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九」隨想

2021-01-19 韭菜要割

作者簡介:老農民(網名),五臺豆村大石嶺村 人。受過苦,教過書,做過飯,修過路,架過橋,背過窯,經歷頗豐,終無所成。曾任職於忻州師院,現已退休。

「逢九」隨想

——老年紀事之十七

不知不覺之間,是第八個"逢九」的年頭,出於「維穩」的需要,家裡人為我準備了紅背心、紅褲衩、紅秋褲、紅襪子,真是從上到下,無處不紅。據說這"紅"能闢邪佑人,保當事人流年通順,平安健康。活過了這七十多年,也算多少懂得了一些人事,不再多作無謂的推拒,聽從安排,順遂人意。不是有句俗語叫,莊戶人不用問,人家做甚咱做甚嗎。

之前的七個「逢九」也就清楚一半糊塗一半過去了,今年閒來無事,不妨問問清楚這「逢九」竟然是怎麼回事?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這「逢九"還是一個系統工程呢。

先來說說「逢九"的來歷。

來歷之一:閆王「點九"。

據說,執掌人類壽夭禍福的閆羅王(就是民間所說的閆王爺),除了把陰朝地府管理井井有條,頭頭是道,還捎著代管人間之事。據說每到年底的除夕日和每年的七月初一,一年兩次讓判官呈上人類「逢九"人的名冊,隨機點卯,點到誰算誰。只要點到,就要人間銷號。點到的人,輕則流年不利,破財生災;重則飛來橫禍,遭遇不測。這不利和不測,還具體說得那麼有鼻子有眼。什麼男怕生日前,女怕生日後。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等等,等等。甚至好事者、無聊者為顯本事,不惜編成順口溜廣為傳播。什麼「四九三十六,大意爛塊肉;五九四十五,操心閆王府;六九五十四,緊躲也出事;七九六十三,不死鬼來拴;八九七十二,牛頭馬面鑽進耳;九九八十一,陰陽兩世離」。讓每個凡「逢九"的人總是時時小心在意,處處不得放心。好像待罪之人一樣,心裡總有個緊箍咒在那兒繃著。生活中總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來歷之二:九為陽盡之數,物極必反。

古人把數字中的1,3,5,7,9等單數稱為奇(jī)數,作為「陽"的象徵;把2,4,6,8等雙數稱為偶數,作為「陰」的象徵。「陰"負責生產,「陽"負責長成。一陰一陽謂之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之間,不是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轉化的。而「九"是極陽,表示盛極而衰,所以凡「逢九"(不管是明九還是暗九)的人,古人都會認為要走下坡路了,容易跌跟頭,所以需要特別引起注意。這也是「逢九"運勢轉換的來歷之一。

介紹完這兩個來歷,心裡頓時起疑,有幾點不理解的地方,說來請大家也想想是否明白。

一是閆王「點九」有些離奇。這閆王爺本是人類想出來的,然後安頓、安排他專門管理地府,好把幽暗混亂的冥界管理得一清二楚,善惡分明、井然有序。想不到這閆王領導當久了,官氣橫生,脫離實際。雖處地下(地府嗎),卻有些不接地氣。拍拍腦袋,有些想當然,竟然一時心血來潮想出了這「點九"的舉措,讓那些恰逢「明九"、「暗九」之人,一年之中心神不寧惶恐不安。假如閆王看到這麼多"逢九」的人畢恭畢敬誠惶誠恐的樣子,全沒有當年「逐日"的雄心,"填海"的意志,「舞幹戚」的不屈,建「通天塔」的聰明,心裡好不得意,一時性起再推新法:明年「點八",後年「點七",再後年「點六"……那人類可真是沒得法子活了。

推究當初人類仿照陽間人世設此冥界地府,只為遊魂野鬼有個去處,不必居無定處,流浪野外,滋擾人間,禍害人類。萬萬想不到的是這閆王除了陰府為王,可也如人類一樣沒有個滿足,總感覺自己責任太大,權利太小,總想著越職攬權,擴大管轄範圍。這不,竟然把手伸到陽間,連陽間人們的生死壽夭禍福悲歡都要大權在手,隨意處置,實在有些不妥。

