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小宇宙,宇宙從無極到太極,再復歸無極,它永遠是圓的。太極陰陽兩儀萬物化生,一個事物大到無外就是太極,小到無內也是太極,太極即無極。萬事萬物一體,皆分陰陽,又皆含陰陽。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長養百骸,合陰陽之理即是道。
老子說: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不要自以為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成就其大。人終為大,其實並沒有大,終為大即為太極而無極,也終沒有小,終為小亦歸於太極而無極。人是不能稱自己為大的,大不大是別人說的,為大即歸於無極。
終不為大,但真為大的時候,一定還有缺角,要把這些圓角補回來,才有圓滿的人生。人生的缺角,都在自己的原始點找到,回歸自己的心性,不生妄念,一心念彌陀,磨亮自己的心性,才能找到真心自己、本真的自己、不生不滅的自己、圓滿的自己。
日本的經營教父稻盛和夫富可敵國,有顯赫的名譽與地位,可稱偉大的實業家,但他終不自為大,發現自己心性隱藏的巨大寶藏後,曾經的一切猶如塵埃,不足掛齒。在他65歲的時候,終於選擇了皈依佛門,使自己的生命華麗轉身走向圓滿。
人走向衰老面向生死的時候,多數人是抱憾而死的,認為生命就這樣永遠結束了,再也回不來了,一切都是空了。其實,皈依佛教的人,生命燃起了新的希望,人的心性本真實相是不會死的,是永恆的存在。稻盛和夫為事業打拼一場,是磨練了自己的心志,提升了自己開悟的心性。宇宙自然賦予我們生命,最大的使命其實是反聞慈悲與智慧的心性,開悟或者禪悟人生,圓滿寂照解脫生死。
稻盛和夫說,人死後肉體消亡,靈魂永存不滅。有此信仰,現世的死亡,無非是靈魂開始新的徵程,換了一個時空而已。對於這個新的旅行,應該做好周到的準備。我決定出家,就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的意義,為死亡做好準備。我這輩子,只體會過一次開悟,那種感覺無法用語言來描述,但我感覺到了。全身心的每一個細胞都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無比的幸福。
他在修行中,開始切身體會到這種境界,所帶來的身心愉悅感,靈魂是純淨沒有私心的。人這一輩子,就是用來修煉靈魂的,讓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在每一個當下,都動機至善,了無私心,人生達到了這種極為純粹的,完全沒有任何私心地為世人,為社會做事情的境界時,就是開悟了。他一生忙忙碌碌,兢兢業業經營企業,從事慈善業與教育事業,都達到了頂峰,是大徹大悟大成者的境界。
人克已的程度一毫都不可存,只要有一毫存,魔性和醜惡就會隨之而來。佛陀的大戒,就是從起心動念就斷掉,保持心性的明亮。他說,他不在公司工作,在家吃飯的時候,往往就是簡單的麵食,就像中國家庭裡面常備的那種雞肉麵,然後再加一個蛋,這樣一餐就吃飽了。他想要好東西,貴東西的念頭一點都沒有。他出家後,在寺廟吃飯,都是一碗粥,加幾根蘿蔔,然後整天都在外面挨家挨戶化緣,所有所得的東西,也最終捐獻出去,自己不留絲毫。他有必要這樣苦嗎?這是心性明亮的境界,是靈魂和良知使然,這才是他最幸福快樂的事情!
什麼叫終不為大,這才是啊!什麼是人生為圓,一生捨出去,才是一切空了圓通了。稻盛和夫65歲皈依佛門,是完成世出世間的使命。他終不為大,不生一切妄念,一心念佛修心,徹底磨亮自己的心性,乘極樂蓮而去,不復輪迴。這就是紅塵終不為大的捨得,皈依佛門的無有所得。
(李松陽20201217fccf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