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上聯十分流行,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這就讓網友們按捺不住了,很多位網友對出下聯,好比這個下聯:單木是木,雙木是林,三木是森。還有個網友的下聯更為經典: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看到這些網友的下聯,讓人不禁感慨真妙啊!
從古至今,無論何時何地,什麼樣的場合,我們都可以通過對聯來顯示文化的底蘊。對聯在我國受到很多文人墨客的喜愛,大家相聚在一起,把酒言歡,作上幾幅對子,給聚會增添幾分樂趣。對聯的題材是無限的,任意一個物體都有可能成為對聯的最佳題材。而如今,網絡上很多網友也紛紛加入到寫對聯的行列中,使得我們可以看到對對聯的樂趣。
還記得《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有這麼一段,乾隆帝帶著和珅和紀曉嵐微服私訪,路過一個寺廟,進去之後就看到寺廟裡面有一個四方的臺子,這臺子上還有一個四方的鼎,於是乾隆皇帝就作出了一個上聯:「四方臺,臺四方,四方四方朝四方」。
和珅一聽,立馬在乾隆帝面前表現一番。只見這和珅跪下叩頭大拜,隨即說道:「萬歲爺,爺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但當時紀曉嵐沒有想好這下聯,於是他便沒有說話。直到有幾匹馬經過他們身邊時,有匹馬放了一個響屁,燻得三人趕緊走遠一些。紀曉嵐突然靈光乍現,立馬就想出了下聯:「馬匹何,何馬屁,馬屁馬屁大馬屁」。乾隆帝聽著覺得很有趣,於是開懷大笑,但是和珅由於被紀曉嵐直接地拆穿了自己的心思,臉色瞬間不好看了。
在歷史上,和珅雖然是大貪官,但是他在書法的造詣很高,為了迎合乾隆帝,他在詩文方面經常鑽研,頗有研究。而紀曉嵐就更不用說,紀曉嵐才蒙學的時候,就寫出了好對「牛皮擰鞭鞭打牛,葦草織席席蓋葦」。他本身也是一個極具才華的人,並且為中華文化史做出傑出的貢獻。當和珅和紀曉嵐湊在一起的時候,就特別有意思,這倆在乾隆帝的面前總會互相掐起來,然後產生一系列的妙語,總是能惹得乾隆帝開懷大笑。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寓意吉祥美好的對聯,這就是我們的春聯。家家戶戶都會選一個寓意極好的春聯,粘在門上面。春聯是春節的必備傳統習俗項目,表達著人們對新的一年闢邪免災,吉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在團圓的日子和家裡人一起貼上對聯,一起對未來新的一年有美好的嚮往。
對聯有很多種類,適用於各種場合。比如說祝壽的時候,我們有壽聯;哀悼去世的人,我們叫輓聯;慶祝喜事,我們有喜聯。人們總是能把合適的對聯放在適合的場景裡,祝賀也好,弔唁也罷,都是表現人們的一個心理狀態,也是一種心理精神的寄託。對聯已經進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文化也隨之在產生著變動。
隨著網絡的發達,網友對起對聯來也是得心應手,其實現在大家把對聯說的更加的淺顯易懂,同時也在對聯裡訴說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對聯不再僅僅是文人墨客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到現在也成老百姓記錄生活的一種有趣的方式。現在的對聯更接「地氣」,藝術就是來源於生活。
這「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除了我們剛剛說的下聯,還有網友對出了其他下聯「異人為人,二人為從,三人為眾」,還有的網友表示不服,隨即對出「一口為口,兩口為回,三口為品」。網友們各自發揮著自己的想像,那麼你的下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