不解之二是,古人有什麼理由把奇(jī)數當陽,把偶數作陰;憑什麼說「老陽"盛極之後,必定是陰衰。不過對於這辨證地看問題我還欣賞,但胡說亂套卻有些不能自圓其說。我們以人一生的歲數為例來說,恐怕這個說法就有些不太妥貼。過去民間流傳一句俗話說,人過四十五,莊稼處(qù)了暑。意思是說人一過四十五歲,就好比莊稼長到去暑的時節,不會有所發展,只有回收的份了。俗語還有一句,是,去暑不出頭,割得餵了牛。特指莊稼,只要這個節氣不再抽穗,那就不要指望能顆粒飽滿有收成,只能割了當青草餵牲口。對於人生作如此貼切的比喻,我認為很形象生動,具體準確。不要說過去朝代的平均年歲短,即使當代中國平均年齡是七十四五歲,那也一過四十五,很明顯感覺心勁、精力也會大不如前。這很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可四十五之前,明九暗九加起來共有八個:明九:九歲,十九,二十九,三十九;暗九:九歲,十八,二十七,三十六。凡遇到這個"逢九",每個人一樣也是惴惴不安,生怕會發生些什麼不好的事情,應了這流年不利。我們知道,人生的前半段(四十五之前),正是幹事的大好時光,無論身體,學力,還是智力,精力正是蓬勃向上,大放光彩的關鍵時候,無緣無故加上些不必要的精神負擔和思想壓力,實在不利於整個人類的進步和成長,也不利於具體到單個人的創業和工作。如此說來,設定什麼陽盛陰衰真有些多此一舉。

再來說說「逢九"的分類:按照民間流傳,"逢九"分為兩類。一種是「明九」,即所歷歲數有"九"一數,即為「明九」,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三十九歲,四十九歲,五十九歲……另一種為"暗九」,即所歷歲數為「九"的倍數,即為"暗九",如九歲,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四十五歲,五十四歲……

是遵逢「明九",還是禁忌「暗九",這可能由於地方不同而有所區別。即如我所在的縣市,常常是要把"暗九"當成回事,對於「明九」從不放在心上。而有的地方卻隆重其事關注"明九"。這究竟是為什麼?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希望磚家有所賜教,不勝歡迎之至。

第三說說禁忌。

據說,凡「逢九"之人應該有不少的禁忌,甚至可以說「諸事不宜"。

比如說,七月初一和過年時不見生人,最好閉門獨居。

不要參加喪禮,不見死人,不見棺材。

不可以見產婦,進產房。

見人爭吵打架,躲得遠遠的,千萬不能參與。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總之來說,這一年的365天,一定小心翼翼,格外操心,萬不可粗心大意,否則會帶來災殃。而且會舉出許許多多的明證,而且這些明證都是家喻戶曉的名人,否則好像缺乏說服力似的。這個「逢九"年誰一病不起;那個「逢九」年誰遭遇車禍,甚至連誰誰「逢九"年喝水燙了嘴唇,誰誰燒火扎了根刺都統計在冊,作為鐵證。總之,記住的都是些令人心煩,不大愉快的事。從沒見有人統計這個誰「逢九"當選總統,那個誰「逢九"發了大財。這樣著的統計就實在有些片面。其實,人類就是這樣,幸福霎時而過,痛點永遠銘記在心。

最後說說「逢九"的避法。

既然「逢九」不甚「吉利",自然會有人想出無數種解決的辦法。不過這辦法,有些是無事者的庸人自擾,有些是多事者的掏錢免災。當然最省事又省心的就是穿戴紅色。據說一切邪魅最怕紅色,這真是「一紅鎮百邪"。紅帽子,紅背心,紅腰帶,紅秋褲,紅襪子皆可。反正穿什麼也是個穿,順遂人願,萬事吉祥。其次,網上還有人推薦拜流年太歲。當然怎樣操作,非我等普通小民曉得,必須請有關磚家神神秘秘一番,才起作用。不過神呀仙呀不能白請,當付出真金白銀。再其次,也是見網上說須佩戴護身符。這護身符是個什麼樣子,可以說是平生未見。只記得年齡很小的時候,戴過用紅線搓成的"歲兒(寫不來,民間有戴長命鎖的說法,是不是鎖兒的合音,不清楚)」,以後一路長成,也有過生瘡害病,頭痛腦熱,吃苦受罪,拼死拼活。好多時候求助大夫,堅持意志,拚搏精力,實不敢寄希望於虛妄。

對此,我的態度是:既不可「諸事不宜」,也不能「百無禁忌"。記住一句古語「禍福無門,唯人所召"即可。

後記,一般二千字左右的文章,想好後,連寫帶發也就四五小時即告完工。這篇文章卻耗時較久,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明示思想,選擇語辭。寫寫停停,放下拿起,千斟萬酌,反覆推敲,還怕惹東道(是搗嗎)西,考慮再三,即如眼前這樣,知我罪我,任由諸位。

文/老農民 原創

編輯/五臺人(sxwutairen)

