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曉嵐的下聯堪稱絕對

2020-12-26 舊史心說

自唐宋以來,唐詩宋詞盛行,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們可以想像到這樣一種場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人們用新桃把舊符換下的場景,表示辭舊迎新的意思。」對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在中國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秦漢時期就能見到對聯的身影,每逢過年的時候人們就會在大門的兩側懸掛桃符,每年如此就成了習俗,便有了春聯這一說。

到宋朝以後,春聯已經進入每家每戶,極為盛行,因為春聯常常為刻在桃木板上,所以在王安石的始終稱之為桃符。然而到了明朝之後人們不僅在門上掛春聯還常常在口頭被文人墨客朗誦,時不時還創造出一些新的對聯、雅句。到了清朝,對聯就如唐詩宋詞一樣興盛,甚至達到了頂峰。清朝的乾隆皇帝甚是喜愛對對聯,最讓人回味無窮的便是乾隆和紀曉嵐留下來的妙趣橫生的巧對。

在清朝,乾隆皇帝常常在閒暇之餘吟詩作對,偶爾也會出上聯讓臣子想出下聯。在幾次江南遊歷,看到哪裡景色優雅就會吟詩作對,可謂是走到哪題到哪。而紀曉嵐對江南的風景甚是了解,所以乾隆常常在微服私訪的時候帶上紀曉嵐一同前去,便叫紀曉嵐帶上筆墨,以便並在乾隆雅致到來時為乾隆磨墨提筆。

有一次乾隆在微訊私訪的時候烈日炎炎,乾隆和一些官員都被曬得汗如雨下,隨後乾隆指著太陽作了一句對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乾隆手下的一些官員知道乾隆的性格,便紛紛湊到乾隆身邊將自己想出的下聯告訴乾隆,可是乾隆總是覺得差點意思,於是對著諸位官員問道:「眾卿誰能對的上來?」雖然這些大臣都是朝廷官員,但是論對對聯,功底和乾隆皇帝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乾隆也沒指望這些大臣能夠對出什麼精闢的下聯,於是乾隆皇帝將眼光放在了紀曉嵐的身上,紀曉嵐在當時是出了名的才子。於是乾隆直接命令紀曉嵐對出下聯,紀曉嵐二話不說直接脫口而出:「單木事木,倆木是林,仨木是森。」此句一出,和乾隆的上聯不但在五行上巧妙連接還在押韻上對上了號,眾多大臣也紛紛叫好。

