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大變局,豪華車攻城略地

2021-01-09 第一財經

今年是中國車市進入連續下跌的第三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車市下跌幅度較之前兩年大幅加深,引發中國汽車產業更加劇烈的變革與洗牌。

繼北汽銀翔、眾泰、力帆、獵豹之後,華晨汽車近期也爆發高達千億元的債務危機,與此同時,據乘聯會數據,今年6月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佔率降至33.5%的低點。原本根基不穩的二線甚至一線品牌也遭遇重大危機,北京現代、長安福特乃至於大眾、通用都出現了體系性風險。而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報告,今年以來,全國已有20%的經銷商退網或倒閉。

所有汽車行業從業者都密切關注著2020年乃至於2021年汽車市場的趨勢,因為宏觀大勢決定了生意景氣度或者飯碗是否端得牢。早在年初,不少研究機構均提出今年車市下滑幅度將達15%。但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後汽車銷量復甦,人們對市場的研判又開始了搖擺和分化。

樂觀者認為,今年車市的下滑幅度將控制在5%以內,下半年的增量將會大幅填補上半年全行業停擺1個月的損失。悲觀者認為,上半年的銷量復甦更多是在釋放疫情期間被積壓的需求,很快車市將調轉直下。

究竟哪種觀點更準確?為了探求答案,今年7~8月,第一財經記者在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挑選了3個城市進行實地走訪和探查,它們分別是溫州、武漢和重慶。記者試圖通過實地的走訪,去呈現車市正在發生的變化,為汽車行業的決策者們提供可供參考的信息。

溫州:牆頭變幻大王旗,BBA佔據車市前三名

「我們最近幾個月訂單跟去年比都達到了120%。」溫州汽車城寶馬店內,銷售總監黎榮對記者說道。在採訪期間,不斷有銷售顧問進出辦公室,拿著剛籤好的訂單或交易合同找他籤字。

黎榮表示,今年3月復工時,寶馬汽車的銷售復甦情況就明顯好於一些合資或自主品牌,客流量和訂單恢復得很快;但是和去年相比仍然有明顯的變化,一是年輕的客戶群體增加了,二是貸款購車的比例增加了。

事實上,今年溫州車市最大的變化,就是汽車消費向豪華品牌集中。根據溫州汽車流通協會統計的當地上牌數據,今年6月份溫州汽車銷量為18868輛,同比下滑9.16%,環比增長21.8%;上半年銷量為82394輛,同比下滑23.86%。分級別來看,上半年溫州豪車銷量為19285輛,同比僅下滑5.62%。而普通品牌(合資與自主)銷量為50940輛,同比下降幅度達到32.35%。

市佔率數據更能反映市場結構的變化。第一財經記者整理發現,今年上半年,溫州豪華車市佔率達到了27.6%,接近於每3個消費者中裡就有一位購買了豪華車,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21.6%。合資品牌市佔率和自主品牌市佔率都出現了下跌,其中合資品牌市佔率由44%下跌至42.4%,自主品牌市佔率由34.4%跌至30%。

更值得注意的是,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溫州合資與自主品牌消費總量均大幅減少,但豪華車消費總量相對變化不大。

「溫州是一個外貿主導型的城市,今年受疫情影響外貿業務出現了普遍性的下滑,外地來溫州工作的人口減少,進而影響到中低端汽車的消費。」溫州汽車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胡向東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伴隨著總量下滑,溫州車市格局出現了劇烈的變化。根據上述協會統計數據,2019年,溫州汽車銷量的前十名分別為吉利、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奧迪、奔馳、寶馬、廣汽豐田、北京現代、廣汽本田和東風日產。而今年上半年,銷量前十變成了寶馬、奧迪、奔馳、一汽-大眾、吉利、上汽大眾、廣汽豐田、東風日產、別克、廣汽本田,寶馬、奔馳、奧迪霸佔了銷量前三寶座,這是全國範圍內都極其罕見的現象。

豪華品牌中,奔馳、寶馬和奧迪上半年在溫州的上牌量都超過了4000輛,BBA三家銷量之和佔到溫州豪車市場總份額的71.4%,較去年同期增加0.7個百分點。與其他豪華品牌相比,BBA的銷量下降幅度更小。

