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完郎平20年前的自傳,才看懂《奪冠》的幾個彩蛋|小巴看一周

2020-09-26 吳曉波頻道

對於中國幾代人來說,女排都是難捨的情結。


文 / 巴九靈


ONE 人物


01、女排的「迷信」


能夠進入世界大賽決賽的隊伍,在實力上的差距並不明顯,更多的時候,比的是一種心理狀態。所以世界冠軍們也喜歡通過一些不科學的方式為自己加油打氣,是不是也挺可愛的呢?


彩蛋一

電影《奪冠》中,中國女排前往日本參加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之前,前去送機的陳忠和與郎平在機場看見了一個咖啡攤子,白色的紙張上用紅字寫著「五角一杯」,兩位好友便一人買了一杯。那是很簡單的塑料小杯子,很簡單的速溶咖啡,郎平喝了一口,齜牙咧嘴的,她嫌這味兒澀。

咖啡是苦的,勝利卻是甜的。

那是1981年,她們在日本奪下了第一個世界冠軍,開啟了中國女排輝煌的「五連冠」時代。


1981年中國女排首次奪冠(圖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這個情節,確有其事,不過卻是發生在「平平與毛毛」之間。

毛毛是老女排隊員張蓉芳的小名,郎平在自傳中說,「我和毛毛有緣」。球員時代,她們同為隊裡的主攻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對連續拿了三次世界冠軍的主攻手。

退役後,張蓉芳在國家體委訓練局主管排球,而郎平則成為了中國隊主教練,她們倆仍然是最為默契的搭檔。每次出去比賽前,她們都要在機場裡一起喝一杯咖啡,討個彩頭。


彩蛋二

袁偉民曾經批評過郎平她們:別迷信。但是每次女排比賽,他都要穿上一件有破洞的米色毛背心,因為那是他帶領女排拿下三連冠時穿的「戰袍」。電影中,陳忠和在觀看中國隊比賽時,翻出一件有洞洞的紅色毛衣,就是來源於此。


彩蛋三

這種行為聽上去有些「迷信」色彩,實際上在各個國家隊都有。郎平在自傳中說,每逢重大世界級比賽前,各國的主教練都會有些「反常」的舉動,例如突然堅持穿某種顏色的衣服,因為上一場中他們穿著這種顏色的隊服打了勝仗。

譬如,我們常看美國隊穿藍色隊服,不僅僅因為藍色是美國國旗的顏色,還因為1982年世界錦標賽,穿著藍色球衣的美國隊以3∶0的成績打敗中國隊,自此之後只要與中國隊交鋒,美國隊基本都穿藍色球衣。


1982世錦賽預賽 中國—美國(圖源:中國排球協會)


02、「一生摯友,一天敵手」


彩蛋一

電影《奪冠》選用了郎平和陳忠和之間的友誼作為故事主線,並打出了「一生摯友,一天敵手」的金句。小巴想說,用這句話來形容他們倆,是再合適不過的。

很多人都知道,陳忠和接任中國女排,郎平接任美國女排時,兩人的內心都是非常猶豫的,而給予他們支持的,就是彼此。因為有郎平的力挺,陳忠和才敢自信接過這個「燙手山芋」,並以雷霆之勢重塑中國隊;因為有陳忠和的鼓勵,郎平才放下對國內輿論的顧慮,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力量。


彩蛋二

陳忠和與郎平的緣分,來自袁偉民訓練中國女排的一個創舉:邀請各省的男排隊員為女排做陪練。

加入陪練隊伍後,除了日常的接發球訓練,陳忠和還承擔了一個「秘密工作」,每當有外國女排來華訪問時,他就跑去現場「偷師」,學習她們的動作和戰術,曾為女排隊員模仿過海曼、克羅克特、路易斯等世界名將。

外國女排當然也注意到這個總是「偷窺」的男性,還跑去告了陳忠和一狀。最終經過解釋,才消除了誤會。


陳忠和模仿動作(圖源:電影《奪冠》預告片)


彩蛋三

中國女排一戰成名,不僅舉國沸騰,海外華僑也倍覺榮光。於是每次出國,隊員們都會受到當地華人的熱情歡迎,還有華商提出想要為當時條件極其有限的女排隊員的海外消費埋單。(連續六年成為全國最佳運動員,郎平得到的獎品是:電視機或摩託車二選一,她有六輛一樣的摩託車。)

