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騰訊四足機器狗Jamoca首次亮相...

2020-12-12 前瞻網

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機器狗 Jamoca 首亮相,可挑戰高難度梅花樁

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機器狗)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據介紹,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這兩項進展均來自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屬於移動方向上的技術突破,也是機器人最基礎的能力之一。

騰訊介紹,這個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的本體基於外部提供的硬體平臺進行改造,重量約 70kg,長 1.5m,寬 0.5m,站立高度 0.75m。Robotics X 為其自主研發了感知、規劃和控制算法,並突破性地實現了機器狗的全系統能力,感知、規劃和控制能力不僅做到技術上的高標準,還達到了配合上的高度協同。

目前,Jamoca 已經可以實現行走、小跑和跳躍等步態,也成功的完成了自主定位、避障,以及更加進階的自主行走臺階、梅花樁等挑戰目標。

機器人領域新增4項國家推薦標準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4項與工業機器人相關的新增國家推薦標準,這4項標準均從2021年4月1日起實施。其中,《GB/T39006-2020工業機器人特殊氣候環境可靠性要求和測試方法》規定了工業機器人特殊氣候環境可靠性(如高溫、低溫、高溼、鹽霧等)的要求和測試方法,適用於工業機器人及其零部件,主要起草單位包括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廣東省東莞市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等。

看好上海!洞涇AI基地完成200億元籤約

上海人工智慧(AI)產業發展年底再現大手筆。近日,全市重點發展的人工智慧產業區塊之一,松江洞涇人工智慧產業基地與40家企業完成籤約,總投資金額達到200.3億元。在入駐企業中,20家確定落地企業總投資超過100億元,20家意向落地企業總投資也接近百億元。這份「雙百億」籤約名單上,既包括一批在投資領域赫赫有名的企業,也不乏機器人、智能裝備、智慧醫療嶄露頭角的新興力量。

成都建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總投資超1000億元

近日,成都市科技局舉辦新聞發布會就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印發的《成都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進行方案解讀,正式公布具體的規劃建設路徑。《方案》提出,將充分發揮成都在人工智慧領域應用場景多元、科教資源豐富等優勢,以產業功能區為依託,構建「一核一區多園」空間布局,打造「三大特色場景」和「四大重點場景」,推進實施170餘個重點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力爭到2022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工業機器人:

人機協作:菲亞特動力科技已與柯馬協作將工業 4.0 變為現實

在菲亞特動力科技位於都靈的生產重型車輛設備用變速器和車橋的工廠,負責三組裝配重型車輛設備車橋用主軸的部門,採用了 AURA (協作機器人)來進行生產:這款機器人由柯馬設計建造,專門用於 HuManS (以人為中心的製造系統)項目,由皮埃蒙特大區向市場推出,專用於構建智能工廠平臺,這一平臺也正是菲亞特動力科技、柯馬 和另外 17 家同行業公司共同合作所帶來的成果。這一項目以人作為生產系統的中心,四周環繞各種機械設備,在製造過程中提供各種協助,共用同一空間,同時又能夠確保絕對安全。

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第5萬臺機器人出貨

近日,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第5萬臺機器人出貨儀式在武進國家高新區舉行。副市長、武進區委書記李林出席活動並講話。株式會社安川電機創立於1915年,總部位於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是全球四大機器人企業之一。2012年3月,安川電機在武進國家高新區設立海外第一家機器人製造基地,項目用地150畝,總投資1.15億美元,主要生產工業用六軸機器人。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1.8萬臺,是目前全球單體工廠生產能力最大的機器人生產基地。今年1-9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9億元。

ABB節拍最快的機器人衝壓自動化解決方案來了!

