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世界可能真實存在,一顆新發現的行星有三個太陽

2020-12-12 開眼驚奇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三體人,生活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上。最近,天文學家們也剛剛發現了一顆具有三個太陽的行星,這有可能讓科幻成為現實嗎?

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距離地球大約22.5光年,雖然比小說中的4光年要遠不少,但是它的確有三個太陽!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發現其他生命形態機率最大的一次!在我們深入了解這顆星球之前,先來看看它是怎麼被發現的。首先要感謝Tess,Tess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指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2018年4月由美國宇航局發射升空,致力於尋找銀河系中的那些圍繞最亮恆星運轉的行星。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這顆衛星的目標是監測20萬顆恆星,尋找任何系外行星,從氣態的巨型行星到小型的巖石行星。

我一直在說系外行星,但它到底是什麼呢?系外行星實際上就是太陽系之外所有行星的統稱,這些行星圍繞著它自己的恆星太陽運轉。雖然定義很簡單,不過,從地球上是很難發現任何系外行星的,因為它們所環繞恆星的亮度會有效地掩蓋行星的存在。到目前為止,在無盡的星空中,天文學家們也只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當然數量還會不斷的增加。順便說一句,如果你想找到一顆屬於你自己的系外行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觀測那些看起來有些晃動的恆星。這很有可能是一顆行星繞著這顆恆星運轉,偶爾會擋住恆星光線造成的。

回到我們提到的那顆衛星Tess,天文學家希望在衛星運行的頭兩年裡,穿過1萬個未知的星域。到目前為止,Tess已經發現了幾顆新的行星,其中就包括那顆擁有三個太陽的行星。這顆星球的名稱為LTT 1445AB。如果站在這顆星球上,能看到天空中有三顆恆星太陽,它們都是處於生命後期的紅矮星,行星的軌道只圍繞其中一顆恆星太陽公轉。與太陽系裡光芒四射的太陽不同,紅矮星就像是一個發光的紅色圓盤。至於另外兩顆,它們距離行星較遠,看起來比較小也比較暗。會像是天空中兩隻紅色邪惡的眼睛。

天文學家通過對衛星Tess傳回數據的分析,得出結論,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表面非常熱,溫度高達160攝氏度。因此,如果你有機會去到這顆星球,要注意防曬和防中暑。另外,這顆行星主要由巖石構成,雖然體積只比地球大3倍,但質量是地球的8倍多。它環繞太陽恆星公轉的速度比地球繞太陽的速度快得多,大約每5天繞一整圈。最讓研究人員興奮的是,這顆行星很可能具有大氣層。這意味著在那裡的某個地方,就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很快,科學家們就能證實大氣層是否真的存在。相對而言,這個星球距離地球不遠,只有22.5光年,從太空角度來說,它簡直就是我們的鄰居。

由於這顆行星的運轉軌跡會穿過地球和它的紅矮星太陽之間的區域,所以天文學家可以藉助地球上的望遠鏡,根據偶爾觀測到的圖像分析,發現周圍可能環繞著氣體。可惜的是,儘管衛星Tess在發現新行星方面很在行,但還不能確定是否真有外星生命的存在。所以,如果確定了大氣層的存在,科學家還將發射一個深空探測器近距離觀測這個星球。儘管如此,天文學家們還是充滿了希望。雖然它的地表溫度很高,但依舊還是有可能有某些生物已經適應了這樣噩夢般的環境。

