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天內螞蟻被二度約談!萬億蒸發背後監管拆彈思路浮出水面…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螞蟻集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短短52天內,美股阿里巴巴市值蒸發掉20%,約1.2萬億,相較當初螞蟻的2.1萬億估值計算,半個螞蟻已然蒸發一空。

本以為沉寂已久的螞蟻或許能迎來一段冷靜期,但周末前財政部長樓繼偉等領導的繼續發言,再度將網際網路平臺推上風口浪尖。

今日早盤,新華社消息稱,市場監管總局將於近日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還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督促指導螞蟻集團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

央行官員言論後螞蟻「緊急下架門」

外灘言論後,顯然漣漪並未平息,反壟斷與規範巨頭發展的措施仍在加碼。

形勢突變下,已經蒸發掉數萬億市值的網際網路巨頭們仍然在風波中持續看著市值的滑落。今日早盤,阿里、美團、騰訊、京東健康等相繼跌為8%、3%、2%、10%。其中,阿里市值再度蒸發3000億元。

從動作來看,其實就在馬雲炮轟金融系統後,螞蟻已進行了及時的整改。

一是,螞蟻集團表示在被約談後就提出了十六字方針,表示將沿著「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的十六字指導方針,繼續提升普惠服務能力,助力經濟和民生發展,而且馬上暫停了上市計劃。

12月中旬,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又在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表示,螞蟻正全力做好暫緩上市的善後工作,對照監管部門的新要求,進行全面自審,積極配合監管,並進一步落實監管要求。

二是,從具體動作來看,螞蟻主動下架了支付寶上多款存款產品,更掀起了多家平臺包括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天星數科等平臺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下架。

巧合的是,就在下架前夕,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央行金穩局表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網際網路存款等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三是,有消費者透露,近期螞蟻花唄額度也被重新調整了。而且隨之而來的是,騰訊微眾銀行的微粒貸額度也被下調。

業內人士稱,網際網路的觸角伸得已經足夠長了,作為國家命脈之一,金融系統的安全穩定是第一位的,而資本的無序擴張無疑是一顆定時炸彈。因此,監管必須出手,而且要及時出手。而度過洪荒草莽時代的巨頭們在新時代,也需要照章辦事。

監管連環發聲

而且就在監管雲集的財富管理五十人論壇上,幾乎代表金融監管的頭部高層都就金融科技規範進行了各自的發聲,顯然上層對於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規範發展已經有了統一的認知。

樓繼偉炮轟金融數據平臺大而不能倒,還給出解決方案,即限制與單一平臺合作的銀行數量,在效率和風險之間做出平衡,防止贏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統性風險隱患。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也提到,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堅持「三個有利於」原則,將是否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是否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是否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作為衡量標準。

此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還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也提到,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必須關注這些機構風險的複雜性和外溢性,及時精準拆彈,消除新的系統性風險隱患。

這麼看來,中國拆彈的動作已經相當之快了。

監管話音剛落,二度約談再起。

在金融科技巨頭們一面連著上百家銀行,一面連著數億人借款機構、投資人的局面下,如何拆、何時拆,顯然是一場精美的權衡藝術和金融博弈。

何以與第一次不同

業內人士稱,第二次約談顯然與首次約談存在一些差異,而且信號十足。

一是,對於監管者的明確。此次精準提及是金融管理部門,定位清晰地指明了「金融管理」職能,呼應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的要求。

二是,流程調整,不同於首次談完後對外發布,本次是先對外界通知政府部門的履責,減少不必要的震動。

三是,監管內容更公開透明,旨在對螞蟻集團後續的發展原則、監管目的等進行了明確。

拆彈思路:分業與反壟斷

而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這場對網際網路巨頭的出擊是高層將經濟社會的天平端從「效率」到「公平」的傾斜。螞蟻的暫緩上市、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反壟斷愈演愈烈,都體現了監管態度中公平的意味。

有著16年金融監管從業經歷的嵇少峰坦言,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對中國的金融業而言,不應是顛覆者與革命者,而是同行者與補缺人,是競合而不是對陣。未來擺在螞蟻面前的,一個是拆,順應監管的分業經營思路;一個是落實反壟斷,消除科技與資本的無序混合。

