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盛園」的神秘力量 —— 黃盛璘的園藝治療故事

2021-02-20 野草花園

雲層很厚,雨未落下,當我們還在屋裡很努力地把兩腳塞進雨鞋裡,園藝治療師黃盛璘早已整裝完畢,她穿好了雨鞋,一手拿著竹籃,一手拿起廚餘桶,活脫地像位農婦,她大口深呼吸開心地說:「這幾天終於可以好好地住在山上了!」

「這裡是不是跟想像的不同呢?」黃盛璘笑著問我們。「嗯~」我們用力地點點頭!想起某個出版界友人形容三峽山上的「草盛園」就像藏在山裡的「神秘聚落」,乍聽之下還真令人興奮!於是到訪前種種神秘情節的想像早在腦袋裡跑了一圈,也許會看見一大片的花海,也許還藏著栽種各種奇珍異草的大溫室,也許精靈們還會冷不防地現身咧,當初我們是這麼想像著……。

但放眼看去卻是一大片怒放的草叢,我們的視覺想像開始被顛覆了;而環顧這個用鐵皮搭成的臨時屋(因為草盛園的石子屋正在興建中),我們卻感受到比想像更美好的真實觸動,幾株綠苗圃胡亂站立屋外,屋內僅有幾個簡單擺設,長凳子、電視機、泡老人茶的木桌椅,以及一排排陳年酒甕……,古早的氣味、時間的殘影,說明了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我們也彷彿重回記憶的外婆家……。

治療師有兩類,一種是專長分析個案的生命困境的治療師。另一種是幫助個案尋找適合的素材,把治療工作交給素材的治療師。

氣味是記憶的迴旋通道。想起幾天前跟黃盛璘約在咖啡館聽她閒話從老編輯跨界到園藝治療師的心境轉折故事。「感官牽引很多遺忘的記憶,就像打開一個又一個神秘的抽屜……。」黃盛璘形容這兩年的工作經驗好像無意間打開一個大鐵蓋,仔細瞧瞧發現好多沉睡的種籽,金色陽光灑落了,她像一位園丁靜靜地看顧不同族群的種籽……。

在陪伴失智症老人時她聽見好多氣味的故事,有一個老先生在進行園藝治療的活動中說:「我想起來了!小時候爸爸就是泡這種茶給我喝!」眼角爬滿皺紋的老人家,像個孩子開心地喝起薄荷茶,回憶於眼波閃耀。還有一位當過助產士的老婆婆在喝完藥草後,恍然大悟說,原來她就是用這個藥草照顧過好幾個發燒的小嬰兒。「是魚腥草!」婆婆暢快地說出藥草名……。

聽黃盛璘說故事很舒服,你會感覺到一種截然不同於「科班」心理治療師的敘事方式,沒有太多理論的分析,或是武斷的自我詮釋,只是清清淡淡說完一個又一個故事,但微妙的感受卻伏流心底。然而這種治療取向卻曾經讓她不安,剛取得園藝治療師執照的她對於接手治療工作總覺得不夠踏實,她笑著形容說,這是她的金牛座特質在作祟,她最怕沒有明確的方向,就像牛踩不到土地的慌恐。後來一位精神科醫師朋友跟她說,治療師有兩類,一種是專長分析個案的生命困境的治療師。另一種是幫助個案尋找適合的素材,把治療工作交給素材的治療師。黃盛璘才豁然明白自己的目標是後者,「園藝治療師只是植物與個案的橋梁,透過有趣的教案把植物的力量送進個案的生活。」於是黃盛璘不斷鑽研臺灣特有的植物特性,並涉獵中醫,將醫食同源的養生觀念,及本土的青草藥處方放進園藝治療中,另外也將國外學得「樸門農藝」的環保概念,實驗在本是荒地的草盛園,讓樸門農藝與園藝治療相結合。

「如果我繼續從事依然熱愛的編輯工作,到最後肯定會變成一個頭腦很大、很大的人。」黃盛璘舉起雙手誇張地在腦袋瓜比畫半天,慶幸自己有勇氣中年逐夢,心靈得到另一層次的解放。「現在我會專心發展從前被壓抑的『感性』區塊。我發現原來我有這樣的潛能,人到了中年還有許多發展空間!」黃盛璘分析自己性格的大轉彎,從昔日編輯專長的「理性」思維,到現在治療師的用「心」思維。