ABB拓展IRB 760搬運機器人系列,推出全新衝壓上下料型號,為汽車衝壓自動化帶來快速靈活的解決方案。ABB推出IRB 760PT機器人,進一步拓展了IRB 760工業機器人產品系列。IRB 760PT機器人是一款柔性的衝壓上下料解決方案,專為汽車工業中的高速衝壓自動化應用而設計,與其他機器人衝壓自動化解決方案相比,節拍時間縮短了25%。

Flexiv華南製造中心第100臺機器人投產下線

近日,Flexiv非夕首批百臺自適應機器人在華南製造中心順利投產下線,自適應機器人正式邁入規模化量產階段。同時,以「新生拂曉·非夕智造」為主題的非夕華南製造中心百臺自適應機器人投產下線儀式暨力控機器人高峰論壇在中國(廣東)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非夕工廠內順利舉行。

極智嘉雙十一完成發貨1319萬單,同比增長超60%

全球AMR引領者極智嘉 (Geek+)宣布,極智嘉智能倉已於11月13日完成全部雙十一訂單發貨,通過機器人倉運營發貨單量總計1319萬單,同比增長超60%,36小時發貨率97%,發貨效率是人工3PL倉的2倍,以引領業界的智慧物流產品和服務成功助力上百家品牌從容應對全球最大購物節的訂單洪峰挑戰。

服務機器人:

國產機器人輔助全髖置換成功

北京積水潭醫院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了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據悉,該機器人由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周一新教授團隊研發,適用於所有髖關節置換手術,此例手術是該設備在臨床試驗階段完成的第一例手術。

華為首家新模式服務店開業:機器人送料 全程透明維修

11月20日消息,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在微博上預告,華為客戶服務中心(北京盈科中心)今日開業。據悉,這是華為首家新模式服務店。何剛表示,該店不僅有自動送料機器人搭配面對面維修工程師,帶來全程透明的安心服務;還有華為學堂首次進入服務店,和大家一起探索玩機技巧,體驗更多華為全場景產品。

安徽省首臺APOTECA配藥機器人「上崗」

隨著藥劑師點擊「開始」鍵,機器人手臂迅速、準確地把藥品、一次性注射器、輸液袋放在固定的裝置上,接著把藥品按照醫生處方要求配製到輸液袋中,最後貼有二維碼的輸液袋從機器中傳出,配藥過程全程機器人替代人工操作……11月18日,這是安徽省腫瘤醫院藥劑科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一幕,作為安徽省首家引進使用的義大利APOTECA配藥機器人,在試運行十多天後,於18日正式「上崗」。

研發機器人智能採摘柑橘 用科技助力山地農業生產

重慶三峽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智能山地農機技術研究中心,深入開展科技服務,推動在當地形成適合西南丘陵地形的智能農業產業試驗園,實現農作物智能採摘。

全國首例鄭州造環衛機器人上崗 能識別並撿拾垃圾

近日,在鄭州東站西廣場,一部灰白相間外殼、富有科技感造型的機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人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部「網紅機器人」全程作業。這也是全國首個在高鐵站投用的城市管養機器人。據悉,該款機器人由中原動力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並生產。

哈工大機器人合肥研究院:以創新科技「鐫刻」智慧清潔新「標度」

11月13日下午,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孵化企業,合肥哈工澳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0新品發布會暨經銷商大會在HRG合肥基地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商業清潔領域的三十餘名行業專家、資深人士共同見證HRG商用清潔機器人——「小墨」系列的公開「首秀」,親身感受創新科技的智慧與便捷,深入研討未來清潔的發展與契機。

日本一家商店部署了機器人來強制戴口罩和物理疏導

日本製造的機器人已成為即時命中和COVID-19協議執行者,他與商店的工作人員一道,負責確保顧客戴上口罩並進行足夠的疏導,以防止致命疾病的傳播。該新型機器人的名稱為Robovie,由領先的機器人公司國際高級電信研究所(ATR)開發,並為位於大阪的足球俱樂部Cerezo Osaka的官方商品和紀念品商店的訪客提供指導和指導。Robovie將功能強大的相機與3D雷射束技術和人工智慧結合使用,以指導其操作。它會立即警告客戶,如果發現他們沒有戴口罩或未遵守物理疏散規則。