相關焦點

  • 乾隆出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曉嵐連忙對出下聯
    在王安石的元日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在大年初一歡呼雀躍的場景,在詩中除了寫了人們歡快的場景也描寫了人們用「新桃」換下「舊符」的場景,這主要就表現為辭舊迎新的意思。在唐朝有一位叫做乾隆的皇帝,他和他的一位大臣紀曉嵐都非常的喜愛對對聯,留下了很多讓人津津樂道樂道的妙對,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吧!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非常的喜歡對對聯,每次在南巡的時候看到好看的風景和一些有趣的事情都會對出一些非常絕妙的對聯。通常乾隆都會帶上紀曉嵐,等到想要對對聯的時候就叫紀曉嵐來幫忙對出合適的下聯。每次乾隆微巡私訪經過古寺廟時都要題詩一首。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一出,成為經典佳對
    近來對聯在網絡上異常火爆,無論什麼樣的對聯,網友都能對出下聯,而且有的下聯不管是平仄,還是意境都十分工整,也堪稱經典。對聯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因為它不像古詩那樣需要很高的文學造詣,雖然對聯也有陽春白雪型的,但是不乏很多通俗易懂的。 對於這種特殊存在的對聯,什麼人都可以對。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網友的下聯真妙
    有一上聯十分流行,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這就讓網友們按捺不住了,很多位網友對出下聯,好比這個下聯:單木是木,雙木是林,三木是森。還有個網友的下聯更為經典: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看到這些網友的下聯,讓人不禁感慨真妙啊!
  • 千古絕對!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是什麼
    曾經有一個人出了這樣一副對聯,被稱為千古絕對!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有人說下聯太絕了,你知道是什麼嗎?宋朝時期的蘇東坡是一個清心寡欲的詩人,尤其喜歡吟詩作賦和遊山玩水,雖然世事艱難,但心境依然坦然。在被貶官後,別人都是傷心難過,而他卻研製出了東坡肉,靠味覺的滿足來撫慰自己靈魂的不安,這樣的自在心態值得壓力大的現代人學習。
  • 「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網友對下聯,太有才
    在清朝乾隆時,當時的文人中,對於對聯研究最深和運用最純熟的就要數大學士紀曉嵐了,紀曉嵐是出了名的才思敏捷,據說有一次乾隆賞賜了和珅一幅對聯,上聯是「君恩深似海」,下聯是「臣忠重如山」。和珅非常高興地把這對聯給貼到了和府的門前,自己也大擺宴席,請同僚們來自己家吃飯,紀曉嵐也名列受邀的名單上。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網友寫數個下聯卻犯大忌
    隨便舉個例子:七層寶塔,層層孔明諸閣亮這是一個至今沒有找到完美下聯的絕對。它的難點在哪裡?在這11個字中,出現了3個「層」字,孔明其實就是「諸葛亮」,把「葛」改成了一個「閣」字,這11個字的意義就完整了:有一座7層寶塔,每一層塔孔明亮,整個塔閣也是亮堂堂的。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才子對出下聯,讓人稱讚
    有人給出一句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問在場有誰能夠接出下聯,就可以免喝三杯酒。大家頓時陷入了沉思之中,一時間沒有人能回答這句上聯。這副上聯是一個合字聯,想要對出,並非是一件易事。有的才子對「一人是人,二人是從,三人是眾」,這副下聯看似是好對,實際上犯了對聯的錯誤,上聯有一、二和三,那麼下聯就不能再次出現這些數字,這其實是語義重複,對仗並不工整。但是在場的才子,都是以「一二三」作為下聯,很多人都犯了相同的錯誤,紛紛喝酒自罰。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一出震驚四座
    要對出好對子並非輕而易舉,要對出佳聯絕對更是「吟安一個字,拈斷數根須」。古代普通老百姓對對子純粹是消遣娛樂,博眾人一笑。而文人墨客對對子不僅要對得上,還要對的美、對得妙,若是意境達不到,則不能彰顯自己的才華鰲裡奪尊。對對聯從單純的天對地、奇對偶、動對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為古人在酒桌上飲酒的一個遊戲,可見對聯受眾之廣。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堪稱經典,真是千古絕對
    請對出下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路呢?小編在這就給出一種答案吧:水冷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也許大家沒有看明白為何如此對,小編就在這解釋一下。百千萬三字,各取自「丁香花」中。繁體字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頭正好是百、千、萬!如此對出下聯,是不是非常工整呢?說起這個對子那也是大有來頭,相傳這是乾隆皇帝所作出的對子!
  • 上聯「打遍天下吃肉」,下聯難倒眾人,紀曉嵐巧對堪稱經典!
    正如說福報的一副對聯,上聯是「天地無私,為善自然獲福」,下聯是「聖賢有教,修身可以齊家」,這副對聯就是告訴人要修身,才能讓家族安穩,修身同時也是修福。乾隆皇帝效仿他的爺爺康熙,數次下江南遊玩,在這過程當中,紀曉嵐一直陪伴在乾隆的身邊,為其排憂解悶。一日,乾隆忽來雅興換上便衣,就帶著紀曉嵐一同出去閒轉,君臣二人走走談談,不一會就來到了熱鬧的街巷。遠處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乾隆是個喜歡看熱鬧的人,就湊上前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人群中間是一位衣衫襤褸的乞丐,正坐在地上寫書法。
