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記得來時路,勇敢面對未知的挑戰

2020-12-26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陳蓉:記得來時路,勇敢面對未知的挑戰

「請您最近儘量減少出門,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掛了電話,陳蓉的嗓子已近幹啞。最近這段時間,她每天需要打近百個摸排電話,以確保了解芝山鎮居民的疫情防控情況。一次次入戶,一遍遍數據核查,一個個問詢電話,讓陳蓉對轄區內重點地區流入人員的情況了如指掌,對防疫物資的數量和品類也能做到心中有數。「對這些防疫物資的儲備情況,我比自己家的東西記得還熟。」她打趣道。

陳蓉是漳州市薌城區芝山鎮衛健辦主任、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疫情發生以來,作為一名黨員,她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因為疫情,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重了。」從大年初一到現在,陳蓉每天上午八點開始工作,晚上七八點下班,有時甚至半夜兩點多才能回到家。儘管經常日夜不停連軸轉,然而一旦進入工作狀態,她似乎有著用不完的熱情,而她的熱情也感染著身邊的所有人。

芝山鎮位於市區城鄉接合部,下轄11個村、7個社區,常住人口2.5萬餘人,毗鄰開發區,外來流動人口多,人口流動性強,摸排難度大,這給疫情防控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作為黨員,疫情就是命令,我更需要衝鋒在前,把防疫宣傳工作做細、做實。」面對困難,陳蓉充滿了幹勁。

疫情期間,身為鎮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的她,在企業復工復產、物資調配等工作中都衝在第一線。在談及面對疫情,是否會有恐懼時,陳蓉很坦誠:「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是如果這種時候我們退縮,又有誰來保證芝山鎮幾萬人口和家庭的安全呢?」面對挑戰,她選擇「逆行」向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分力量。

「我的工作是為別人帶來更多的幫助,讓他們能夠看到更多生活的希望,這讓我每天都充滿著使命感與成就感。」從業25年,陳蓉將衛健計生工作當作自己的使命,以「帶頭、宣傳、服務、監督、交流」為工作指南,以開拓創新為工作理念,幫助轄區527名外來務工人員掌握一技之長走上工作崗位,指導320多位貧困母親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協助74名考上大學的貧困學子拿到獎學金圓了大學夢。她本人先後獲得縣級以上各類獎項40餘項,在2013年和2018年分別獲得漳州市勞動模範、福建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我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對我就有多親。」在芝山鎮群眾的眼中,陳蓉就是一個親切的鄰家大姐,真誠和坦蕩是她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從2015年起,陳蓉先後參與多處徵遷項目,常常加班加點,用真心真情換來了群眾的理解與支持,有很多徵遷群眾,到後來都成為她的真心朋友。

「記得來時路,勇敢面對未知的挑戰。」這是陳蓉經常對女兒說的話,也是她對自己的要求,支撐著她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夜深了,陳蓉仍在加班摸排轄區內重點地區入閩人員。