華盛頓特區將迎來送貨機器人

華盛頓特區的居民可能很快就會與Starship Technologies的送貨機器人在街上閒逛。今年6月,華盛頓成為美國第一個批准陸基交付機器人試點計劃的城市。在某些限制中,DC Council法案規定PPD或個人送達設備的運行速度不得超過每小時10英裡,不帶貨物的重量必須小於50磅,並且必須遵守所有交通和行人標誌及信號。

疫情下韓國首爾加速推進教學機器人應用

11月16日,在首爾市木洞老年福祉文化中心的數位化技能教育課堂,一個名叫「LiKu」的小機器人正與身前的老奶奶對話。這個放在桌上的機器人塊頭不大,外形可愛,全身灰白相間,胸前裝有語音識別系統,是隸屬於首爾市政府的首爾數字財團最新推出的一款教學機器人。LiKu的主要任務是教會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聊天APP(應用程式)的基本操作,也可進行簡單的一問一答式人機對話。

特種機器人:

美陸軍訂購350臺重型地面機器人,能快速運輸大型爆炸物

菲利爾(FLIR)系統公司在接受到美軍重型通用地面機器人訂單不到一年後,就已經能夠進行全速生產。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該公司已向美軍交付34臺機器人設備,預計將共向美軍交付350臺機器人。據報導,美軍希望製造一種能夠執行各種任務的通用性機器人,並於2019年11月與菲利爾系統公司籤訂機器人製造合同。根據協議,該公司將在5年內為美軍持續製造重型機器人,合同總金額高達1.09億美元。

其它:

國家智能農業機器人科技創新聯盟在浦口成立

近日,國家智能農業機器人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國農機器人產業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浦口南京國家農創園舉辦,現場對國農機器人核心技術進行發布。智慧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新趨勢、大方向。作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框架下成立的專業性聯盟,國家智能農業機器人科技創新聯盟重點瞄準機器視覺、表型識別、智能感知等關鍵技術領域。國農機器人技術涉及智慧養殖、智能裝備、農業智能感知等領域,其中低成本「豬臉識別」是其核心技術之一。

2020年中國機器人企業家峰會發布《青島倡議》

11月22日,2020年中國機器人企業家峰會在青島市紅島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此次峰會邀請30餘位來自全國機器人及上下遊產業鏈的龍頭企業、領軍企業、骨幹企業的企業家參與,共話「產業鏈協同發展」並發布《青島倡議》。本次企業家峰會針對現下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遇到的斷點、難點進行研討,凝聚企業家共識,積極應對挑戰、抓住機遇,推動中國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活動現場,與會企業家共同發起「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青島倡議》,倡議機器人行業企業要以自主創新為本,提升創新質量;樹立品牌意識,提升產品質量;以用戶為中心,提升服務質量,共同構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0RoboCom世界機器人開發者大賽在蕭山機器人小鎮展開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辦的2020RoboCom世界機器人開發者大賽,在中國計算機教育聯合會、IEEE人機協同及柔性製造技術委員會、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等單位的支持下,選拔自全國的200餘名優勝選手,於11月20日在杭州蕭山·機器人博展中心爭奪冠軍。

九號公司機器人董紀冬:機器人產業爆發在即 配送機器人市場空間廣闊

11月20日,一臺九號公司的配送機器人S2亮相「2020數字經濟領航者峰會」,在眾多來賓的注目下承擔起運送《上市公司數位化轉型白皮書》的任務。這並非S2首次公開亮相,此前,這臺機器人還在九號公司上市當日,承載了敲響上市鑼的重要使命。在董紀冬看來,不只是配送機器人,整個機器人產業在未來三年至五年內將會迎來產業的集中爆發。「一方面,受益於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以及智能硬體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相關技術正在逐漸趨於成熟;另一方面,當前市場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度正在逐漸提高。」