原創投稿,其他公眾號如需轉載,

請聯繫小編加白名單,嚴禁洗稿盜用,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古人逢九,雲是年必有災殃,難道只有逢九老農最忌憚?
    在農村,對於數字「九」也是有講究的。九是最大的奇數,在我國典籍中有「九九歸一」的說法,預示著人在逢「暗九」之年,容易遭受變故,流年不利!四、在農村,四十五歲也被認為是一道坎!在我們山東地方,很多農村都講「四十五歲」說成「腌臢年」,這一年要扎紅腰帶,穿紅襪等,你們那有「腌臢年」之說嗎?五、人過六十六,閨女要挨「一刀肉」!
  • 解讀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
    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的理解。04"逢九出門空手回"的理解1、但凡人的年齡虛歲有九字的年,就稱為「逢九」年。據說,每年的除夕日和陰曆七月初一,是閻王對生死簿的檢查,這時候會對年齡逢九的人進行隨機點名,點到誰就誰死。所以,會有人年紀輕輕,便莫名其妙的就去世了,或者突遭不測,命喪黃泉,都是因為被閻王點名了。後來被延伸為「逢九」的年齡,出門容易遭遇更多的災禍,更加的倒黴。
  • 老祖宗說過壽「忌九,逢九說十」,很多人不懂,壽文化不能忘
    我們知道"壽文化"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古至今給老人過壽是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的習俗,而農村也對這樣的習俗做出了總結,"做壽忌九,逢九說十"。這句話的意思並不難理解,老人過壽忌諱"九",到"九"出現的時候要用"十"代替。要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要先從過壽的緣由說起。
  • 農村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是什麼意思?
    到後來有了一句「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的老話。其實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三六九,往外走」。這裡的「三」諧音「散」,「六」諧音「溜」,「九」諧音「久」。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說,逢三、六、九出行很溜,順風順水,在外面經商或做官會很長久。農村人為什麼「逢七不出門」呢?由於各地的風俗不同,對這句話的解釋也有所不同。
  • 老祖宗說:做壽忌稱九,逢九必稱十,何意?為啥都要過虛歲壽?
    「做壽忌稱九,逢九必稱十」就和我們的生活很貼切。「壽」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代表了我們民族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寄託和願望,在民間老人過壽,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都會邀上親朋好友,大家聚在一起觥籌交錯,歡聲笑語的。那麼何為過壽呢?
  • 賈增英朗誦《雨的隨想》
    雨的隨想 作者:汪國真 朗誦:賈增英 有時,外面下著雨心卻晴著;於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詩或者有詩如雨,便覺得奇好。
  • 今年是「寡年」逢九,芒種逢四後一天端午,農村這些流傳知道嗎?
    農村老人眼中的數字「九」有何特殊性?「九」,在古代先輩人的眼中被人們認為是最大的數字,關於這點,在咱們民間的傳言及傳說,或詞彙中都不難發現,如詞彙成語「九牛二虎之力」、「九五之尊」、「九九歸一」等等。當然還有一些如「九重天」「九天玄女」再有「九州大地」等等。從很多生活中「九」的體現,不難發現,人們對「九」的「崇」。「崇九」現今最為突出的節日,就有九九重陽節!
  • 民間故事:貨車司機偶遇老伯搭車,老伯:小夥子,今晚要逢九停九
    小峰還特意拿出車上的一些水果和一百塊錢送給老伯,在老伯千恩萬謝聲中,小峰剛準備開車走時,老伯又喊住了他說道:「小夥子,你很不錯,記住了,今晚開車,逢九停九。」「逢九停九?」他怎麼知道這句話,難道他看出了什麼。可就當小峰打算問一問的時候,眼前哪還有老伯的身影,這可把小峰嚇一跳,老伯怎麼就突然不見了。此時哪敢停留,趕忙一腳油門就上了路。
  • 研究顯示:「逢九」容易發生這4種狀況
    逢九出軌機率高研究人員在一個專門尋求婚外情的網站上,針對年齡介於 25 至 64 歲之間的 8,077,820 位男性做出數據分析,發現逢九的男性有 952,176 人,比起其他的年齡層高出 17.88%。
  • 逢九遇劫?羅霈穎禁慾一年 曾說度過這關再談戀愛 結果陳屍工作室
    逢九遇劫?羅霈穎禁慾一年 曾說度過這關再談戀愛藝人羅霈穎(羅璧玲)8月12日就要過60歲生日,由於傳統習俗相信「逢九必衰」、「逢九必兇」,因此她也相當低調,本來愛出國也乖乖待在家裡,就連感情生活,也已經單身一年了,眼看再過幾天就要跨過9這個門檻,昨(3)晚卻傳出陳屍在工作室的噩耗,震驚各界。羅霈穎是模特兒出身,身材相當窈窕。
  • 「創文」攻堅戰 巾幗勇擔當 | 城西巾幗為逢九整治大會戰貢獻「她...
