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專業課程都有明確目標 教育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2020-12-22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近日,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看來,課程思政是專業課程與弘揚真善美的結合,是把「乾巴巴的說教」轉變為「熱乎乎的教學」的過程。課程思政與理工類課程看起來似乎「距離遙遠」,如何結合才能防止「貼標籤」「兩張皮」?

吳巖說,高校教師的80%是專業教師,課程的80%是專業課程,學生學習時間的80%用於專業學習,專業課程教學是課程思政的最主要依託。《綱要》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結合學科專業建設特點,對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

根據不同課程的學科專業特點和育人要求,《綱要》按照不同課程類型,分別明確了每類課程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其中,又按照學科專業特點,分別提出文史哲類、經管法類、教育學類、理工類、農學類、醫學類、藝術類7大類專業課程的具體建設目標。

具體來說,理學、工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學類專業課程,要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科學倫理的教育,培養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工學類專業課程,要注重強化學生工程倫理教育,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農學類專業課程,則要在課程教學中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大國三農」情懷,引導學生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樹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意識和信念,增強學生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知農愛農創新人才。

醫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注重加強醫德醫風教育,著力培養學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注重加強醫者仁心教育,在培養精湛醫術的同時,教育引導學生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於溝通,提升綜合素養和人文修養,提升依法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做黨和人民信賴的好醫生。

吳巖說,下一步,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還得講好復學第一課,挖掘抗疫鬥爭這一「富礦」;要樹標杆推示範,找到一批把專業課程和真善美結合得最完美、最生動、最緊密的樣板和典範。而從長期來看,則必須建立機制,見到成效,讓課程思政建設在全國高校颳起一股新風。

相關焦點

  • 山東體育學院召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會議
    7月18日上午,山東體育學院在濟南校本部召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會議。會議學習了《山東體育學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公布了山東體育學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傳達了教育部召開的全國課程思政工作視頻會議精神,部署了推進課程思政工作任務。
  • 教育部出臺《綱要》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作出整體設計和全面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高校人才培養和思想政治工作。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為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指明了方向,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遵循。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二、再落實:基於核心素養的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策略教育部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中南大學實施「五個一工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原標題:中南大學實施「五個一工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近日,中南大學正式發布 《中南大學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以「 五個一工程」為抓手,強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該方案的出臺旨在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等文件精神,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推進學校課程思政工作深入開展,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的有效融合,確保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 教育部召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
    12月15日,教育部在江蘇南京舉辦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交流研討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落實情況,深入推進高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鍾登華出席會議並講話。  鍾登華強調,課程思政體現了高校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條件。
  • 讓「三個抓住」成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的鎖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時代的新高度,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政策導向和重點要求,面對這個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主題、新方向、新目標、新任務,需要進一步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內化到教學和管理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特別是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和課堂教學「主渠道」,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增強動力。
  • 浙江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
    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發布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五年內培育一批示範校、示範課程。  方案明確,要把專業課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分類推進各學科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
  •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以來,「課程思政」從提出到寫進教育部文件,逐步成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推進「三全育人」工作的主要抓手。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全力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發言摘登
    2019年4月,印發《關於加快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要求高校在專業教育中做到「思想引領、知識傳授、能力提升」相融合。今年7月,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全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建立課程思政學校層面、專業層面和課程層面三級指標體系。三、抓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提高課程思政育人實效。
  • 課程思政 | 上海醫學院:以人文醫學教育為載體,促課程思政建設落地...
    輸近日,教育部發布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構建高校思政工作體系,緊緊抓住高校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根本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 新聞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析——以《媒介倫理與法規》課程為例
    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課程思政資源的挖掘和利用,有利於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
    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關於「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以期為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其目標是通過「三全」育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本文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之上提出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理解,以求對「課程思政」的建設有所裨益。「課程思政」形成的背景與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指導下,全國各個學校就「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與思考。
  • 打好課程思政建設組合拳
    近年來,江蘇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動高校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根本形成共識。
  • 【課程思政】理工學科: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相得益彰,育人成效與...
    編者按:近日,教育部發布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政會後,復旦大學立即啟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程,目前已構築起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系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支撐,以專業課程為輻射的課程體系,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
  •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內在意涵與實踐路徑
    [關鍵詞]思政課程 課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2020年6月,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強調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四川護理職業學院於12月11日在成都校區召開「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專題研討會,學院黨委書記江濤、院長張先庚、副院長陳勁松、副院長姚永萍、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各系部負責人及部分教師代表參加本次專題研討會,會議由姚永萍副院長主持。
  • 我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有了這些要求和任務~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強化課程育人功能,提升課程育人實效
  • 物理學院舉辦「課程思政」專題講座——「原子物理學教學與課程...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 號)和北京大學有關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文件精神和要求,幫助物理學院教師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充分挖掘各類專業課程的「思政要素」,提升教師課程育人的意識和能力,總結課程思政建設經驗,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8月17日,物理學院邀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物理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劉玉鑫教授為全院教師分享了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與心得
  • 福建省堅持「四個抓好、四主合一」 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福建師範大學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協同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抓好教師隊伍,建強「主力軍」。強化教師培訓,把課程思政意識、德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納入新教師崗前培訓、助教培養和教師能力提升培訓體系,不斷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