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交往,第一印象有多重要?「首因效應」告訴你答案

2020-12-22 小懶情感

這裡是小懶情感,關注我,帶你談談情、說說愛,嘮嗑人生與情愛。

前不久,公司同事小小去相親,回來之後就大吐苦水,她說原本從媒婆那裡拿來的資料,看著挺不錯的,178的個子,28歲,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小主管,月入過萬,看照片人也還算清秀。但沒想到見面的時候,對方的形象卻讓小小頓時有些不喜,頭髮沒有打理好,身上穿著的衣服很沒有品位,讓小小感覺他對這次相親並不看重。

因此,儘管相親男的條件是小小一直心動的,但是剛一見面留給她的壞印象,直接讓她對兩人接下來的發展失去了興趣。

部門一個同事說:「你僅僅因為第一印象就否定一個人,也許相處下來你會發現他很不錯呢?」小小回答道:「他連第一次見面都不看重,更何況以後呢?」

其實,兩性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能起到關鍵性作用,因為兩個人剛開始彼此不熟悉,第一印象的好壞,決定了兩人能否成功交往,這就是心理學常說的「首因效應」。

什麼是「首因效應」?

心理學將「首因效應」又稱為「第一印象效應」,指的是交往雙方的第一印象,往往會影響交往的趨勢,如果第一印象良好,那麼接下來的交往就會比較順利,就算後面發現交往的對方有一些缺點,包容心也會比較強。但如果剛見面就出現不好的印象時,就會讓接下來的交往變得不可控,甚至會讓人產生和對方交談的抗拒心理。

同事小小就是受到「首因效應」的影響,導致她在接下來的相親過程中,儘管對相親男的條件很心動,但還是拒絕了對方。

男人和女人的交往,其實就是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但「首因效應」決定兩人能否有交往的可能,因此,在談戀愛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首因效應」的影響,用好「首因效應」,甚至能讓自己的婚姻之旅更加順利。

其實,人們常說的「一見鍾情」就是「首因效應」的最好詮釋,第一次見面時的驚豔,很容易就讓人喜歡上對方,有人說這是「見色起意」,其實也沒有錯,畢竟外形靚麗,本身就是一個人展現出來的優勢,憑藉姣好的外在而引起別人的好感,這也是「首因效應」的一種體現。

不過生活中能夠讓人一眼驚豔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都長相普通,因此更要重視「首因效應」帶來的正向效果。

1、注意外在形象

男女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要懂得打扮自己,就算自己生活中是一個很隨便的人,第一次見面也應該十分重視,不說西裝革履,至少乾淨整潔,給相親對象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心理學家洛欽斯認為:「人們一般喜歡那些乾淨、友好、大方、隨和的人。」所以,相親的時候,不管男女,都應該重視自己的外在形象,長相是父母基因決定的,但是形象是自己決定的。

2、注意言談舉止

戀愛中的男女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一開始的時候舉案齊眉,相處過程彬彬有禮,當真正熟悉之後,就變得十分隨意,因為兩人的心已經十分靠近,靈魂交融,脾性相通,不再需要繁文縟節、故作斯文來提升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好感度。

但是第一次見面時,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因為在兩人還不熟悉的前提下,言談舉止是判斷對方性格的唯一標準。

經常聽到身邊有些人說愛情不可捉摸,因此談戀愛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愛情說到底,其實就是兩個彼此有好感的人之間的互動。人和人之間,不存在一開始就推心置腹的友情,也不存在一開始就唯你不娶唯你不嫁的愛情,任何情感的變化,都是有開始、有發展的過程的。

因此,談戀愛的關鍵,就是在對方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並在日後加深好感度,感情就水到渠成了。

所以,兩性交往的過程中,重視「首因效應」,並學會利用「首因效應」來為自己的戀愛之旅保駕護航,對感情的發展十分有利。而那些忽視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的人,往往就會吃到相應的虧,就如同那個和同事小小相親的男人一樣,本身條件不錯,但只因首次見面讓人不愉快,導致他完全喪失了吸引力。