相關焦點

  • 「三體」已被發現?美國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其天空有3個太陽
    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三體星或許並不悠遠,據澳洲科技新聞網(ScienceAlert)7月28日報導,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奇特的固態系外行星,從這顆行星上能夠看到三個火熱的紅色恆星。在廣闊的世界中,恆星經常與其它恆星共舞,圍繞著一起的重心旋轉。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這樣的系外行星。
  • 有人說太陽背後還有一顆行星,與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可能嗎?
    那麼,這個假想中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這個問題在近代已經成為很多天文學家、數學家研究的熱點之一,特別是在18世紀60年代,瑞士數學家歐拉在提出宇宙天體運行的「三體」問題時,認為一個小型的天體在宇宙中運行,如果同時受到另外兩個較大天體引力的影響,將會在運行軌道的若干特殊點位上保持相對靜止的狀態,歐拉在提出這一假設之後,通過計算推導,求出了該小型天體運行軌跡方程的前三個解。
  • 頭條 我們在4光年外發現了一顆類地行星!
    比鄰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只有0.12個太陽質量,是一顆很暗淡的紅矮星。卡爾•薩根將地球稱之為「黯淡藍點」,那麼,比鄰星就是一顆「黯淡紅點」。比鄰星和兩位比它強大得多的兄弟構成了一個三星系統「人馬座alpah」(圖2),它的兩位大哥分別是人馬座alpah A 和人馬座alpah B,均與太陽大小接近,是全天第四亮的恆星,在中國古代,這兩顆明亮的恆星被人們稱為「南門二」。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凍的世界
    雖然人類搜尋地外生命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任何的發現,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地外生命是存在的,宇宙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科學家在對太陽系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不斷進步搜尋的同時,也將重點目標放在了太陽系之外更廣闊的星際空間中。
  • 太陽有多大?假如太陽是一顆宜居行星,週遊世界有多難?
    週遊世界,這可能是每個人都有的夢想,而且這個夢想可以追溯到數千年以前,在現代科學尚未誕生的歲月裡,便有很多人以週遊世界作為自己畢生所追尋的目標,然而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從未有一個人走遍了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在每一寸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你看除了冥王星以外,我們還在海王星軌道外,也就是柯伊伯帶附近發現以上的一些矮行星。如果不貶冥王星的話,太陽系的行星數量現在已經飆升到了兩位數了。所以說就目前我們所知,按照我們對行星的新定義,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不過,喜歡天文學的你應該也聽說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比鄰星三體世界會有生命嗎?天上有三個太陽,外星人活得很艱辛
    南門二A是三顆恆星中的最大的一顆。它的質量是太陽的是太陽的1.1倍,直徑是太陽的1.23倍。它和太陽一樣是一顆黃矮星。南門二B的質量是太陽的0.91倍,直徑是太陽0.86倍。它是一顆橙矮星。比鄰星系統和太陽比較2016年8月24日,科學家在比鄰星附近發現了一顆行星叫做比鄰星b。科學家認為,比鄰星b是類地行星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27倍。令科學家很驚喜的是比鄰星b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內。
  • 冥王星有多可怕?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天文學家重新定義了行星,認為一個天體要滿足行星的標準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首先是要圍繞恆星運轉,這個條件就排除了圍繞行星運轉的衛星。其次行星的質量必須足夠,它能夠讓自己變成球體,所以那些彗星和小行星就不包括在內了。
  • 太陽系會有第九行星嗎?在太陽的背面,會不會有一顆「反地球」
    曾經的太陽系擁有九大行星,自從人類以投票的方式將冥王星投出了行星的行列,太陽系就剩下了八顆行星,那麼未來是否還有可能再發現一顆行星,補足九顆呢?這種可能性的確是存在的,因為現在人類的天文觀測手段還十分有限,無法確定太陽系外圍是否還有新的行星存在,比如在海王星外側的柯伊伯帶之中,就有可能存在著一顆尚未被發現的冰巨星,當然,這也僅僅是一種可能和猜想,並沒有什麼確實的證據。新的行星只可能存在於太陽系的外圍嗎?
  • 半人馬座α,現實中的三體世界!有生之年我們能能見到外星人嗎?
