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出上聯: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東放!紀曉嵐想出下聯卻不敢說

2021-01-08 騰訊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有人喜歡運動,有人喜歡美食,有人喜歡暢遊書海,豐富自身的知識。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除了為功名利祿而奮鬥,最大的愛好莫過於帶上一壺美酒,與朋友交流心得,順便切磋一下才華,對聯則是他們繞不開的話題。

古代皇帝雖然不需要考試,但他們也要讀書,否則如何治理天下,如果大字不識幾個,連聖旨都寫不出來,豈不是被大臣偷偷嘲笑。有才的皇帝很多,比如南唐後主李煜,寫下不少名流千古的詞作,若不是出生於帝王之家,李煜的文學水平可能會更高。

不只是李煜,清代的乾隆皇帝也相當有才,儘管乾隆有點自信過度,甚至自封為十全老人,清朝的衰落難辭其咎,但並不能完全否定其才華,他還是有一定水平的。咱們都知道,紀曉嵐乃皇帝身邊的紅人,曾負責編纂《四庫全書》,殊不知,紀曉嵐之所以能被乾隆看上,主要是因為當年他送上的一副對聯。

恰好乾隆也非常喜歡對聯,不論在朝堂之上,還是到其他地方玩耍,基本都會讓紀曉嵐跟隨,主要目的是打發無聊的時間,增添一些樂趣,留下的軼事也挺多。通常情況下,只要乾隆出的對聯,沒有紀曉嵐對不上來的,但紀大才子是聰明人,知道哪些對聯可以對,哪些對聯不能對。

有一段時間,乾隆的工作太忙,很多奏摺需要他批閱,身體上有些吃不消。一日早朝過後,乾隆決定到大街上微服私訪,緩解一下疲憊感,提前讓幾個大臣留下,紀曉嵐也在其中。京城的街上熱鬧非凡,乾隆心情大好,露出久違的笑容,群臣自然也很開心。

由於天氣很熱,溜達了大概半個時辰,乾隆就覺得有些口渴,剛好來到賣西瓜的攤位前,掏出銅錢買了一個大西瓜,並讓商販把西瓜切開。估計西瓜很甜,乾隆一口氣吃了好幾塊,當他準備吃完手中的西瓜就不吃了時,看著自己坐的位置,突然來了靈感,隨口出一個上聯: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東放!

身後的那些大臣,對皇帝的愛好都很清楚,也想在此時表現一下,奈何肚子裡的墨水不夠。乾隆微笑著看了紀曉嵐一眼,漫不經心地說:「你覺得我剛才的上聯怎麼樣?能不能替我補充下聯呢?」紀曉嵐一本正經地回道:「上聯簡直太完美,別說我對不出,估計這世上也無人能有合適的答案。」

聽完紀曉嵐的這番稱讚,乾隆心裡比吃了蜜還甜,自己的上聯居然難倒紀大才子,回宮後可以告訴和珅,讓他好好挖苦一下紀曉嵐。據說,雖然這個上聯很難度,大紀曉嵐其實早就想出下聯,只是不敢說出來,因為古代天子天子坐北朝南,掌管著整個江山,怎麼對都不合適,索性就說自己對不出,可見紀曉嵐的智慧真不一般。

