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個角度理解「脾」

2020-12-26 艾蓬軒大夫

脾胃者,倉稟之官,五味出焉。脾位於中焦,在膈之下,與胃以膜相連,脾與胃同主消化,故常並稱。脾在中醫學中被冠以「脾主中土,為後天之本」以及「氣血生化之源」之名,可見脾對於人體生命活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肝、心、肺等臟腑我們都能在人體中找到具體的的臟器對應其生理功能。而恰恰脾在這點上十分分散,甚至不能對應。這就對我們將藏象的脾應用於臨床產生了障礙。那麼脾的解剖學基礎是什麼?現代醫學中所認識的脾與中醫學中所理解的脾,以及經絡學說中的脾都是什麼含義呢?我們從不同的方面來分析:

1現代解剖學的脾臟

現代解剖學認為,脾是一個具有被膜並富含血管的巨大淋巴組織團塊,位於腹腔左上後區,胃底和膈肌之間。其呈扁橢圓形,質軟而脆,當局部受到暴力打擊時易發生破裂出血。脾臟的主要作用是清除老化細胞和免疫應答,它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佔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在胎兒時期,脾臟是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後脾造血功能消失,僅在部分條件(如嚴重造血障礙時)刺激下才能恢復。

所以,脾臟就相當於人體的「血庫」,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人體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脾臟又猶如一臺「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2中醫認識的解剖學上的脾臟

古籍中有大量對脾的形態以及功能的描述,如:

《素問》王冰註:脾形象馬蹄,內包胃脘,象土形也。《難經·四十二難》記載: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靈樞·本髒》曰:脾高則引季脅而痛;脾下則下加於大腸。《素問·太陰陽明別論》記載: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醫林改錯》:脾中有一管,體像玲瓏,易於出水,故名瓏管。脾之長短與胃相等。可見古人對脾的認識中加入了現代解剖中胰的概念,將其認為脾之附髒。即「古人不名胰而名散膏......而時時散其膏液於十二指腸之中......故曰散膏,為脾之附髒」。那既然將脾與胰在形態上放到了一起,在功能上是不是也放到一起了呢?

中醫學認為,脾的生理功能有二

①脾主運化,指脾具有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精微和水液,轉輸至心肺而輸布全身的功能。運化水谷即脾對水谷進行消化,吸收其精微並轉輸心肺,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這裡的水谷多指一些固態的物質;運化水液即脾在運化水谷的基礎上,吸收其中的水液,生成津液,以濡潤各臟腑組織,此處的水液指從體外攝取的液體,如水、粥等。脾主運化主要是脾氣的溫煦和推動作用,運化正常,稱為「脾氣健運」。而當脾失健運,消化吸收不良時則可表現為食少、腹脹、便溏或洩瀉,甚至倦怠,乏力,消瘦;脾失健運,水液停滯,產生水溼痰飲,甚至導致水腫。

②脾主統血,指脾具有統攝血液在脈中運行而不溢出於脈外的功能。脾統血主要是脾氣的固攝作用。脾氣旺盛,能統攝血液,不致發生出血。當脾氣虛弱,不能攝血時便會出現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且虛性出血,血色淡質稀,多伴有氣虛兼症。

胰是一個狹長的腺體,橫置於腹後壁1-2腰椎體平面,質地柔軟,呈灰紅色。胰可分胰頭,胰頸,胰體,胰尾四部分。胰管位於胰實質內,其走行與胰的長軸一致,從胰尾經胰體走向胰頭,沿途接受許多小葉間導管,最後於十二指腸降部的壁內與膽總管匯合成肝胰壺腹,開口於十二指腸大乳頭。在胰頭上部有時可見一小管,行於胰管上方,稱為副胰管,開口於十二指腸小乳頭。

胰腺分為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兩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液中含有碳酸氫鈉、胰蛋白酶原、脂肪酶、澱粉酶等。胰液通過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腸,有消化蛋白質、脂肪和糖的作用。內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細胞團——胰島所組成,胰島主要由4種細胞組成: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B細胞分泌胰島素,減低血糖;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以旁分泌的方式抑制A、B細胞的分泌;PP細胞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腸運動、胰液分泌和膽囊收縮。