既不能壞了紀律,又不忍拂了他們的美意,袁偉平便允許女排隊員去機場商店一人挑選一件毛絨玩具,並叮囑「別忘了小陳指導他們」。


彩蛋四

1995年,郎平首次成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時,就想要組建一支全面型的教練團隊。而她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陳忠和。

那些年,陳忠和的家庭情況其實很難,親人頻發意外,孩子的年紀又小。做中國女排國家隊的教練,幾乎可以算是「拋家棄子」。

但是在接到郎平電話時,陳忠和沒有絲毫猶豫:​

沒問題,你跑這麼遠都回來了,我這點路算什麼,只要你一句話,我很願意和你合作。



03、老女排隊員


《奪冠》中80年代的老女排隊員,是劇組從全國各個省隊、大學校隊裡挑選出來的專業排球運動員,第一次選拔結束後,還有2000—3000的候選人。她們雖然沒有表演經驗,但是為了出演自己的偶像,也竭盡全力。


彩蛋一

《奪冠》中,有一個女排隊員在睡夢中說了句夢話:「拼了,再不拼就沒機會了!」這句話是老隊長孫晉芳的口頭禪,即便是訓練時,她也常常喊著這句話。

後來,在1981年女排世界盃上,中國隊遭遇勁敵美國隊時,郎平因為被美國隊盯著打,狀態非常不好。眼看著就要丟掉一局時,孫晉芳大聲朝著郎平吼出這句話,才讓郎平徹底放開了手腳,突破了對方的攔網。

而在決賽最後時刻,日本隊以15∶14領先,孫晉芳也是連續把球傳給郎平,實現了反超,最終圓滿奪冠。


郎平(上左)在比賽中扣球(圖源:新華網)


原來在日常訓練時,孫晉芳總是在關鍵賽點特地把球傳給郎平,還大聲喊:「這就是世界盃決賽關鍵時刻,郎平,看你的啦!」讓郎平形成了條件反射,以及打關鍵球時平穩的心態。


彩蛋二

喜歡和袁指導鬧脾氣的倔姑娘,是出身解放軍隊的陳招娣

那時候常有女排隊員和袁偉民置氣,練不下去就想「一走了之」,但只要袁指導說,「你走了就別再回來打球」,大家又會乖乖回來。只有陳招娣,氣鼓鼓回來以後,還要搞點事。

有一次,她抓過袁偉民的外套穿上,開始在地上翻滾救球,故意將這件價格不菲的外套在地上拖來拖去,就像是報復似的。

她性格倔強,左臂橈骨曾經遭受過斷裂創傷,但用繃帶綁住左臂堅持打完了1979年的全運會,因此被夥伴們稱為「獨臂將軍」。

她也是中國老女排的「第一聲再見」。2013年她的離世,讓郎平堅定了「站好老女排最後一班崗」的想法,最終接受了再次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的邀請。


彩蛋三

《奪冠》中還有一個只出現在郎平手機屏幕上的老女排,她的名字叫賴亞文

賴亞文與郎平緣分匪淺,80年代末做過郎平的隊友,90年代後期是郎平帶的隊員,如今成為了郎平的助教。如此的生命軌跡,可見賴亞文對中國女排的深愛。

她生平引以為憾之事,便是未能作為女排隊員獲得過世界冠軍。1998年世錦賽是賴亞文的告別戰,但在比賽前,她不慎染上黃疸型肝炎,被隔離了68天,這期間體重銳減十幾斤,卻還是力爭參賽。她是隊長,郎平不能即時傳達的戰術部署,都由她這個隊長在場上協助傳達。中國隊奪得亞軍後,賴亞文掩面痛哭,聞者無不為之心碎。


郎平《激情歲月》裡的1998世錦賽


​但媒體卻不喜歡對賴亞文的能力和精神進行報導,反而常因為賴亞文的「高齡服役」對郎平提問。似乎沒能拿冠軍,就不配言「女排精神」。

郎平為此,很是為賴亞文不平。


04、2016年里約奧運會


《奪冠》電影中,裡約奧運會可以說是「新女排精神」之戰。

郎平說過,她們那一代女排,「打球不再是個人的事情、個人的行為,而是國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屬於自己」。