對於螞蟻而言,與其被視為金控集團這樣一個整體被監管(全體系數據都將需要接受第三方機構的檢查與評估),不如明智地早些進行數據、科技服務的單獨拆分,以更好保持靈活性與創新空間,這既符合監管強調的分業經營思路,也有利於為金融科技平臺形成示範。

對於未來平臺的反壟斷而言,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意味著反壟斷序幕的開啟。監管層未來將更多關注大公司是否妨礙新機構進入,是否以非正常的方式收集數據,是否拒絕開放應當公開的信息,是否存在誤導用戶和消費者的行為等全新的現象與問題。

螞蟻或許已是網際網路大象,但不管多大,仍然是需要服從監管一隻螞蟻。

目前來看,無論是境內境外都對監管態度表示肯定。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奧稱,螞蟻或許正在做一些會對貨幣以及中國的信貸風險和機遇產生重大影響的新嘗試,因此監管機構正試圖找出最好的監管方法,我認為他們公道合理,行事謹慎。

螞蟻集團也回應,「將認真學習和嚴格遵從監管部門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做好相關工作的落實。」

相關焦點

  • 時隔51天,螞蟻集團二次遭監管約談
    文/《財經》記者 唐郡 編輯/袁滿 時隔51天,螞蟻集團迎來第二次金融監管約談。 螞蟻集團被監管部門二次約談 螞蟻集團第一次被約談是11月2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四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和總裁胡曉明,但具體約談內容並未對外公布。
  • 涉嫌壟斷,阿里巴巴被總局立案,螞蟻暫緩上市後市值已蒸發近萬億
    早在11月初,螞蟻集團就受到四部門聯合約談。 11月2日證監會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 經濟日報評螞蟻被二次約談:在加強監管中規範發展
    (原標題:經濟日報評螞蟻被二次約談:在加強監管中規範發展)
  • 不足百字:螞蟻二次約談消息稿釋放三個強烈信號
    不足百字:螞蟻二次約談消息稿釋放三個強烈信號 微信公眾號「甜甜餘味」 2020-12-24 09:03
  • 阿里「二選一」反壟斷是什麼案,螞蟻回應約談:嚴格遵從監管要求
    在反壟斷和強金融監管的影響下,阿里被調查,螞蟻被約談兩次,並不是偶然的。螞蟻金服的金融業務需要不斷適應新的監管需求,阿里也需要重新審視其對行業的壟斷行為。今日,據新華社報導,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 螞蟻二次約談消息稿不足百字 卻釋放三個強烈信號
    24日早晨,新華社發布了這樣一條短消息,依然是「字少事大」體:【金融管理部門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督促指導螞蟻集團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
  • 不足百字 螞蟻二次約談消息稿釋放三個強烈信號
    本文轉自【甜甜餘味】;24日早晨,新華社發布了這樣一條短消息,依然是「字少事大」體:【金融管理部門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督促指導螞蟻集團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要求
  • 懟監管懟銀行的馬雲被約談 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正當所有投資者都翹首以盼螞蟻集團在周四科創板首秀的時候,市場突然傳來的重磅消息,就是由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四部門聯合約談了馬雲、井賢棟和胡曉明,這三人分別是螞蟻集團的實控人,董事長和總裁,都為螞蟻捏了一把汗,都到這時候了不會再出什麼叉子吧。
  • 螞蟻回應監管約談:著手制定整改方案和工作時間表
    【獵雲網北京】12月27日報導12月27日,螞蟻集團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螞蟻集團接受了金融管理部門的約談。螞蟻集團會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成立整改工作組,全面落實約談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的經營和發展。
  • 螞蟻被約談,馬雲被扇了5個響亮的大耳光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雪山財經》諮詢多位長期從事金融行業和相關研究學者,均表示,4家中國金融業最高監管機構聯合約談一家企業的實控人、董事長和CEO,堪稱史無前例。監管對螞蟻集團的重視程度,以及螞蟻集團可能存在問題的嚴重性,可見一斑。
