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回憶熱淚盈眶!6大關鍵詞+8個彩蛋全面了解《奪冠》

2020-09-25 烏鴉火堂

說下這片。


《奪冠》是一部讓人腎上腺素都會激增的電影,我在年前看過這部電影兩次,公映後期待再刷。



作為一部主打「燃」的作品,比起同類打雞血的電影,《奪冠》可貴之處在於,電影中所描述的燃點都是真實存在的。從1981年中國女排在第三屆排球世界盃的決賽擊敗日本首次奪得世界冠軍開始,到2016年女排姑娘時隔12年再次獲得奧運會冠軍,電影選擇了幾個重大的歷史時刻,來呈現35年之間新老中國女排的花樣年華。

其實關於電影本身,其實無需多言,那是那句話,去看吧。因為再多的文字也無法真正的描述那種銘刻在骨髓裡和基因裡的自豪感和振奮感,關於電影所體現的故事和主題,眼見為實,箇中體會。


所以這裡敞開了說,電影內外,那些我們了解或不了解的中國女排故事,畢竟電影從女排姑娘備戰1981年世界盃為由頭展開,此時相信包括俺在內的很多朋友,都沒有出生。但是,有一種難以磨滅的東西叫做「集體回憶」。


作為80後,在我印象裡,自打俺記事兒以來,有關女排的故事,在電視上、在街坊的熱議中,不絕於耳。當時年齡還小並不懂什麼意思,但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更能體會女排精神,對一代人的影響有多大!


作為女排粉絲,小弟這篇文章就結合電影,來挖掘一些我們不太了解的背後,包括電影中的一些名詞,還原梗,以及如今很多耳熟能詳的典故究竟是怎麼來的。用這些碎片拼成我們的「集體回憶」,去見證一個時代。





「竹棚精神」

電影一開始,老女排的訓練場館,就是位於福建漳州的訓練基地,如今依然中國女排在全國的三個主要訓練基地之一(另外倆是湖南郴州、浙江北侖),這裡也被稱為女排的「娘家」。


用電影中黃渤的話來形容,「當年我們什麼也沒有」,說得沒錯,但電影所展示的女排訓練環境,還真不是最艱苦的。



1972年,中國第一次排球大集訓,排球訓練基地就選址漳州:


當地缺乏場館和訓練設施要啥沒啥,隨後漳州市組織群眾義務勞動,僅用28天時間,就蓋起一座有6塊平整場地的「竹棚館」。當時條件艱苦,竹棚館就是用著漳州本地的竹竿為架,竹蔑席、油毛氈為頂,地面最底下鋪了一層煤渣,上面黃土、石灰、鹽水三者合一(就是「三合土」)夯實而成,趕上雨季,「三合土」潮溼,隊員一滾就是一身泥。


這還不算什麼,時間一長「三合土」一層層被磨掉了,墊底的煤渣露出來了,這就跟在粗糙土地上摔打沒什麼區別,導致隊員身上傷口淤青無數,睡覺都無法側臥。但沒辦法,當時環境就這麼艱苦。「滾上一身泥,磨去幾層皮,苦練技戰術,立志攀高峰」的口號就是當時提出來的(還被當做標語掛在了牆上),且就是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中,鍛鍊出未來的世界冠軍,以及女排五連冠的佳話。



電影中所呈現的場館,是1976年中國女排重組之後翻新的,已經有了真正的地板,但比竹棚也好不到哪兒去,破舊的地板,斑駁的牆壁,尤其是姑娘們手上的竹刺,正是來自「竹棚館」的真實考究,包括後來新女排回到漳州老訓練館去「體驗生活」,也是真實存在。


從這裡走出的郎平,對這裡感情尤為深厚,電影中呈現的那次回歸故裡,是基於現實改編,現實中正是中國女排第44次回漳集訓的場景。



不過電影不是在老館拍攝的,因為原館如今已經是博物館了。


電影是在順義一個工廠車間的基礎上,1:1搭建了一個真實的訓練場館,包括一些門廊、傳達室、更衣室及輔助設施等都是等比例還原+做舊。但唯有一處是不是——包漿的地板,這是從真實場館直接搬運過來的。


一方面漳州基地要拿老館做成博物館,反而不需要真正的舊地板了,另一方面那種老舊包漿竹木地板的質感,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還原出來的。所以電影中呈現的地板,是女排姑娘無數汗水洗刷過的地板,這種魅力不言而喻。





彩蛋1,為什麼選擇漳州?

