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有個古村竟有人當過皇帝老師和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教育部長)!

2021-02-13 彭澤熱線網


帝師故裡——嵐陵

    嵐陵,坐落贛北邊陲大浩山腹地,屬彭澤縣浩山鄉一處自然村,北濱長江,距縣城六十餘公裡,與皖東至縣永豐、泥溪鄉一山之隔。村莊青山環抱,古木參天。

嵐陵,素有「帝師故裡」之稱。張錦枝,嘉慶帝師。《彭澤縣誌》載:張錦枝,字斯制,一字佩瓊,號四香;清嘉慶元年(1796)進士,翰林院編修,期間朝廷重要著作,均出其手;參與纂修《乾隆實錄》,受嘉慶帝召見,賜硯墨御物;後擢升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教育部長),主講江西白鹿洞書院,江右文風,為之一振。嘉慶二十四年(1819),贊修《彭澤縣誌》,並撰序。


輕輕翻動嵐陵張氏宗譜,一段塵封的記憶就此打開。南宋鹹淳年(公元1265年),始祖千七公由潤田(今屬景德鎮)遷彭澤,卜居嵐陵。錦枝祖父張兆旂,乾隆初年進士及第,授翰林院書記士,歷任永定知縣,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教育部長),後晉封中憲大夫;父光考,乾隆六十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任湖南永定知縣,有多卷文集傳世。子鳳友,嘉慶乙卯科舉人,任宜昌知縣;孫士謨,同治年間舉人;族人張應逵,順治年間任修職郎和贛州知府。就此形成「三代四進士,五代六舉人」的嵐陵現象,嵐陵文化由此進入鼎盛。


嵐陵現住人口二百四十餘。民居特點鮮明,大部份為明清風格建築,青磚黑瓦白簷獸頭屋;屋簷上,八仙過海、鯉魚躍龍門諸般壁畫,寓意深刻,生動形象。祠堂內,兩塊嘉慶年間石碑保存完好,上刻「禁賭碑記」,石碑至今完好。祠堂前,明堂開闊,旗鼓、旗夾、上馬石均保存完好。旗鼓上,文字清晰可辨,雕刻虎頭環、獅頭環,莫不惟妙惟肖。村中古井為始祖千七公所挖,深丈餘,面積約五六平方米,四周用卵石堆砌,臺階以青石鋪成,形若鯉魚,故稱「鯉魚井」。

村東有一古橋,名曰「蜚英橋」。橋為青石條所砌,高十米,長六米、寬約五米,單孔,橋身遍布藤蔓。撥開藤條,但見「虹飛百尺」四個遒勁大字。橋身刻有古詩一首:橋勢兼山麓,當年結構奇;晴林開石磴,雨澗落虹霓;樹古陰長合,山深翠欲低;頻來此地望,令我俗情移。


村前有八百年古樹兩棵,五百年桂花樹一棵,百年古樹竟有百餘棵。村西頭的黃慄樹,高四十餘尺,丈粗。明清「知縣、知府」之類的古墓有十多處。離蜚英橋數十米處,有一座沉睡兩百多年的古墓。古墓坐北朝南,周圍松杉掩映,墓正後方聳立著一塊石碑,依稀可見的碑文告訴世人,此乃清道光年間張府馮氏太君之墓。墓地約五六平方米,往左一米處有一眼終年不竭的山泉,涓涓溢流。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秉承祖訓,耕讀傳家的嵐陵人,自始祖遷嵐陵至今,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冠禮、婚禮、喪禮、祭禮」為十二家訓,代代相傳。年節,嵐陵人至今仍保持著升篝火、守歲、完年、念年經、上譜、遊板龍、趕野貓、正月十五龍上天等眾多習俗。三月三吃打鬼粑,五月端午吃粽子,七月七葡萄樹下聽牛郎織女夜話,八月十五拜月亮等民俗,更是自遠古延續至今。地方特色的豆粑、蒸米粑為大節、小節美食,更是招待賓客的美味佳餚。


獨特的人文歷史,養育了一代代嵐陵人。祠堂、古橋、古井、古樹,彰顯的是嵐陵千年古村的風貌;而古家訓、古民俗、帝師故裡,增添的則是千年古村的神秘。可以說,每一處古蹟,訴說的莫不是一段過往的傳奇與輝煌。

