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老農民(網名),五臺豆村大石嶺村 人。受過苦,教過書,做過飯,修過路,架過橋,背過窯,經歷頗豐,終無所成。曾任職於忻州師院,現已退休。
「逢九」隨想
——老年紀事之十七
不知不覺之間,是第八個"逢九」的年頭,出於「維穩」的需要,家裡人為我準備了紅背心、紅褲衩、紅秋褲、紅襪子,真是從上到下,無處不紅。據說這"紅"能闢邪佑人,保當事人流年通順,平安健康。活過了這七十多年,也算多少懂得了一些人事,不再多作無謂的推拒,聽從安排,順遂人意。不是有句俗語叫,莊戶人不用問,人家做甚咱做甚嗎。
之前的七個「逢九」也就清楚一半糊塗一半過去了,今年閒來無事,不妨問問清楚這「逢九」竟然是怎麼回事?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這「逢九"還是一個系統工程呢。
先來說說「逢九"的來歷。
來歷之一:閆王「點九"。
據說,執掌人類壽夭禍福的閆羅王(就是民間所說的閆王爺),除了把陰朝地府管理井井有條,頭頭是道,還捎著代管人間之事。據說每到年底的除夕日和每年的七月初一,一年兩次讓判官呈上人類「逢九"人的名冊,隨機點卯,點到誰算誰。只要點到,就要人間銷號。點到的人,輕則流年不利,破財生災;重則飛來橫禍,遭遇不測。這不利和不測,還具體說得那麼有鼻子有眼。什麼男怕生日前,女怕生日後。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等等,等等。甚至好事者、無聊者為顯本事,不惜編成順口溜廣為傳播。什麼「四九三十六,大意爛塊肉;五九四十五,操心閆王府;六九五十四,緊躲也出事;七九六十三,不死鬼來拴;八九七十二,牛頭馬面鑽進耳;九九八十一,陰陽兩世離」。讓每個凡「逢九"的人總是時時小心在意,處處不得放心。好像待罪之人一樣,心裡總有個緊箍咒在那兒繃著。生活中總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來歷之二:九為陽盡之數,物極必反。
古人把數字中的1,3,5,7,9等單數稱為奇(jī)數,作為「陽"的象徵;把2,4,6,8等雙數稱為偶數,作為「陰」的象徵。「陰"負責生產,「陽"負責長成。一陰一陽謂之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之間,不是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轉化的。而「九"是極陽,表示盛極而衰,所以凡「逢九"(不管是明九還是暗九)的人,古人都會認為要走下坡路了,容易跌跟頭,所以需要特別引起注意。這也是「逢九"運勢轉換的來歷之一。
介紹完這兩個來歷,心裡頓時起疑,有幾點不理解的地方,說來請大家也想想是否明白。
一是閆王「點九」有些離奇。這閆王爺本是人類想出來的,然後安頓、安排他專門管理地府,好把幽暗混亂的冥界管理得一清二楚,善惡分明、井然有序。想不到這閆王領導當久了,官氣橫生,脫離實際。雖處地下(地府嗎),卻有些不接地氣。拍拍腦袋,有些想當然,竟然一時心血來潮想出了這「點九"的舉措,讓那些恰逢「明九"、「暗九」之人,一年之中心神不寧惶恐不安。假如閆王看到這麼多"逢九」的人畢恭畢敬誠惶誠恐的樣子,全沒有當年「逐日"的雄心,"填海"的意志,「舞幹戚」的不屈,建「通天塔」的聰明,心裡好不得意,一時性起再推新法:明年「點八",後年「點七",再後年「點六"……那人類可真是沒得法子活了。
推究當初人類仿照陽間人世設此冥界地府,只為遊魂野鬼有個去處,不必居無定處,流浪野外,滋擾人間,禍害人類。萬萬想不到的是這閆王除了陰府為王,可也如人類一樣沒有個滿足,總感覺自己責任太大,權利太小,總想著越職攬權,擴大管轄範圍。這不,竟然把手伸到陽間,連陽間人們的生死壽夭禍福悲歡都要大權在手,隨意處置,實在有些不妥。