但並非所有豪華品牌都分享到了市場結構變化的紅利。捷豹路虎和凱迪拉克上半年在溫州的銷量降幅分別達到了37.24%和48.49%,這表明以價換量的模式開始失效,消費者並不因為價格相對低廉而去購買,犧牲品牌價值和用戶利益註定無法支撐長久的銷量增長。

溫州豪華車市場中,只有蔚來、特斯拉、雷克薩斯、林肯實現了增長。特斯拉國產之後價格下調,加上產品和品牌的魅力,全國範圍內都處於熱銷狀態。特斯拉6月份溫州銷量為253輛,同比增長351.79%;上半年累計1032輛,同比增長185.08%,在溫州豪車市場中排名第五,僅次於BBA和雷克薩斯。

雷克薩斯以訂單式管理和穩健經營為特色,無論市場好壞,雷克薩斯總能維持一定的銷量增長,並因價格穩定、二手車殘值高,不斷吸附更多的人選購。林肯則因為加速國產化進程,新車連續推出,提高了銷量。

蔚來汽車6月溫州銷量為84輛,同比增長366.67%;上半年銷量為351輛,同比增長216.22%。蔚來汽車上半年銷量在溫州豪華車市場中排名第九,超過了林肯、沃爾沃、英菲尼迪等傳統豪車公司,而且它的產品線更短,只有兩款車。

普通品牌今年在溫州處境艱難,70多個合資與自主品牌中,只有領克和紅旗兩家實現正增長,而二者都是自主品牌高端化的代表。其中領克6月份銷量為210輛,同比增長76.47%;上半年815輛,同比增長17.02%。在74個普通品牌中,領克銷量排名17,超過了雪佛蘭、馬自達、福特等合資品牌。紅旗上半年溫州銷量為508輛,同比增幅高達543.04%,不只是溫州,全國範圍內,紅旗成為罕見的現象級品牌。

其他合資與自主品牌則近乎全面下滑。相對而言,一汽-大眾、東風日產、南北豐田、長安汽車下滑幅度較小,總體為10%~20%左右。更多的品牌下滑幅度超過了30%,相比之下,二線合資品牌的處境比起一線自主品牌更加艱難。

如上半年,長城、吉利溫州銷量跌幅為30%左右,北京現代、廣汽本田、起亞銷量跌幅超過了40%,雪佛蘭銷量跌幅超過了50%,Jeep銷量跌幅達到了驚人的79%。

武漢:經銷商風險加劇

竹葉山汽車市場被稱作武漢車市的風向標,它有著近200個展廳,各種品牌店面林立。武漢市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治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道:2010年之前,竹葉山汽車市場的汽車交易量一度佔到武漢市50%。此後隨著更多汽車集群的崛起,竹葉山汽車市場交易量被分流,但仍佔到武漢市汽車交易總量的20%。

7月中旬,第一財經記者造訪時,卻看到竹葉山汽車市場有些蕭條,約15%的展廳空置,「鐵將軍」鎖住展廳大門。從展廳的裝潢和灰塵等情況推測,空置時間已有數月之久。「退掉的主要是眾泰、力帆等自主品牌。」王治表示。

作為全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重的地區,武漢曾封城76天之久,這給當地汽車消費行業帶來巨大影響。如2、3兩月武漢汽車銷量僅為90輛和416輛,其中絕大部分為疫情所需的救護車等車輛。

4、5、6三月,在當地汽車消費政策刺激下,武漢汽車銷量逐月快速回暖,上半年整體呈V形反轉,但和2019年乃至2018、2017年相比,單月銷量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交強險數據,武漢6月銷量為26335輛,同比下滑29.58%;上半年銷量為96625輛,同比下滑41.1%,遠超全國25.3%的降幅。

如同溫州情形,疫情結束後,武漢市汽車消費也有向豪華品牌集中的趨勢,如去年上半年豪華品牌在武漢的市佔率為14.1%,今年上半年達到了19.5%。不同之處在於,合資品牌的市佔率依然龐大且穩固,分別為55.4%和55.5%。被擠兌的只有自主品牌,其市佔率降低了5.5個百分點至25%。

