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網友的下聯真妙

2020-12-26 嘆古長歌

有一上聯十分流行,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這就讓網友們按捺不住了,很多位網友對出下聯,好比這個下聯:單木是木,雙木是林,三木是森。還有個網友的下聯更為經典: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看到這些網友的下聯,讓人不禁感慨真妙啊!

從古至今,無論何時何地,什麼樣的場合,我們都可以通過對聯來顯示文化的底蘊。對聯在我國受到很多文人墨客的喜愛,大家相聚在一起,把酒言歡,作上幾幅對子,給聚會增添幾分樂趣。對聯的題材是無限的,任意一個物體都有可能成為對聯的最佳題材。而如今,網絡上很多網友也紛紛加入到寫對聯的行列中,使得我們可以看到對對聯的樂趣。

還記得《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有這麼一段,乾隆帝帶著和珅和紀曉嵐微服私訪,路過一個寺廟,進去之後就看到寺廟裡面有一個四方的臺子,這臺子上還有一個四方的鼎,於是乾隆皇帝就作出了一個上聯:「四方臺,臺四方,四方四方朝四方」。

和珅一聽,立馬在乾隆帝面前表現一番。只見這和珅跪下叩頭大拜,隨即說道:「萬歲爺,爺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但當時紀曉嵐沒有想好這下聯,於是他便沒有說話。直到有幾匹馬經過他們身邊時,有匹馬放了一個響屁,燻得三人趕緊走遠一些。紀曉嵐突然靈光乍現,立馬就想出了下聯:「馬匹何,何馬屁,馬屁馬屁大馬屁」。乾隆帝聽著覺得很有趣,於是開懷大笑,但是和珅由於被紀曉嵐直接地拆穿了自己的心思,臉色瞬間不好看了。

在歷史上,和珅雖然是大貪官,但是他在書法的造詣很高,為了迎合乾隆帝,他在詩文方面經常鑽研,頗有研究。而紀曉嵐就更不用說,紀曉嵐才蒙學的時候,就寫出了好對「牛皮擰鞭鞭打牛,葦草織席席蓋葦」。他本身也是一個極具才華的人,並且為中華文化史做出傑出的貢獻。當和珅和紀曉嵐湊在一起的時候,就特別有意思,這倆在乾隆帝的面前總會互相掐起來,然後產生一系列的妙語,總是能惹得乾隆帝開懷大笑。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寓意吉祥美好的對聯,這就是我們的春聯。家家戶戶都會選一個寓意極好的春聯,粘在門上面。春聯是春節的必備傳統習俗項目,表達著人們對新的一年闢邪免災,吉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在團圓的日子和家裡人一起貼上對聯,一起對未來新的一年有美好的嚮往。

對聯有很多種類,適用於各種場合。比如說祝壽的時候,我們有壽聯;哀悼去世的人,我們叫輓聯;慶祝喜事,我們有喜聯。人們總是能把合適的對聯放在適合的場景裡,祝賀也好,弔唁也罷,都是表現人們的一個心理狀態,也是一種心理精神的寄託。對聯已經進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文化也隨之在產生著變動。

隨著網絡的發達,網友對起對聯來也是得心應手,其實現在大家把對聯說的更加的淺顯易懂,同時也在對聯裡訴說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對聯不再僅僅是文人墨客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到現在也成老百姓記錄生活的一種有趣的方式。現在的對聯更接「地氣」,藝術就是來源於生活。

這「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除了我們剛剛說的下聯,還有網友對出了其他下聯「異人為人,二人為從,三人為眾」,還有的網友表示不服,隨即對出「一口為口,兩口為回,三口為品」。網友們各自發揮著自己的想像,那麼你的下聯呢?