青石小徑的嵐陵,田疇縱橫交錯的嵐陵,曲徑通幽的嵐陵,帝師故裡的嵐陵,耕讀之風相傳的嵐陵,自然和人文,在這裡疊合成一首古老而又優美的詞章。

嵐陵,一本深藏歷史深處的線裝書,正期待著後人的關注和開啟。

來源|今日彭澤報

閱讀原文與更多彭澤人一起聊聊吧

求助爆料認識更多新朋友,快加小編微信:wpengze88

相關焦點

  • 古代的「祭酒」和「教授」,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區別非常大
    西晉以來設國子監祭酒,是國子監(古代最高教育機構)最高級主管。相當於校長或教育部長(因為當時國子監為最高教育機構)。清光緒三十二年,設學部,改「國子祭酒」為「學部尚書」。古代歷史,韓愈、徐階、嚴嵩……這一些歷史重臣,都曾當過同一個官職,叫國子監祭酒,祭酒究竟是什麼官職?最開始的時候,祭酒是一種祭拜活動,最長者立尊位,朝向供神開宴。
  • 宰相、大理寺卿、吏部尚書這些古代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你...
    禮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文化部長、外交部長、教育部長、清朝著名才子紀曉嵐就是任職禮部尚書。 6、戶部尚書——財政部長 著名的戶部尚書就有大貪官和坤。 7、工部尚書——建設部長 工部尚書,雅稱大司空,負責全國農業、水利、交通、工業、商業等的工作,跟百姓相關的工作都由工部尚書負責,工部尚書品級在明代為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相當於今天的建設部長、農業部長、交通部長等一系列職務。
  • 北京孔廟與國子監,中國最早的大學,中國三大孔廟之一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始建於元代,合於「左廟右學」的古制,分別作為皇帝祭祀孔子的場所和中央最高學府。 遊覽孔廟 【先師門】 先師門又稱欞星門,是孔廟的大門,現在用作售票口和檢票處。
  • 明代的學校與書院——中央官學之國子監
    引言作為歷史上曾經獨立存在將近三百年的王朝,明朝在建立之初就有著十分完善的學校與書院教育體系。僅就官學而言,明朝的官學可以分為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除正堂和支堂作為主要教學場所外,還有建築設施如書樓、射圃、饌堂(餐廳)、號房(學生宿舍)、光哲堂(外國留學生宿舍)、養病房、倉庫、文廟等。北京國子監則非有明所固有,乃公元1403年時明成祖增設而成,故而規模上不及南京國子監。
  • 在明朝做個「壞學生」有多兇險?輕者充軍,重者梟首,全家發往煙瘴之地!
    隋煬帝時,改國子學為國子監,作為國家教育管理機構,統轄其下設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各學皆立博士,設祭酒一人負責管理。明、清兩代,國子監除了保有國家教育管理機構功能外,還是國家的最高學府(其下還有府學、州學、縣學)。國子監教育教學職能的增加,是始於明太祖朱元璋。
  • 朱元璋的「國子監」,只生產奴才
    金文徵心有不忍,又心知宋訥的做法背後有朱重八的支持,只好去找到餘熂,商量出一個以年老為由讓宋訥退休的辦法(宋訥當時75歲,早過了退休年齡)。結果,大審查者宋訥沒有被趕走,他們兩人(以及一批國子監的相關人員)卻丟了性命。洪武二十三年,宋訥死掉。但朱重八尚在,所以國子監仍是一個對學生實施嚴苛的思想和行為監控、旨在培養奴才的所在。
  • 南京大學英文版簡介這樣介紹南京國子監
    南京帝國大學(南京太學)由金朝皇帝司馬睿於317年重建,校園內新建155間。它和它最初的先驅者成均(Chengjun)和後來的商朝宰相(shangxiang,公元前21世紀)在中原創建的最早有記載的帝國高等學府及其繼承者一樣,它是王國的中央大學,其作用是教育有文有德的公民,教育領袖治國為王國服務。
  • 北京孔廟,4A景區700多年歷史,有多位皇帝御筆題匾,門票才30元
    距離雍和宮一街之隔,有一處古建,很有價值。它就是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祠廟。最有名的孔廟,當屬山東濟寧曲阜的孔廟了,萬仞宮牆,金聲玉振,聖時門,杏壇,還有成化碑,以及大成殿,等等。西安的孔廟,就在文昌門裡面,碑林博物館那個地方,有欞星門,泮池,華表,照壁以及牌坊,戟門,碑亭等看點。
  •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概述