豪華品牌中,奔馳、奧迪的表現優於寶馬,上半年銷量分別為4945輛、4407輛和3943輛,三者在豪華車市場中的市佔率之和達到了70.9%。與溫州不同的是,奔馳在武漢的銷量表現始終領先於奧迪和寶馬,尤其是奔馳推出GLB等起售價低於30萬元的產品後,吸附了更多豪華車的購買人群。

二線豪華品牌中,雷克薩斯、沃爾沃也在疫情後迅速復甦,同比微增或微降。降幅較大的是凱迪拉克和捷豹路虎,其中凱迪拉克上半年武漢銷量降幅為25%,捷豹路虎同期銷量降幅為33.9%。值得一提的是,數年之前,捷豹路虎曾在中國豪華車市場中排名第四,僅次於德國BBA三家,但如今捷豹路虎不僅銷量降幅巨大,其銷量絕對值也被沃爾沃、凱迪拉克遠遠甩開。

以武漢為例,凱迪拉克今年上半年上牌量為2246輛,捷豹路虎僅為289輛。即便是和後起之秀蔚來汽車相比,捷豹路虎在平均單店銷量、單車銷量和單車售價等方面也不具優勢。

如果把武漢車市比作一個紡錘,合資品牌就是中間巨大的腹部。2019年,武漢只有13個品牌銷量超過了5000輛,其中9個都是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只有吉利一家,剩餘三家則是奔馳、寶馬和奧迪。年銷量超過1萬輛的品牌只有3個,它們毫無例外都是日系合資: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至今日系車整體表現優於大盤,但今年廣汽本田是一個特例。在武漢、溫州兩地,廣汽本田上半年銷量跌幅都超過了40%。廣汽本田一家經銷商表示,主要原因一是飛度停產損失了低端車的銷量,二是凌派搭載的三缸發動機在市場上接受度較低。

美系和韓系車的衰落是全國性的現象,武漢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福特、別克、雪佛蘭、現代、起亞在武漢的銷量普遍達到了40%~50%,部分品牌經銷商大面積退網。

武漢車市在疫情後還集中爆發了一批經銷商危機,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正通汽車(01728.HK)。正通汽車是一家主要銷售豪華及超豪華品牌汽車的經銷商集團,今年已發生多起消費者維權事件,其中多為合格證被抵押,消費者無法提車。

在豪華車市場持續走強的背景之下,正通汽車為何面臨如此窘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市場流通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市場外部環境的變化極大地影響著經銷商的生存狀態,但經銷商的生存和盈利並不完全受制於市場。

「一方面是市場下行,經銷商銷售規模縮減;另一方面是售前價格『倒掛』已經成為常態,經銷商運營資金缺口越來越大。」上述分析人士說。

武漢車市接下來的走勢將會如何,目前行業協會和經銷商的意見並不一致。王治認為今年武漢市汽車銷量總體將下滑10%左右,原因包括5月份華中車展後延到下半年,按照慣例,每年車展將集中釋放一批購買力。此外,武漢市以及汽車廠家正在加大品牌刺激性政策。

武漢多家經銷商投資人或店總則認為不容樂觀。某合資品牌4S店總經理陳敏告訴記者,4月以來該店客流量恢復得不錯,但是成交率下降了很多。「核心還是要看居民收入情況,我感覺不是很樂觀。」

湖北省汽車售後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馮和也不太看好2020年武漢車市的發展,他告訴記者,武漢市總共約有3700家社會修理廠,今年約30%關門轉讓,還在運營的修理廠產值普遍下滑30%。僅從他所在行業的處境看,今年汽車購買力應該會有所下滑。

重慶:自主品牌佔半壁江山

今年1月,投資人應勇離開萬州,在重慶新開了一家吉利4S店。他加入的是L網,產品資源並不多,但很快月銷量就逐漸提高到170輛。

「我有兩個判斷,一是中國車市前幾年爆發式增長,主要來自經濟和人口紅利,隨著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城鎮化程度提高,下面區縣的人口會越來越少,必須要進入大城市來發展。二是10年前人們有錢了買合資品牌汽車,換購會升級到豪華品牌,但是他們再次置換的時候,會變得理性,回歸到普通品牌。自主品牌真正的爆發機會在未來3~5年。」應勇說。

