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電梯井墜亡後,100萬保險,保險公司竟偷偷少賠99萬元!

2020-12-27 好慧賠

都說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看合同,但其實理賠的時候更要好好看合同。

河北的李家人在理賠時,就因為少看一則條款,沒有發現保險公司少賠了99萬!

一、投保&理賠

2018年11月,李某給自己買了一份兩全保險,受益人為法定繼承人。

保險期間30年基本保險金額5萬元保險費年交2232元

保險責任約定:

若被保險人全殘或身故,按所交保險費的140%給付意外全殘保險金或意外身故保險金;……電梯意外全殘或身故保險金,被保險人乘坐電梯期間(含上下或進出電梯過程),因電梯故障而遭受意外傷害,並自該意外傷害發生之日起180日內造成本主險合同附表所列的全殘或身故的,按20倍基本保險金額給付電梯意外全殘保險金或電梯意外身故保險金,但不再給付第三項中的意外全殘保險金或意外身故保險金,本主險同終止」。

簡言之:

如果被保險人意外全殘或身故,就賠付保險費的1.4倍即3124.8元(2232元X1.4倍)如果坐電梯時發生意外導致全殘或身故,則賠償保險金額的20倍,即100萬(5萬元X20倍)。

二、出險經過

2019年10月,李某在某小區進行施工,在乘坐電梯時,不慎掉落電梯井中,頸部被鋼管刺傷,經搶救無效死亡。根據醫院出具的《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記載,李某死亡原因為創傷性休克

事後,李某家屬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理賠申請書》中「事故原因和經過/診療過程」一欄填寫的是「因意外墜入電梯井內身故」。

半個月後,保險公司按照意外全殘或身故保險金理賠標準向李某家屬賠付保險金3124.8元。收到理賠款後,李某的家人並未就保險金數額向保險公司提出異議。

半年後,李某家屬突然發現合同中有一條關於電梯事故的描述,保險公司應該按照電梯意外身故保險金賠償100萬元,但保險公司僅賠償意外身故保險金3124元。

因此,李某家屬請求保險公司支付剩餘保險金996875.2元(100萬元-3124.8元)。

但是保險公司拒絕賠償,理由是,李某買的保險保障的是坐電梯期間發生的事故,李某並沒有搭乘電梯,是踏空進了電梯井,不在保險責任內。

於是,李某家屬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請求賠償。

三、法院觀點

法院認為保險合同中約定乘坐電梯期間發生的事故,包含上下或進出電梯過程。因此,李某的身故屬於保險責任範圍,判決保險公司賠償李某家人996875.2元

雖然李某的家屬最終得到了應有的賠償,但保險公司錯賠、少賠、拒賠的行為令人觸目驚心,不敢想像如果家屬多年後才發現保險公司的少賠行為,想要訴訟卻又過了時效,那該是何等的心痛與無奈。