相關焦點

  • 2021,擁抱未知,勇敢向前
    2021,擁抱未知,勇敢向前 2020-12-31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與其萬無一失,不如挑戰未知
    國慶我們要去趟西藏,每天所面對的環境未知,是否高反未知,可我的目標是日更整個2020年,也就是366天。於是567同學幫我想到了提前準備一些文章,以防萬一。我也有想過提前寫一些文章,這樣可以保證日更目標達成。
  • 我們要學會勇敢面對,學會克服困難,在失敗中學會成長
    我們要學會勇敢面對,學會克服困難,在失敗中學會成長。還記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詩仙李白嗎?記得他大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嗎?記得他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時的不屑嗎?面對困難,我們要擁有像李白那樣的自信去面對困難,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贏得成功。還記得「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行者嗎?還記得「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智者嗎?還記得那個在赤壁之上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蘇東坡嗎?他豁達,他大度,他用平淡去面對愁苦的人生,讓愁苦從他悟性非凡的心中只作穿行而從不停滯。
  • 中考作文|特別的愛 \勇敢面對
    踏入大門,依稀記得那時穿的是踩一步就會發光的鞋子,是我哭著求奶奶買的。我們跑向院內的娛樂器材那邊嬉鬧,玩得不亦樂乎,昨晚在身上拍的爽身粉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過了很久,才發覺是要回家了,於是又一窩蜂地沿路返回。一路上還有說有笑。突然遠處看見一位步伐蹣跚的老人在四處尋找著什麼……「奶奶!」我跑過去,抬頭看著她。「飯好了,回家吧!」奶奶低頭看著我,微笑。「嗯!」
  • 九份,謝謝你突破我的框架,勇敢地拓寬未知的路
    花時大約8小時。九份篇8月3日早上9點我們從墾丁拼車去左營高鐵站,遇見一個很nice的司機。服務很贊啊,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行李放在車頂上,特別拉風哈哈哈~與幾位拼車小夥伴順路去高雄。其實我們去臺北九份,也是要回到高雄,從高雄坐高鐵去到臺北車站的。本來正確的遊玩路線應該是從墾丁到臺中花蓮這樣一路北上的,但是我們的路線沒有設計去花蓮的點。
  • 挑戰未知極限,專業玩家的「逍」灑之旅
    為我們這段挑戰保駕護航身為攀巖專業玩家的輝哥告訴我們戶外攀巖時,永遠都是腳尖在踩點手臂打直,重心下壓腳跟下壓,同時不要太貼近巖壁讓自己更好的觀察落腳點儘管在訓練時這些技巧已經熟記於心但是面對真實狀況還是有點未知的恐懼在完成了準備與訓練後,我即將迎來真正的挑戰而這次的目的地,正是位於灕江邊的師龍巖場這是一場關於勇氣的極限挑戰儘管擁有全套的安全裝備與專業指導
  • 未知大於已知的挑戰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回憶道:「我記得2018年4月,十三屆全國政協首場雙周協商座談會的議題就與人工智慧有關,時隔兩年多,再次圍繞人工智慧進行協商議政,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常議常新,此次會議的議題緊扣關乎國家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問題,未雨綢繆,體現出高度的風險意識。  二是協商味道濃鬱。第一個發言的是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到會介紹情況。
  • 以「極·以為常」的 生態度直 未知的挑戰
    未知 往往蘊含著無形的神秘力量 這種力量會帶來恐懼 同樣也能激發自身的極限 而顛覆未知後 將迎來生活的無限可能
  • 勇敢挑戰生活的短句,陽光勵志,讓人充滿鬥志!
    只有敢於面對了,事情才會過去!Only if you dare to face it, things will pass!未來因為未知,才有趣The future is interesting because it is unknown.
  • 勇敢面對那些讓自己害怕的事與物
    我們應該怎麼面對恐懼呢,是逃避還是忍受。都不是。我們應該勇敢面對這些讓我們害怕的事與物。我們應該勇敢面對並擁抱緊張,丟人,嘲笑,失敗,評價,謾罵,現實等一切讓自己感到害怕痛苦的人,事,物。今天你緊張了嗎,害怕了嗎,如果有那說明你的機會來了,磨練的機會,成長的機會,這是好事,是幸運的,來吧朋友,安靜的湖面練不出牛逼的水手,讓暴風雨來吧,我們是勇士,我們敢於直面,我們擁抱恐懼,面對恐懼,甚至喜歡挑戰。我們喜歡你這個惡魔。
  • 關於勵志的小學生作文:勇敢面對挫折