有人說是當地物產豐富,尤其盛產水果,這在食品匱乏那個年代是一個必要考慮的先決條件,並且當地也有專門的「女排集訓食譜」作為考量。也有人說漳州地理海拔、經緯度有關,因為這裡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女排隊員在漳州訓練後彈跳提高,反應靈敏,身體趨向平衡,集訓前後判若兩隊。



究竟是哪種原因咱也不得而知,但當年排球處處長錢家祥帶隊在南方甄選排球訓練基地的時候,來到漳州,回饋了16個字:「領導重視,群眾喜愛,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大概這就是答案。


作為「中國排球之鄉」,「女排娘家」的漳州,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比如1986年,女排繼首次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拿下1982年世界錦標賽冠軍、1984年奧運會冠軍之後,漳州市中心特地建起一座中國女排「三連冠」紀念碑,以銘記赫赫戰功並激勵姑娘們再創輝煌。


1992年,中國女排成績大滑坡、陷入低谷,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僅獲得第七名,420萬漳州人民每人捐資1元以上,自籌500萬元讓新訓練館——「中國女排騰飛館」於1994年順利落成,以激勵女排姑娘們不氣餒、再騰飛。





夢回80年代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奪冠》的攝影和色調,優秀的鏡頭感,對直觀感受和背景氣氛烘託有著天然的幫助,尤其是對電影80年代風貌的還原,可以讓70、80後等「過來人」,瞬間激活昔日的集體回憶,也可以讓90後、00後等沒有經歷過時代的觀眾,了解一下那個年代人和事的風貌。


當彭昱暢飾演的角色,第一次走進場館的鏡頭,就給人一種莊重且聖潔的感覺,讓觀眾代入感極強,達成這種直觀感受的原因有二:



其一就是光影,有個影響很深的鏡頭就是,從窗外照射進來的陽光,光芒之處「煙霧繚繞」的,為的就是營造破舊場館中的激烈場面,以及聖潔的光線感。個人感覺這種光的營造,有點像《教父》裡的光影,不排除該片參考了後者。


其二就是濾鏡,達成泛黃的畫質的效果肯定是有濾鏡存在的,特地去查了一下幕後,結果大跌眼鏡。比起濾鏡這種複雜的東西,電影呈現出這種效果的方式很簡單——鏡頭前蒙蒙一層紗即可。說是紗好聽點,其實就是肉色絲襪,所以才會呈現出一種泛黃、暖色的復古色彩,再加上朦朧的效果,那是記憶中的80年代。



沒錯,我印象中的80年代,就是這種又模糊又純真的年代。那個時候天很藍、陽光很明媚,晚上還能看見銀河,沒有如今的汙染,可能是我小兒童不經世事的原因,在我「短暫」的80年代,覺得那就是個美好的時光,物質生活雖然匱乏,但大家都很質樸、單純。而這種「美好」就體現在電影中,無論是訓練還是比賽,體現的那種不摻雜質的純粹。


這一點除了劇情上的渲染外,也反映在了《奪冠》的色調和攝影之中。整部電影的色彩是非常濃鬱、飽和的。海軍藍的訓練服,橄欖隊的隊服,女排的中國紅,以及牆上的醒目的標語,對比度強烈,配合女排首次奪冠之後的民眾湧上街頭歡慶的場面,這些飽和的色彩與展現精神面貌的東西,糅合在一起,呈現出很熱烈的氛圍,反映就是當時的那種純粹的激情。





彩蛋2:「從頭開始」

電影中有個很有意思的80年代印記,就是燙頭,中日大戰中,包括中國女排和日本女排,全部燙頭,這是真事兒。



那個年代相對純樸,頭髮是黑色的,眉毛都粗粗濃濃。但也是那個時候,流行風氣開始進入內地,年輕人流行起燙髮。燙髮成為了當時的一種時尚,又趕時髦又好打理,那種頭上卷著無數個塑料夾子的捲髮技藝,至今還留在很多人的記憶裡,最起碼在一些老照片老電影裡還能見過。且大言不慚的說,咱老媽迄今還用這種方式,沒事在家自己卷個發什麼的。


電影中女排出徵前做頭的場景,據郎平回憶說是真實考究,那家「四聯美髮店」,也是80年代有名的美髮店,這家坐落於北京王府井金魚胡同西口的理髮店,承載了很多老北京追求「髮型時尚」的記憶。