相關焦點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是什麼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有人說下聯太絕了,你知道是什麼嗎?宋朝時期的蘇東坡是一個清心寡欲的詩人,尤其喜歡吟詩作賦和遊山玩水,雖然世事艱難,但心境依然坦然。在被貶官後,別人都是傷心難過,而他卻研製出了東坡肉,靠味覺的滿足來撫慰自己靈魂的不安,這樣的自在心態值得壓力大的現代人學習。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一出,成為經典佳對
    其臨死前舉國託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 先有劉邦大一統,後有劉備以德服人,最後再加一個劉德華。劉德華是上個世紀香港四大天王之一,而且為人處世特別隨和,總是在被人危難之時伸出援手,雪中送炭。 此三人組成的上聯可謂是牛氣沖天,那麼怎樣的下聯才能對的上這麼霸氣的上聯呢?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網友寫數個下聯卻犯大忌
    很多人覺得對對聯容易,畢竟與古詩相比,上聯人家已經想好了,咱們只要依樣畫葫蘆就行了。但這個想法顯然錯了,畢竟依樣畫葫蘆也得畫得像、畫得妙才行。所以不少對聯迷便找了一個看似簡單的來對,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副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這個上聯是不是看上去是不是挺沒水平?其實就是拿漢字:日、昌、晶3個字來說事,但它卻讓不少對聯高手犯了對對子的大忌。
  • 乾隆出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曉嵐連忙對出下聯
    在王安石的元日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在大年初一歡呼雀躍的場景,在詩中除了寫了人們歡快的場景也描寫了人們用「新桃」換下「舊符」的場景,這主要就表現為辭舊迎新的意思。在唐朝有一位叫做乾隆的皇帝,他和他的一位大臣紀曉嵐都非常的喜愛對對聯,留下了很多讓人津津樂道樂道的妙對,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吧!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非常的喜歡對對聯,每次在南巡的時候看到好看的風景和一些有趣的事情都會對出一些非常絕妙的對聯。通常乾隆都會帶上紀曉嵐,等到想要對對聯的時候就叫紀曉嵐來幫忙對出合適的下聯。每次乾隆微巡私訪經過古寺廟時都要題詩一首。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曉嵐的下聯堪稱絕對
    自唐宋以來,唐詩宋詞盛行,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們可以想像到這樣一種場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人們用新桃把舊符換下的場景,表示辭舊迎新的意思。」
  • 「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網友對下聯,太有才
    在清朝乾隆時,當時的文人中,對於對聯研究最深和運用最純熟的就要數大學士紀曉嵐了,紀曉嵐是出了名的才思敏捷,據說有一次乾隆賞賜了和珅一幅對聯,上聯是「君恩深似海」,下聯是「臣忠重如山」。和珅非常高興地把這對聯給貼到了和府的門前,自己也大擺宴席,請同僚們來自己家吃飯,紀曉嵐也名列受邀的名單上。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才子對出下聯,讓人稱讚
    有人給出一句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問在場有誰能夠接出下聯,就可以免喝三杯酒。大家頓時陷入了沉思之中,一時間沒有人能回答這句上聯。這副上聯是一個合字聯,想要對出,並非是一件易事。有的才子對「一人是人,二人是從,三人是眾」,這副下聯看似是好對,實際上犯了對聯的錯誤,上聯有一、二和三,那麼下聯就不能再次出現這些數字,這其實是語義重複,對仗並不工整。但是在場的才子,都是以「一二三」作為下聯,很多人都犯了相同的錯誤,紛紛喝酒自罰。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一出震驚四座
    而文人墨客對對子不僅要對得上,還要對的美、對得妙,若是意境達不到,則不能彰顯自己的才華鰲裡奪尊。對對聯從單純的天對地、奇對偶、動對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為古人在酒桌上飲酒的一個遊戲,可見對聯受眾之廣。相傳在明代,一南方士子進京趕考。到京師後於同鄉或者相識的朋友聚在一起,飲酒作詩、談論風月。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堪稱經典,真是千古絕對
    請對出下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路呢?小編在這就給出一種答案吧:水冷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也許大家沒有看明白為何如此對,小編就在這解釋一下。百千萬三字,各取自「丁香花」中。繁體字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頭正好是百、千、萬!如此對出下聯,是不是非常工整呢?說起這個對子那也是大有來頭,相傳這是乾隆皇帝所作出的對子!