我是慧培哥,如有保險理賠相關問題,歡迎聯繫我。

#電梯下墜教科書式自救#

相關焦點

  • 微信封號墜亡男子哥哥發聲:騰訊人工客服不作為,賠15萬太少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悉,近日一男子因微信號被封致其從深圳騰訊用戶接待中心跳樓身亡事件引發關注,對此墜樓者哥哥稱,他弟弟是想知道封號原因,但是找騰訊人工客服確實十分困難,騰訊人工客服不作為造成悲劇。微信封號墜亡男子哥哥發聲:騰訊人工客服不作為,賠15萬太少這個15萬元是街道辦給的人道主義安慰現金,說是和騰訊無關,一條人命15萬我們覺得太少了。
  • 鹹陽一男子電梯間墜亡,電梯維修人員被警方帶走!
    一名男子從停在13樓的電梯間墜下,不幸身亡。晚上11時許,華商報記者趕到新華大廈時,一輛警車停在大廈樓下,有民警正在大廈門衛室查看監控。大廈兩部電梯已經停止運行,地上留有一攤血跡。大廈物業人員說,兩部電梯分單雙層,出事的是雙層電梯。大廈保安說,晚上8點20分,突然接到電梯內的報警電話,電話裡有人大喊「電梯關人了」。這才知道電梯裡出事了。
  • 只買了100萬三者險和交強險,車禍撞死人負全責,保險公司怎麼賠
    只買了100萬三者險和交強險,車禍撞死人負全責,保險公司怎麼賠為了減少養車壓力,車主會從各方面縮減用度,包括保險的費用。很多老司機車技較好,平時很少違規,更別提發生車禍,會選擇100萬三者險+交強險的保險組合。
  • 條款裡面改一個字,保險公司少賠幾十萬!
    出院後,馬先生帶著各項相關資料,到太平洋保險公司的臺兒莊營業廳去申請理賠。沒想到竟然被拒賠了。保險公司認為,他們之間存在保險合同關係不假,馬先生的事故認定書的真實性他也承認。比如一級傷殘(也就是全殘),通常賠保額的100%,二級傷殘賠90%。直到10級傷殘,賠保額的10%。意外保障只賠全殘,不賠傷殘,相當於大大縮窄了保障範圍。那麼,傷殘這個責任很貴嗎?一點也不貴。
  • 微信封號墜亡男子哥哥發聲:騰訊人工客服不作為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悉,近日一男子因微信號被封致其從深圳騰訊用戶接待中心跳樓身亡事件引發關注,對此墜樓者哥哥稱,他弟弟是想知道封號原因,但是找騰訊人工客服確實十分困難,騰訊人工客服不作為造成悲劇。
  • 高速上乘客跌出車外遭貨車碾壓身亡,保險公司被判賠71萬元
    高速上乘客跌出車外遭貨車碾壓身亡,保險公司被判賠71萬元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通訊員 湯崢鳴 2017-07-10 18:10 來源:澎湃新聞
  • 男子酒駕逃避交警調查墜亡,二審法院:不能獲意外傷害險賠償
    浙江省舟山市男子郭某酒駕肇事逃逸後,為逃避警方調查,利用繩索從自家10樓陽臺攀爬下樓時不慎墜樓身亡。郭某生前曾投保意外傷害險,郭某家人理賠未果後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7月1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舟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近日二審認定郭某的墜樓身故不屬於意外事故,駁回郭某家人的訴訟請求,保險公司不用賠付。2018年12月29日22點多,舟山新城某小區門口發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新城交警大隊接到報警後調查發現肇事車車主為41歲男子郭某。
  • 兩男子醉酒誤撞開電梯門 雙雙跌入電梯井
    近日在福建泉州一家酒店,兩名男子在電梯前抱在一起,東倒西歪,摔倒後的慣性讓他們正好撞開了電梯門,一起掉進電梯井裡。11月21日0點32分左右,在泉州市區一酒店大堂,電梯正在運行當中,一個穿白色衣服的男子抱著一個穿黑色衣服的男子,踉踉蹌蹌地靠近電梯,還沒按到電梯按鍵,兩人就抱成一團向後倒去,撞開了電梯門。兩人半個身子先是懸空,之後雙雙跌進了電梯井裡。酒店工作人員聽見聲響,趕忙上前查看,並報警求助,幾分鐘後,民警趕到現場處置。
  • 買了多份保險,能重複賠嗎?
    現如今,大家的保險意識越來越高了,很多人身上的保單少則幾張,多則數十張。 那麼,有著多份保單的人,如果出險能疊加理賠嗎?會不會有衝突?
  • 買了100萬三者險,撞死人後要賠多少錢?交警:保險並不是萬能的
    買了100萬三者險,撞死人後要賠多少錢?交警:保險並不是萬能的買了車之後,必然要上保險。除了強制購買的交強險之外,車主還會購買其他商業保險。比如說:最具有實用意義的三者險。世事無常,在路上不小心發生了車禍,那麻煩便接踵而至。
  • 與保險又有什麼區別?
