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場微醺的美酒之旅,探尋歐洲葡萄酒歷史的蛛絲馬跡

2021-01-10 一勺閱讀

提及伏爾泰,人們腦海中湧現出對他的稱號大多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可是,這樣「高大上」的人物,在真實的歷史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嗜酒如命的「酒鬼」。

伏爾泰曾說,「酒是上天恩賜的九月果汁。」「適量的喝點小酒對心靈和身體都是良藥。」在伏爾泰的小說中,有這樣的描述:「克拉裡·艾黎克斯親手倒出泡沫濃濃的阿伊葡萄酒,用力彈出的瓶塞如閃電般划過,飛上屋頂,引起了滿堂的歡聲笑語。清澈的泡沫閃爍,這是法蘭西亮麗的形象。」

他自己也曾提到,每當朋友們上門拜訪之際,不到萬不得已,他捨不得拿出最好的酒來招待朋友,於是他給朋友們倒上的是博若萊酒,自己卻悄悄喝著勃艮第。

其實不單單是伏爾泰。大思想家馬克思提到葡萄酒時候說:「不喜歡葡萄酒的人,永遠不會有出息」。歐洲的很多名人對葡萄酒都有著莫名的鐘愛之情。論證日心說的伽利略也說:「葡萄酒是匯聚在水中的陽光」。連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中也是一桌子的葡萄酒。

葡萄酒在古代和中世紀就是歐洲人的主要飲料之一,成為各類酒精飲料中的上品。歐洲人推崇葡萄酒同葡萄酒本身所承載的多重象徵意義緊密相關。

追溯歐洲的歷史,葡萄酒是伴隨著歷史與文明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就如同中國的茶文化一般,葡萄酒文化已滲透進歐洲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藝術及生活的各個層面,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流浪的葡萄樹》是一部關於歐洲葡萄酒文化的遊記作品。作者從英國出發,前往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在當代葡萄園、酒莊以及古代遺蹟之中暢遊,探尋葡萄酒的歷史與文化脈絡,讓讀者帶著微醺的醉意,去見識古羅馬的葡萄壓榨機、領略中世紀的勃艮第風光、細聞西西里島的火山巖土。與此同時,這也是作者自己的一次尋根之旅,她在每一片土地上,都找到了民族與家族的痕跡,觸到了土地的溫度。不管是人還是葡萄樹,都在不斷流浪、紮根、生長、流浪,尋根……

透過葡萄酒與逝去的祖先們來一場對話

葡萄酒歷史起源於大概在公元前7000-5000年,作為西方文明的標誌,葡萄酒在人類歷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舒緩疲勞、減輕病痛、消毒殺菌、美容養顏等等,直到19世紀晚期,葡萄酒都是西方醫學中不可缺少的用品,醫藥之父希波克拉底認為葡萄酒是一種溫和的酒,適量飲用對人的身體會有益處。

希臘是歐洲最早開始種植葡萄與釀製葡萄酒的國家,一些航海家從尼羅河三角洲帶回葡萄和釀酒的技術。葡萄酒不僅是他們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時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公元前六世紀,希臘人把葡萄通過馬賽港傳入高盧,並將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傳給了高盧人。羅馬人從希臘人那裡學會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後,在義大利半島全面推廣葡萄酒,很快就傳到了羅馬,並經由羅馬人之手傳遍了全歐洲。

一世紀葡萄樹遍布整個羅納河谷;

二世紀葡萄樹遍布整個勃艮第和波爾多;

三世紀葡萄樹已擴大至羅亞爾河谷;

四世紀出現在香檳區和摩澤爾河谷;

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公開承認基督教,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說「麵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視為聖血,教會人員把葡萄酒種植和釀造作為工作。葡萄酒隨傳教士的足跡傳遍世界。

從英格蘭的無根之境,香檳的起源和復興,再到羅馬的權力之巔等等。可以說葡萄酒承載了很多的歷史,承載了人們的夢想和現實,見證了歷史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軌跡、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的變化和變遷。