這家店1956年由上海遷至北京,因為時代原因一度關張。1978年改革開放,「新風理髮館」宣告終結,四聯美髮店重新開業,併購置了四臺電燙機。沒想到卻引起了轟動,因為「中國許可燙髮了」這件事,當時可以說世界轟動,一堆老外扛著攝像機跑到「四聯」一頓狂拍,連理髮店價目表都登在一家日本媒體上。


至此,中國理髮業,從單純的剪髮,擴展到美容美髮的領域,就是從「四聯」這幾臺電燙機說起,目前這家店還在王府井。





彩蛋3:《廬山戀》

電影中,女排姑娘一起看的電影叫做《廬山戀》,同樣也是一代人的記憶。這部電影算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偶像劇。



在80年代不但出現了「中國銀幕第一吻」,而且堪稱時尚指南,據不完全統計,電影中男女主角一共換了43套戲服,掀起了「來說走就走的旅行,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的全民名山大川談戀愛的風潮,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廬山堪比如今的麗江,無數男女前往廬山期盼豔遇,堪稱思想首次啟蒙。


電影中女排姑娘從燙頭到看《廬山戀》,就是顯示那個年代女孩對時尚的追求,都是年輕女孩啊,這幾處設計蠻有人情味的。


PS,值得一提的是,《廬山戀》的女主角張瑜,當時作為全國炙手可熱的女星,與排球隊也有一定的淵源,主角就是當時有著「亞洲第一飛人」之稱的中國男排隊員汪嘉偉


作為中國排壇偶像級人物,汪嘉偉這個名字曾讓無數女孩子芳心暗動,結果當時就有女粉絲與她朋友賭約,冒名張瑜,給汪嘉偉寫了封情書,說自己是《廬山戀》的女主角,表達了對汪嘉偉的愛慕之情。沒想到竟然獲得了回信,因為汪嘉偉當時正在追星張瑜。很快汪嘉偉和這位「張瑜」通過信件交往確定了戀愛關係,結果真相大白之後,汪嘉偉承受不了外界輿論的壓力,心灰意冷遠赴日本留學深造。後來汪嘉偉回國擔任過男排主教練,如今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電影中,這句標語很醒目的出現在了訓練基地的牆壁上,不知道如今的90後、00後對這句話是否有記憶、有多麼深的印象,反正對於80後來說,這個詞是很有時代印記的(我記憶中,對這句話第一次有印象的是在1990年亞運會期間)。


都知道1981年中國女排實現了中國體育「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目標,但並不是最早的,這句話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也與中國女排無關。


那是在1979年9月8日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第一次參加重大國際比賽的17歲中國跳水新星陳肖霞擊敗前蘇聯名將卡列尼娜,奪得女子跳臺跳水金牌。當時《中國體育報》刊登她奪冠的消息時候,專門配文就是這個標題——《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並被《人民日報》全文轉載。


當時中國剛剛迎來改革開放初期,一切百廢待興,從經濟到科技全方位落後,體育也是一樣。


陳肖霞奪冠前,中國跳水隊在第八屆亞運會上已經獲得了四個項目的冠軍和亞軍,在亞洲可以稱得上強隊,同時其他項目如桌球、羽毛球、體操等都在亞洲可算數一數二,但在世界賽場上。。。基本鮮有佳績。所以那個時候,陳肖霞奪得世界冠軍,就當時國內的體育氛圍而言,可以說是令人振奮的消息。因為隨後一兩年內,就要迎來包括1980年世界盃(後放棄參加)、女排世界盃等重要賽事,正好可以用這個事情和這個口號鼓舞人心。


PS,就在這句口號提出兩個月之後,1979年亞洲錦標賽上,中國女排首次擊敗如日中天的日本女排,奪得亞洲冠軍,無疑也是一劑強心針。


所以,在電影《奪冠》中,對老女排姑娘那句話:「我要證明給所有人看,中國人,行的!」幾乎就是當時中國體育界的主旋律,就是要用體育賽事,讓世界認識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


這是「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背景條件,振興中華的口號從體育開始。


如今的觀眾恐怕無法體會到當時那種感覺了(其實我也差不多,只知道有這劇口號而已),畢竟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已經屹立於世界的中心,體育成績也是享譽世界,但不要忘記,上世紀80年代這句口號,這才是時代最強音。