相關焦點

  • 乾隆出上聯:金木水火土,和珅與紀曉嵐各出一下聯,水平一目了然
    提起清朝的歷任皇帝,乾隆無疑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歷經康熙、雍正兩代奠定了國力強盛的基礎,民生富足國庫充盈,這也就使得,乾隆在位期間勤於政事的同時,還能有著諸多廣為人知的愛好,像是下江南遊玩、寫詩作對,可以說,看出乾隆作為皇帝愛好是十分廣泛的。
  •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和珅汗都下來了
    和珅看到香噴噴的五花肉,突然來了靈感;於是,趕緊對乾隆爺說:「臣看著這五花肉,突然想出個上聯!」乾隆爺一聽,難得草包的和珅也能主動說對對子,就當一樂子,助助興!於是對和珅說:「出上聯吧!」和珅得到了乾隆的支持,先是很傲嬌地看了紀曉嵐一眼,然後得意洋洋。那意思就是說,我也不是白給的,也有文採。
  • 乾隆出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曉嵐連忙對出下聯
    在唐朝有一位叫做乾隆的皇帝,他和他的一位大臣紀曉嵐都非常的喜愛對對聯,留下了很多讓人津津樂道樂道的妙對,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吧!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非常的喜歡對對聯,每次在南巡的時候看到好看的風景和一些有趣的事情都會對出一些非常絕妙的對聯。通常乾隆都會帶上紀曉嵐,等到想要對對聯的時候就叫紀曉嵐來幫忙對出合適的下聯。每次乾隆微巡私訪經過古寺廟時都要題詩一首。
  • 紀曉嵐出一上聯:「寸土寺內少女妙」,和珅的下聯太經典,不得不服
    這不可不像和珅的風格,和珅怎麼會帶皇帝去寺廟這種在皇宮根本不缺的地方呢?如果是去上香的,那麼皇帝肯定會將他「踢出群聊」。此時的乾隆早就連魂兒都被勾走了,眼裡只有那位妙齡少女,跟著人家進入大殿。這個時候紀曉嵐大喊道:「我有一個上聯,王三爺要不要聽聽?」乾隆想了想,在美女面前賣弄一下自己的博學也是好的,於是答應了紀曉嵐。
  • 和珅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出的下聯,竟讓和珅下跪認錯
    和珅害怕紀曉嵐又搶了他的風頭,於是和珅就搶先一步。可是誰能想到和珅作出了上聯之後,紀曉嵐立刻對出下聯。而紀曉嵐的下聯竟然讓和珅下跪認錯。和珅又是犯了什麼錯呢? 幾把蔥的故事 為了討乾隆歡心 和珅在看到飯桌上擺了一道五花肉之後,沉思片刻就開始對乾隆皇帝說他要做對聯。於是和珅就做出了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
  • 知府出一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紀曉嵐對出的下聯堪稱經典
    從官銜上來看,清朝的知府是正四品官,雖然與朝廷大臣沒得比,但也算不低的了,至少比縣令大的多。大才子紀曉嵐,三十一歲考中進士,經過多年的努力,依靠過人的才華,逐漸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欣賞,最終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其實,紀曉嵐的仕途也並非一帆風順,與和珅相比,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坎坷,還曾因受到兩淮鹽引案的牽連,被發配戍邊。
  • 紀曉嵐出上聯「寸土寺內少女妙」,和珅巧對下聯,化解了一場尷尬
    於是,傳播下來的對聯不可謂不多。其中,對聯故事裡,最有名的還是一對冤家——紀曉嵐和和珅了。我們都知道乾隆時代是比較特殊的一個時代,不僅國泰民安,而且乾隆本人也比較「閒」。我們都知道乾隆比較喜歡遊山玩水,曾經六下江南,喜歡蓋印章,順便提點字。
  • 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難倒一群才子,紀曉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紀曉嵐在中國文化事業上的貢獻,人們是給予充分肯定的。因為紀曉嵐無論從民間傳說所反映的人民意願,還是他在學術上所作的絕大貢獻,他都無疑是一位中國名人,同時他也是世界名人。 有關紀曉嵐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有一個跟對對聯有關: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難倒了一群才子,紀曉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 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巧妙對下聯,成為經典佳對
    現代人們熱愛對聯,那麼古人肯定也不例外,無論是詩人詞人,還是達官顯貴都偏愛對聯文化。 然而今天這個和珅與紀曉嵐的故事同樣充滿趣味性。 或許很多看過影視劇或者對歷史了解比較多的人都知道,紀曉嵐是古代著名的忠臣,而和珅是古代著名的貪官。但是他們兩個在清朝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一次,乾隆皇帝帶著他們吃飯,有一道菜就是五花肉。和珅最喜歡討皇帝歡心,於是興高採烈地站起來,說要出一句對聯,乾隆很是歡喜,讓他大聲念出來。
  • 上聯:「兩口子騎一馬,多難受」,一書生對出了下聯,讓人拍案叫絕
    但是這裡面也有大講究,如果你沒有天分,就算讀再多的書,也不可能作出一首好詩。但對子就不同了,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就算是田裡種地的老漢他都能對出對子來。 今天就來為大家說一個對聯故事。