對於本書的作者而言,喝葡萄酒就像是與逝去的祖先們的一場對話。他記得,曾在他的父親去世不久,一箱葡萄酒送到了家,而其中就有一瓶香檳。

香檳是專門用來慶祝的,這種時候出現實在讓人覺得不合時宜,不過事實證明他錯了。香檳成熟時的變化莫測,氣泡無眠無休地躁動升散,和我們每個人都必然經歷的聚散離別一樣,都是添在生命這塊錦緞上不可或缺的花朵。

而且不知為何,酒瓶頂上放著一個卡片夾,裡面是他的祖父傑克的出生證明。這張小小的出生證明,滿滿地封裝了祖輩們遠離故土、揮別母語,經歷家族分裂、世事動蕩,莫名闖入一個完全陌生之地的往事。

英語中「文明(civilisation)」這個詞的詞根和本義都源自於古羅馬語詞「城(civitas)」,指的是組成一座城的所有公民的共同體。流亡的人們到達一片荒蠻之地定居下來,建造城市,種植葡萄,便是帶來了「文明」,也是表達他們對所離開的文明的眷戀。釀葡萄酒自然就成了連接那個遙不可及的故土和眼前陌生之地的紐帶。

於是,品嘗著美味的酒水的那一刻,對葡萄酒一種隱秘的愛悄然爬上了作者的心頭。他決定到那些葡萄酒與文化緊密交織的地方去,去尋找歐洲共同的過去,尋找自己的過去。

葡萄酒與歐洲文化脈絡

最早的時候,葡萄酒是良藥和消毒劑,使人類擺脫疾病的困擾,生命更長。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葡萄酒的其他作用酒也隨之顯現出來:它給人慰藉,給人勇氣,讓人們擺脫精神的疲憊,消除戰爭的恐懼和內心的寂寞;它可以與食物搭配,是美味的調料,是佐餐品,讓食物的味道更鮮美;它還用來炫耀財富,是上層社會最好的社交推進劑;它還作為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的使者,它還傳播宗教儀式中的人類對神與自然的崇拜。

偉大的法國酒史學家羅傑·迪翁寫道:「對古羅馬人來說,秩序是文明的饋贈,同時,廣泛種植葡萄也是……因為他們覺得,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暢飲才是真正享受生命中的快樂……某個地方如果沒有種植葡萄來釀酒,在當時看來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歐洲的葡萄酒種類繁多,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廠商之間,甚至不同的年份之間都存在差異。產生差異的原因,主要是土壤、氣候和釀酒工藝。

就拿被稱為"法國葡萄酒之王"的勃艮第來說,酒的力道渾厚堅韌。勃艮第位於法國中部略偏東,地形以丘陵為主,屬大陸性氣候,被稱為「地球上最複雜難懂的葡萄酒產地」。

勃艮第各個葡萄園的土質各異,包括石灰質、粘土石灰質、花崗巖質、砂質等多種土壤,但它還是以石灰質黏土為主。勃艮第人精於分析土壤和總結經驗,據說,中世紀西多會的修士們經常用舌頭去品嘗泥土與碎石,通過與大自然的直接交流,尋找合適的葡萄種植園。

收穫葡萄也是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烈日下採葡萄很辛苦,但充滿歡樂。到處可見快樂的人群,隨處可聞愉快的歌聲:「滾滾的美酒,快裝滿酒壺……」

勃艮第的葡萄酒大多數採用單一葡萄品種釀製。主要的紅葡萄品種是黑皮諾。儘管在法國之外也有所種植,但是天性嬌貴刁鑽的黑皮諾卻只在勃艮第的風土上才能展現獨一無二的優雅風姿。主要的白葡萄品種為霞多麗,被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霞多麗,也只有在勃艮第才展現出特別的魅力,它不僅擁有豐滿的口感,還保有少見的強勁與細膩變化,以及驚人的久存潛力。