京東數科關聯公司申請「測謊器」專利

11月20日,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公開一條「測謊器」外觀專利申請信息。專利摘要顯示,本外觀設計產品的用途為用於檢測、探測和測試。此前,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申請「測謊機器人」專利,申請日為2020年3月,公開日為2020年9月。

韓國經濟謀轉型 力推機器人、無人機產業

自今年疫情發生後,韓國諸多傳統產業面臨壓力。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韓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均為負增長;韓國央行連續三次下調今年GDP增長預期。為緩解疫情衝擊,韓國政府推出名為「韓版新政」的經濟發展規劃,計劃5年內投逾千億美元,重點推動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而智慧機器人將被更廣泛用於日常生活。

模仿鳥類的機器人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生物力學專家本·帕斯洛正試圖設計能像鳥一樣跳躍的機器人。帕斯洛和他的團隊利用計算機建模,從而模擬鳥類是如何避免這種跌倒的。他們發現,當鳥類在蓄力起跳時,它們的身體會稍微向後旋轉,同時它們強有力的腿和腳趾關節也可以防止它們在起跳後立即墜落到地面上。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上。

中國科學家的這項發明,可以快速「製造」毫米級機器人

近日,來自香港城市大學(CityU)、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成功開發出一種製造毫米級機器人(Millirobots)的簡單方法。該方法只需要將類似膠水的磁性噴霧劑噴在物體表面,就可以快速製造出一種運動可控且靈活的毫米級機器人。利用這種方法,在磁場的驅動下,被塗抹後的物體可以在不同表面上爬行、行走或滾動。

以色列:仿生兩棲機器人僅巴掌大

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研究人員近日表示,在對蟑螂和蜥蜴運動進行研究之後,他們研發出一種可應對複雜地理環境、新型手掌大小的高速兩棲機器人,能遊泳、水上跑步以及地面爬行。本古裡安大學機械工程系仿生設計和醫學機器人實驗室從事動物運動研究,並將成果用於仿生機器人開發。實驗室主任大衛·扎洛克說,新型機器人的運動受蟑螂藉助展臂(伸開肢體)行走的機制啟發而來,通過設計,它還能像蛇怪蜥蜴那樣在水上快速行走。扎洛克表示,該機器人可用於農業、搜救以及挖掘。

康奈爾可拉伸傳感器可重新定義軟機器人和虛擬實境技術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廉價的LED和染料創造了一種光纖傳感器,最終製造出一種可拉伸的皮膚狀材料,能夠檢測變形,包括壓力、彎曲和應變。該傳感器可以參與實現軟性機器人系統應用,並可能助力增強現實技術,因為軟性可穿戴傳感器可以增強現實用戶感受到與現實世界類似的感覺。

研究稱鯰魚頭骨有數個「連結機制」 或能激發新型水下機器人的設計

即使沒有靈活的舌頭,鯰魚仍然能夠在嘴裡旋轉捕獲的獵物。對它們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新理解,最終可能會帶來更靈巧的水下機器人,或者其他技術進步。在博士後Aaron M. Olsen的帶領下,布朗大學的一個團隊首先拍攝了圈養的海峽鯰魚捕捉和吞食獵物的過程。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被稱為「X射線移動形態重建 」的動作捕捉技術,這使得他們能夠在動物進食時實際看到它們的頭骨內部。

1-10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創新高

10月工業機器人產量21467套,同比增長38.5%,1-10月累計產量183447套,同比增長21%,累計產量創27個月來新高。下遊製造業領域持續向好是行業維持高景氣的主要推動力。工業機器人下遊主要服務於汽車、3C製造領域:10月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態勢,產量同比增長11%,銷量同比增長12.5%,1-10月汽車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降幅連續六個月收窄至15%;3C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擴大至12%。此外隨著食品、倉儲、光伏等行業自動化升級,多元化的需求推動我國機器人行業持續增長。

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佔全球約39.2%的市場份額

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從2018年,2019年兩年的負增長,再次轉入正增長的情況。2020年年度,中國工業機器人總量將達到15.66萬臺,同比2019年將實現4.5%左右的正增長。

