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龍:世行報告再次展現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1月5日世界銀行發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基於對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和疫情有效控制的預估,報告預測2021年世界經濟預期增長率為4%,中國經濟預期增長率為7.9%。世行報告再次展現了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良好預期。

  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來源於中國的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高質量開放優勢等。當前,為了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複雜國際環境影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雙循環互相促進是恢復和保持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關鍵一招。

  從國內大循環來看,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四大環節運行順暢有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同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調控宏觀經濟總量和結構問題。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釋放市場經濟活力。通過需求側管理,將會更好發揮投資、消費和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通過供給側的創造作用和需求側的牽引作用,將會實現經濟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進一步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在國內大循環中,投資的關鍵作用和消費的基礎作用進一步顯現。新基建投資的乘數效應、數字經濟投資的驅動作用、公共服務投資的支撐作用,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擴大2021年中國的投資規模。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消費新基礎設施建設、消費環境的改善、消費政策的刺激作用、數字消費的引領作用,以及收入增長和收入分配改革等的支撐作用,消費將進一步發揮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在國內大循環中,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正在加速形成。尤其是中國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中解決影響「卡脖子」的技術問題,布局前沿技術和產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模式正在大規模湧現。高質量改革和開放的紅利正在釋放。通過「放、管、服」等改革釋放體制機制紅利,通過自由貿易區和金融市場有序開放等更高水平的開放,營造一流國際營商環境,以開放促進要素的高效配置、市場機制的改革、競爭力的提升等,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

  從國際循環來看,通過轉變方向和開闢新市場,中國經濟的國際循環實現了修復,局部有所增強。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連接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將進一步實現中國與RCEP成員國之間經貿往來的合作共贏。與歐盟籤訂中歐全面投資協議,將有利於發揮世界上兩大市場的規模優勢,將強化中歐之間的經濟紐帶,增強中歐之間的經濟和政治互信。中國與非洲國家籤訂自貿協定,將加快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將實現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之間更廣泛的經濟合作。通過與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多邊和多邊經貿談判,將進一步擴大中國經濟外循環的空間範圍。除此之外,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一大工業品製造國,「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升級將有利於中國企業通過國際貿易和投資為全世界提供更多高質量的中國產品和服務。

  2021年,隨著新冠疫苗的廣泛接種,以及國際社會對抗疫關注度的進一步提高,防範措施的進一步加強,疫情的負面影響會逐漸降低。隨著國內大循環體系的進一步順暢、國際循環體系的加快調整,以及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和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經濟一定能夠表現良好,繼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的「火車頭」。(韓文龍,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主任、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焱)

