12月16-17日,"2020創業邦100未來商業峰會暨2020創業邦年會"在北京盛大召開,本次峰會以"因變新生"為主題,眾多今年在商業市場上表現亮眼的企業在2020年末相聚,共同圍繞"變化"和"新生",探討各行各業在2020
  • 阿里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
    阿里雲、華為雲、谷歌雲都已入局,盤點13家雲計算廠商的RPA13家雲計算廠商進入RPA行業,人人可用的自動化時代正在開啟全文約6600字,建議先收藏再閱讀文/王吉偉在你以為推出RPA的雲計算廠商就有那麼幾家嗎?那就大錯特錯了。目前,除了阿里雲和華為雲,國內推出RPA的雲計算廠商,還有京東雲、百度雲、紫光雲、蘇寧雲、浪潮雲等等。把這些廠商往這一放,簡直就是雲計算市場分析的節奏。能看到的是,在RPA廠商們催馬奮進的同時,雲計算廠商RPA的迭代速度也在加快。
  • 機器人爆發,能從「潮玩」開始嗎?
    「投資人把創始人堵在辦公室一定要籤署投資協議,所以,今年無論是 To B 還是 To C 機器人都很火。」前述行業人士說。 三個月前,阿里巴巴發布物流機器人小蠻驢,並發布機器人平臺,正式入局機器人賽道。另據行業人士透露,行業硬體巨頭小米明年也將大力進軍機器人領域,有可能面向 C 端推出四足機器人的產品。
  • 日本足式機器人發展概要及四足機器人商業化探索
    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日本的科技企業也開始在四足機器人商業化方面進行探索。例如,索尼公司面向家庭消費市場推出的四足機器人Aibo至今仍不斷地進行產品的迭代改良。例如,波士頓動力公司研發的液壓人形機器人Atlas可以實現空翻等高難度動作的背後,正是因為有強大的液壓動力作為支撐。波士頓動力公司很快便將液壓驅動的方案與控制穩定性更高的四足機器人大狗相結合。並在2010年至2013年這8年間,為美國軍方推出了液壓四足機器人BigDog。
  • 一口氣建5萬根,騰訊華為早已入局
    政策鮮明,落地成果斐然,動輒萬根智慧杆的新目標計劃到區,騰訊、華為等總部在本地的科技巨頭紛紛入局,廣東智慧交通發展背後的籌碼令人豔羨……小小燈杆如何能風靡廣東大街小巷?路燈廠商比如華體科技、中智德等從燈具向整個燈杆布局,安防廠商如海康、大華從攝像機切入燈杆市場,屏廠如三思、洲明從LED顯示屏出發向整體解決方案延展業務。
  • ​機器人爆發,能從「潮玩」開始嗎?
    今年機器人賽道正成為香餑餑。包括大量頭部投資機構湧進,更包括一些網際網路、硬體廠商布局。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極客公園,「今年機器人領域投資情況,與往年相比,事件數量變少了,但實際上熱度在上升。因為今年頭部機構都進來了,整個機器人市場估值抬得很高,包括頭部項目有很多重合。」
  • 波士頓動力命運顛簸,國內腳足機器人發展得怎麼樣了?
    軟銀一直積極推動波士頓動力的商業化:2019 年 6 月推出首款商用四足機器人 Spot,同時推動兩足+輪式機器人 Handle 進入倉庫場景,參與物流工作。國內一家四足機器人初創公司宇樹科技 CEO 王興興在知乎上寫道:「大可不必為 BD(波士頓動力)這純商務上的變故而感到擔憂什麼的。畢竟單純從這商業上的一些消息,幾乎完全沒法推測實質的交易內容,沒準對 BD 是好事都有不少可能。科學技術的商業化,難免會有一些波折。即使對於 PC、手機這樣完全顛覆人類生活的科技產品,商業上都波折不斷。」
  • 四足機器人:小而美的地面無人平臺「AI產品/工程落地」
    四足機器人家族雖然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商業化的產品,但平心而論,目前仍然還只能作為科技發燒友的「折騰平臺」、給投資人看的「演示平臺」,距離真正的走進社會、獨立在應用場景中可靠穩定使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特點 先說說四足機器人的優勢吧。
  • 8隻萊卡狗拖動麵包車,中國這臺四足機器人,牛!!!