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工業機器人已經初具規模,目前我國已生產出部分機器人關鍵元器件,開發出弧焊、點焊、碼垛、裝配、搬運、注塑、衝壓、噴漆等工業機器人。一批國產工業機器人已服務於國內諸多企業的生產線上、一批機器人技術的研究人才也湧現出來、某些關鍵技術已達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2015-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持續增長,2019年度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達18.69萬套,同比增長27%。受疫情影響,宏觀經濟受到衝擊,國內汽車、電子等機器人下遊行業發展受限,機器人需求增速放緩。2020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出現負增長。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騰訊機器狗Jamoca:梅花樁,小case!
    策劃&撰寫:韓璐 眾所周知,移動能力,尤其是多足機器人的平衡能力,一直是業界的一個研究高地。 此前,因為強悍的平衡能力,「網紅」機器人公司的Spot機器狗、雙足機器人Alexa等產品可謂在圈內刷足存在感。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53萬!波士頓動力四足機器人Spot...
    在2019年度,蘇州市發布的第一批「獨角獸」培育企業名單中,江蘇北人機器人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榮幸位列其中。水下機器人出動!現場還展示了首次亮相的「河豚-ROV」水下機器人,其外表方頭方腦,可替代潛水員快速潛入水下倒扣船體,用攝像頭搜尋被困人員,不僅效率更高,而且讓搜救工作更安全。618來臨 獵豹移動超10000名機器人僱員全國上崗!618如火如荼,超10000名來自獵豹移動和獵戶星空的機器人「僱員」正式在全國上崗!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鍾南山團隊研發智能咽拭子機器人...
    科大訊飛提出的中國首個ISO/IEC人工智慧國際標準項目獲批立項8月初,由科大訊飛提出的A.I.數據質量國際標準項目《人工智慧-分析和機器學習的數據質量-第4部分:數據質量過程框架》順利通過ISO/IEC國際標準化組織立項,將助力人工智慧數據標準化建設,提升人工智慧數據質量,推動全球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
  • 騰訊、華為、德魯動力,為何眾多科技廠商入局四足機器人?
    最近經常逛科技展會或者參加科技活動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四足機器人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了。無論是11月26日世界5G大會上亮相的宇樹科技的機器狗,11月23日浙江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展覽會上展出的中國電科集團ANYmal四足機器人,還是華為中央研究院在深圳華為線下交流活動中公布的機器狗,都讓參會者頻頻側目,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8期:波士頓動力Atlas又進化了!360度...
    5G環衛機器人集群編隊亮相近日,全國首個5G生活體驗街區在深圳華強北正式啟幕,其中,首次亮相的5G環衛機器人集群編隊由中聯環境開發建造,其編隊成員包括5G環衛清拾機器人、保潔機器人、道路清掃機器人、清掃衝洗一體式環衛機器人。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造車「黃了」之後 戴森巨資投入AI...
    作為獨立運行的全球化機器人產學研交流合作國際聯盟,國際機器人組織聯盟將致力於機器人技術科研、產業成果轉化,以創新、合作、互利、共贏為準則,進一步搭建國際機器人交流合作平臺,促進全球機器人產業生態有機融合及健康發展。
  • 為何眾多科技廠商入局四足機器人?
    最近經常逛科技展會或者參加科技活動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四足機器人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了。無論是11月26日世界5G大會上亮相的宇樹科技的機器狗,11月23日浙江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展覽會上展出的中國電科集團ANYmal四足機器人,還是華為中央研究院在深圳華為線下交流活動中公布的機器狗,都讓參會者頻頻側目,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多款機器人亮相CES 2020 三星人形...
    CES上仿施瓦辛格機器人亮相:能表達600多種表情在2020年CES展會上,以施瓦辛格為原型的一款機器人首次亮相。樂森機器人亮相2020CES,全球化布局加速推進樂森攜星際特工亮相CES,作為全球唯一一款能實現量產的全電動智能變形機器人,星際特工配備22個自主研發的伺服舵機和23顆專業晶片,支持語音和APP雙操控,可以在車形態和機器人形態自如切換,既是遙控車又是機器人。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圓滿收官