彩蛋4 教練我想打排球

為什麼大家那麼看重冠軍?因為那個時候太需要這種東西了,女排恰恰是應了當時整個社會發展的大的局勢,正確的姿態出現在了正確的時間上。


而如今呢,「衝出亞洲,走向世界」這個口號真的過時了,所以在教練員對待隊員的激勵上,片中吳剛與鞏俐採用了不同的方式。老女排時期吳剛可以用家國榮耀來給隊員們上課,但新時代就不同了,片中鞏俐的話說得很明白,你是否奪冠,沒人care你,但你打球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中國崛起了,這個時候「體育冠軍」嚴格意義上不屬於時代必需品了,只能是錦上添花。所以在此條件下,激勵隊員的方式,就要從家國情懷轉移到個人夢想和勵志訴求上了,奪冠與否在於個人,只是不要讓人看不起,再由冠軍去反哺家國情懷。我覺得這是一次突破,對於一部主旋律電影來說,很了不起。




彩蛋5李現

電影中李現的角色屬於客串,但還有一個小插曲,差點與該角色失之交臂。


就是這個角色原本就是李現出演,結果還沒演的時候,李現突然爆紅,然後導演陳可辛一度猶豫不太想用他了(可能是擔心破壞平衡性)。不過最後還是如約而至,結果在彭昱暢的訪談裡說,李現客串的那天,飾演老女排演員秒變花痴,當日都沒人理自己。。。




「時代之聲」宋世雄

《奪冠》前半段最讓人驚喜的就是宋世雄的聲音,那才是中國好聲音。


宋世雄是中國第一代體育解說員,也是對當代中國人影響最深的一位體育解說員,哪怕您可能記不起他解說過什麼比賽,但一定記得他的聲音。宋世雄從1960年就開始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體育評論員,直到2000年退休,40年解說生涯,他的聲音可謂影響了好幾代人。


而且宋世雄與中國女排有著不解之緣。


1981年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的時候,當時國內環境電視機還是少數(主要是黑白電視),收音機居多。作為比賽解說,宋世雄氣勢磅礴,高亢激昂,語言流暢,聲情並茂,讓聽者感覺就像坐在現場看球一樣,而且就在那個時候,「女排精神」這四個字,就是通過宋世雄的聲音,傳遞給當時電視機和收音機前的觀眾,並影響至今。


所以電影《奪冠》也是完全的還原了這個瞬間,而是這段音頻是錄音重放,是81歲高齡的宋世雄老師重新配音,瞅瞅這麼多年人家這嗓音保持的多麼鮮活。


2008年北京奧運會,退休多年的宋世雄重出江湖,參與央視北京奧運會桌球、女排的轉播解說,再次激活大眾的記憶。而且從2015年到2020年,宋世雄還多次探班中國女排,為姑娘們加油鼓勁兒,記得去年探班時的新聞報導,時年58歲的郎平,在80歲宋世雄老爺子面前「畢恭畢敬的,像個羞澀的小姑娘。」





彩蛋6,「鐵榔頭」

郎平和宋世雄,二位已經相識於1978年(當時郎平才18歲),如今已經他們自己的友誼已經度過42年了。但是到如今,宋世雄老人依然會說:「這麼多年,別人問我偶像是誰,我就說,是郎平!郎平!」


郎平「鐵榔頭」的綽號就是宋世雄解說時給起的。據說源自宋世雄看比賽的時候,郎平扣殺通常沒人能接得住,一錘定音,結合郎平的姓氏,「鐵榔頭」這個稱號由此誕生。


不過,當時郎平不太喜歡這個外號,畢竟一姑娘家,一度還擔心以後找不到對象了:「鐵榔頭,好傢夥,誰敢找你,能把人打死,家庭暴力。」,不過後來也就是因為這個名字,郎平名揚四海,後來郎指導還特地感謝過宋世雄「賜名」。




女排的對手們

說下當時女排的對手。


電影中郎平始終提到一個名字,海曼。說自己總有一天要超越她(摸高的高度)。


海曼(Flora Hamman),美國女子排球運動員,主攻手。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另外兩位是郎平和古巴的路易斯)。


郎平1.84米,但海曼足足有1.96米,她們兩個在那個年代就是超級巨星,而且也是好朋友。兩人相識於1980年,是在女排訪問美國期間,海曼的身高與全面的技術給郎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電影中郎平對海曼的評價和那句臺詞,就是在兩人相識之後才說的。