  • 和珅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的下聯,讓和珅下跪認錯
    乾隆喜歡耍點小聰明,賣弄自己的才華,經常找紀曉嵐對對聯,想要把紀曉嵐給難住,看他出醜。有一次,乾隆冥思苦想想到了一個上聯「煙鎖池塘柳」,找紀曉嵐對出下聯。紀曉嵐想了一會,就對出了下聯「炮鎮海城樓」,也是用五行作為偏旁部首,非常的工整。
  • 道士娶妻自擬上聯:太極兩儀生四象,紀曉嵐下聯色香俱佳美人含羞
    道士娶妻自擬上聯:太極兩儀生四象,紀曉嵐下聯色香俱佳美人含羞!朝臣出上聯:「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紀曉嵐的下聯太謔!紀曉嵐本名紀昀,清朝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30歲考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
  • 上聯「打遍天下吃肉」,下聯難倒眾人,紀曉嵐巧對堪稱經典!
    正如說福報的一副對聯,上聯是「天地無私,為善自然獲福」,下聯是「聖賢有教,修身可以齊家」,這副對聯就是告訴人要修身,才能讓家族安穩,修身同時也是修福。清朝乾隆年間,民間就有很多有關對聯的趣事。乾隆皇帝效仿他的爺爺康熙,數次下江南遊玩,在這過程當中,紀曉嵐一直陪伴在乾隆的身邊,為其排憂解悶。一日,乾隆忽來雅興換上便衣,就帶著紀曉嵐一同出去閒轉,君臣二人走走談談,不一會就來到了熱鬧的街巷。遠處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乾隆是個喜歡看熱鬧的人,就湊上前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 乾隆提出一上聯,紀曉嵐勉強對上,和珅無言,後人評價:太勉強
    由於園子裡沒有筆墨紙硯,二人又戰戰兢兢地跪在御前,現場做八股文是不可能的,乾隆想了個好辦法,出了上聯,看誰能對上,對下,對著工整的就點當朝狀元郎。此乃選狀元之重任,自然不能馬虎,於是乾隆四下望了望御花園的風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鎖池柳。這幅上聯,並非乾隆本人所想,而是《中洲草堂遺稿》中的一句,是明代陳子升寫的。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曉嵐的下聯堪稱絕對
    對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在中國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秦漢時期就能見到對聯的身影,每逢過年的時候人們就會在大門的兩側懸掛桃符,每年如此就成了習俗,便有了春聯這一說。到宋朝以後,春聯已經進入每家每戶,極為盛行,因為春聯常常為刻在桃木板上,所以在王安石的始終稱之為桃符。
  • 和珅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巧對下聯,給和珅挖了個坑
    對對子同樣也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真正的文化水平,而且有的對聯其中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就看對對聯的人能否看出來了。在清朝,曾有兩位著名的官員對了一副對聯,他們就是和珅與紀曉嵐。和珅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巧對下聯,雖然看似對的非常巧妙,卻給和珅挖了個坑。二.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一出,成為經典佳對
    看來這個上聯非常有趣,李姓開始躍躍欲試了,那麼他對得下聯是什麼呢?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難開。」 下聯的李木對上聯的張弓,李木匠對張弓手,可以說對的非常工整。
  •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妙對下聯,乾隆連連稱讚
    在古代的時候,由於科技不像現在這樣的發達,所以沒有很多打發時間的娛樂活動,於是很多的人都會將對對聯作為一種娛樂活動。 在清朝有一位非常喜歡對對聯的皇帝叫做乾隆,乾隆手下有兩位臣子,分別叫做紀曉嵐和和珅,他們之間常常會產生一些非常有趣的對子,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分享一下吧。
  • 皇帝出一上聯:「昨日黃花閨女」,女子對出下聯,如同千古絕對
    今天來說一說傳統文化中的對聯,古代文人墨客格外喜歡對對子,連乾隆皇帝也非常喜歡對對子,歷史上的大文豪蘇東坡、唐伯虎、紀曉嵐等人也留有經典對聯流傳至今。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其中一字一音都是非常有特點的。根據史書記載,對聯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
  • 上聯:好馬不吃回頭草! 下聯非常經典
    ,上聯:「牛皮擰鞭鞭打牛」,下聯:「葦草織席席蓋葦」,上聯:「吃西瓜皮往東拋」,下聯:「看左轉書向右翻」,紀曉嵐曾經也為鐵匠寫過春聯。它是這樣的,上聯:「三間東倒西歪屋」,下聯:「一個千錘百鍊人」。這只是才子紀曉嵐經典對聯的一部分,可以說,紀曉嵐這三幅對聯無論是從意境上,還是從句式上來說都是極其經典的。常人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