在和巴西隊的對決中,這一代的女排隊員終於衝破各自的心理枷鎖,為自己而打球。

當然,從客觀上來講,中巴的這場對決,也絕對是「奇蹟」的一戰。


2016裡約奧運會 中國VS巴西


彩蛋一

不誇張地說,當時中國隊獲勝的概率近乎於0。

電影中一句隊員的臺詞可以證明:我看見助教在查看回國機票了。

這是真的,而且還是主教練郎平親自吩咐的。

中國女排剛在前一年的世界盃上奪得金牌,這次奧運之行本是躊躇滿志,到達裡約後卻諸事不順。巴西條件有限,排球訓練場館規定只能兩天使用一次。

教練團輾轉找到了一處符合條件的場館,位於裡約城內一個以治安惡劣而聞名的貧民區,女排姑娘們訓練時,場館外時不時就爆發衝突,陣陣激烈的槍戰聲竟成為女排訓練的日常背景音。


彩蛋二

居住和訓練條件的惡劣還不算什麼,沒想到的是,在第一場比賽中,中國隊就被沒什麼名氣的荷蘭女排打敗了。

厄運接踵而至,接下去幾天,中國女排接連負於塞爾維亞、美國女排,並且荷蘭女排和塞爾維亞女排的「互幫互助」,將比分控制在3∶2,成功將人見人怕的巴西隊甩給了中國隊。

巴西女排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衛冕冠軍,此次主場作戰,更是志在必得。巴西女排也一直是中國女排的「噩夢」,曾有八年十八連敗的慘痛紀錄。這次一路連吃敗局的中國女排,怎麼可能打贏巴西隊呢?

連郎平都沒想到,那個想要成為郎平的朱婷和隊友們,給了「郎媽媽」一個她也不敢想的驚喜。


2016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度奪冠


彩蛋三

電影《奪冠》在中巴鏖戰的最後關頭,給了一個淚流滿面的小男孩的鏡頭。

其實,這個小男孩就是巴西隊主教練吉馬良斯的小孫子。

當時,圍觀的巴西觀眾高唱國歌,想在心理層面打壓住中國女排的氣焰,但坐在教練席的巴西主教練吉馬良斯卻瞥見觀眾席上,自己的小孫子竟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仿佛是一種預兆,讓他心裡產生了非常不好的預感。


05、1981年第一次奪冠


奪冠,不僅需要實力,更需要強大的心理。

高手過招,毫釐之間。1981年,中國女排在第三屆世界盃決賽中,打敗了有著「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一戰成名,轟動全國。


彩蛋一

但實際上,中國差一點就「輸了」。

當時的情況和裡約奧運會恰好相反,中國隊以六戰全勝的戰績衝入決賽,按照積分規則,即便輸給了日本,中國女排也是世界盃的冠軍隊伍。換句話說,在中日決賽之前,金牌已經是中國女排的囊中之物。


彩蛋二

從1976年中國女排國家隊重組,主教練袁偉民帶著幾個姑娘苦練五年後,她們終於走到夢想千百回的地方。但是,她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訓練中圖源:電影《奪冠》預告片


在實力上,她們絕對不遜色,但卻差在心理準備上——中國從沒有在三大球項目上奪得世界第一的經驗,當然從來不知道拿到世界第一,是什麼感受。

果然,決賽開始,贏下了前兩局,眼看著即將結束戰鬥時,中國隊隊員的心思卻亂了,日本女排卻拼著一口氣,越戰越勇,殺紅了眼,將比賽追到了2平。


彩蛋三

第五局,打到15∶14時,日本隊只差一分就獲勝時,袁偉民叫了暫停。

郎平從來沒看到過袁指導這樣激動,兩條眉毛擰成了一個結,眼睛通紅,嘴唇哆嗦:「如果輸了這場球,你們就等於做了夾生飯。我們拿了冠軍卻敗在日本隊手下,這冠軍的價值就完全不同了。拿不下這場球,你們會後悔一輩子!」

這番咆哮令女排隊員如當頭棒喝,她們拋開心頭的雜念,咬著牙追平比分,反敗為勝。


彩蛋四

電影《奪冠》裡,袁偉民看著站在領獎臺上的女排姑娘,淚盈於眶。

不過據郎平回憶,當時的袁偉民非常冷靜。他遠遠地站在臺下無人看見的角落,習慣性地將雙手抱在胸前,身體微微斜靠在牆上,平靜得好像她們剛打完一場表演賽。

看到這一幕的郎平反而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我為他的冷靜而激動,我知道,當我們在為勝利喜悅時,他已經在想著下一場比賽了。

