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待來年春暖花開,去武漢賞櫻花——記我市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王馥君抗疫返鄉感思
一方信箋,是親人間進行溝通的情感載體,也是我市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王馥君記憶這一場戰「疫」中青春印跡的特別方式。
「瓦罐湯」來支援「熱乾麵」了!
1月26日至3月17日,整整52天,如夢般飛逝而過,一切就像在昨天。正月初二報名參加抗疫,來不及與親人們告別,當天連夜就趕往南昌集合。1月27日,帶著全省人民的心願與祝福,我們138人的江西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踏上了緊急馳援武漢的徵程。
來到武漢,心裡不由為之一緊,因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脅,昔日英雄的九省通衢是那麼的安靜,那麼的冷清。大街上除了偶爾呼嘯而過的救護車,基本上看不到人和車輛。
武漢,別怕,我們來了!「瓦罐湯」來支援「熱乾麵」了,一定會很快好起來的!
怕嗎?怕!誰不怕,但還是要來!
隨著全國各地援助醫療隊的到來,武漢的抗疫戰爭拉開了序幕。經過兩天系統的專家培訓後,我們於1月29日正式整建制地接管了武漢市第五醫院呼吸科發熱十一病區和重症醫學科。
這裡的情況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得多,大家來不及感嘆,迅速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中。我被分到了重症護理5組,組裡都是來自江西各個三甲醫院的重症精英們,大家的工作從開始的磕磕碰碰到後面的默契配合。
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我們接管以後收治的第一個病人,他是呼吸科轉過來的,來的時候面色蒼白,口唇青紫,情況相當危險。韋主任當機立斷,準備進行氣管插管。當時我心裡一陣茫然,第一個班,都還沒熟悉環境就來事了。怕嗎?怕!誰不怕,但是這不就是我們來這的原因嗎?這不就是我們重症人的職責嗎?護士長在一旁反覆檢查我們的防護措施是否到位、配合操作流程是否熟悉,大家分工明確,很順利地把氣管導管給插好了,接呼吸機,調整參數,病人的情況漸漸穩定下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疫情雖殘酷,但收穫滿滿!
來到武漢,我們不僅僅是工作,還學習了新的知識和操作。人工心肺機ECMO是重症醫療的終極武器,以前只在書本上看過,經過學習後,我們都能夠快速的上手護理ECMO病人。
短短的52天,我們從忐忑不安到從容應對,從手足無措到配合默契,其中經歷了多少艱難的心路歷程。頭痛、胃痛、失眠、臉上的勒痕、手上的過敏等,大家在戰勝疫魔的同時,更戰勝了自己。
滿了一個月的時候,組織上要求大家輪休,大家二話不說主動提出繼續戰鬥。這種無私忘我的精神,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自己。微信群裡,笑笑是開心果,柯老師是攝影師,媛媛老師是失眠調理師,
趙護士長是趙大媽兼語文課代表,王隊是大管家,祝隊是大家長……138人的大家庭互幫互助戰鬥在抗疫第一線。
武漢的櫻花美,武漢人感恩的心更美!
回想在武漢近兩個月的點點滴滴,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感動。還記得第一天上班時的緊張心情,還記得大雪紛飛的夜班路程,還記得元宵夜湯圓的滾燙甜美,還記得病人眼裡的感激,還記得病人康復時戰友們的高興表情。
這麼多天的相處,讓我對這座城市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武漢市政府對我們細心的照顧,負責接待的酒店工作人員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們生活上的需求都會得到滿足。還要感謝可愛的武漢人民,他們很熱情,當知道我們要回家了,他們臉上都掛著依依不捨的表情,道一聲「一路平安」,道一聲「相互珍重」。
都說武漢的櫻花美,但我認為武漢人感恩的心更美。還記得快要回去的時候,我們卻沒有那種歸心似箭的感覺,心裡是多麼的不舍。
經此一役才發現平靜美好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珍惜當下,珍惜我們的幸福生活。待到來年春暖花開時,去武漢看桃紅柳綠、櫻花盛開的美景。
(記者郭文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