  • 上聯「孫悟空金箍棒,能長能短」,下聯被網友對出,成為妙對
    蘇軾一聽就樂了,隨後想到了一個上聯,便對蘇小妹說:「哥哥這裡有一副上聯,你如果對出來,我就真承認你的才學了」,蘇小妹對對聯十分感興趣,自然滿口答應。 蘇軾於是就說出了上聯「餓鼠搶牆,妹妹畫貓驚餓鼠」,這副上聯就是即景之聯,想要對出下聯也要在周邊採景,否則很難應對出來。
  • 書生出上聯:「白水泉三口為品」,牧羊女妙對下聯,書生自愧不如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山間牧羊女的故事,書生出上聯:「白水泉三口為品」,牧羊女妙對下聯,書生自愧不如,這是怎樣的一副精彩下聯呢?一、對聯的趣味性對聯的基本格式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看起來枯燥無趣,其實裡面大有文章所在。
  • 女子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妙對下聯後,成千古絕對
    文/鏡子標題:女子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妙對下聯後,成千古絕對在我國古代優秀的歷史文化當中,出現了不少的文人墨客。他們都憑藉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寶藏。正因為這樣,我們更需要仔細的揣摩他們的詩詞,從中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優秀文化。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產生不少的有趣故事,而唐伯虎就是這麼一個非常有趣的才子。相信了解歷史的朋友們對唐伯虎並不陌生,小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放到現在就是江蘇省蘇州人。在他剛出生的時候,家境就比較富裕從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
  • 上聯「好說,難說,好難說」,7個字中有3個字相同,下聯堪稱妙對
    據說有一日蘇軾當年在杭州做知府,於是就在西湖的旁邊修建了一座蘇堤。蘇軾在忙於政事的空閒時間,經常乘舟在西湖遊玩。今日蘇軾依然和往常一樣乘舟江上,手裡拿著一個錫壺,一不小心錫壺掉入西湖中,蘇軾一下子就來了靈感,於是對到: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錫壺惜乎。這個對聯妙就妙在裡面的「西湖」和「錫壺」是諧音,全句讀起來還十分的連貫,堪稱是經典的一副佳作。
  • 姓李的出上聯,「李耳李淵李連杰,李姓為王」,黃姓網友對的下聯解氣
    雖然這種對聯結構不算嚴謹,平仄也沒有那麼押韻,但因為其接地氣,難度又不高,因此很受網友們歡迎。 還真別說,我前段時間就在網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姓氏對聯,語出驚人,讓人震撼,這個對聯的上聯是一位姓李的網友出的,李姓網友出的上聯是:「李耳李淵李連杰,李姓為王」,聽起來是不是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 請賜下聯!上聯:雅思打球思維妙。
    經常有奇思妙想。網友們評價說「第一次看鄭思維打球,感覺打得很有靈性,有種為羽球而生的感覺。」 「簡直是對國內高大型選手絕妙的諷刺,這才叫用腦打球,注意連貫。」 「這個小夥子爆發力、身體條件並不差,最重要的是腦子靈活」。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網友下聯令人讚嘆,大寫的服
    比如民間有這樣一個經典上聯:「一塊五花肉花五塊一」,就曾難倒了不網友。大家別小看這個上聯,它正讀反讀都一樣,而且還用了兩個數量詞,據說是一個肉攤老大爺所寫。後來有網友腦洞大開,對出了下聯「日照老年人年老照日」,日照是個地名,也算是對得相當工整了。
  • 過年回家,有人出一上聯「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下聯更妙
    大過年的,能不能不談那些憂傷的問題,誰要是問你這些問題,你就跟他出個上聯,對死他。接下來,我就為大家出一上聯,看你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表姐表妹表姑父誰能對出來。我的上聯是: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
  •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了幾千年,長久沉澱下來,頗有些可研究之處。對聯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領域,發展到現在,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餐桌上有一盤五花肉,和珅頓時有了靈感,出了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為了讓皇帝開心,同時也能夠挫挫和珅的威風,一下子對出下聯"五兩六錢七把蔥"。皇帝一聽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