郎平做了教練後,亦養出了喜怒不露於色的自製。第一次就職中國女排主教練時,她刻意沒有繞道香港看望女兒,因為她深知自己要打一場硬仗,她不能有軟肋,不能牽動任何情緒。


彩蛋五

比賽結束後,大阪中央體育館外擠滿了激動的球迷,郎平被中國排協副主席魏紀中和講解員宋世雄老師架著,才「突破」人牆走回了旅館。

有數據統計,世界盃七場比賽中,中國隊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命中率48.5%,「鐵榔頭」從此名震世界。


TWO 數據


今年9月21日是日本敬老日。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發布數據稱,按照截至9月1日的住民基本臺帳,全國100歲以上老人達到80450人,創下歷史紀錄。人數比去年增加了9176人,連續50年增加。男性比去年增加1011人至9475人,女性比去年增加8165人至70975人。女性佔全部百歲老人的88.2%。(日經中文網)


2020年前7個月,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1至7月歐盟自中國進口同比增加4.9%,自美國進口下降11.7%,向中國出口下降1.8%,向美國出口下降9.9%。(商務部)


中國史上力度最大的個人所得稅改革已啟動近兩年,根據財稅部門數據,2018年至2019年底,個稅減稅總規模約為5604億元2.5億人因此受益,其中約1.2億人無須再繳納工薪所得個稅。(第一財經)


THREE 圖片


你的房租佔月工資的多少?根據網易數讀的調查,北京是房租佔收入比最高的城市,高達30.3%。


最近拼多多上有商戶賣茅臺,拼多多還給予了官方補貼。但茅臺集團否認給拼多多供貨,商戶堅持稱自己賣的茅臺是真的。業內人士分析,茅臺應該是真茅臺,可能是從私人經銷商處進的貨,而茅臺集團不想讓拼多多用低價打亂市場銷售秩序。


「十一」哪些路段容易堵?百度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攜程等共同撰寫了國慶出行預測報告,對即將到來的出行高峰路段做出預測,預測顯示,長三角和珠三角高速擁堵尤其嚴重。


9月25日,網曝東莞松山湖華為研發實驗室著火,現場濃煙滾滾,十分嚇人。隨後,東莞市委宣傳部回應稱該建築與實驗室並無關係。不過具體情況還是等華為官方的回應吧,希望損失不要太大~


FOUR 聲音




FIVE 報告


因為疫情,2020年新中產的職場和生活,都增加了不確定性。但值得慶幸的是,從新中產在消費、財富和職場上的自我評分看,他們遠比我們想的要更堅韌和抗壓。【點擊,了解2020新中產數據】