    幾個月前,10臺Spotmini拖動一輛卡車還是波士頓動力的優秀記錄。幾個月後,這項記錄便被中國的四足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打破了。
  • 腿+輪式動力!瑞士四足機器人ANYmal展示最佳混合步態,運動更靈活
    在工業設施中,四足機器人的應用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更多的這類機器人只是時間問題。顯然,當前四足機器人的流行正在加速這一進程。著名的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的機器人Handle是典型的輪腿式機器人,而且其已經顯示出了對輪子的控制能力。不過,波士頓動力的Handle似乎還沒能充分利用它所擁有的優勢。在輪腿機器人領域,研究學者們更多嘗試進行新穎的簡化操作,以捕捉混合運動的動態,即同時行走和駕駛。但是,附加的自由度使這些簡化的模型難以設計。
  • 全球機器人市場蒸蒸日上 為何波士頓動力會衰落?
    原標題:全球機器人市場蒸蒸日上。為何波士頓動力會衰落?   2017年11月,一個四足機器人在人類不斷地阻撓下,仍然保持平衡且最終打開房門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
  • 華為機器狗VS波士頓狗誰更勝一籌?
    而華為在四足機器人領域取得技術突破,也將為我國科技公司在全球未來前沿科技領域搶佔話語權奠定基礎。四足機器人成各國重點研究方向處在機器人領域輿論風口的波士頓機械狗是一種動力平衡四足機器人,由波士頓動力公司、福斯特-米勒公司、噴氣推進實驗室,以及哈佛大學康德菲爾德研究站共同於2005年研發。
  • 研究人員訓練四足機器人平衡木
    儘管四足機器人可以實現令人讚嘆的壯舉,例如拉飛機或爬柵欄,但它們仍然有一些局限性。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需要較大的表面才能行走。義大利的一組機器人研究人員正在尋求改變這一現狀。他們創建了一個機器人控制器,該控制器可以使四足機器人跨過細光束。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53萬!波士頓動力四足機器人Spot...
    波士頓動力四足機器人 Spot開售 還可遠程診斷新冠病毒波士頓動力公司宣布開始向美國公司出售四足機器人 Spot,該機器人可以爬樓梯,穿越崎嶇的地形。據悉,這是該公司成立 20 多年來推出的首款商用機器人,價格為 74500 美元(約53萬元人民幣),堪比一輛豪華特斯拉 Model S 的基本價格。波士頓動力公司與醫療保健合作,遠程診斷新冠病毒。波士頓動力在官網明確解釋了,買的不是機器狗,而是一個機器狗大禮包——Spot Explorer 開發工具包。
  • 軟銀出售旗下四足機器人研發商波士頓動力,現代汽車接盤
    波士頓動力三易其主。報導稱,軟銀方面已經同意以1萬億韓元(60.12億人民幣)的價格,將旗下四足機器人研發商波士頓動力出售給韓國現代汽車。截至目前,從谷歌到軟銀,再到現代汽車,被稱作「網紅機器人公司」的波士頓動力已經歷經三次易手,身價也從谷歌2013年的收購價30億美元縮水三分之一。
  • 波士頓動力機器人群舞賀新年,更是在慶祝它的新生
    有輪子的智能車巡檢產品可能不如長腿的機器人靈活,卻同樣能夠實現相應的功能。雖然SpotMini售價不低,但若不能規模性銷售,投資回報率可想而知。波士頓動力計劃2020年生產並銷售1000臺spot機器狗,但被疫情徹底打亂了節奏。第三,在安全方面,存在更大隱患。在一些認同「AI威脅論」的人看來,四足機器人以及仿人類機器人的危害性,遠比智能汽車等產品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