    同時,相互寶的健康告知相比保險產品較為寬鬆。(2)費用分攤少截止到目前,相互寶近期分攤的費用維持在一月兩期,一期三元左右。比起保險「保費」,每次投入的還是比較少,保障槓桿非常高。根據衛計委發布的數據顯示,肺癌、肝癌和胃癌三大疾病排名居首,治療費用平均50-60萬元。所以10萬明顯是不夠的。
  • 男子剛買完保險就出車禍,交強險直接拒賠!法院:賠66284元!
    買了新車的朋友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的愛車購買一份保險,在關鍵時刻利用保險的理賠金來緩解自己的經濟壓力。然而,最近小編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男子買了一份交強險,出事之後找到保險公司理賠直接被拒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通過案例來了解下交強險這方面的知識。
  • 被砸身亡,保險公司拒賠?法院:賠60萬!
    被砸身亡,保險公司拒賠?法院:賠60萬!判令被告保險公司向原告某建築勞務公司支付保險金60萬元怎麼回事???2019年4月建築勞務公司的員工夏某在作業時,意外被鋼筋砸傷,經搶救無效死亡,建築公司向夏某近親屬一次性賠償114萬元。後建築公司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被告拒賠。
  • 男子安裝掛梯時墜亡 受僱塔吊車司機已賠償21萬元
    潘某安裝掛梯時墜亡,受僱塔吊車司機已賠償21萬元  近日,溫州購物商城發生一起重大責任事故,在使用塔吊車安裝掛梯時,掛梯突然發生旋轉,在四樓樓頂充當指揮員的老闆墜樓而亡。據了解,塔吊車司機駕駛證已過期,老闆既沒有安裝資質,也不具備指揮員資格。雙方經過協商,目前塔吊車司機已賠償死者家屬21萬元。
  • 杭州女子患癌,60萬保險理賠變成30萬,保險公司:還得再得一次病
    沒想到今年7月份的時候,自己的妻子不幸確診癌症,因為正是在保險所包含的病症,所以戰先生在妻子治療結束後,在該保險公司的公眾號上,申請了在線理賠。在後來查看理賠進度的時候,公眾號上顯示賠付金額為60萬,賠付狀態也是同意理賠。但是理賠款卻遲遲沒有下來,於是戰先生撥通了該保險公司的電話,經工作人員確認,賠付的60萬元將在近期打到戰先生的帳戶。
  • 泉州:「麻龜」兄弟攙扶著摔倒,撞開電梯門摔進電梯井
    撞開門後一起摔進電梯井 這不,在泉州市區一酒店大廳,兩名男子酒後攙扶著要坐電梯,最後一個踉蹌撞開了電梯門,雙雙摔進了電梯井。 21日0時32分左右,豐澤巡特反恐大隊民警吳偉平接到指揮中心指令,市區一酒店有兩名男子摔落電梯井內。他和值班的同事隨即出警趕往救助。據介紹,事情發生在市區一家酒店的一樓大堂,兩名男子當時到酒店辦了入住手續,正準備上樓。
  • 騎電動車發生意外,保險公司會賠嗎?不一定
    在「禁摩」後,電動車就憑藉其靈活方便成為了國民的新寵,但電動車方便、快捷的背後,也存在著司機不遵守交規、到處亂竄等安全隱患。 昨天就有一位網友留言詢問,如果騎電動車時發生了意外,保險會不會賠呢?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討論一下: 一、電動車意外如何定義?
  • 這家電梯廠被法院判:賠償通力電梯100萬元!
    科恩公司是一家芬蘭籍公司,於1984年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註冊了「KONE」商標。通力電梯公司是科恩公司在我國的全資子公司,受科恩公司授權生產「KONE」電梯和自動扶梯。2011年,通力電梯公司註冊了「通力」文字商標。2017年7月27日,該註冊商標轉讓給了科恩公司。
  • 員工出現工傷後,商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可以雙份獲賠!
    修理廠通知了王平家人,他家人來了以後,一邊處理王平後事,一邊跟公司要賠償金。王平家人認為王平死亡屬於工傷,應該由公司申請工傷,獲得工傷賠償。但修理廠稱,他們和王平籤有《勞動合同》,約定王平同意修理廠不給其繳納工傷保險,但修理廠應給他購買商業意外傷害保險。修理廠也確實給王平購買了意外保險,而且事發後已經和保險公司聯繫,意外保險金一周之內就可以報下來。
  • 男子投保8份意外險後身故,保險公司拒賠!法院:依約賠償1300萬
    今天看到一個「男子投保8份意外險,保險公司拒賠,法院判決獲賠1300萬」大額理賠案,順便講一講意外險拒賠的事。圖片來源網絡案例詳情男子半月內連續投保8份意外險2015年4月,王某在7家保險公司購買了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產品,共計8份,保險金額高達1300萬元。並指定近親陽某、張某、李某為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