    目前,七騰科技已經接到總價值達1億元的合同訂單,今年將交付136臺消防機器人。全球首個5G無人駕駛環衛機器人編隊亮相長沙8月24日,長沙嶽麓山5G大學城,全球首個5G無人駕駛環衛機器人編隊亮相,列隊迎接新學期、新學生。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6期:亞馬遜將在澳大利亞建立首個機器人...
    一名參賽選手帶來的修圖機器人採用雲計算的服務模式,為攝影機構提供50倍於人工的修圖速度、降低50%的修圖成本和符合標準的品質修圖服務。 曾服務雷神山醫院,全球首款遠程超聲機器人亮相深圳 「華大智造遠程超聲機器人的推出對於超聲界來說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 機器狗走梅花樁?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首次「開箱」
    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
  • 四足機器人將是產業下一個爆發點?
    四足機器人將是產業下一個爆發點? 趙晨希 發表於 2020-12-21 14:21:41 今年機器人賽道正成為香餑餑。
  • 四足機器人賦能行業創新 阿爾法機器狗亮相2020中國融交會
    2020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在南京舉行,大會聚焦智慧產業、文化科技裝備、文旅融合、技術應用等內容。作為機器人領域科技創新型企業,蔚藍科技攜阿爾法機器狗亮相本屆融交會,與參會嘉賓一同探討文化和科技融合新趨勢。
  • 機器狗走梅花樁?自行車能自平衡?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首次...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9期:蘋果推出iPhone第三代拆解機器人...
    從而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驅動創新資源的快速匯聚,促進實體產業經濟各種要素資源的高效共享,催生實體產業新業態,為實體產業提供資源連接共享。 後疫情時代:智能製造「柔性」化作「硬實力」 7月25-26日,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行,人工智慧發展成熱點議題。
  • ...Dogotix(多夠機器人)」獲500萬天使輪融資,專注研發四足機器狗
    在過去的四年間,Dogotix已經研發出了較為成熟的四足機器人產品。公司不僅致力於上層的機器人硬體研發,在底層技術上,從特種電機設計、減速機設計、控制器設計等,也都積累起了全套的智慧財產權。截至目前,公司已經積累起十幾項智慧財產權,涵蓋從底層電機到應用層的多項必要技術。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4期:飛船對接失敗後,俄機器人與空間站...
    小胖機器人走進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月27日,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國學館經過試運行後,正式開館授課,由北京典策書院和北京進化者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新一代國學講師機器人正式亮相,在國學館開始授課。當天給志丹縣保安中學八年級九班的同學們帶來了 「宣紙文化」優秀傳統文化體驗課和國學機器人「圖板編程」體驗課。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長三角機器人產業鏈地圖出爐 產能...
    據悉,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等將依託自身在行業內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通過採取建設機器人硬體生產基地及軟體研發平臺、設立機器人及人工智慧研究院等方式,推動兩江新區打造更完善的機器人產業生態,夯實新區先進位造產業基礎。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黑科技來襲!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
    格力機器人新品亮相工博會,助力智造升級格力智能裝備17日攜擁有自主核「芯」的新系列工業機器人、全新一代伺服電機及驅動器等新品亮相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召開主題為「獨具匠心·裝備未來」發布會,集中展現格力在智能裝備領域自主研發的最新成果。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100期:俄羅斯科學家研發煎餅機器人一...
    工業機器人:優傲機器人向德國公司交付其第50,000臺協作機器人近日,優傲機器人(UR)宣布交付其第50,000臺UR協作機器人,進一步鞏固了UR在業界的地位。第50,000臺UR 協作機器人交付於德國製造商VEMA GmbH,以助力實現更高的生產率和提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