事實上,自主品牌早已在重慶、四川乃至於貴州等西部省市「爆發」,和東部、中部省市相比,重慶車市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主品牌市佔率奇高。2018年,重慶車市自主品牌市佔率一度高達56%,最近兩年雖然持續下滑,但今年上半年仍然超過50%。其中本地品牌長安汽車的市佔率更是高達11.67%。

以今年6月為例,長安汽車當月銷量雄踞重慶車市榜首,為4405輛,較第二名的上汽大眾超出約90%。銷量排名前十的汽車公司中,自主品牌佔據三席,並且排名都非常靠前。如吉利汽車排名第三,長城汽車排名第六。分車型銷量統計也顯示出同樣的特徵,無論轎車、SUV、MPV,長安逸動、CS75,吉利帝豪、博越,哈弗H6、哈弗F7總是榜單前五名的常客。

奇瑞汽車分管西區的相關負責人王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重慶車市結構不像多數省份的橄欖形,而是金字塔形狀。

「重慶有39個區縣,3000多萬人口,東邊三峽庫區經濟相對弱些,渝西片區發展很好,汽車消費的兩極化非常嚴重。」王朝說,兩極分化的城市容易形成攀比,因此重慶的豪華車和自主品牌發展得都很好。尤其是自主品牌,一些在外省極難看到的小品牌車型如斯威、海馬、獵豹,在重慶市區也能看到。

重慶的汽車經銷商集團也相對分散,和外省相比,缺乏廣匯、永達等巨無霸型的經銷商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重慶車市早在幾年前就被貼上了「攀比消費」的標籤,但從豪華車的市佔率來看並不高。如2018年上半年,豪華車在重慶的市佔率僅為8%。過去兩年雖然高速發展,但也僅停留在13%。而且預估隨著汽車消費恢復,汽車銷售總量提高,重慶豪華車市佔率還會有所回落。

如果僅僅查看絕對數值,奧迪、奔馳、寶馬上半年在重慶的銷量分別為5240輛、6255輛、5550輛,與三個品牌在武漢同期銷量相差不大。與三個品牌在武漢同期銷量相差不大。而武漢的人口僅僅是重慶的三分之一,且受疫情影響重於重慶。

合資品牌在重慶市的表現與其他省份並無太大差異,總體上日系跌幅相對較小,德系次之,美系、韓系直線墜落,法系徹底邊緣化。唯一的特例是,廣汽豐田在全行業普跌的情況下做到逆勢上揚,上半年重慶銷量同比增長24.41%,為5158輛。而同門兄弟一汽豐田同期銷量則下跌2.9%,為4486輛。

根據重慶汽車商業協會的數據,今年6月重慶汽車銷量為3.9萬輛,同比下滑30.1%,環比增長14.8%;上半年銷量18.7萬輛,同比下滑24.1%。6月同比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在於去年國五車型低價甩貨,導致零售基數偏高。整體來看,重慶市場車市持續回暖,呈現出明顯的V形走勢。

受高溫天氣影響以及剛需消費需求的釋放,重慶7月終端銷量已經出現了下滑。不過重慶汽車商業協會秘書長陳學勤對今年下半年和2021年的車市前景依舊看好,核心原因在於西部大開發的國家戰略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和收入增長機會。

疫情發生後,重慶當地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汽車消費和幫扶經銷商的政策。有經銷商投資人表示,民營企業貸款主要靠第三方金融公司,享受不到大銀行的貸款政策,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幫扶。

