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桃葉渡口渡桃葉

2020-12-22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楊曄

  桃葉渡,多麼令人神往而又心生遐想的美麗的名字。

  秦淮河岸,每天晚上,渡口邊上都演繹著當年發生在此處的愛情故事。梳著高高髮髻的紅衣女子,舞姿嫋娜如弱柳扶風,衣袂飄飄似仙女下凡。藍衣小生扮相英俊,風度翩翩。一揮袖,情意綿綿恨離別,一轉身,離別切切淚自湧,沒有一句臺詞,只有若有若無的歌聲迴蕩在寂靜的夜空,歌曲反覆吟唱著「桃葉復桃葉」。依依惜別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相惜相愛之戀拿捏得入骨浸髓。

  佇立船頭,仿佛置身當年目睹王獻之與愛妾的柔情萬千。留步於渡口,如若就是當年送行的隨從,親眼所見愛郎惜別心上人。

  據說東晉時期,王獻之在此迎接愛妾桃葉。由於南浦渡在兩河交接處,水深流湍,翻船事故時有發生,桃葉每次渡河心裡惶惶不安。獻之也對往返秦淮河的桃葉很不放心,常常在渡口親自迎送,並做數首《桃葉歌》吟誦,以示安慰。桃葉因子敬的安撫與愛戀而倍感欣慰。南浦渡因此名聲大噪,久之被稱為桃葉渡。於是桃葉臨渡亦成為千古佳勝和久傳不衰的風流佳話。

  至今,仍有石牌坊屹立在那裡,橫書「古桃葉渡」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正面兩側「細柳夾岸生,桃花渡口紅」,背面「揖搖秦代水,枝帶晉時風」。

  王獻之的三首《桃葉歌》: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葉復桃葉,桃葉連桃根。相連兩樂事,獨使我殷勤。

  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獨採我。

  渡口邊迴蕩的委婉動聽的歌曲就是這幾首詩譜成的曲調。

  那日,坐在畫舫裡,遠遠地就聽見歌聲,委婉動聽鶯鶯燕爾,仿佛從仙境飄渺而來,直把人聽得柔腸百轉。畫舫靠近的時候,依稀可見岸邊紅衣藍衫在燈光下演繹著離別情深。於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看一場桃葉渡的故事。當晚,沿著河岸向著桃花渡的方向順著歌聲尋去。

  恍若當年,紅衣桃葉面若桃花,即將渡河而又惴惴不安,藍衣子敬溫文爾雅,體貼撫慰。四目相望柔情萬種。揮手告別萬般不舍。那一夜,我是最忠實的觀眾,因為很多人來了又走了。我卻一直在那裡,原來不是故事很長,是他們不斷重複桃葉渡的情節。我喜歡他們的服裝,喜歡他們的舞姿。他們如醉如痴沉浸其中。他們看上去那麼美,那麼飄逸。

  儘管情節重複,我還是等到他們演出結束,等到他們換下服裝,然後卸妝。我驚訝地發現,原來他們並不異於常人,但是身材的確很美,我這才發現他們並不是年輕人,他們的年紀至少五十多歲,甚至到了耳順的年齡。男子的年齡似乎還要更大些。

  沒有報酬,沒有掌聲,更多的是遊人在畫舫上留意的一瞥。他們卻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每天都在演繹著美麗的故事。

