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的歷史,你會發現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戰爭的痕跡,即便是一海之隔的島嶼也免不了爆發戰爭,在戰爭中消亡,在戰爭中成長。身為島嶼的它,兩國接二連三的爭搶爆發百年戰爭,但它原是中國的領土!
琉球群島曾經也是中國的領土,但是由於蔣介石的猶豫不定,最終落到日本手中,這讓國人們痛心不已。國土丟失,文化丟失,回歸不了家國是一種多麼悲傷的情懷。琉球群島不僅自然資源豐富,同時地理位置至關重要。雖然和中國內陸僅有一海相隔,但卻是距離我國的臺灣島最近的一個島嶼,琉球群島一旦丟失也就意味著臺灣島會面臨被日本侵佔的風險,不過至今看來日本已經「有心而無力」,畢竟現在的中國對日本來說是碾壓性的存在!
但是今天要說的並非是它,而是在中國東北方向與大陸僅隔一個韃靼海峽的庫頁島。庫頁島原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地形是南北狹長,總面積大約為76400平方公裡,其形狀尤像一條魚,島上擁有6000多條河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中國的歷史上先後被唐、遼、金、元、明、清相繼接管統治。在唐代巨作《新唐書》以及《通典》中都有明確記載在中國東北部海上有一座被稱為「流鬼國」的島嶼,並且經過日本一位學者白鳥庫吉確認就是庫頁島。
唐朝在黑龍江和松花江的匯口處建立了一個貢賦徵集機構,至此每年庫頁島都會向唐朝進貢,唐太宗還加封其來朝使者為騎都尉;10世紀,便由遼朝的五國部節度使繼續管轄庫頁島;隨後便被金朝在12世紀繼續接管這座島嶼,現如今在島上還可以發現金代遺址,並被稱為「卡拉霍通」;元朝時期的忽必烈曾多次徵討庫頁島上的骨嵬部,但是都未能成功,最終在1264年元朝大舉進攻,才使其妥協,並向蒙古人進貢,在元朝的統治下,庫頁島也爆發過多次戰爭,以戰爭的方式反對元朝統治,但是無效。
1368年,元朝被滅,從此失去庫頁島管轄權,明朝勢力開始向庫頁島進軍,並且在1409年被納入明朝版圖,但是當明朝滅亡秦朝開始管轄的時候便出現了巨大的問題,也就是在清朝手中將庫頁島丟失!17世紀中葉,沙俄開始不斷騷擾我國黑龍江地區,戰爭最終發生在1652年,沙俄向清朝大舉進攻,經過幾個月的戰爭之後,最終決定以談判的友好方式來了解這場戰爭,但是最終談判結果就是清朝籤訂了不平等的《尼布楚條約》,其中規定外興安嶺以南是中國的領土,但是當時沙俄並不知曉庫頁島也是中國的領土。
一直到1742年,沙俄派人登上了庫頁島才得知庫頁島所屬中國,但是並沒有正式駐軍,但是平靜的日子在1789年的某一天被沙俄打破,開啟了徵服庫頁島的進程,結果日本在1790年也加入瓜分庫頁島的陣營。兩國之爭最終在1806年爆發,三年後日本再次對庫頁島進行訪查,並得知庫頁島竟然是一座島嶼,然後將其命名為「北蝦夷」,從此庫頁島的南部被日本管轄。沙俄為了和日本瓜分庫頁島最終在1855年籤訂了《下田條約》,其中規定千島群島以南歸日本所有,以北則是沙俄統治。
經歷過鴉片戰爭之後,清王朝將包括庫頁島4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割讓給了沙俄,日本見勢不利,便開始展開明治維新,待國力強盛了之後最終在1904年迎來了巨大的日俄戰爭,此戰役中日本獲勝,在次年將庫頁島佔領。在二戰期間,蘇聯將戰爭也滲入了庫頁島,並在短短的10天之內將庫頁島控制,並發表聲明:已經佔有庫頁島全島。隨後還宣布日本人將遣返回國,隨後大量的日本人在1950年前全部遣返回國,第二年,日本便宣布放棄庫頁島的主權,至此庫頁島才結束戰爭的全貌。
當庫頁島經歷了百年的戰爭之後,他們都忽略了一點,庫頁島是中國的領土,雖然清朝時期少有管轄,但是主權依舊歸中國所有,當他們展開激烈的戰爭之時,完全不顧中國的感受,如今遺留在外的庫頁島再也回歸不了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