(文中黎榮、陳敏、應勇、王朝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中國車市大變局 豪華車攻城略地|廣汽本田|東風日產|奧迪|廣汽豐田...
    (原標題:中國車市大變局,豪華車攻城略地) 今年是中國車市進入連續下跌的第三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車市下跌幅度較之前兩年大幅加深,引發中國汽車產業更加劇烈的變革與洗牌。
  • 硬抗逆境不敗 為何說奧迪是豪華車市「瓦雷利亞鋼劍」?
    在當前的車市中,寒流湧動,但各大品牌對於車市「鐵王座」拼爭並沒有減弱,尤其在「馬太效應」的作用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行業格局劇變中,即便是合資三巨頭,也只有一汽-大眾獨自美麗,實現了上半年銷量的正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一汽-大眾奧迪品牌累計銷量為311871輛,同比增長2.1%,在車市的激戰中,一汽-大眾奧迪依然保持住了「瓦雷利亞鋼劍」的鋒利。
  • 2020將落幕 ABB纏鬥豪華車銷量冠軍
    車市回暖以來,豪華車出現爆發式增長,德系三巨頭ABB(奧迪、奔馳、寶馬)以此為契機加大在產品方面的投放。目前三者銷量膠著,座次不斷發生變化。豪華車市場逐步轉向「強者愈強」的格局,車企之間競爭焦點也從單一的產品競爭,轉向體系能力、品牌認知、產品力等全方位的比拼。
  • 大變局下中國的「變」與「不變」——讀《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
    ▲《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  遲福林主編  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以來,雲譎波詭的國際形勢推動大變局加速演變。如何認識當前的大變局,如何擺正中國的定位,於驚濤駭浪中把握「變」與「不變」,是當前的重要課題。  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主編的《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一書,於紛繁的線索種提供了諸多有益的思考。書中的文章都由大家寫就,雖未帶入疫情的發展背景(從內容來看書稿很可能成於疫情之前),但一些對於大變局的思考和判斷仍有深刻的洞察力。
  • 儘管遭遇「最差開局」,但2020年車市卻沒有「爛尾」
    對於中國車市而言,從滿懷期冀,到經歷絕望,再到重振旗鼓,這如同「過山車」似的一年,過得甚至比過去十幾二十年加在一起還要「精彩」。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中國汽車整體銷量277萬輛,同比增長12.6%,這也是中國車市繼4月份以來,連續8個月實現正增長。1-11月,累計銷量已達2247萬輛,同比降幅繼續收窄至2.9%。
  • 中國豪華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奧迪努力衝銷量!
    原標題:中國豪華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奧迪努力衝銷量!2016年,豪華車市場又闖過了一個百萬輛大關,當年銷量超過200萬輛。而今年的疫情並沒有影響中國豪華車市場一騎絕塵的銷量表現。  自車市復甦以來,今年豪華車市場呈現了爆發式增長。
  • 中國車市今年還有一個「福袋」未開
    ,總體而言,雖然最終結果仍未完全擺脫新冠疫情的影響,但中國車市納入的是個「福袋」,不似其他地區市場還是個「盲盒」……12月11日,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 2020年11月,汽車產銷延續了增長勢頭,產銷量均創年內新高,分別達到284.7萬輛和277萬輛,環比增長11.6%和7.6%,同比增長9.7%和12.6%。
  • 明年車市有望繼續回暖
    與此同時,上汽集團、比亞迪、廣汽集團、吉利汽車等多家車企日前陸續披露了11月汽車銷售成績單,多家車企銷量同比大增。乘聯會預計,2020年,乘用車批發和零售將呈現7%左右的負增長。2021年,車市將承接2020年持續回暖趨勢,增長勢頭較強。考慮到2021年不確定因素仍較多,業內對2021年車市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 車市大事記|2019年汽車行業的大事,你還記得有哪些?
    >……每件大事都承載了2019年諸多的回憶總的來說,繼2018年車市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後,車市便進入「寒冬」階段,而銷量持續下滑已成了汽車行業揮之不去的大背景。在這大背景下,2019年的車市進入了政策退出後的調整周期,汽車消費動力也明顯偏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03.8萬輛和2311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9%和9.1%,產銷量降幅比2019年1-10月分別收窄1.4和0.6個百分點。
  • 中國車市連續8月正增長,新能源成增長引擎
