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分清常見的印象形成效應嗎?

2020-12-22 中公教師網

印象形成效應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多是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這部分內容會從概念特徵來反選,也會從生活實例、民間俗語的角度來考察。儘管內容不是很難,但總是會有容易混淆的幾組效應,大家總是容易選錯,因此在做題前還是要重點理解每個效應的含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下他們易混淆的特徵,以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社會刻板效應VS暈輪效應VS首因效應VS近因效應

社會刻板效應:是指對一群人的特徵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都具有這種特徵,而無視團體成員的個體差異。簡言之就是人們頭腦中存在的關於某一類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現象。比如:青年人總是認為老年人墨守成規,而老年人總是認為青年人舉止輕浮;教授總是白髮蒼蒼、文質彬彬,演員總是臉龐秀麗,身材妙曼。事實上這些都是對於一類人的片面認識,這種看法一旦形成較難改變,容易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從而阻礙正常的人際關係交往。再比如:教學中老師覺得但凡數學好的學生物理、化學也一定好,所以班上有位同學數學好,她就會覺得這位同學的化學也好。

暈輪效應:是指當我們認為某人具有某種特徵時,就會對其他特徵作相似判斷,也稱為光環效應。換句話說就是從所知覺到的特徵推及到未知覺的特徵上,從局部信息虛構成一個完整的印象。暈輪效應對人的認識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遮掩性和彌散性兩個方面。比如:我們經常說一個人「一好百好」「一壞百壞」,講的就是暈輪效應。再比如:老師在教學中認為一個學生數學學得好,那他的物理及化學也會學得好。

首因效應:是指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也叫最初效應。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人們的心理總是注意開始的細節,如對方的表情、眼神、姿態、服飾、動作等,而對後來接觸的細節較少關注,首因效應一旦形成不易改變,要改變則需要通過更深入的交往實踐。比如:新老師第一次站在講臺上上課,大家都被她生動的講解所吸引了,覺得這位老師以後的課也一定會講的很好,這就是利用了首因效應;但如果說大家覺得新老師的課講的不錯,就會覺得她的人品優秀,學識淵博,家庭和諧美滿,這就是暈輪效應了,體現的是由講課這一個特徵推及到其他方面特徵的判斷。

近因效應:是指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也叫最近效應。很多時候左右人們對人的特性的認識和評價是最後形成的印象。一般來說,在對陌生人的知覺中,首因效應比較明顯;在對熟人或分別很久的人的認知中,近因效應所起的作用比較明顯,而且常常能夠達到對首因效應進行修正的作用。比如去常去的飯館吃飯,由於等位太久導致用餐很不愉快,以至於覺得以前的用餐經歷都很不好,決定今後再也不去了,這就是近因效應的作用。

在做題的時候,大家經常容易把以上幾種印象形成效應混淆。但是如果能夠把概念中的關鍵特徵理解,並且自己可以結合實際的生活經驗舉出一些例子,做到舉一反三,那就可以很好地加以辨別了,最終也將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課後練習:

1.一般認為女生心細、膽小;男生膽大、粗心,體現的是( )。

A. 暈輪效應 B. 社會刻板效應 C. 投射效應 D. 轉移

2. 劉老師根本不相信這種好事是華華做的,因為在他眼裡,華華一直是一個惹人討厭的「壞」孩子( )。

A. 暈輪效應 B.社會刻板效應 C.投射效應 D.首因效應

答案:1. B 2. A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辨別印象形成效應的小技巧
    印象形成效應常見的為五種,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考點,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雖然所佔分值並不高,但是出題頻率相對較高,並且考察非常靈活,需要大家重點去記憶關鍵信息,具體分析如下:首因效應:又稱為最初效應,指的是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
  • 2020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印象形成效應知識點解讀
    一、知識點講解(一)社會刻板印象1.概念:對一群人的特徵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都具有這種特徵,而無視團體成員的個體差異。2.解讀:主要是利用群體特徵推個人,主要表現在男女性別、地域和職業方面。
  • 2021福建教師資格證筆試:印象形成效應
    2021福建教師資格證筆試:印象形成效應 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為各位考生提供教師資格考試中的綜合知識與能力備考資料,包括保教知識與能力、教學知識與能力、教育知識與能力的相關備考資料,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考試資訊請關注福建教師資格考試網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辨別印象形成效應的小技巧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辨別印象形成效應的小技巧,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印象形成效應常見的為五種,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高頻考點,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雖然所佔分值並不高,但是出題頻率相對較高,並且考察非常靈活,需要大家重點去記憶關鍵信息,具體分析如下:首因效應:又稱為最初效應,指的是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psychology 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人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
  • 常見的各種效應,你知道多少?
    一、概念歸類社會心理學二、內涵(一)社會刻板印象對一群人的特徵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都具有這種特徵,而無視團體成員的個體差異。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刻板效應。(二)暈輪效應當我們認為某人具有某種特徵時,就會對其他特徵作相似判斷,這就是暈輪效應,也稱為光環效應。(三)首因效應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首因效應,也叫最初效應。(四)近因效應近因效應指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也叫最近效應。
  • 比較常見的幾種效應
    1.蝴蝶效應蝴蝶效應又叫拓撲學連鎖反應,指在一個循環系統中,微小的改變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十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排行榜!首因效應又稱第一印象,趕緊來看看
    ,比如明明是自己能力不夠,卻將「責任」推到其它人或是其它方面的心理效應被稱為酸葡萄效應。二、甜檸檬效應甜檸檬效應和上一個心理效應可以說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但相對來說會好點,它主要刻畫了人們在追求預期目標失敗後,進而不斷提高自己,而後產生有些「瞧不起」別人的心理。三、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又被稱為是星座效應,人們仿佛特別易於相信描述自己性格的言語,儘管那些都是很空洞,很不真實的,但好些人總會有很強的對號入座的感覺被稱之為巴納姆效應。
  • 知道五大心理學效應會讓你的婚姻更幸福
    因此掌握並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婚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從眾效應 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從眾效應是一種追隨別人行為最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盲目從眾,會給你婚姻帶來很大後遺症。
  • 誰能答對:你能分清下面這張照片中的大小莫裡斯嗎?
    目前NBA聯盟裡最像的一對雙胞胎兄弟就是莫裡斯兄弟了,兩人真的是從各個方面來看都長得一模一樣,下面這張圖中你能分清楚大莫和小莫嗎?
  • 三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你有遇到過嗎?
    有些事情不斷重複,即使複雜難解,但是其本質,依然可以總結出神奇的心理效應醞釀效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基米德,我們只知道他發現了浮力原理。但是他發現原理的過程,卻是非常有意思。他是先通過常識去試,然後思維進入一種死胡同。沒有頭緒,大腦一直重複之前想的。但是問題卻沒有解決掉。
  • 2020軍隊文職管理學備考資料:常見的管理學效應
    常見的管理學效應有哪些呢?來和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這是寧夏華圖老師整理的幾個常考的管理學效應,希望對大家複習有幫助。   1.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是指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戶。
  •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哪個更重要?
    相反,假如我們初次見到某人的時候,他一副冷漠的樣子,對人愛理不理,那麼即使後來再次見到他的時候他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我們也可能會心生疑慮:「這個孤傲的人如此反常,難道是有什麼目的嗎……」。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如果初次見面就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麼在後續很長一段時間裡,即使彼此並沒有在一起,初次留下的印象仍然會保留在腦海中。
  • 最常見的十八個定律和效應,看看你有沒有遇到
    首因效應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啟示:無論面試,見客戶,都要想要自己需要呈現給別人的第一印象,這可能會給你接下來的工作帶來很大的收益。凡勃倫效應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注意到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商品價格越高消費者反而越願意購買的消費傾向。啟示:人也是一樣,要想得到 好價錢,就要把自己琢磨成器,放在對的地方待價而沽。職場或人生,都是如此。
  • 兩性交往,第一印象有多重要?「首因效應」告訴你答案
    因此,儘管相親男的條件是小小一直心動的,但是剛一見面留給她的壞印象,直接讓她對兩人接下來的發展失去了興趣。部門一個同事說:「你僅僅因為第一印象就否定一個人,也許相處下來你會發現他很不錯呢?」小小回答道:「他連第一次見面都不看重,更何況以後呢?」
  • 這兩位聲優名字只差一個字,配音角色還有共同點,你能分清嗎?
    至於近期配音的角色,哪一位讓人印象深刻呢?無疑是《女神異聞錄5》的雨宮蓮了,這位角色看起來特別正經,也特別的帥氣。 福島潤配音的角色,雖說讓人難以忘卻的並不多,卻也讓人印象深刻,而他配音的角色,也給人一種調皮的感覺。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我們一旦對某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質時也會傾向於帶上相似的態度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所以也形象的稱之為光環效應追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因為一個歌手寫詞寫的很好而喜歡上他久而久之就很可能會喜歡上其他的特點比如你漸漸的會覺得他是世界上聲音最動聽的人
  • 戀愛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心理效應
    有想脫單談戀愛的小夥伴嗎?你是不是擔心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擔心表白被拒絕後的尷尬?你看不清自己的內心,也不確定對方是否有意,於是患得患失,為了心儀的他(她)常常不自覺的躁動、欣喜或者惴惴不安。其實表白並不是什麼難事,這只是單純表達自己的一份喜歡罷了,大多數人不敢表白怕的是表白之後連朋友都做不成,或者是以後見面會很尷尬。
  • 你知道如何給別人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嗎?
    這就能體現出,第一印象是多麼的重要且持久。你可能聽說過,人們在互相見面30秒左右就對對方下了判斷,可能是基於一些並不牢靠的外部條件。所以你知道第一印象的形成是很快的。但據一項研究表明,實際上第一印象的形成速度遠遠要比我們以為的時間快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