相關焦點

  • 世行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國際輿論給予高度關注
    世界銀行1月5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基於新冠疫苗將廣泛接種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較2020年6月份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對中國經濟2021年增長的預期,則上調1個百分點至7.9%。對此,國際輿論給予高度關注。
  • 圖表:世行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復甦「快於預期」
    11111111.jpg| 5572864/images/3320cf6bae504cb1adb9c732ef0f2a3d.jpg 圖表:世行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復甦「快於預期
  • 世行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速2% 世界銀行是幹什麼的以及我國經濟歷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行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速2% 世界銀行是幹什麼的以及我國經濟歷史增速介紹 世行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速2%來源於12月23日發布的2020年12期的《中國經濟簡報》,這一數據和今年在7月份發表的數據1.6%相比有所提升;並且還對於2021年進行了預測,因為我國的消費者信
  • 對中國經濟韌性有信心!世界銀行和IMF再次發聲
    世界銀行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表聲明,對中國政府的應對措施表示支持,並認為中國政府有應對疫情的政策空間。世界銀行在這份聲明中稱:對中國的應對努力表示支持,包括中國保持經濟韌性的措施。
  •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三駕馬車」夯實中國經濟正增長信心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今日視點:「三駕馬車」 夯實中國經濟正增長信心安 寧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堅定的信心,是戰勝困難的重要力量。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仍然有很多不確定性,總理對中國經濟「有把握」也再次傳遞了信心和力量。持續回暖的中國經濟也將為全球經濟的恢復增添信心、注入動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
  • 世行: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中國經濟將增長7.9%
    新華社華盛頓1月5日電(記者許緣 高攀)世界銀行5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基於對新冠疫苗將廣泛推廣使用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4%。
  • 中國經濟增長給世界注入信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防疫工作與經濟發展成績,他們表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國際組織官員和多國專家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出色表現令世界矚目,中國經濟增長將對全球經濟回暖起到積極且持久的作用,這次會議傳遞出有關中國經濟治理的重要信息。
  • 世界銀行發布《中國經濟簡報》 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回升至7.9%
    央視網消息:今天(23日)上午,世界銀行發布2020年12月期《中國經濟簡報》。相較世行今年7月份發布的報告,最新報告把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由此前的1.6%上調至2%。報告還預測,在2021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將回升至7.9%。
  • 世行發表專題報告: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領域取得巨大成就
    世行發表專題報告: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領域取得巨大成就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消息,當日,世界銀行對外發布了《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專題報告。
  • 世行報告: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7月27日,世界銀行對外發布了《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專題報告。世行報告認為,中國近年來在「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在建立改革協調機制、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加強信息化技術應用、推動國際國內改革經驗雙向交流等方面創造了成功經驗。
  • ...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或將回升至7...
    相較世行今年7月份發布的報告,最新報告把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由此前的1.6%上調至2%。報告還預測,在2021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將回升至7.9%。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艾卡思在解讀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時表示,中國防控疫情取得成功,中國經濟實現V型反彈。
  • 我國首次利用世行農業貸款開啟了中國工程諮詢業的發展
    鑑於世行華北平原秸稈養牛「過腹還田」 循環經濟經驗,世界銀行又啟動了(2000-2005年)小規模肉牛貸款項目,總投資計32164.20萬元。世行農業專家作為項目技術主持人,在阜陽市國家發改委大型商品糧基地項目成功案例基礎上,高質量完成了可研報告,通過了水利部、農業部專家審查和國家發改委批覆。              鑑於環球工程諮詢公司多年來在國民經濟、農業綜合開發等方面的顯著業績,經中國農科院批准,2010年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區劃所和環球諮詢兩家單位聯合在北京成立了中諮國業規劃設計中心,成為國家農業、林業、生態甲級諮詢單位。
  • 世行最新GDP預測:全球增長率降至4.0%,中國增速7.9%排第一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 編輯:梁勵當地時間1月5日,世界銀行(簡稱世行)發布了今年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該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4.0%,較上次(去年6月)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造成全球經濟預期下調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全球範圍新冠疫情長期持續。
  • 民間投資轉正,經濟增長信心全面恢復
    雖然說,衡量和判斷經濟發展狀況、經濟增長信心的指標有很多,如GDP增長速度、企業銷售收入和利潤情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判斷經濟增長信心有沒有恢復,經濟增長基礎是否得到有效鞏固的重要指標,甚至可認為是最重要的指標,應當是民間投資者的信心和熱情。
  • 國際社會助力中國戰疫:世行IMF鼓勁 德語圈多國施援
    世行支持中國應對努力  當地時間2月3日,世界銀行(下稱「世行」)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布聲明稱,「我們支持中國做出的應對努力,包括為保持其經濟韌性所做的努力。」世行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中國政府有著足夠的政策空間應對疫情,並且中國政府已經採取相應措施增加市場流動性,這將減少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 聯合國202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經濟增長前景取決於減少貿易...
    人民網聯合國1月16日電(記者 楊俊)聯合國16日發布《202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報告指出,若各種風險得到控制,世界經濟活動在2020年可能會略有好轉,但五分之一國家的人均收入將停滯不前或下降。 受長期貿易爭端影響,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2.3%,為十年來最低水平。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可能達到2.5%,但在貿易局勢緊張、金融動蕩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的影響下,全球經濟的復甦進程可能脫軌。
  • 中國經濟回暖,打響「經濟保衛戰」,提振全球信心
    1月5日,世界銀行刊發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成為主要亮點之一。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中方經濟卻在穩步「回暖」,這不僅增強了全球其他國家復甦經濟的信心,同時也為恢復世界經濟提供了強勁力量。
  • 世界銀行:疫情將令今年亞洲經濟增長創1967年來最低紀錄
    當地時間28日,世界銀行發布經濟更新報告,該報告預計新冠病毒疫情將導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出現50多年來最慢的經濟增速,而3800萬人恐將重新陷入貧窮。路透社29日報導稱,世行表示,東亞和太平洋地區2020年經濟增長率預計僅為0.9%,為1967年以來最低增速。世界銀行表示,除中國外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其他國家今年經濟預計將萎縮3.5%。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及控制疫情擴散的措施,對經濟活動造成「重大抑制」。
  • 世行預測2020年越南GDP增長2.8%,印度下降3.2%,那中美等國呢?
    世行對全球主要地區的經濟發展趨勢預測分地區來看,世行認為歐洲、中亞地區的2020年經濟將收縮4.7%,而且該地區的所有國家幾乎都將陷入衰退;拉美加勒比地區將是受到疫情衝擊的最嚴重地區之一,2020年經濟增速預計是下降7.2%;預計中東北非地區的經濟活動將收縮4.2%。
  • 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同比增長 外交部:體現各國對中國經濟...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時冉):中國商務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6日表示,外資持續湧入中國體現了各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也展現了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