    截至11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8個月呈現正增長,其中,銷量已連續七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在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看來,從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按下了「暫停鍵」,到第四季度中國汽車市場全面恢復,基本實現與去年持平,主要得益於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的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
  • 如何解讀四月車市?專家們都凌亂了
    他強調,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16%,SUV零售同比增長2.2%、批發量同比增長4.3%。4個小時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如期發布月報: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0.2萬輛和207萬輛,環比增長46.6%和43.5%,同比分別增長2.3%和4.4%。月增速為今年首次增長,銷量結束連續21個月下降。
  • 別克顧曄斌以三個關鍵詞應對車市變局:打破壁壘、增加價值、抓住機遇
    2020年本應是顧曄斌為別克品牌大展拳腳之時,卻遇到了新冠疫情的挑戰,這盤棋局開局不利,他如何破解應對?在新車上市後的記者溝通會上,顧曄斌一一道來。記者:別克剛剛推出了GL8 Avenir艾維亞家族,用意何在?
  • 捷豹路虎李大龍:保持初心,比市場份額更重要「愉觀車市」_易車網
    從全年來看,豪華車細分市場表現也十分強勁。在當前消費升級和城市化進程加速的趨勢下,豪華車市場潛力很大。這使我們對市場的穩定增長充滿信心。」捷豹路虎中國及奇瑞捷豹路虎聯合市場銷售與服務機構總裁李大龍(Richard Shore)談到。
  • 王俠:三方面認識疫情影響 車市新常態將大不同
    昨日(6月13日),以「鳳凰涅槃——在挑戰中成長的中國汽車工業」為主題的「2020中國汽車重慶論壇「 在重慶盛大開幕。在開幕致辭中,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以此向全體「汽車人」表示敬意。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汽車行業承受著巨大壓力。王俠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正確認識疫情對汽車產業造成的影響。
  • 020年車市收官之戰:廣州車展電動車與燃油車正式交鋒
    不過,經過「金九銀十」車市強勁的V型反彈之後,車企普遍找回信心,寄望通過收官之戰發力,將今年整體車市拉回正增長的軌道。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0月份,國內汽車銷量為257.3萬輛,同比增長12.5%。今年1~10月,汽車累計銷量達到1969.9萬輛,同比下降4.7%,降幅較1~9月別繼續收窄2.2個百分點。這樣的成績對於今年2月曾暴跌80%的中國車市而言已相當不容易。
  • 正負影響交織,疫情過後的中國車市將何去何從?
    這一輪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過後,中國車市將何去何從在說出自己的結論之前,我想讓大家先看一看這一輪疫情將給中國車市帶來哪些正面與負面的影響他們收入的下降,會影響到中低端汽車品牌的銷量;另外,這些中小民營企業的老闆又是汽車升級換代的主力,他們的生意不好做了,高端豪華車的銷量也會受到影響。
  • 政策加碼驅動車市「挖潛」
    記者 盧漢欣 攝在一輪又一輪的政策驅動下,中國汽車市場越來越多的潛力正被激發。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家電市場崛起時曾多次被運用的「下鄉」政策,也在一次又一次推動中國汽車市場「挖潛」,成為中國市場拉動消費的獨門利器。再迎新一輪政策利好正在升溫的汽車市場再次迎來新一輪政策利好。
  • 聚焦「新變局 新挑戰 新思路」「2020中國汽車論壇」召開
    人民網北京8月15日電(王紫)8月14日,以「新變局 新挑戰 新思路——引領中國汽車新徵程」為主題的「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主要圍繞「十四五」規劃,把控宏觀產業形勢,解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動態。
  • 一品深一度 | 奧迪三套組合拳,打出豪華車創新營銷樣本
    開年,整個車市大幅震蕩,一度讓汽車人驚慌失措。進入下半年後,車市才開始呈現回暖之勢。不過,對於豪華車市場,大有「風景這邊更好」的景象。數據顯示,豪華車市場自4月份開始就以同比近30%的速度在增長,成為拉動整個車市回暖的最強引擎。
  • 自主汽車要在大變局中當好「風向標」
    一汽奔騰副總經理兼開發院院長金敘龍認為,同樣是為了做大、做強中國製造,汽車業的著眼點與裝備製造業有著明顯區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12月26日,在第五屆「中國製造日」全國主會場活動現場,一汽奔騰T77與運載火箭專家、中國天眼工程師、華龍一號設計團隊等大國重器打造者以及優秀企業代表一道,為「向星辰大海進軍」的中國製造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