勃艮第的葡萄酒早在古羅馬時代就已享有盛譽,歷久不衰。查理大帝時大力發展葡萄酒,開始大面積種植葡萄並打開了市場。當地人對葡萄酒的釀造工藝卻非常嚴謹和認真,他們注重釀酒的傳統風味,注重保留葡萄的原汁原味。他們的那種虔誠,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成就了其「葡萄酒王國」的世界地位。

在勃艮第,形成了一種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紅酒文化。從第戎到羅什波,無論是城堡還是私人旅館,彩色屋頂上都是各具特色的葡萄園。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博納的「上帝旅館」。而在勃艮第的葡萄酒文化中,最受人青睞的古蹟之一「濟貧院」曾扮演過重要的角色。濟貧院在15世紀由法國掌璽大臣、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尼古拉.羅蘭和其夫人建造,目的是為了給貧民提供一個避難所。今天,它已成為一個博物館。

在歐洲不同的地方旅行,你會聽到關於當地葡萄酒的各種傳奇故事。在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裡,葡萄酒常常和祭祀、宗教活動和節日等密切地聯繫在一起。葡萄酒也影響了歐洲戲劇、藝術和哲學的發展。如果特別留意,你會在很多古典油畫中發現葡萄酒或酒神的形象。在那些藝術作品裡,酒象徵著放縱的欲望,與其它元素一起講述著人生的哲理。