    劉慈欣的《三體》裡的三體文明的原型就是來自於這個星系,這個星系擁有3個太陽,當然與小說不同的是,現實世界裡的這三個太陽並不是三體混沌系統,而是一個能夠預測軌跡的簡單系統。有這麼有個奇特的鄰居,所以科學家們將視線早就集中在了它身上。當然,這不是為了找尋三體人,而是為了尋找適合生命繁衍的地外行星。不出所料,科學家們真的在這裡尋找到了一顆類地行星。
  • 三體人真的存在嗎?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
    三體人真的存在嗎?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這本科幻小說,人們了解到距離地球4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知道三體世界是怎樣的。其實,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現實的宇宙中一樣存在三體世界,這個三體星距離地球23光年,質量更是地球的8倍,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世界呢?
  • 哈佛大學研究稱,太陽系有可能曾是雙星系統,另外一顆去哪兒了?
    哈佛大學研究稱,太陽系有可能曾是雙星系統,另外一顆去哪兒了?在宇宙當中,太陽系是極為特殊的一個星系,因為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我們所知道的木星,金星,土星等等它們都屬於行星,所以在銀河系當中。太陽系是只有一個恆星運轉的行星系統。
  • 現實三體世界橫空出世!科學家推斷:或許外星文明將高出地球人類
    現實三體世界橫空出世!科學家推斷:或許外星文明將高出地球人類一提到劉慈欣科幻小說代表作《三體》,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大劉將《三體》中世界觀寫得恢弘壯闊。書所呈現的"黑暗森林法則"、"水滴"等內容,也徹底地顛覆了人類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最為緊要的是,其中出現了一個高等的外星文明——三體文明。
  • 《三體》讀後感5:宇宙中真的存在黑暗森林法則嗎
    整本《三體》都是圍繞著黑暗森林法則展開的,書中最早發現這個法則的是葉文潔,在晚年葉文潔劇透給了羅輯,後來羅輯使用黑暗森林法則暴露了一顆恆星的坐標,在三體人入侵地球的途中這顆恆星被更高等的文明消滅了,證明了黑暗森林法則確實存在,羅輯做了執劍人利用黑暗森林法則威脅三體人。我們先分析一下書中黑暗森林法則形成的原因。
  • 飛船克卜勒發現了一顆行星,和曾發現過的行星相比,這顆最年長
    並且需要這顆行星不止一次穿過恆星的表面,這樣才能確定它不是一個前景物體,與所觀察的恆星系統沒有任何關係。即使每顆恆星都有一個太陽系,所有這三種情況都能夠真實存在相對來說也比較少見,所以如果只是盲目地搜索,則需要大量的目標。克卜勒望遠鏡於2009年底開始運行,它指向銀河系的一個區域,那裡有大約15萬顆它可觀測的恆星。
  • 又發現一個地球2.0?編號TOI 700d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編號為TOI 700d,並宣稱這顆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消息一出,「首個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被發現」這一話題便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一時間,行星TOI 700d佔盡了風頭。
  • 《三體》中的物理學:水滴態可能存在嗎?
    首先,人類在三體危機出現之後發射了第二代哈勃望遠鏡,這個望遠鏡規模巨大,僅口徑就有21米,而第一代哈勃望遠鏡的口徑只有2.4米。這臺空間望遠鏡先發現了1000條星際塵埃中的航跡,這是三體第一艦隊留下的。三體艦隊在穿越第二片星際塵埃時,發射了比三體星艦速度更高的探測器,也被哈勃二號發現了,這些探測器就是水滴。
  • 中國天眼新發現!一顆「新太陽」正接近太陽系,這是好事嗎?
    對於宇宙的探索,人類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中國天眼最近就有新發現,一顆新太陽正在靠近太陽系,這是好事情嗎?一起來看一下。對於中國的天眼,很多人都聽說過了,它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個,也是最靈敏的一個射電望遠鏡,口徑高度達到500米,直徑超過500個足球場。有了這個射電望遠鏡之後,我們對於外太空的探索,將會更加的方便,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此一來,對於整個宇宙航天,都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 研究發現,還有一個太陽,它終究會回來
    不過,如今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講,科學家們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太陽系似乎曾經有2顆太陽,甚至極有可能如今另一個太陽還隱身於太陽系之中,只不過我們尚未找到它而已,這究竟是什麼回事呢?而更加令人驚訝的是,在浩瀚的宇宙中,除了雙星系統之外,劉慈欣在《三體》中描述的「三體系統」(三星系統)數量也有很多,而且在2011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們還曾經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四星系統」,而且在這個特別的系統中,竟然還有一顆行星圍繞著它們運行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