  • 監管螞蟻:十六年博弈史詳解
    最大規模上市急剎車11月2日晚間近9點,證監會官方微信發布消息:「今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彼時距離螞蟻集團上市敲鐘不足三日,消息一出便刷爆朋友圈。
  • 一隻螞蟻的2020浮沉|2020年度經濟特刊
    強力監管的時刻已經到來。兩次約談2020年最後兩個月裡的兩場約談,決定了螞蟻集團這隻巨型螞蟻在2020年的命運。11月初的約談,讓此前市場估值節節走高的螞蟻集團在科創板上市前夜按下IPO的停止鍵。近日的第二場約談則決定了螞蟻集團的未來。12月26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了螞蟻集團。
  • 再挫8.1%五天市值蒸發6400億港元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阿里巴巴-SW(09988-HK)平安夜不平安,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股價急插8.1%或20.2港元,收報228.2港元,跌至逾5個半月低位;成交急增至159.6億港元,為成交額榜首位;並拖低恒生指數
  • 風口評論|螞蟻事件① 監管層對金融科技風險的一次集體再認識
    原本計劃以總市值2.1萬億問鼎全球最大IPO的螞蟻集團上市,在短短幾日內迅速轉折。無論從何種角度梳理事件始末,「監管」二字始終都是其中的高頻詞。其實,如何對金融科技巨頭進行有效監管,一直是資本市場的熱議話題。就在螞蟻被監管約談前一天,央行旗下《金融時報》就發表文章,闡述了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進入金融行業的潛在風險與監管。文章表示,要警惕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開展金融業務帶來的市場壟斷、監管套利、數據安全及保護、信息科技監管有效性以及更易處罰系統性風險等一系列問題。
  • 螞蟻上市被叫停,馬云為何同時被四大監管部門約談?
    那麼螞蟻集團上市已經走完流程,就差最後一哆嗦,為何會被緊急叫停,馬雲又為何同時被四大監管部門約談。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螞蟻集團的主要業務都有些什麼,螞蟻集團又是靠什麼每年能賺幾百億。為何它的被稱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這樣一個龐大規模的企業到底是如何崛起的。
  •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 阿里巴巴市值蒸發0.88個京東
    距離螞蟻集團被暫緩IPO進程一月有餘,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較螞蟻集團IPO進程較暫緩前的11月2日大幅縮水1179.54億美元,以12月4日京東收盤價計算,阿里巴巴市值相當於蒸發了0.88個京東,或者0.66個拼多多。
  • 最新民企500強出爐:螞蟻集團價值1.4萬億排第五
    最大規模上市急剎車11月2日晚間近9點,證監會官方微信發布消息:「今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彼時距離螞蟻集團上市敲鐘不足三日,消息一出便刷爆朋友圈。
  • 螞蟻集團上市停擺後,阿里「新王牌」浮出水面,馬雲還有後手
    隨後的,是國家開始把目光瞄準了網際網路企業,展開了反壟斷調查,一個周以後,網際網路企業市值蒸發了2萬億以上,這一場調查,使得企業惶恐。阿里巴巴新王牌浮出水面阿里巴巴即將倒下,馬雲的時代也即將結束,這是媒體普遍的看法,但隨著淘寶雙十一近5000億的交易額公布,大眾才幡然醒悟。
  • 平臺經濟反壟斷震波未已 網際網路巨頭萬億市值蒸發
    在「雙十一」創下天量成交的當口,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卻慘遭市場拋售。在這詭異的反差背後,隱現著平臺經濟厲行反壟斷利劍的幽幽鋒芒。  美東時間11月10日,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美股股價悉數下跌,其中,阿里巴巴港股跌8.26%,京東跌5.63%,拼多多跌2.87%,達達集團跌15.08%。
  • 螞蟻被第二次約談,披露其存在問題並提出五大整改要求
    來源:大白話時事昨天金融管理部門對螞蟻進行了第二次約談,並且在今天央行副行長代表四部門就約談情況進行了一場答記者問,這是跟第一次約談最大的不同。在這場答記者問裡,不但具體回答了約談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對金融科技的監管問題,做了一個定性。這也意味著,從11月2日至今,這場雷霆迅速的監管風暴,也有了一個階段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