本篇作者 | 鄭媛眉 | 當值編輯 | 何夢飛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相關焦點

  • 翻完郎平20年前的自傳,才看懂《奪冠》的幾個彩蛋
    每次出去比賽前,她們都要在機場裡一起喝一杯咖啡,討個彩頭。彩蛋二袁偉民曾經批評過郎平她們:別迷信。彩蛋三這種行為聽上去有些「迷信」色彩,實際上在各個國家隊都有。郎平在自傳中說,每逢重大世界級比賽前,各國的主教練都會有些「反常」的舉動,例如突然堅持穿某種顏色的衣服,因為上一場中他們穿著這種顏色的隊服打了勝仗。
  • 《奪冠》上映後,白浪青年郎平被誇一模一樣,網友:她媽就是郎平
    但是剛翻完白浪的資料就紛紛敗下陣來,這世上會有比女兒還像本人的人嗎?是的,這應該是奪冠中最大的彩蛋,在剛開始的時候,青年郎平的角色一度選不下來。再加上青年郎平被譽為「鐵榔頭」,沒點排球技術的人再怎麼突擊訓練,也很難達到郎平的這個狀態。於是幾經輾轉之下,最後陳可辛的目光突然被白浪吸引,但在定白浪的時候還是有諸多顧慮。
  • 《郎平自傳》:中國女排靠的不只是精神
    《奪冠》這部電影無疑成為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上最不可忽視的存在。郎平是世界最佳運動員,MVP(最有價值球員),世界最佳教練員,還是第一個走進世界名人堂的亞洲人。《激情歲月:郎平自傳》這本書寫於1998年,出版於
  • 章子怡評奪冠?網友建議改名郎平自傳,袁偉民陳忠和不配擁有姓名
    章子怡5歲女兒醒醒看《奪冠》小編的話:章子怡最近帶女兒去看了《奪冠》(原名《中國女排》),並於10月5日通過社交帳號髮長文:「鞏俐姐演郎指導,兩位各自領域裡最傑出的女性,欣賞她的表演,感受她的故事,熬過九個月的等待又如何?
  • 看《奪冠》時,你發現這些細節或者彩蛋了嗎?
    ——看了就知道。在郎平的自傳中她當時頂著腰傷上場,在最關鍵的時候,換下了郎平,讓郎平有了冷靜和喘息的機會,為接下來的奪冠,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郎平笑了笑說:絕『對,我都不知道是幾級了,然後頸椎做了手術,也是頸椎盤完全壓迫神經,所以從整個運動創傷來講,不下十次的手術。」
  • 《奪冠》借用真實人物虛構:80%真混合20%假
    2020年10月3日,看完《奪冠》電影難掩失望,回家立馬又刷了一遍《逆戰》《絕戰》《決戰》。圖片來源:CCTV5《星耀徵途》片頭截屏) 文|沈諍 摘要:影片很多環境、道具逼真,身份真實,很多情節、臺詞、人設失實。如果完全架空時代、人物、時間和事件,怎麼天馬行空都沒問題。
  • 去看《奪冠》前,這4個彩蛋你都知道了嗎?
    隨著國慶節臨近,萬眾矚目的《奪冠》也馬上就要和觀眾見面了。這部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的電影,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但在去電影院之前,它暗藏的這4個彩蛋你都知道嗎?分為兩個身份,教練郎平由鞏俐出演,球員郎平則是郎平本人的親生女兒白浪初登銀幕之作。
  • 郎平首次執教夫離女散|《奪冠》不會說的中國女排的那些事之一
    前後連貫,以一個冠軍開始,以另一個冠軍結尾,圓滿地詮釋了《奪冠》的內涵。2013年開始執教中國隊後施行的很多改革措施,和一個個解決帶隊過程中遭遇的挑戰和困難的過程,為中國隊的持續進步和保持排壇競爭力立下了汗馬功勞。
  • 6大關鍵詞+8個彩蛋全面了解《奪冠》
    《奪冠》是一部讓人腎上腺素都會激增的電影,我在年前看過這部電影兩次,公映後期待再刷。電影中女排姑娘從燙頭到看《廬山戀》,就是顯示那個年代女孩對時尚的追求,都是年輕女孩啊,這幾處設計蠻有人情味的。作為比賽解說,宋世雄氣勢磅礴,高亢激昂,語言流暢,聲情並茂,讓聽者感覺就象坐在現場看球一樣,而且就在那個時候,「女排精神」這四個字,就是通過宋世雄的聲音,傳遞給當時電視機和收音機前的觀眾,並影響至今。
  • 6大關鍵詞+8個彩蛋全面了解《奪冠》
    《奪冠》是一部讓人腎上腺素都會激增的電影,我在年前看過這部電影兩次,公映後期待再刷。  作為比賽解說,宋世雄氣勢磅礴,高亢激昂,語言流暢,聲情並茂,讓聽者感覺就象坐在現場看球一樣,而且就在那個時候,「女排精神」這四個字,就是通過宋世雄的聲音,傳遞給當時電視機和收音機前的觀眾,並影響至今。  所以電影《奪冠》也是完全的還原了這個瞬間,而是這段音頻是錄音重放,是81歲高齡的宋世雄老師重新配音,瞅瞅這麼多年人家這嗓音保持的多麼鮮活。
  • 6大關鍵詞+8個彩蛋全面了解《奪冠》