    「創文」攻堅戰 巾幗勇擔當 | 城西巾幗為逢九整治大會戰貢獻「她」力量 2020-12-09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民常說:「逢九」不能種韭菜?啥意思?有道理不?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笑對農哥》欄目每日為大家分享的最新三農資訊與故事,如果喜歡農村話題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關注,今日話題:農民常說:「封九」不能種韭菜?啥意思?有道理不?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的生活也得到了質的變化。
  • 許鴻飛雕塑作品《猴之隨想》被中山大學哲學系收藏
    2020年12月9日上午,許鴻飛的雕塑作品《猴之隨想》被中山大學哲學系收藏,作品收藏儀式在錫昌堂舉行。張偉主任對許鴻飛先生為哲學系復辦60周年創作「猴之隨想」雕塑作品表示衷心的感謝。許鴻飛在談到「猴之隨想」的創作時,稱這件作品是受羅丹《思想者》的啟發,作品整個動態是做思考狀。「猴之隨想」與哲學緊密關聯,蘊含著藝術、人類的進化意識。他與大家分享了雕塑的製作過程,希望大家對這尊雕塑能有不同的理解和闡釋。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濃濃的年味讓原本比較平靜的農村越來越熱鬧了起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張燈結彩,貼對聯,豐富的年夜飯成為了大年三十的收官之作,過完出大年三十,從初一開始各種習俗就會一一被安排上,畢竟這春節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自然不會少,其中提著禮物走親戚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為平時大家都忙很多親戚朋友都疏於溝通,過年了都閒下來,所以這個時候串門成為了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的事情,在農村有一句關於春節串門的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
  • 年底了,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雖然說有的俗語比較短,但是從細節上來看,是屬於短小精湛的話語,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通俗易懂,其實在農村裡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基本都會說上幾句俗語,但是有的人會說俗語,但是裡面的意思就很難懂了,就比如這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有的人就是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 《往事與隨想》:往事何堪哀,隨想意蘊長
    《往事與隨想》  (上、中、下)  赫爾岑  四川人民出版社  在我看來,《往事與隨想》前一部分對19世紀俄羅斯社會的描述很生動,而後一部分對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婚姻的敘述他開始寫作《往事與隨想》,並先後出版《北極星》和《鐘聲》。儘管對西方失望,但赫爾岑從來沒有投入俄羅斯專政的傳統,正因於此,赫爾岑誕生百年之際,列寧在《紀念赫爾岑》中,把他納入了布爾什維克的思想譜系,稱其為「舉起偉大的鬥爭旗幟來反對這個惡棍(沙皇君主制)的第一人。」(張弘)
  • 「創文」不停歇 嚴管促長效 永康市持續開展「逢九大會戰」行動
    「創文」不停歇 嚴管促長效 永康市持續開展「逢九大會戰」行動源稿: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5:32:46 編輯:陳其欣記者 胡錦 通訊員 李曉霞 為鞏固來之不易的創建成果,進一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11月29日,永康市多部門聯合開展
  • 赫爾岑150周年祭:從《往事與隨想》理解19世紀俄國
    他的代表作有《科學中的一知半解態度》《關於研究自然的信》《來自彼岸》《往事與隨想》等。其中《往事與隨想》的影響尤其深遠。在上個世紀,作家巴金先生曾翻譯該書部分。兩年前,完整的中譯本出版。在赫爾岑逝世150周年紀念日,我們重新推送學者汪劍釗的書評,他從《往事與隨想》出發對赫爾岑其人其思想展開了評說。
  • 逢九「村務日」化解矛盾時
    為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該縣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以群眾的身份解決群眾的問題」,結合農村習俗,利用逢九「村務日」,把農曆每月的初九、十九、廿九定為全縣矛盾糾紛集中調處日,組織領導幹部、群眾代表等參與矛盾糾紛化解調處,實現了新矛盾不激化、老問題得解決的目標。    上下聯動齊發力,接地服務讓群眾「暖心」    縣級領導幹部帶頭入村。
  • 36歲逢九年——你逢好了嗎真的很重要
    虛36歲是一坎兒,老話俗稱逢九年,這個九是人生中最關鍵的九,包含一生命理命數,因此格外重視。逢九,各路神仙,妖魔鬼怪,雜七雜八都和你有交集。有助你的福星,自然有壞你煞星,交替更迭。福星永駐,萬事大吉,煞星降臨,諸事不順。自然要驅災闢邪,因此多以紅色衣物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