1981年世界盃,中國女排確實戰勝了美國隊,雖然美國隊只取得第四名,但海曼本人卻獲得了優秀運動員獎和最佳扣球手獎。


後來郎平還模仿過海曼的起跳專項訓練,就是把把毛巾連接成一條長長的帶子,捆在受訓者的腰上,並在後面用力拉著,受訓者每次起跳都像負重一樣,得用很大的力氣。


郎平與海曼賽場上相遇過6次,期間互有勝負,尤其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在小組賽上1-3輸給美國隊,但在決賽中3-0完勝對方,奪得奧運會冠軍。


雖然是對手,但兩位惺惺相惜,後來幾乎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而海曼當時邊打球邊求學的經歷也給郎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郎平自己也是在打球期間完成了學業。1984年底,在中國香港舉行的超級女排賽上,是郎平與海曼的最後一次相遇,1986年1月24日,海曼在訓練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倒在場上,在被送往醫院的途中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31歲。



郎平聽聞此訊,以一篇《懷念我的好朋友——海曼》表達了自己的悲痛之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一下,裡面記錄了二者之間的很多故事。


另一位女排對手,就是日本隊的江上由美,電影中也提到過。


日本女排是當年世界霸主之一,自從他們1962年世界排球錦標賽中拿下世界冠軍,首次打破了歐美人在這項賽事的壟斷之後,日本女排便迅速崛起(與蘇聯女排輪流坐莊),而且動不動就「KO」——直接把對手揍個3:0,由此得名「東洋魔女」,並在1976年拿下奧運會冠軍,1977年拿下女排世界盃冠軍。


拍攝於1979年的名作《排球女將》,反映的就是在此環境下日本國內一群排球隊女中學生的故事——小鹿純子「晴空霹靂」!!!

電影中時段的日本女排正值如日中天,中國女排以前從來沒有擊敗過日本隊,直到1979年亞錦賽中國女排才迎來首次勝利。1979亞錦賽到1981女排世界盃,日本女排隊中明星球員兼國家隊隊長就是江上由美,是主力二傳手,雖然身高只有1.76米,但絕招「勾手飄球」當時是中國隊重點防禦對象。


可惜當時日本女排遇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世界盃(決賽擊敗對方)到1984年奧運會(半決賽擊敗對方),日本女排幾次倒在了中國隊的面前。奧運會之後,27歲的江上由美帶著沒能奪得金牌的遺憾退出了俱樂部日立隊和國家隊,結束了運動員生涯。日本女排也至此衰落,直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日本隊一路過關斬將,在1/4決賽擊敗中國隊,半決賽擊敗韓國隊拿下銅牌,才讓日本女排時隔28年再度染指獎牌。


2016年,江上由美去世,享年59歲。(婚後改姓丸山由美)





彩蛋7,客串明星

《奪冠》中,有幾位客串的排球明星,都是昔日中國女排的對手,我還真沒注意,後來查閱官方資料才了解。



★老女排大戰日本隊時,對方5號由中道瞳扮演,她是世界著名二傳手,2012年奧運會在日本隊擊敗過中國隊;這裡有個趣聞:

巖井俊二小學同學是日本奧委會排球中心的主任,陳可辛專門求助他,幫忙,找了一批專業的日本國家隊的排球員來,來了六個裡面三個是前國家隊的,另外三個是不同大學,來自日本不同俱樂部。

★中巴大戰中,巴西隊中有三名現役國家隊成員,其中Jacqueline就是親身經歷16年奧運的選手;

★中美大戰中,美國隊Logan Tom也是親歷08年奧運中美大戰的球員;




中巴大戰

電影中,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四分之一決賽的經典「中巴大戰」,是我們集體回憶的最後一塊拼圖。



當時巴西女排是世界霸主,蟬聯北京和倫敦奧運會的冠軍。相比之下,中國女排正值低谷,2004年雅典奧運奪冠之後沉淪十年有餘,在前兩屆奧運會的成績不佳,這也是電影第二部分的開篇,就是郎平掛帥,隨後中國女排奪得了2014年世錦賽亞軍和2015年世界盃冠軍,算是回血一波。