    而北京孔廟規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舉行國家祭孔的場所。除中國外,日本、韓國、東南亞乃至歐美各國也都建有孔廟。   國子監作為古代中央大學,歷來倍受國家重視,多有修建,尤其是經明永樂、正統年間分別進行的大規模修繕,清乾隆年間增建闢雍後,形成了今天的建築規模和格局。民國時期和新中國建立後,也曾對國子監進行過不同程度的修繕,致使這座古老的大學至今保存完好。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他的母親莊氏是清朝最後一任國子監祭酒的女兒!
    貝聿銘生母莊氏,清廷國子監祭酒之後,屬大家閨秀。她不僅是一位笛子高手,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貝祖詒遵從父命立志從事金融工作,他曾就讀於一所美國傳教士所開辦的大學並在那裡遇到了莊氏,兩人很快結婚。    貝聿銘出生後,母親為他取名聿銘,意思是璀璨的鏤刻,鏤刻在中國代表著建築,而璀璨則代表著輝煌。之後,莊氏還育有一子一女,後於貝聿銘13歲時罹癌過世。
  • 歷史回顧:清代四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古代官制和現代的行政級別有很大的不同,一個是皇帝的個人行政機構官員體系,一個是現代國家行政機構官員體系,為皇帝服務的自然有很多的專門為皇帝服務機構,同樣的由於清朝為滿人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很多的官員設置也要滿足滿族人的政治地位。清代的官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同一個職務的品級在不同時期也有微調。
  • 北京孔廟、國子監
    北京孔廟我讀大學時去過一次,2016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我又一次來到位於東城區國子監街的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十三經刻石碑共190座,珍藏於國子監與孔廟的夾道內。國子監與孔廟相鄰,是中國古代隋朝以後的中央官學,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
  • 清代國子監是怎麼教書法的?
    ……三十七八年間,祭酒特默德、孫嶽頒面試山西選拔張漢翀等六名,陝西呂爾恆等四名,廣東陳其瑋等三名,均文理不堪,字畫舛謬,原卷駁回,學臣參處,遂停選拔」。康熙三年狀元嚴我斯書法此規定又見於國子監「課士之法」:「日摹晉、唐名帖數百字,立日課冊,旬日呈助教等批晰,朔、望呈堂查驗。……祭酒季考,司業月課,皆用四書、五經文,並詔、誥、表、策論、判」。
  • 中國古代官職稱謂,你知道幾個?
    漢武帝時,在經學的推動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合稱為三公。伺候,三公便逐漸只用在加官或者追贈時,成為了一種尊貴的虛銜。張居正八個虛銜中最有一個便是太子太師銜。自唐以後,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各部的副職,相當於現在的部長、副部長級別。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如《出師表》所說的參軍蔣琬,晉代以後地位漸漸變低,多事諸王、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後慢慢變成了地方官員。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如《赤壁之戰》:「以魯肅為贊軍校尉。」
  • 國子監入泮禮&六藝體驗:雅歌投壺、古法拓字、鐘鼓齊鳴、大成禮樂~
    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穿好漢服,《禮記》有云:「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參加體驗活動之餘,老師還會帶大家參觀遊覽孔廟國子監,為大家講解它的歷史、建築特色等。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始建於元代,合於「左廟右學」的古制,分別作為皇帝祭祀孔子的場所和中央最高學府。
  • 皇帝老師的書法,不一般!
    倘若從皇帝做太子起就給其當老師,那不單是培養朝廷未來的接班人,自己也會被當作未來重臣培養;太子是「預備」的皇帝,太子的老師更是未來「預備」的棟梁,加官晉爵,指日可待! 同時,帝師也是一份高危職業,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帝師雖能旁敲側擊的督促,但卻不能擺出為師者尊的威嚴,「雖師,臣也,雖徒,君也」,尊卑順序的位置絕對不容許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