不解之二是,古人有什麼理由把奇(jī)數當陽,把偶數作陰;憑什麼說「老陽"盛極之後,必定是陰衰。不過對於這辨證地看問題我還欣賞,但胡說亂套卻有些不能自圓其說。我們以人一生的歲數為例來說,恐怕這個說法就有些不太妥貼。過去民間流傳一句俗話說,人過四十五,莊稼處(qù)了暑。意思是說人一過四十五歲,就好比莊稼長到去暑的時節,不會有所發展,只有回收的份了。俗語還有一句,是,去暑不出頭,割得餵了牛。特指莊稼,只要這個節氣不再抽穗,那就不要指望能顆粒飽滿有收成,只能割了當青草餵牲口。對於人生作如此貼切的比喻,我認為很形象生動,具體準確。不要說過去朝代的平均年歲短,即使當代中國平均年齡是七十四五歲,那也一過四十五,很明顯感覺心勁、精力也會大不如前。這很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可四十五之前,明九暗九加起來共有八個:明九:九歲,十九,二十九,三十九;暗九:九歲,十八,二十七,三十六。凡遇到這個"逢九",每個人一樣也是惴惴不安,生怕會發生些什麼不好的事情,應了這流年不利。我們知道,人生的前半段(四十五之前),正是幹事的大好時光,無論身體,學力,還是智力,精力正是蓬勃向上,大放光彩的關鍵時候,無緣無故加上些不必要的精神負擔和思想壓力,實在不利於整個人類的進步和成長,也不利於具體到單個人的創業和工作。如此說來,設定什麼陽盛陰衰真有些多此一舉。
再來說說「逢九"的分類:按照民間流傳,"逢九"分為兩類。一種是「明九」,即所歷歲數有"九"一數,即為「明九」,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三十九歲,四十九歲,五十九歲……另一種為"暗九」,即所歷歲數為「九"的倍數,即為"暗九",如九歲,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四十五歲,五十四歲……
是遵逢「明九",還是禁忌「暗九",這可能由於地方不同而有所區別。即如我所在的縣市,常常是要把"暗九"當成回事,對於「明九」從不放在心上。而有的地方卻隆重其事關注"明九"。這究竟是為什麼?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希望磚家有所賜教,不勝歡迎之至。
第三說說禁忌。
據說,凡「逢九"之人應該有不少的禁忌,甚至可以說「諸事不宜"。
比如說,七月初一和過年時不見生人,最好閉門獨居。
不要參加喪禮,不見死人,不見棺材。
不可以見產婦,進產房。
見人爭吵打架,躲得遠遠的,千萬不能參與。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總之來說,這一年的365天,一定小心翼翼,格外操心,萬不可粗心大意,否則會帶來災殃。而且會舉出許許多多的明證,而且這些明證都是家喻戶曉的名人,否則好像缺乏說服力似的。這個「逢九"年誰一病不起;那個「逢九」年誰遭遇車禍,甚至連誰誰「逢九"年喝水燙了嘴唇,誰誰燒火扎了根刺都統計在冊,作為鐵證。總之,記住的都是些令人心煩,不大愉快的事。從沒見有人統計這個誰「逢九"當選總統,那個誰「逢九"發了大財。這樣著的統計就實在有些片面。其實,人類就是這樣,幸福霎時而過,痛點永遠銘記在心。
最後說說「逢九"的避法。
既然「逢九」不甚「吉利",自然會有人想出無數種解決的辦法。不過這辦法,有些是無事者的庸人自擾,有些是多事者的掏錢免災。當然最省事又省心的就是穿戴紅色。據說一切邪魅最怕紅色,這真是「一紅鎮百邪"。紅帽子,紅背心,紅腰帶,紅秋褲,紅襪子皆可。反正穿什麼也是個穿,順遂人願,萬事吉祥。其次,網上還有人推薦拜流年太歲。當然怎樣操作,非我等普通小民曉得,必須請有關磚家神神秘秘一番,才起作用。不過神呀仙呀不能白請,當付出真金白銀。再其次,也是見網上說須佩戴護身符。這護身符是個什麼樣子,可以說是平生未見。只記得年齡很小的時候,戴過用紅線搓成的"歲兒(寫不來,民間有戴長命鎖的說法,是不是鎖兒的合音,不清楚)」,以後一路長成,也有過生瘡害病,頭痛腦熱,吃苦受罪,拼死拼活。好多時候求助大夫,堅持意志,拚搏精力,實不敢寄希望於虛妄。
對此,我的態度是:既不可「諸事不宜」,也不能「百無禁忌"。記住一句古語「禍福無門,唯人所召"即可。
後記,一般二千字左右的文章,想好後,連寫帶發也就四五小時即告完工。這篇文章卻耗時較久,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明示思想,選擇語辭。寫寫停停,放下拿起,千斟萬酌,反覆推敲,還怕惹東道(是搗嗎)西,考慮再三,即如眼前這樣,知我罪我,任由諸位。
文/老農民 原創
編輯/五臺人(sxwutairen)
原創投稿,其他公眾號如需轉載,
請聯繫小編加白名單,嚴禁洗稿盜用,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