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沈小星 ID:Stevenandbook
身邊一些年輕朋友,視金錢如糞土。
一提到年底衝下年終獎,可以適度加加班,大家連忙擺起雙手:「年終獎嘛,隨緣隨緣。」
大家稱這類人為「佛系青年」。
以前有個人問我:你這麼努力、這麼拼命,是為了什麼?為了錢?
對此,我不予否認。
我承認,很多時候這麼拼命就是為了錢,也明白,張口閉口提錢真的很俗。
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也崇尚自由、熱愛詩和遠方,想過人生還是佛系一點的好。
可是,一想到爸媽還在為了省錢買超市特價菜,為了節約專門買反季衣服,我想這輩子一定要賺足夠的錢。
因為,有錢人才有資格說錢不重要,有錢人才可以佛系。
何為「佛系」?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狀態淡薄的像一尊「佛」。
什麼意思呢?
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看淡一切,萬物皆空,不動怒、不吵架,一切隨緣,以平靜的心態笑看雲起雲落。
具體典型的日常表現有:
工作:交代的事情從不託辭,但是不會主動給自己攬活兒;任何事情勉強保證合格,不會給你意外驚喜。
學習:喜歡低分飄過分數線,獎學金是啥?那麼累幹嘛要爭取?考過是緣,掛了是命。
戀愛:你愛我也好,不愛我也罷,我都行。
交友:從不主動和陌生人說話,但若別人主動與其搭訕,也不會冷冰冰置之不理。
購物:能不跟賣家交流就儘量不交流,合適就買,從不講價。
遊戲:有輸有贏才是人生,掉了段位下次再打上來就好。
選擇:隨你,我都行。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沒有熱情,不想上班,懶得社交,甚至連解決生理需求也提不起性趣,是佛系青年的日常。
他們年紀輕輕,人生經歷有限,心理素質脆弱,畏懼人生的艱難。
不想面對失敗造成的痛苦,轉而給自己立下了無欲無求的人設,其實這不過是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
「佛系」下的自我消解
實際上,自稱佛系的中國年輕人,大多生活在一二線城市,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做著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有錢有閒。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要面對飛速增長的房價、巨大的貧富差距和慘烈的社會競爭。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佛系」青年出現呢?
不難發現,當代年輕人經常說自己「感覺身體被掏空」、「禿髮了」,時不時保溫杯裡泡著枸杞養生茶。
這一切無不透露著來自內心的壓力,在生活壓力和焦慮之下,只能以一種「不焦慮、不強求」進行自我消解。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可以不那麼費勁地獲得相對舒適的生活,從60分進步到80分,只需要每天比別人早起半小時,從80分到100分,卻要付出一百倍的努力。
所以絕大部分人,都只願意留在80分。
一部分是看到了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等成功人士的背影,打了雞血似的衝進創業世界;
另一部分看到了某某網際網路高管因加班猝死,看到了即使奮鬥一輩子也永遠買不起北京的房子,看到了即使不工作也照樣可以找關係飛黃騰達,便認了命,成為了「一切隨緣,看淡一切」的佛系青年。
10年前,20萬元是一筆巨款;可今天,20萬卻連買個一線城市的廁所都不夠,房價漲速是工資的好幾倍,大部分人,靠固定工資永遠買不起自己的房子。
不僅如此,我們原本的穩定,也正在被社會的新規則摧毀著:
經濟寒冬,1/3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畢業就失業;
年薪20萬,但付不起2線城市的一套房的首付;
35歲以後被勸離職,已經是不少大公司公開的秘密;
湖北劉先生的爸爸急性心梗,住院61天花費104萬,全家積蓄瞬間清空,還身負貸款。
大多數「佛系」青年表面呈現的不計較、不在乎,只是內心焦灼的體現。
他們表面上活的自在歡脫,但並非無欲無求,更多的是對現實的無奈和無能為力。
年輕人,你有資格做「佛系」青年嗎?
佛系也好、低欲望也罷,都是青年人無奈的自嘲和逃避,現實雖然殘酷,可我們真的有資格只做一個佛系青年嗎?
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如果遇到丁點問題就想著算了,那麼無論你去做其他任何事,可能都不會有太大的出息。
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會有諸多的不順心,沒有誰可以輕輕鬆鬆賺大錢,也沒有誰可以在一個看似光鮮的職位上高枕無憂一輩子。
大家都在努力拼搏,負重前行,沒有例外。
廣東佛山,一位大媽晚上坐在路邊睡著了。
她旁邊放著一堆蘋果,手裡的扇子掉了也沒發覺。
她的兒子平時會跟她一起吃飯,但不給夥食費。
點擊播放 GIF 1.5M
湖北襄陽的環衛工熊師傅被計程車軋傷了腳,正和計程車司機協商時,突然衝出一個醉酒男子對他拳打腳踢。
熊師傅都沒看清他是哪裡來的,就沒了還手之力。
被打之後,熊師傅頭疼、腳也疼,第二天還是照常上班。
「一個蘿蔔一個坑,我一走了,垃圾沒有人清運。」熊師傅說。
點擊播放 GIF 2.0M
一名殘障三輪車司機在人來人往的商場裡捂臉哭泣。
那天,他送一個乘客到商場。
乘客「借走」了他身上僅有的520元去買東西,承諾回來以後給他30元車費及20元好處費。
可乘客下車進樓,就遲遲沒有回來。
這時,司機師傅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點擊播放 GIF 2.0M
一名西裝革履的男子醉倒在地鐵站。
做銷售的他並不喜歡應酬,可為了能籤單,他喝到整個人爛醉如泥。
「沒有辦法啊,真是沒有辦法。」
說實話,誰都可以無欲無求,但年輕人,你不可以。
也許有的人會說:我有我的自由喪下去,你管得著嗎?
那倒沒有錯,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自由,和相信的事物。
但我相信,行動就是比坐以待斃強。
那些混得好的人,都是「獸系」員工
這些年,在職場上混得好的人,都是「獸系」員工。
與「佛系」員工相比,他們更具侵略性和主動性,他們像狼一樣,內心有著一個不安分的靈魂。
他們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突破障礙,不被條條框框所束縛。
面對深坑,當「佛系」員工選擇退避三舍時,「獸系」員工往往不會過多解釋,而是遇到坑就去填,遇到困難就想辦法解決;
面對煎熬,當「佛系」員工選擇退縮時,在「獸系」員工眼裡卻是證明自己的機遇。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是「獸系」職場人士寵辱不驚、逆勢上揚的資本。
他們始終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勤於動腦,享受「自虐」的快感,他們會積極驅動自己去追求、去奮鬥,對於成功會有更強烈的渴望。
雖然,並不是所有有野心的人都會取得成功。
但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一個對什麼都隨遇而安的人,對什麼都從未激起過內心渴望的人,大概離成功更遠。
優秀的人,會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完善自我;優秀的人,不會因為路難走就放棄。
也許做個「偽佛系」青年,安於現狀,什麼都沒所謂,升職加薪隨緣,處處不堅持,事事隨大流,這樣得過且過,日子好像也很舒爽。
如果你不想完善自己,只想在舒適區裡做個「偽佛系」青年,終有一天,你會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年輕人,請別在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別在該奮鬥的年紀談「佛系」。
不奮鬥的話,一天一天會很容易,一年一年會越來越難;奮鬥的話,一天一天會很難,一年一年會越來越容易。
別再佛系了,只有把別人討厭做的事情積極主動地接過來,牢牢把握機會的人,機會才會再次眷顧。
— END—
點個在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