從小自我意識很強的她深信意志力能克服一切,老愛逆風而行,而熱愛的編輯工作也證實這般信念的可行性,愈是困難的事她就愈想去挑戰,結果弄得自己好疲憊。但成為治療師之後卻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你的意志力對對方一點幫助都沒有,你必須完全站在對方的立場為人著想,把自我削減到最低,再為對方設計專屬的教案及挑選最適合的植物。」寧聽內心的風聲,順著對方的風向,一起順風而行。

而黃盛璘很喜歡自己的轉變,因為她看見了除了「自己」之外更寬闊的世界……。

「大自然的療愈

能量是非常驚人的,

圍繞在我們身邊的植物影像、聲音和氣味,

對情緒都會產生莫大的影響。」

我相信老祖宗能跟植物溝通,只是我們喪失了這樣的能力。

我們終於套上雨鞋了,隨著黃盛璘步伐一起探訪「神秘聚落」。黃盛璘指著眼前一大片怒放的草叢說,這片谷地就是草盛園,而最靠近屋舍的平地計畫要設計為療癒花園。我們發現樹齡都還很小,但是如果蹲下來仔細觀察這一大片草叢,會發現許多好玩的玄機,原來黃盛璘以碎紅磚或小石頭為標記,每個區塊都種植了多種植物,有長滿紅果實的高個子李子樹,中個子的玉米、到手香,矮個子的薄荷葉以及魚腥草,還有更多我們覺得熟悉卻喊不出名字的植物……。

黃盛璘解釋說,這是根據「樸門農藝」的原則來種樹,選擇本土而實用的植物,以創造出自然平衡的生態,如,果樹、藥草、蔬菜等等,所以每個區塊都像是一座小森林,有樹冠層、灌木層還有地被層,讓植物充分利用每一個空間。雖然有人建議何不固定區塊種植相同植物,以符合傳統的視覺美感,但她搖頭說,何不順應大自然的法則讓植物野放呢?她相信不同的植物群相會形成相互支持的生態體系,事實也證明如此。

「園藝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進入療愈的自然環境後,

透過感官的甦醒,進而開始自省,最後跟植物的互動中,

到心靈和諧,完成療愈」


植物與人也會形成美好的支持力量,黃盛璘的友人因親人憂鬱症自殺而自責不已,從人群中隱退……。一天黃盛璘興起一念傳則簡訊問朋友:「想不想到草盛園?」她驚喜朋友答應了,路途中她只是安靜地陪伴不斷哭泣的朋友。那天是播種的好節日,黃盛璘告訴朋友除草、播種的方法後便離開,而朋友種植完一包種籽又繼續接手另一包播種著……。直到夕陽落下,該下山了,朋友頓時對著黃盛璘說:「盛璘,我好像可以走出來了。」事後兩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大自然似乎以其獨有的方式與人對話,播種的瞬間似乎也把新的希望植入心田。

「我相信植物是可以溝通的。」這是黃盛璘的治療信念。最近在閱讀《本草綱目》她更是深刻感覺到,「天啊!黃帝怎麼知道藥草要如此配置啊,會不會老祖宗其實具備與植物溝通的能力,只是我們遺忘了呢!」黃盛璘由衷企盼能找回人類遺忘已久的植物語言。

聊到這她突然大笑地與我們分享一段有趣故事,有一位從事另類治療的朋友在打坐時覺得眼前有黑影在晃動,他偷偷張開眼睛竟發現是身邊的植物在跟他招手,剛開始他不太相信,於是用很認真的口氣對植物說:「如果你要證明你會動,你現在就動。」果不其然植物開始手足舞蹈!