當時中國女排12人陣容出徵奧運會,由老將二傳魏秋月、中生代惠若琪、新生代朱婷領銜,結果當時頂著前世界冠軍頭銜的中國隊,卻被B組對手打成小組倒數第一,輸給了荷蘭、塞爾維亞、美國(五戰三負),勉強晉級八強,所以隨後面對東道主+世界冠軍巴西,所有人自然會看衰中國隊。



這一段場面,全部由當時以朱婷、惠若琪、張常寧等女排隊員本色出演,面對主場作戰的衛冕冠軍巴西,中國女排在首局完敗後及時變陣,激戰五局成功翻盤,時隔12年重奪冠軍,怎能不讓人激動。


《奪冠》中兩場重頭戲之一,比起中日大戰的懷舊熱血,這場大戰更多是從另一方面造就的熱血——蒙太奇技術的勝利,比起當時我在電視機前看現場直播時的畫面,最後這段大戰的場面戲讓人難忘的。



12臺機位,其中6臺機器是央視體育比賽專供的攝像機,48高幀拍攝,用極其連貫的動作,將攝像機擺在賽場中央,用快節奏剪輯,還原的是嵌入式的比賽效果,再用高速攝影下的慢動作,展示的是運動之美。


此外電影中很多情節和橋段都是基於真實記載,比如裡約前夜的談話、郎平給朱婷的簡訊。頒獎的時候,大家側身時都拉著彼此的手,與真實情況一樣,當然還有最經典的一幕,隊長惠若琪號召隊員們一起把腳放在頒獎臺上,隨後便出現了那一幕經典的跺腳殺(這是惠若琪當初的一個烏龍舉動,但是最後變成了大家的習慣)。



還有兩處細節,是首映禮之後在導演和演員訪談時獲悉的:


★其一《奪冠》裡中巴大戰後,勝利的中國女排們是真哭,因為大家都又想起了重奪榮譽的那一天;

★其二黃渤的角色,觀看中巴比賽時棗紅色毛衣,就是青年時期(彭昱暢)老女排們送他的那件,這是演員親口說的。



電影的結束落點於國歌的響起,中國女排,兩個時代串起的30年集體回憶,期間雖然幾經沉浮,但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再次上演王者回歸。


如今時代不同了,年輕人不會體會到那個什麼都沒有、所有一切都要靠大家卯足了勁兒去拼搏那個時候。但同時,也真心希望大夥能夠理解為什麼那個年代需要前輩們拿命去拼的那種精神。這些話雖然老套,但永遠不會過時,正因如此我們才熱淚盈眶。





彩蛋8,魏秋月

電影中新女排全部由真實隊員本身出演,僅一人除外,就是魏秋月。為什麼不演?人家正處於孕期,無法出演,就這麼簡單。(電影中也展示了魏秋月談戀愛的情節,這也是源自真實)



電影中飾演魏秋月的,是現任國家隊隊員姚迪,她和魏秋月同為津門姐妹,兩人打的都是二傳,在顏值方面二者也是旗鼓相當(姚迪曾被日本球迷評選為中國女排第一美女),並且她在2019年,跟隨中國女排獲得了女排世界盃冠軍。