  桃葉渡已經是一個傳說,他們就是守候傳說的人。

相關焦點

  • 此渡名惟桃葉留
    郗道茂像    桃根桃葉皆王妾,  此渡名惟桃葉留。  同是偏房猶側重,  秦臣無怪一穰侯。  ——張通之《桃葉臨渡》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稼軒此句,真真惹人無限遐思。  桃葉渡在秦淮河和古青溪水道交匯之處,是秦淮河上極熱鬧、極風流的所在。渡頭坊表,金碧煥如。從六朝至明清,兩岸河舫競立,燈船簫鼓,不絕於耳。還記得東晉時王獻之與寵姬桃根、桃葉渡口迎送的故事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桃葉渡的美名,自此就這樣傳開了。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王獻之的這首《桃葉歌》,寫得委實纏綿。
  • 桃葉渡:斯人已故,王獻之為愛妾作桃葉歌
    秦淮河上桃葉渡,桃葉渡上有桃葉。「桃葉渡」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東晉時期秦淮河與古青溪水道兩條河的兩岸栽滿了桃樹,春天到來時有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景,春風把桃花吹落在水面上,渡船的艄公望著滿河的桃葉,謂之曰「桃葉渡。」
  • 南京桃葉渡,東晉書畫家王獻之也曾經在這裡生活過
    而桃葉渡作為南京四十八景之一,就是秦淮河上的一個古渡口。桃葉渡位於南京城南秦淮河與古清溪水道交匯處, 當時的桃葉渡非常寬闊,是南京城最重要的渡口。 清朝順治年間孝陵衛人金雲南遷居渡口,因為水流湍急,常有人落水,便捐建了木橋。康熙二年,易木橋為石橋, 1984年,在渡口原址立桃葉渡碑。
  • 詩詞 |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
    桃葉這才發現,眼前是位帥哥。於是害羞地回答說「那就是我的父親,這方桃花硯本是我家的傳家之寶。」眼前的男子聽後說「原來這是姑娘的傳家寶,小生實在不知。不如你帶我拜見尊父,我好將寶硯歸還。」桃葉一聽,淚水禁不住地流了下來。原來桃葉本來也出自書香門第,奈何後來家道中落,只剩桃葉與衰老的父親相依為命。後來窮愁潦倒的父親就在秦淮河邊的渡口叫賣祖傳下來的桃花硯,因此得了些銀兩勉強度日。
  • 「世間重美人,古渡存桃葉」,這個渡口背後藏著王獻之的風流佳話
    水送橫波山斂翠,一如桃葉渡江時。桃葉渡是南京城南秦淮河上的―個古渡,位於秦淮河與古青溪水道合流處附近,南起貢院街東,北至建康路淮清橋西,又名南浦渡。作為南京古名勝之一,桃葉渡位列於金陵四十八景內。在原渡口處立有「桃葉渡碑」,並建有「桃葉渡亭」,從六朝到明清,桃葉渡處均為繁華地段,河舫競立,燈船蕭鼓。關於桃葉渡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而這個傳說,正與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獻之有關。王獻之是「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也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精通各種書體,行草尤其著名。他在繼承張芝、王羲之書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變革樸拙書風,形成自己的風格。
  • 「大咖薈秦淮」文脈巡禮|桃葉渡:王獻之曾講述過你的故事
    活動中,大咖們將乘坐遊船途經秦淮河邊知名的桃葉渡。桃葉渡又名南浦渡,是「十裡秦淮」上的古渡口,位於秦淮河與古青溪交匯處附近。在今貢院東原利涉橋處,位於淮清橋南,南起貢院街東,北至建康路淮清橋西。六朝時桃葉渡是著名的送別之處,後被列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相傳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之子王獻之,常於此渡口迎接他的愛妾桃葉渡河。
  • 墨裡·乾坤|《玉煙堂法帖》——桃葉渡裡的文採風流