「我們對植物的瞭解很少,只是把它當成一種物品或是食物,而忘了它也是一種生命。」植物從發芽、長葉、開花到結果,凋零後又留下種籽,都是植物用自己的方式在訴說生命的歷程。

讓園藝治療不僅是一個課程的學習,而是創造一個綠的環境,讓「綠」來照顧人。

生命的氣息在谷地裡迴旋再迴旋,小徑的野地杜鵑豔紅綻放,野白合的綠枝節努力地拔天長高……,明年會開花吧,我們想。我們爬上快要完成的石子屋頂樓與黃盛璘一起夢想未來。

「我很喜歡看個體微妙的轉變,雖然具體來說好像很微不足道。」黃盛璘想起帶領資源班孩子的一段經驗,孩子從剛開始很抗拒進入「會流口水」的菜圃,到雷雨過後開心地到菜圃採收植物……。而未來黃盛璘更希望推廣「Green Care」(綠色關懷)概念,讓園藝治療不僅僅是一個課程的學習,而是創造一個綠的環境,讓「綠」來照顧人。

「我跟朋友約定好,大家至少要健康快樂地再活十年,到時候的草盛園一定會美好。」黃盛璘笑得好燦爛,看著眼前這位到了知天命之年的女人,我突然有一種奇妙的感覺,也許生命的衰微並沒那麼可怕,就像落葉歸根其實是滋長另一種生命的美……。

黑狗春捲在草叢裡奔跑,牠機警地四處張望後,興奮地翻動泥土埋藏嘴裡的寶藏……。但這個大秘密卻被站在四層樓高的我們看得一清二楚。「春捲這次又叼了什麼啊?」黃盛璘瞇起眼笑問著……。山谷的風靜靜吹來,草叢裡的黑影又似一陣風地穿梭,而我們不需要太多言語,卻已是笑開懷……。啊哈~我懂啦,這就是神秘聚落的終極秘密!