《流浪的葡萄樹》以葡萄酒為切入點,帶讀者體驗一把舌尖上的歐洲,探索歐洲大地的風土與歷史文化,是一部融合了歷史、文學、藝術、美食、旅行的優秀作品。

相關焦點

  • 《流浪的葡萄樹》:一次微醺的尋根之旅,探尋葡萄酒裡的歐洲大地
    祖父的父母是當年沙俄一場大屠殺之中的倖存者,他們逃到了英國中部,後來又搬到了澳大利亞。與那些因為各種緣由不得不背井離鄉的人一樣,葡萄酒的故事,往往也是一段段與流浪密切相關的故事。就在尼娜·卡普蘭計劃著一場葡萄酒的尋根之旅時,意外發現了這張小小的出生證明。
  • 葡萄酒只知道82年拉菲?是時候探尋一下歐洲葡萄酒的歷史啦!
    雖然不是純粹介紹葡萄酒,但《流浪的葡萄樹》絕對夠專業,首先,卡普蘭是一個熱愛旅行、葡萄酒與藝術的記者,其次,她還為《品醇客》、《泰晤士報》和《國家地理旅行者》等媒體供稿,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葡萄酒專家。一、從羅馬到歐洲,葡萄樹那悠久的「流浪史」瑪麗·比爾德教授在她的書《SPQR》中說過:「不論你沿著歷史長河追溯多久,羅馬的居民永遠來自他鄉。」
  • ACCESS集團美酒節大摩、習酒齊亮相,於杭州來一場微醺之旅
    ACCESS集團美酒節大摩、習酒齊亮相,於杭州來一場微醺之旅 感受人生百態,品世界美酒,在喧囂的日常裡,美酒總是能夠給予我們慰藉。
  • 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酒不僅僅是舶來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這是一首邊地徵戍之詩,平日裡將士們難得一回醉,難得有這樣一次歡聚,詩人王翰用飽滿的熱情,謳歌了將士們的壯志豪情。詩詞中的葡萄美酒,是西域特產,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葡萄美酒不是中原之物,這也反應出邊關將士們的生活。
  • 勃艮第遊學之旅,法國最古老的葡萄酒產區,美酒伴美景不可錯過!
    這裡擁有全勃艮第數量最多的9個特級園,種植葡萄園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時的高盧羅馬時期,以酒體濃鬱、結構硬朗的風格代表著黑皮諾的陽剛之美,其中又為有勃艮第「酒中之王」美譽的Chambertin特級園最為有名。隨後我們將參觀Gevrey-Chambertin村的頂級名家 Domaine Fourrier酒莊,莊主將親自接待。
  • 《流浪的葡萄樹》:一部歐洲葡萄酒文化寶典
    在我國最有代表性的酒應該說是白酒了,而西方最有代表性的酒應該是葡萄酒。葡萄酒其實在西漢時期就傳入我國了,唐代詩人王翰的詩裡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詩句。而作為西方酒類的重要代表,葡萄酒的起源、發展也是歷史悠久、歷經滄桑。
  • 從簡牘中探尋涼州葡萄酒的歷史
    從簡牘中探尋涼州葡萄酒的歷史 2020-10-28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舌尖上的浪漫「葡萄酒之旅」
    □記者霍坤峰文圖    閱讀提示|一場完美的婚禮,葡萄酒必不可少,它象徵浪漫,而且能提高整個婚禮的檔次。一款恰如其分的葡萄酒不僅能映襯婚禮的氣氛,更能使整個婚禮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為新人平添一份簡單而美好的回憶。婚姻如酒,需要用心守候,需要用心等待,需要用心經營,等到收穫的那一天,一定會讓你為之沉醉!
  • 【買球彩必看】用世界盃暢飲世界美酒之2018猜想篇!(中)
    這是我今年立夏寫的一首「採桑子」,本來表達的是葡萄美酒在中國,商周漢唐,不絕於史,不絕於詩,源遠流長,國人自立自信自強,正是中華美酒文化復興之時。大家也知道足球發源於中國,然而,這個夏天,除了我們的足球隊沒有去俄羅斯,其他的都去了。放心,中國足球和中國葡萄酒一樣,已經在快車道上高速飛馳,君不見,火爆的中超,君不見,開始很多小學生都以踢球為樂趣了!
  • 2020全球十大葡萄酒旅遊目的地
    作為一名葡萄酒愛好者,一旦闖入這個領域,你就會被全球葡萄版圖所吸引,但在眾多的葡萄酒產區和酒莊中,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也被大眾認可的葡萄酒旅遊目的地?相信這是眾多葡萄酒愛好者逃避不了的問題。從哪開始自己的旅程,如何讓自己擁有難忘的葡萄酒之旅,去哪看些什麼?
  • 醉享2020,葡萄酒之旅的六個絕佳方案
    然而在閱酒無數的老饕客眼中,《醇鑑》雜誌的「2020葡萄酒旅遊指南」,卻更像是一場靈魂之約。普羅塞克、山梨縣、新時代的波爾多、邁克拉侖山谷、歐肯那根谷,以及納帕之外的加州,在遍及世界的葡萄酒產地中有著截然不同的存在感,你可以以酒為媒,也可以踏上一場沉醉之旅。