    《奪冠》是一部讓人腎上腺素都會激增的電影,我在年前看過這部電影兩次,公映後期待再刷。電影中女排姑娘從燙頭到看《廬山戀》,就是顯示那個年代女孩對時尚的追求,都是年輕女孩啊,這幾處設計蠻有人情味的。據說源自宋世雄看比賽的時候,郎平扣殺通常沒人能接得住,一錘定音,結合郎平的姓氏,「鐵榔頭」這個稱號由此誕生。不過,當時郎平不太喜歡這個外號,畢竟一姑娘家,一度還擔心以後找不到對象了:「鐵榔頭,好傢夥,誰敢找你,能把人打死,家庭暴力。」
  • 奪冠彩蛋奪冠結局劇情介紹 奪冠彩蛋...
    《奪冠》劇情介紹《奪冠》這個故事的開頭,是冬冬和小美等學桌球的小朋友們,立正聽教練訓話。這時候,鏡頭掃過孩子們的隊列,「看似無意」地掃到了球場邊一個撿球的修長身影——那就是郎平!沒想到吧?《奪冠》裡,不僅出現了1984年的郎平,還有2019年的郎平!「兩個郎平」穿越時空,在徐崢的《奪冠》裡相遇了。
  • 《奪冠》熱映:「鐵榔頭」郎平身份幾經轉換,再忙也能做個好媽媽
    國家隊工作壓力大,任務高,郎平根本無暇分心陪伴女兒與丈夫,在這幾年中,她還與丈夫離了婚。一個母親,缺席了孩子最可愛的那幾年,在帶領國家隊重回巔峰之後,郎平需要再次面臨決斷。一面是自己熱愛的事業,一面是自己的女兒,郎平很難做出兩全的選擇,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郎平選擇回到了女兒身邊。
  • 鞏俐這部新電影又燃又帶淚,郎平看完流淚,中國女排豈止是奪冠?
    對於初中才第一次見到排球的郎平,基礎功實在太差了。當時郎平成績在整個國家隊中算墊底的。教練沒少罵她,郎平也沒少哭鼻子。 基礎弱沒關係,咱肯拼命啊。 在國家隊訓練中,郎平往往是第一個早起報導,最後一個關燈離開的。
  • 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奪冠之外的人生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蘇楓郎平說:「我有兩個女兒,一個是白浪,一個是女排。」中國女排重振的背後,是郎平對另一個女兒的虧欠。電影《奪冠》正在熱映,演員鞏俐飾演成年郎平,郎平的女兒白浪飾演青年郎平。人生路上的三位貴人郎平曾經說到,她的人生之路上有三位貴人。第一位貴人是她的啟蒙教練張媛慶。郎平14歲時,張媛慶發現了她。當時郎平很瘦,像個豆芽菜。張媛慶仔細量了郎平的身高和比例,做了身體和反應測試,決定收下郎平,但是卻遭到郎平父母的質疑。當時郎平學習成績很好,父母的期待是要女兒考進清華大學讀書,從沒想過讓郎平搞體育。
  • 《奪冠》上映口碑炸裂:看懂中國女排,你才能看懂中國
    當時萬人空巷,大家都搬著凳子坐在街上看女排的比賽,直到看到我們奪冠之後,大家都忍不住鼓掌,和親朋好友奔走相告。 站在領獎臺上,她們除了是她們自己,背後還有四個字:夢想、榮耀。 那次比賽後,有人問郎平:「女排精神是什麼?」 郎平回答了這樣一句話: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 《奪冠》上映口碑炸裂:看懂中國女排,你才能真正看懂中國
    《奪冠》上映口碑炸裂:看懂中國女排,你才能真正看懂中國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以下文章來源於桌子的生活觀 ,作者桌子先生 當時萬人空巷,大家都搬著凳子坐在街上看女排的比賽,直到看到我們奪冠之後,大家都忍不住鼓掌,和親朋好友奔走相告。
  • 《奪冠》上映,「鐵榔頭」郎平的3次人生抉擇
    文/小慄子 編輯/MBA智庫琉琉9月25日,電影《奪冠》上映,它講述的是幾代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以及他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2019年9月29日,女排世界盃落下帷幕,中國女排以11連勝的驕人成績,成功奪冠,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郎平身上。
  • 電影《奪冠》——其實不是中國女排,而是郎平傳記
    其實我對這類題材的電影興趣不是特別濃厚,不過被一張減免優惠券所吸引,還是花了二十五塊錢美美地看了一場。怎麼說呢…唔,我記得這電影原來的名字叫『中國女排』,不過好像後來被中國女排協會認為這個名字有點不妥,後來才改成的『奪冠』。
  • 《奪冠》:時代變了,女排精神的內核會變嗎?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喜歡請關注我,一起觀影看劇。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的中秋與國慶同日顯得不同尋常,除了團圓飯,今年我還帶著老人去了電影院看《奪冠》。老媽已經有十年沒進過電影院了,平時叫她去她都拒絕,但聽我說是演中國女排的電影便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