相關焦點

  • 黃盛璘:人生下半場 我要做園藝治療師
    本文摘要:黃盛璘說她從小就種花花草草,抽屜打開都是植物,暑假作業最喜歡做植物標本,考大學時想讀農學院卻因父親反對而作罷,出社會做了二十多年編輯工作,四十歲時,「這輩子還有沒有想做還沒做的事情?」這植物的療癒力量 篤定走園藝治療這條路二○○四年,黃盛璘從美國拿到園藝治療師認證,回到臺灣打算以園藝治療作為她人生下半場的主跑道。不過當時臺灣沒有多少人認識園藝治療。黃盛璘去臺大旁聽園藝治療相關課程,教授一聽她的資歷後對她說:「我沒有什麼可以教給你的了,倒是你要不要跟我們同學講一下你在美國的經驗。」
  • 實務工作坊-大地的呼喚:園藝治療
    園藝治療(Horticultural therapy)是一種輔助治療專業,旨在通過園藝活動,發揮植物的療癒力量,為各類有需要人士帶來身心效益
  • 田尾「九重葛花園」兵馬俑、企鵝花海攻佔打卡版面
    彰化田尾的九重葛花園「輝豐園藝」佔地廣大,讓人彷彿走進花海迷宮裡,除了這處人氣最高的賞花拍照點之外,今年冬天溪頂村田溪路上更出現了全新的「人形九重葛」秘境,高大的花卉被網友形容神似「兵馬俑」造型,園主更佛心開放免門票參觀,讓花迷們盡情打卡!
  • 神秘事件公司偵查隊
    這是一則從未揭露的故事,關於SCOOB!的起源和神秘事件公司生涯的最大謎團。許多人的童年想必都有看過SCOOB!史酷比狗狗吧!現在SCOOB!要登上你的銀幕了!讓我們一起探索神秘史上最傑出團隊的絕妙起源故事!回到「神秘事件公司」偵查隊的最初,膽小的大丹狗SCOOB!與主人夏奇(Shaggy)相遇的最初。以及如今,他們須要面對的最大、最具挑戰性的謎團。
  • 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
    野獸按:該書已有中文簡體版,2014年7月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發行,書名改為《超個人心理學》。我在兩年前翻譯的《超越自我之道》雖然是許多超個人心理學大師的精釆文集,編者也費心以前後連貫的方式編排文章順序,但仍沒有提供清楚的整體架構,也較缺少貼近治療實務、現實人生的經驗分享與討論。
  • 骨科專科醫生講解「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法
    骨科專科袁智斌醫生會為大家解答坐骨神經痛的症狀與治療。袁醫生指,坐骨神經痛是源於腰背出現問題,最常見就是椎間盤突出,或勞損退化影響神經線。「腰骨的形態是這樣的,中間有骨、椎間盤,每個節數內都有這些黃色的神經線會連接腳部,為不同部位提供感覺及負責鬱動。」所以如果旁邊的椎間盤壓出來,會令神經線受壓,患者會感到下肢疼痛、麻痺無力,俗稱「坐骨神經痛」患有坐骨神經痛是視乎嚴重程度。
  • 最大年宵開鑼 維園滿場「雞」
  • 2019日本三大祭典之「京都祇園祭」完整攻略術
    祇園祭是京都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慶,整個祭典從7/1至7/31,長達一個月之久,被認為是最大規模的日本傳統祭典之一、與大阪的「天神祭」、東京的「神田祭」合稱為「日本三大祭」。祇園祭大家一定略有耳聞,不過你知道祇園祭的源由、舉行目的、還有怎麼加入一起享受嗎?就跟著「宅大阪」一起進入屬於這代表京都夏天的華麗祭典!
  • 最靈異巴士站「松仔園」,2018年19死九巴意外現場又稱「猛鬼橋」
    據在現場受傷待救的乘客表示,車長開車後車速不斷加快,其間懷疑他「發脾氣」,更不斷掟彎,在翻車前已掟過多個彎位。據知,事後有輕傷乘客在現場狂罵車長,並一度氣憤欲揮拳相向。大埔公路發生19死大車禍,現場為大埔松仔園,其得名有指因港府於上世紀20年代於該處廣植樹木,其中主要為馬尾松,故被稱松仔園。
  • TV動畫「黑色五葉草」新視覺圖公開
    TV動畫「黑色五葉草」新視覺圖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12
  • 京都最大祭典「祇園祭」期間限定美食大公開!
    >10:00~22:00・定休日:年中無休・交通方式:自京阪電車「祇園四條」車站徒步約5分鐘トゥレ・ドゥー(Tous Les Deux):祇園祭限定聖代「トゥレ・ドゥー」是京都在地人喜愛的法式蛋糕吃到飽名店,店內裝潢充滿法國情調。
  • 【香園圍公路通車】實測揭路牌指示不足 不熟路要「靠估」
    不過,新路開通初期仍有多項問題有待改善,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試用新路,發現鄰近口岸位置的蓮麻坑路交匯處附近路牌均沒有指示沙頭角方向,駕駛人士如不熟路便需要「靠估」,容易行錯路;而龍山隧道及長山隧道內的燈光亦較暗。政府發言人回應表示,道路和隧道剛剛開通,部門會密切留意和監察交通情況,因應所需加設指示牌。
  • 當「江南名師匯」遇上「紅谷創意園」,兩大灣區設計燃動與共創
    左三為江南名師匯創始人於穎女士「江南名師匯」 現為義大利 《Home Italia》雜誌中國區總代之一;也是多個國際獎項:德國標誌性設計獎大中華區聯合執行機構;安德魯馬丁獎浙江區總代,廣州設周聯合機構,青設會全國合作推廣夥伴
  • 「四月は君の噓」決定開拍電影版
    新川直司「四月は君の噓」の実寫映畫化が決定した。2016年に公開される。該作中性格自由奔放的宮園か由因參演「海街diary」而被大家熟知的広瀬すず飾演;有馬公生則由山崎賢人飾演;原作故事背景是初中,在電影中改為了高中2年級。
  • 山中傳奇 ~~ 三訪卓蘭楊家『四知園』
    日前,聽聞四知園「豪宅」又更新落成,顯然這兩位夫妻檔勢必有將此寶地視為縱情餘生的決心,於是我三度造訪申賀。所謂的「豪宅」,就是將原有的小鐵皮屋,換頭換面成現今的大鐵皮屋,簡言之,也就是將原有遮風避雨的「草寮」變身為雅居小築的「草廬」。原來的楊家『四知園』草寮。
  • 楊凡的《繼園臺七號》
    近年主力推動香港動畫文化創意產業及策劃動漫展覽,最近擔任「香港臺灣動畫50年大展」策展人。現任香港動畫業及文化協會秘書長。  花了七年時間製作的動畫長片《繼園臺七號》於去年完成,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影片定於本年11月才在香港公映。說實話,這是一部不太像一般動畫的動畫作品,主要原因可能因為導演是楊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