  • 周杰倫微醺的MOJITO,要進駐北旅唐城啦!
    >朋友圈無數人都在說要去古巴、要去Hanana要坐老爺車,要喝MOJITO現在去不了古巴,老爺車也坐不了但MOJITO酒還是能喝一杯的北旅田園我穿越千年,只為遇見你你微醺的模樣是我喜歡閱讀的眼眸大波超勁爆福利,就等你來搶!
  • 一位葡萄酒狂熱粉絲眼中的歐洲歷史
    在悠久的歐洲歷史中,葡萄酒文化佔據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如果你不理解葡萄酒,那麼你很難說自己理解了歐洲文化。在《流浪的葡萄樹》中,記者、作家尼娜·卡普蘭通過親自走訪,考據典籍,探尋葡萄酒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今天的這篇文章中,卡普蘭將來到英國的裡奇伯勒堡壘。
  • 在葡萄牙品葡萄酒,風景與味蕾完美契合之旅,下篇
    裡斯本地區餐酒產區(自2008釀酒年份之前稱作艾斯特瑪餐酒產區)所擁有的法定產區數量是葡萄牙之冠:總數有9個之多,其中一個屬於白蘭地法定產區。還有許多上乘的好酒也作為裡斯本地區餐酒出售。這裡私人酒莊在逐年增多,但大多數小規模釀酒商仍然將葡萄運送去大型合作社。該產區同樣出產許多物美價廉的易飲酒和葡萄牙餐酒。
  • 周末書香|品飲時光熟成的味覺之詩,微醺是一種生活方式!
    夜宵獨酌、親朋小聚、社交晚宴……在葡萄酒迷的世界,微醺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個周末,願你學會品飲時光熟成的味覺之詩,結交值得乾杯的朋友。知名香檳商的高級特釀滋味濃烈,是正式晚宴的佐餐佳選;而果香四溢的普西哥和克雷芒,是當之無愧的派對之王。法式燉肉與結構緊實的葡萄酒最配,脂香和單寧交織,口感華麗;但清雅活躍的白葡萄酒搭配炒蔬菜,能給素食賦予驚喜。
  • 葡萄酒特色馬!2019蓬萊國際馬拉松等你來跑穿5A景區品美酒
    跑馬和葡萄酒搭配,跑穿5A景區感受歷史文明變遷。當馬拉松與葡萄酒相遇,一場美好的邂逅就此開啟。「很難想像跑進蓬萊景區,感受歷史文明變遷,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喜歡運動的趙女士興奮地說,「我和朋友一早就報名了,很期待,希望能好好享受如此有意義的一 次奔跑。」
  • 葡萄酒之旅:盤點世界上受歡迎的10條葡萄酒路線,讓人垂涎欲滴!
    1.法國,阿爾薩斯,阿爾薩斯葡萄酒路線是這個國家最古老的葡萄酒路線之一。該地區種植的葡萄品種包括黑皮諾和瓊瑤漿。這條路線蜿蜒穿過70個種植葡萄酒的村莊,其中許多村莊以風景優美而聞名。2.義大利,託斯卡納,託斯卡納是義大利最受歡迎的葡萄酒產區之一,包括基安蒂古典葡萄酒和維納奇亞迪聖吉米尼亞諾,它是葡萄酒鑑賞家的夢想之地。為了一個非常有益的葡萄酒之旅,開車從佛羅倫斯到西耶納和蒙塔爾奇諾。這條路線會經過該地區不少於6個頂級釀酒廠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城鎮和村莊。3.西班牙,裡奧哈,探索裡奧哈阿爾塔葡萄酒之路,你會發現西班牙的釀酒中心。
  • 當舌頭戀上奶酪 悉數歐洲經典美食美酒
    拋棄一貫的葡萄酒與中西餐食的搭配,只用一杯香醇的葡萄酒、一塊誘人的奶酪、一點舒緩的音樂,一個安靜自得的晚上,而你,且待閉上眼睛享受美酒與奶酪在口中共舞的歡愉就好。葡萄酒和奶酪在歐洲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葡萄酒和奶酪同樣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如果說美食是美酒的愛人,那麼奶酪更像是葡萄酒的良伴。
  • 住進酒窖,探秘酒莊,在「中國酒村」來一場微醺之旅是什麼感覺?
    邛崍,自古即有「酒鄉」之稱,對它的記憶,最早來自一段和酒有關的廣告語。「一曲鳳求凰,千載文君酒」,這句話不知烙印在多少80後的朋友腦海裡呢?邛崍的文君酒應該是四川最有文化背景的酒企了,畢竟卓文君和司馬相如那個美好的愛情故事曾是千古流傳的佳話。
  • 開啟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的慢探險之旅,深入體驗歐洲野性靈魂
    在2021年來臨之際,塞爾維亞國家旅遊局和黑山國家旅遊局聯合在中國市場發布「慢探險之旅」的六條新線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旅行者能夠探訪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深入感受歐洲野性靈魂的魅力,讓自然和真誠的力量豐富人們的內心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