    《桃葉歌》:「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桃葉復桃葉,桃葉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妸娜。春風映何限,感郎獨採我。」王獻之為了續弦,得夫人同意,迎娶家住秦淮和以南的才女桃葉。
  • 桃葉復桃葉——書法一流王獻之,郗道茂成一生遺憾
    桃葉,是王獻之後來深深寵愛的人。他為桃葉作歌: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桃葉復桃葉,桃葉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獨採我。因為王獻之的《桃葉歌》,南京多了一處名勝:桃葉渡。後人很是羨慕王獻之對於桃葉的寵愛。
  • 野外一雜草,跟蒲公英很像,名叫「桃葉鴉蔥」,價值不容小覷
    這種小花的學名叫「桃葉鴉蔥」。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它的葉子,細長細長的,跟桃葉有著的相似;它的莖稈是從底部開始分支,每個莖稈上只開一株花,和蔥比較相似;而且它的莖稈基部會有纖維狀的撕裂物,也和蔥的外觀很像;它的果實上的絨毛和蔥的果實,也有點類似;因此叫它「桃葉鴉蔥」,看來是名副其實了。當然有的地方也叫它「老虎嘴」。
  • 貝親嬰兒爽身露,桃葉精華,爽滑舒適,使用便利,全年可用
    貝親嬰兒爽身露,桃葉精華,爽滑舒適,使用便利,全年可用最近天氣真的越來越熱了,感覺全國各地都有一秒入夏的錯覺,每天都是又潮溼又悶得,要快喘不過氣了!自古以來,桃葉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新款桃葉水沐浴露中充分添加了桃葉提取物精華,有很好的保溼效果,天然植物性成分對肌膚也很溫和。桃葉精華桃葉水中就添加了桃葉精華,對寶寶在夏天引起的熱痱,尿布疹,溼疹等有很好的抑制和鎮靜的作用。
  • 桃葉《答王團扇歌》,全詩語言質樸,借團扇表現了女子的愛情
    桃葉,晉人,生卒年不詳,著名書法家王獻之的妾。據說王獻之很喜歡她,曾為她作《桃葉歌》:「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來迎接。」盛傳於江南。桃葉有《團扇歌》三首,今選其二。答王團扇歌二首(一)七寶畫團扇,燦爛明月光。與郎卻暄暑,相憶莫相忘。
  • 貝親嬰兒爽身露,桃葉精華的粉嫩呵護,沐浴後或出汗後使用更舒適
    貝親嬰兒爽身露,桃葉精華的粉嫩呵護,沐浴後或出汗後使用更舒適痱子是夏天最多見的皮膚急性炎症由於夏天孩子新陳代謝旺盛桃葉提取物這個成分是桃子水所特有的,貝親官網上提及的作用是保溼和殺菌。所謂殺菌,當皮膚上的痱子等各色各樣的疹子被寶寶抓破了,會讓皮膚表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趁機入侵,這個桃葉提取物可能降低感染的風險。
  • 蘅蕪夢冷,桃葉歌殘!
    蘅蕪夢冷,桃葉歌殘。不知不覺中,歲月的眉黛,一筆筆,拱起了驚豔的蘭言諾意,落成一場場絕戀。——前言纖指,輕捻淺冬的味道,舒緩,渴望多開落寞。梅,被雪託著,或淡,或濃,或琳琅。勾著魂,蕩著魄。
  • 灰指甲的剋星就是桃葉.
    桃葉、花和堅果有毒。其中,桃樹葉平,味苦辛,脾經腎經。具有祛風、清熱、殺蟲的作用。主治:頭風、頭痛、風溼、瘧疾、溼疹 、酸痛、癬。本草重生:出汗、化痰、祛溼、殺蟲。 準備大蒜30g,桃葉30g。蒜、桃葉搗碎,每日一次敷於患處。 可有效解毒殺蟲治療甲真菌病。同時要交替著使用。交易冷淡。雞蛋價格持續性的下滑。芬芳。24小時照明情況下。小雜糧。
  • 行吟詩刊丨黎凜:安於他鄉的遊子 心旌像窗外桃葉
    只有鷹,把一聲尖唳刁到雲層奇怪呀,太陽踩著風火輪月亮劃著小船在雲彩裡追桃夭布穀催耕,穀雨生香桃樹更改了自己的願望春風裁剪出的一片片桃葉鏽了鋥亮的喉管,不再蕩漾我曾與它一樣懷著熱烈的相思無論歌唱勞動,愛情還是鄉愁而今,安於他鄉的遊子心旌像窗外桃葉,紋絲不動而桃尖,在蓁蓁的葉子間
  • 夢裡月明桃葉渡,美人正試水晶鞋|紫陌花開 贈美人詩48首
    夢裡月明桃葉渡,美人正試水晶鞋。之三月下幽人陌上花,女兒本色最無邪。海棠自有矜人處,不向春風肆意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