    我真的沒有可以做了,我只好選擇寫作文來抒發我的感情,我才不那麼傷心,才能擺脫心中的煩惱,我有種想哭的感覺,但我也哭不出來,我也沒有勇氣哭,有些同學一直都說我不要那麼勤奮地讀書、像某某人一樣睡覺。但是,我真的不想睡覺,也沒有勇氣睡覺,因為我知道:如果是一個三好學生,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會控制睡覺這個毛病,如果今天我睡一下覺,覺得很爽,但我明天也可能會睡覺,明天的明天也會。所以,我不選擇睡覺。
  • 43歲主持人陳蓉,上戲本碩畢業,不僅顏值高還是個學霸
    陳蓉出生在浙江寧波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是工廠職工,工作晝夜顛倒,沒空照顧小小的陳蓉,所以陳蓉是外婆在照顧。但是外婆不僅僅只照看陳蓉一個小孩,陳蓉有時候就會被忽略,在搖籃裡哭一個上午都是常事。漸漸地,陳蓉到了讀書的年紀,卻還是沒能得到父母的陪伴,而是寄居在姑媽家,她的學生時代就在不停奔波於寧波和上海之間度過的。在上海讀高中的時候,陳蓉遇到了自己的伯樂——高中的副校長,他發現了當時在校廣播臺擔任臺長的陳蓉,覺得她很有天賦與才華,前後三次建議陳蓉報考上海戲劇學院的主持專業。
  • 用青春的激情填補未知的迷茫,用一往無前的勇氣挑戰未知的困難
    在這一望無際的黑夜裡,會考迫在眉睫,我心裡卻依舊沒底,晚飯前爸媽殷切的問候,卻換來了我的不語。我多麼希望能給他們一個肯定的答回答,但我沒有這個自信。迷茫間,一絲若有若無的花香,通過流動的空氣傳達到鼻中,一掃焦慮的心情,一抹綠突兀地闖入我的眼帘,牽引住了我的目光。
  • 白玉蘭頒獎現場:取消了紅毯環節有些冷清,主持人陳蓉失誤頻頻
    值得關注的是,白玉蘭獎主持人陳蓉在頒獎典禮上失誤頻頻,先是介紹開獎嘉賓何冰的時候,差點口誤。隨後,在介紹「最佳中國電視劇」獲得者《破冰行動》導演的時候,只是把話筒遞到了導演劉璋牧的手中,在劉璋牧發表完獲獎感言之後,陳蓉就說再次祝賀《破冰行動》捧得了大獎,忽略了現場還有一位導演。
  • 勇敢者的遊戲,等你來挑戰!
    勇敢者的遊戲,等你來挑戰!
  • 孩子打針別哄騙孩子說不疼,學會心理建設,孩子才會勇敢面對
    孩子為什麼會那麼害怕打針呢每個孩子幾乎都有恐懼打針的經歷,孩子們害怕打針與這些情況有關:1、對未知的恐懼克拉夫特說: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給孩子心理建設,讓他們勇敢面對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裡說: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
  •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陳蓉:為女性科技人才...
    座談會上,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陳蓉,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陳蓉是武漢人,在國外學習、工作十餘載。2011年底回到家鄉,進入華中科技大學,主攻納米技術。隨著國家對長江經濟帶的日益重視,位於天元之位的武漢迎來發展的良機,如何擦亮湖北科技的名牌?陳蓉認為,需要廣大科研工作者繼續克難攻堅,需要女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擔、在科技戰線發揮半邊天的作用。
  • 勇敢面對人生挑戰
    當生活的煩惱、憂傷、挫折襲來時,換個角度去思考,清除心理障礙,找準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對個人身體健康和事業成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獨處凝思生活的瑣碎,工作的壓力,學習的競爭,讓我們心靈趨於煩躁不安、無所適從。此時,我們需要一個獨處的空間,認真審視自己,沉澱自己:我的處事心態冷靜嗎?我具備應對工作的技能嗎?
  • 讀心理故事,遇見更好自己系列:勇敢不是無所畏懼,是站出來面對
    其實,我們是犯了一個錯誤:當還未真正與問題接觸時,我們會將其無端放大,以至於設想了諸多「攔路虎」,很快心生恐懼、逃避,最終將自己打敗。實際上,問題絕大多數時候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嚴重,只要我們撕破恐懼的面紗及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所以,恐懼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多一點決心,逼自己站出來面對呀!
  • 勇敢面對恐懼:不敢做的事情尤其值得去做
    克服恐懼唯一的方法是直接面對它,而不是躲避。馬克·吐溫在很久以前曾經說過:「人縱然有犯錯的時候,但比起犯錯,驀然回首,我們會更後悔自己不曾嘗試的事情」。而個人認為:「不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而後悔,我們應該為不曾敢於嘗試而感到惋惜」。請敢於直接面對恐懼吧,因為大部分的恐懼是虛構的,所擔心的困難是不會發生的,只不過是由於過於膽怯而產生的構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