我是小懶,關注我,私信我,幫你解決愛情和婚姻中99%的困惑。

相關焦點

  •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psychology 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人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
  • 第一印象對孩子成長多重要?了解首因效應,幫助孩子提高幸福感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寫文章的時候,有人曾說過一個好的標題將會決定著有多少人會點開你的文章,而這句話正好反應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同樣的,孩子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哪個更重要?
    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對於人際交往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相親時穿上時尚的服裝、戴上漂亮的首飾,會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對我們影響很大;與戀愛對象小別時,對方說「再見」時的形象,在我們腦海裡久久浮現,揮之不去。那麼,這兩個效應哪個更重要,我首先要從這兩個效應的定義講起。
  • 戀愛過程中的心理學定律一:首因效應
    戀愛中男女心理思維各有千秋,分手或者在一起規律卻是有跡可循。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情感規律,今天為大家分享:影響兩性交往的心理學規律以及在兩性交往中的指導意義。1.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有時又稱為第一印象效應,指的是知覺目標給知覺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
  • 有一種印象叫「第一印象」,注意這三點,讓首因效應發揮積極作用
    大家好,我是陪你們嘮嗑的囍七七,今天又在這裡和你們相遇,記得點擊上方關注,七七和你一起分享生活喜悅,今天乾貨滿滿。「第一印象」,即第一次見面時,給人留下的印象,這種效應也被稱為「首因效應」。當你與別人交往的時候,第一印象會在腦海中佔據主導作用。
  • 天啊,原來人們的第一印象這麼重要!
    心理學有個重要的名詞叫做「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提出的,是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就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第一印象效應。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一定是有利於今後的發展的。(在約會後男生如果對你感興趣一定會三天內再約你的呦?)事實上,在初次見面約會時,根據首因效應的55 38 7定律,外表穿衣打扮等佔55%,肢體語言神態等佔38%,聊天內容只佔7%so 那些草草約會的妹子們千萬不要這樣了!在男神面前一定是要多美就要多美!!!
  • 男人對你著迷,與「首因效應」相關,別忽視了
    相反的,如若第一印象良好,或者初次見面,感覺沒有那麼差,卻會有全然不同的結果;這種感覺之下,愛情已經在悄無聲息之中,就邁出了第一步。許多感情,看似是一種日久生情,殊不知在第一次相遇的時候,就在雙方的內心深處,悄然埋下了緣分的種子。心動始於初見,一眼便是萬年。一個人能否打動你,第一印象很重要。
  • 如何充分利用好「首因效應」的原理,讓一個男人快速喜歡上你?
    這些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對方提起興趣,但這畢竟是物質上的東西,很難在短時間內和情感聯繫在一起,所以到最後可能是你付出了,但也沒有收穫到什麼。所以,綜上所述來看,這兩種方式所起到的作用都不是長久的,因此,就需要運用心理學上的知識來幫助我們去攻克兩性關係中遇到的難題,例如首因效應。
  • 只要掌握「首因效應」的原理,就能讓對方產生愛上你的感覺
    當然隨著兩個人交往下去,這種愛會重新被塑造被復刻,那麼漸漸的彼此的感情也就會越來越濃厚。吸引本身就是一個雙向的過程,當你本身足夠優秀的時候,那麼就可以去利用一些小技巧讓對方一點一點的愛上你。心理學家認為,只要我們能夠去掌握「首因效應」的原理,就可以讓對方產生愛上你的感覺。
  • 那個職場新人總是被區別對待,原因是陷入了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對雙方第一次見面形成的第一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有很大的影響,也正是所謂的「先入為主」。原來,面試那天,堂弟穿的比較隨意,穿著一身休閒服就過去了,而其他人都西裝筆挺,意氣風發,這樣一對比,形成的強烈反差,面試官對他產生了並不太好的印象,這次面試結果無疾而終。首因效應告訴我們什麼?
  • 心理學首因效應:社交會成就一個人,同樣也會毀了一個人
    什麼是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其實人與人第一次交往時留下的印象會在對方的頭腦中佔據主導地位,比以後接觸中得到的信息更強,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 十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排行榜!首因效應又稱第一印象,趕緊來看看
    導語:想必心理學在不少朋友心中都是比較深奧的吧,可實際上有不少心理學效應雖然不少記住,但卻是頗為有趣,下面就整理了十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一起來看看吧一、酸葡萄效應在十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中酸葡萄效應簡單解釋的話,其實是一種自我安慰的心理,而且還是那種「極端」自我的安慰
  • 你能分清常見的印象形成效應嗎?
    印象形成效應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多是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這部分內容會從概念特徵來反選,也會從生活實例、民間俗語的角度來考察。儘管內容不是很難,但總是會有容易混淆的幾組效應,大家總是容易選錯,因此在做題前還是要重點理解每個效應的含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下他們易混淆的特徵,以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 讓男人持續走「桃花運」的好方法:首因效應
    所以,很多男人不但認識的女人少,而且有發展可能的女人也很少,這就導致了很多男人成了「戀愛睏難戶」。 所以要想自己持續的走「桃花運」,一定要試試「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又被稱為「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和投射效應
    印象形成效應類型多樣,這部分知識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常為出現,考查形式多為事例型的反選題,其中有一些知識點名稱較為相似,但其實質卻大不相同,因此答題過程中要注意區分,這樣便可順利再下一城。下面我們來詳解印象形成效應中的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和投射效應。
  • 辨別印象形成效應的小技巧
    印象形成效應常見的為五種,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考點,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雖然所佔分值並不高,但是出題頻率相對較高,並且考察非常靈活,需要大家重點去記憶關鍵信息,具體分析如下:首因效應:又稱為最初效應,指的是在總體印象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
  • 首因效應:你以為的一見鍾情,本質就是見色起意,充滿了欺騙性
    對於未婚群體而言,一見鍾情可以說非常重要。兩個人如果能夠達到一見鍾情的地步,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往往會非常順利,很快走向談婚論嫁的地步,這種現象叫做首因效應。同時一見鍾情往往具有欺騙性,通過一見鍾情挑選的對象,並不一定能夠幸福長久。
  • 別讓「首因效應」毀了你一生的幸福
    在這個時候,孟非就會重複著千篇一律的話:「如果你選擇兩邊任何一位女生,你就能把她領回家,如果堅持選中間那位女生的話,有可能被拒絕,你選哪位?」看過那檔節目的人都會發現,大多小夥都會選擇自己的心動女生,結果呢,大多都同樣帶著遺憾離開那個舞臺。是什麼原因造成那樣的結局呢?那就是「首因效應」所致。何為「首因效應」?
  • 2020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印象形成效應知識點解讀
    一、知識點講解(一)社會刻板印象1.概念:對一群人的特徵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都具有這種特徵,而無視團體成員的個體差異。2.解讀:主要是利用群體特徵推個人,主要表現在男女性別、地域和職業方面。
  • 2021福建教師資格證筆試:印象形成效應
    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心理學的知識點對我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其中印象形成效應中社會刻板效應與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知識點比較容易混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印象形成效應中的社會刻板效應、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以及投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