  • 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難倒一群才子,紀曉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紀曉嵐在中國文化事業上的貢獻,人們是給予充分肯定的。因為紀曉嵐無論從民間傳說所反映的人民意願,還是他在學術上所作的絕大貢獻,他都無疑是一位中國名人,同時他也是世界名人。 有關紀曉嵐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有一個跟對對聯有關: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難倒了一群才子,紀曉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 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難倒一群才子,紀曉嵐對出下聯堪稱絕對
    古往今來,歷史上的名對佳對浩如煙海,能流傳後世被稱為絕對的也比比皆是,我們通過仔細的研讀發現,真正的千古絕對,都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文字遊戲,裡面有的暗含豐富的人生哲理,有的包含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有的插科打諢暗中諷喻,有的則氣吞山河,雄心萬丈。這些好對子,大多數都是即興應對,而且言之有物,如果只是逐字逐詞的去搭配,則失去了對聯的靈魂。
  • 知府出一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紀曉嵐對出的下聯堪稱經典
    清朝時期,每個省的最高長官稱為總督,而省的下面又有府、縣,府就相當於現在的市,其最高長官則為知府,跟現在的市長差不多。
  • 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7個字難倒眾人,紀曉嵐的下聯堪稱妙對
    烏巡撫早就知道紀曉嵐聲名在外,有一定的才華,今日正好得見,就想考驗他一番,就在紀曉嵐帶著學生們離開之際,這位姓烏的巡撫卻攔住了他們,對眾人說:「聽說翰林院都是大才子,我這裡有一副對聯,不知道各位能否賜教下聯呢?」紀曉嵐本就是對聯的愛好者,聽到有對聯要對,滿口答應,眾人也是躍躍欲試。
  • 和珅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的下聯,竟讓和珅下跪認錯
    說起紀曉嵐和和珅之間的故事,受影視作品的影響,很多人都略知一二。在眾多影視作品裡,紀曉嵐都是正面的形象,和珅都是反面的形象。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在歷史上兩個人的形象都是這樣的。紀曉嵐在歷史上確實是個忠臣,而和珅確實是個貪官。因為這兩個人之間有很多的爭鬥。
  • 乾隆出上聯: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東放!紀曉嵐想出下聯卻不敢說
    不只是李煜,清代的乾隆皇帝也相當有才,儘管乾隆有點自信過度,甚至自封為十全老人,清朝的衰落難辭其咎,但並不能完全否定其才華,他還是有一定水平的。咱們都知道,紀曉嵐乃皇帝身邊的紅人,曾負責編纂《四庫全書》,殊不知,紀曉嵐之所以能被乾隆看上,主要是因為當年他送上的一副對聯。
  •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了幾千年,長久沉澱下來,頗有些可研究之處。對聯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領域,發展到現在,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著名的場面出現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乾隆和珅紀曉嵐三人湊一堆時,必須要玩上幾回對聯遊戲。有一回紀曉嵐和和珅受邀一起去吃酒,就發生了對聯的爭鬥。
  • 道士娶妻自擬上聯:太極兩儀生四象,紀曉嵐下聯色香俱佳美人含羞
    道士娶妻自擬上聯:太極兩儀生四象,紀曉嵐下聯色香俱佳美人含羞!朝臣出上聯:「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紀曉嵐的下聯太謔!紀曉嵐本名紀昀,清朝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30歲考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
  • 紀曉嵐出一上聯:「寸土寺內少女妙」,和珅的下聯太經典,不得不服
    很顯然,和珅這次並沒有把馬屁拍到馬蹄子上,在支走紀曉嵐後,和珅捅了捅乾隆爺,乾隆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次和珅也沒有讓他失望。於是皇帝丟下紀曉嵐,在和珅的帶領下,看到了一位十分好看的女子,長得那叫一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 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巧妙對下聯,成為經典佳對
    這時,和珅便說出了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 這副上聯其實並不好對,上聯中有很多數字,而且對聯又十分的應景,其中三、四、五數字又是有一定的順序,屬於典型的數字聯。乾隆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到下聯,於是就看向身邊的紀曉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