相關焦點

  • 集體回憶熱淚盈眶!6大關鍵詞+8個彩蛋全面了解《奪冠》
    因為再多的文字也無法真正的描述那種銘刻在骨髓裡和基因裡的自豪感和振奮感,關於電影所體現的故事和主題,眼見為實,箇中體會。所以這裡敞開了說,電影內外,那些我們了解或不了解的中國女排故事,畢竟電影從女排姑娘備戰1981年世界盃為由頭展開,此時相信包括俺在內的很多朋友,都沒有出生。但是,有一種難以磨滅的東西叫做「集體回憶」。
  • 集體回憶熱淚盈眶!6大關鍵詞+8個彩蛋全面了解《奪冠》
    所以這裡敞開了說,電影內外,那些我們了解或不了解的中國女排故事,畢竟電影從女排姑娘備戰1981年世界盃為由頭展開,此時相信包括俺在內的很多朋友,都沒有出生。但是,有一種難以磨滅的東西叫做「集體回憶」。
  • 了解這3個歷史彩蛋,或許你才能看得懂《奪冠》
    前些天,歷史叔就曾介紹了電影《奪冠》的背後歷史故事。不過電影裡其中有幾個彩蛋,歷史叔覺得有必要拿出來說說。畢竟作為一部主打「燃」的作品,電影《奪冠》與其他電影不同,其可貴之處,在於電影裡所描述的情節都是有史可據,都是真實存在。
  • 《波西米亞狂想曲》首映禮中國藝人集體朝聖,影迷熱淚盈眶集體合唱
    包括老狼、劉惜君、陸宇鵬、左小祖咒、耿樂等中國藝人組團現身,為這部燃爆熱血的電影發聲,現場大咖雲集,盛況空前,全員熱淚盈眶!影片將於3月22日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加盟影院專線放映!首映禮變大型「追星」現場中國音樂圈電影圈集體朝聖傳奇樂隊皇后樂隊的傳奇故事和巔峰演出在首映禮大銀幕重現,吸引到一大波中國電影圈、音樂圈藝人的「朝聖」。
  • 《奪冠》兩代人的「集體回憶」,在不同時代語境下,呈現了榮光
    叫《奪冠》也可叫《郎平》,鞏俐四個字:君臨天下。 話雖然老套,但永遠不過時,蒙太奇首發的賽場氛圍點燃熱血,35年之間新老中國女排的花樣年華,拼成了兩代人的「集體回憶」,去呈現一個時代的榮光。
  • 2020年關鍵詞—擁抱 |生活依舊滾燙,永遠熱淚盈眶
    2020年關鍵詞—擁抱 |生活依舊滾燙,永遠熱淚盈眶 2020-12-23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蠻遊戲:全面晉級》片尾彩蛋 結局為電影續集鋪陳了什麼細節
    (影評彩蛋)《野蠻遊戲:全面晉級》是2019年上映的喜劇電影推薦,為高評價電影《野蠻遊戲:瘋狂叢林》正宗續集故事,《野蠻遊戲3》有1個片尾彩蛋(即片尾畫面) ,在劇情結局後約30秒出現,暗示未來續集電影的可能性,並帶出龐大「野蠻遊戲電影宇宙」可能性,多多將爆雷整理《野蠻遊戲:全面晉級
  • 翻完郎平20年前的自傳,才看懂《奪冠》的幾個彩蛋
    每次出去比賽前,她們都要在機場裡一起喝一杯咖啡,討個彩頭。彩蛋二袁偉民曾經批評過郎平她們:別迷信。彩蛋四1995年,郎平首次成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時,就想要組建一支全面型的教練團隊。而她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陳忠和。那些年,陳忠和的家庭情況其實很難,親人頻發意外,孩子的年紀又小。
  • 離別、延期、奪冠、退役:2020體壇4大關鍵詞
    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原計劃於2020年7月24日-8月9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有來自206個國家(地區)以及難民代表隊的11000名運動員參加。目前,歐足聯旗下男足和女足所有的俱樂部和國家隊賽事(包括友誼賽)都暫停了,原定進行的國際友誼賽和歐洲杯附加賽將會在6月初的國際比賽日進行。當然,這是在評估屆時情況的前提下。同時,南美足協官方宣布,今年夏天的美洲杯大賽推遲一年,到2021年夏天舉辦,具體賽程也是2021年6月11日至7月11日。關鍵詞:奪冠
  • 觀電影奪冠有感,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的佳作
    剛從電影院出來,看了奪冠後,熱淚盈眶,熱血沸騰,難得的佳作,可以說只要你是中國人,對女排稍有了解,都會為之感動與自豪。女排讓我們切實感受到競技體育獨特的魅力,哪怕訓練再苦,她們也是永不凋謝到鏗鏘玫瑰,不言放棄,堅持到底。
  • 澤塔奧特曼:黑田最新畫作,4款特空機集體登場,彩蛋充滿故事感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近期黑田朝生老師的最新畫作,不僅有4款特空機集體登場,並且相關海報彩蛋充滿故事感。四款特空機集體登場而且黑田朝生老師,更是為海報裡面亮相的四款特空機,親自繪製了一幅集體登場的畫,有種類似於全家福的感覺。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雖然黑田朝生老師也曾經繪製過,賽文加與烏英達姆。
