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正常情況下來說只要氣溫合適,上盆以後10-15天左右即可正常髮根服盆,而要是太長時間沒有服盆的話,則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首先是氣溫不合適。多肉髮根速度最快的溫度區間是20℃-28℃,要是養護環境的氣溫高於或者低於這個溫度區間的話,那它們髮根服盆的速度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如果養護環境的溫度超過30℃或者低於5℃的話,那多肉基本上就很難髮根服盆了,我之前冬天入手了一棵白菊,結果因為溫度過低整個冬天都沒能髮根成功,最後還是等到4月份左右才完全服盆的。這也是建議大家選擇在春季或者秋季入手多肉的主要原因,因為這兩個季節是多肉的生長季節,栽種多肉不但髮根速度快,而且成功率也非常的高。
其次是土壤溼度不夠。多肉上盆以後需要移到陰涼通風且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養護,同時還要保持盆土微潮,要是害怕澆水過多導致多肉爛根的話,那就最好選擇潮土上盆,反正不能讓盆土過於乾燥,或者等盆土完全乾透以後才補水,要不然的話多肉必然在很長時間之內都無法正常髮根服盆。
另外是配土不合理。多肉成株或者老樁需要高顆粒的配土來進行控養是沒錯,但這樣的話它們上盆以後就很難髮根服盆,因為顆粒比例高了盆土必然不保水,而水分不足多肉自然就很難長出根系來。要解決這個矛盾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們可以用河沙或者蛭石顆粒先給多肉髮根,等其髮根成功以後我們再行移栽上盆,雖然步驟多了麻煩一點,但這樣就不會因為配土的問題而影響到多肉服盆了。
此外還有可能是沒給多肉修根。通常來說裸根入手的多肉上盆之前都需要修根和晾根,否則其乾枯的毛細根埋進土裡不但會影響多肉正常髮根服盆,而且還有可能出現發黴腐爛,到時候整棵多肉都會跟著黑腐掉。雖然有的肉友沒修根多肉也正常服盆了,但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我建議大家最好還是不要偷懶。總之多肉上盆以後長時間沒有服盆,基本上就是以上幾種原因,了解以後再避開它們,多肉自然就能正常的髮根服盆了。
本文由唐長老多肉說原創(部分配圖來自網絡),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