  • 電影《奪冠》好看超預期,女排精神一度讓我熱淚盈眶
    下午去看了電影《奪冠》。電影《奪冠》發布會剛開始,只是想看看鞏俐大姐的演技,看看她怎麼演郎平郎指導。電影以女排多次奪冠為線索,從用男排運動員做陪練刻苦訓練開始,演繹了郎平從運動員到教練員的拼搏歷程,全面展示了女排的頑強拼搏,永爭第一的精神!
  • 《死亡擱淺》14個隱藏彩蛋梳理
    《死亡擱淺》到底埋了多少個彩蛋?恐怕一時半會兒是數不過來的。本文以一些遊戲中現有的資料和玩家的發現為基礎,梳理出了14個比較明顯的「隱藏」彩蛋。當然,目測這個數量還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死亡擱淺》埋的實在太多了,以至於會成為一個浩瀚的工程。1、「你為何花了這麼長時間?」
  • 翻完郎平20年前的自傳,才看懂《奪冠》的幾個彩蛋|小巴看一周
    每次出去比賽前,她們都要在機場裡一起喝一杯咖啡,討個彩頭。彩蛋二袁偉民曾經批評過郎平她們:別迷信。但是每次女排比賽,他都要穿上一件有破洞的米色毛背心,因為那是他帶領女排拿下三連冠時穿的「戰袍」。彩蛋四1995年,郎平首次成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時,就想要組建一支全面型的教練團隊。而她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陳忠和。那些年,陳忠和的家庭情況其實很難,親人頻發意外,孩子的年紀又小。做中國女排國家隊的教練,幾乎可以算是「拋家棄子」。
  • OPPO隱藏彩蛋曝光:微博帶OPPO Reno5關鍵詞 既可「召喚」李易峰
    在OPPO Reno5系列發布前,OPPO官方還特意在新浪微博上設下了一個「彩蛋」。據了解,只要發布帶有OPPO Reno5關鍵詞的微博,OPPO代言人李易峰便會空降評論區並留言,「別動 你被鎖定了 今晚19:40請跟我去#OPPO Reno5#系列新品發布大秀走一趟吧」。
  • 《天使陷落》6個無劇透彩蛋細節,觀影前你會想了解
    小齊整理《全面攻佔3》六個無劇透彩蛋,幫助大家更了解電影故事劇情細節!全面攻佔3隻有2位演員回歸《天使陷落》是相隔3年後的正宗續集,故事時間點則是建立在前一集的2年後,而傑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和摩根·弗裡曼(Morgan Freeman)是「陷落系列」唯二有回歸演出的演員,其他人不是角色沒有戲份,就是因為檔期問題而被迫換角。
  • 國足集體觀看中國女排寫實片《奪冠》,全程專注愛國情懷此起彼伏
    而在10月6日下午,國足便集體觀看了一部愛國影片《奪冠》。這部記錄中國女排奪冠全過程的愛國短片在近期剛剛上映,許多人也是懷著一顆愛國之心去電影院觀看,不得不說,已經奪得八次世界冠軍的中國女排,榮耀背後那不為人知的故事,往往會讓人熱淚盈眶。
  • 前所未有的6個月,中國體育的6大關鍵詞
    我們用6個關鍵詞,鐫刻中國體育這前所未有的6個月時光。資料圖: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行  奧運延期  雖距決定公布已逾一季,但東京奧運會推遲所引起的強震仍在劇烈影響著世界體壇,中國體育自然也不能倖免。  就在女籃力克強敵西班牙的同一天,花滑名將隋文靜/韓聰第6次奪得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雙人滑冠軍,賽後他們帶領觀眾高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在短道速滑世界盃1500米決賽的起跑線前,任子威做出吃熱乾麵的動作為武漢加油,隨後他一路領滑拿下金牌;繞了半個地球才抵達美國參賽的張偉麗,在客場成功衛冕UFC女子草量級金腰帶,她坦言要將勝利獻給祖國……
  • 這些話直抵人心,這些瞬間讓人熱淚盈眶
    這些瞬間,讓我們熱淚盈眶2020年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相信今天你的朋友圈裡被很多感人的場景刷屏了在整場活動中這些瞬間讓人熱淚盈眶01最高禮遇!
  • 3場決賽、2個人物和1個偉大的集體,《奪冠》不僅僅只是情懷
    《奪冠》這部電影是有「靈魂」的,她不僅和女排精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而且還勾起了觀眾們當年振奮時刻的回憶。不得不佩服陳可辛導演,他把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僅僅拍出了那代人的情懷和回憶,而且他將電影中的3場歷史性的比賽作為情節鋪墊,2個人物作為故事的推動引導,1個偉大的集體作為電影的爆點,最後讓這部電影真正的《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