所以,脾和胰腺共同負責人體的代謝功能,將二者在形態上描述在一起,在功能上則更加突出了胰腺的功能。

相關焦點

  • 中醫基礎理論——脾與胃
    脾脾的位置在腹腔上部,隔膜下面,與胃以膜相連。藏象學說的脾系統從解剖位置來看是現代醫學中的脾和胰,但生理功能上遠超過這兩個器官,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有後天之本之稱。。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與四時之長夏相通應。
  • 脾,你的命根!陳士鐸的「壯脾方」,讓你消化好,有力氣,精神足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跟你說說,中醫如何來補脾。怎麼補脾?方法太多了。四君子湯、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這要說起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我現在想和你說的,是清代名醫陳士鐸的一張方子。陳士鐸,神秘感很強的一位大醫。他有一個老師,叫傅青主。
  • 脾約---脾的運化功能受約,本為「脾家實」
    脾約脾約出現在陽明病中,脾應該屬太陰的,那為什麼這脾約表面上看上去是「陰髒的病」會出現在這麼陽氣的「陽明篇」中呢?作者故意打亂大家的思維嗎?其實不然….「脾約證」,脾的運化功能受約,受什麼約制呢?受胃之降氣,使脾只運化胃中之物,脾之運化力統統被約束在胃中,胃家(腸道)中沒有脾的運化力,就成了類似於胃家實的症狀。但要切記,此時的脾是不虛的,所謂的脾家實(若脾虛,就是太陰篇的治療範疇了,必須辯證清晰)。
  • 脾是身體的軸心,若有5表現,脾有問題是跑不掉!養護脾,堅持3事
    脾好,則身體氣血充足,身體各個器官可以條不紊地工作。脾胃一旦出問題,不但影響食慾、睡眠、情緒,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器質性疾病。脾是身體的軸心,若有5表現,脾有問題是跑不掉!希望你一個都不佔!2、肌肉鬆弛《素問·痿論》:「脾主身之肌肉。」即脾氣健運,則肌肉豐盈而有活力。如脾有病,則肌肉痿縮不用。」意思就是,肌肉的營養靠脾運化水谷精微而得。
  • 共同分享「脾」和「胃」的關係
    脾與胃,他們除了為表裡臟腑,我們還稱其為陰陽之官、夫妻之官。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主降,脾主升。可見,脾與胃之間的搭配是十分契合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協調的。既然脾和胃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聯繫,那麼其病變也常相互影響。溼困脾土,運化失職,清氣不生,影響胃的受納和降,而見納呆、嘔惡、腹脹等症。
  • 潘毅丨從脾看,中醫辨證其實很簡單
    中醫的氣略近於功能,它跟我們平時理解的能量很接近,儘管不能完全對譯。你先這樣想,氣虛無非是功能減退、能量不夠,簡化來說無非就是體力和精神的疲憊。任何人說我覺得我很容易疲倦,很沒精神,就一定是氣虛。在這個基礎上,舌象是舌淡(先記住這個)。脈象。你不是氣虛嗎,能量不夠嗎?
  • 斯利馬尼:足球角度看,阿瓦爾選擇法國國籍我可以理解
    「從足球的角度來看,我非常理解他的選擇,這是一個職業球員都會做出的選擇。當然,阿瓦爾這樣做,並不代表他就不愛阿爾及利亞。」「對於那些從小就在法國長大,在法國各個梯隊和青訓營成長起來的球員,他們選擇法國國籍很正常。可能除了他們的父母,以及偶爾會過去度假一下,他們和阿爾及利亞的關係真的不大。」
  • 斯利馬尼:足球角度看,阿瓦爾選擇法國國籍我可以理解
    「從足球的角度來看,我非常理解他的選擇,這是一個職業球員都會做出的選擇。當然,阿瓦爾這樣做,並不代表他就不愛阿爾及利亞。」「對於那些從小就在法國長大,在法國各個梯隊和青訓營成長起來的球員,他們選擇法國國籍很正常。可能除了他們的父母,以及偶爾會過去度假一下,他們和阿爾及利亞的關係真的不大。」
  • 一切大病從脾衰開始,脾的「恩人」被找到了,帶著吃,養好脾
    中醫一直強調脾為後天之本,對我們人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負責人體的運化,一旦出現脾虛就會導致人體的運化功能失調、氣血不暢。我們的很多毛病都是由於脾胃不好所導致的,例如沒有食慾、疲乏無力等,如果平時不注意調節脾胃,這些小問題都會變成疾病的先兆。
  • 脾對人體到底有多重要?脾不好,身體會變得怎樣?如何補脾?
    脾主運化,是後天之本,它能將水谷精華轉化為氣血、津液,滋養全身,一旦脾失健運,五臟都受累。如何判斷自己的脾好不好呢?脾不好,應該如何調理?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一下脾臟的重要性。脾是生氣之源,人體內的氣血生化都要依靠脾。
  • 中醫之「脾」≠西醫之「脾」,你的脾是否健康,只要看這兩個地方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脾。一、中醫之「脾」≠西醫之「脾」雖然中醫和西醫都有「脾」這一說法,但這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中醫所說的脾,和心、肝、腎是一個概念,中醫描述的脾的形態,和西醫所說的胰腺類似,而中醫認為的脾的功能,又與腸胃相關,譬如脾的陽氣,能溫旭胃的受納,脾氣的運輸則影響著腸胃消化吸收食物的功能。
  • 吃不胖,可能是「胃強脾弱」
    在中醫理論當中,脾的功能非常強大,被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所以,要想祛除疾病,永葆身體健康,就得隨時把新鮮氣血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讓血液總是保持一種快速周流的狀態。沒有淤血的堆積,身體就不會生病。
  • 脾腎互相滋養,脾功能下降男女都會出現問題,固精補腎脾腎同補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同時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當脾虛的時候,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情況,同時伴有氣血不足、全身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如果脾虛運化水液的功能下降,還會出現脾虛溼盛的表現,表現為肢體困重、乏力、四肢倦怠,女性則容易出現一些婦科的炎症,男性容易出現陰囊潮溼等等。
  • 皮爾洛:今晚從各個角度看都是完美的比賽,但我們必須忘掉它
    「尤文圖斯的表現很出色。」皮爾洛告訴媒體記者:「我們必須要祝賀整支球隊,從各角度來看,今晚都是一場完美的比賽。今晚我們開局的態度跟以往的比賽都有所不同,當你用這種渴望和決心去踢球時……你懂的。」「我們今晚踢得很出色,我們在位置感方面做得很好,我們想要好好利用中場的優勢。當你在比賽中中場位置佔據上風時,那麼你就可以踢出自己的比賽。」
  • 脾腫大的中醫論述
    脾腫大,顧名思義就是脾臟由於任何一種原因變大了,從而導致一系列的臨床證候。很多時候,脾腫大可以沒有什麼比較確切的外在不適感,只因為沒有到達一定的程度,此時在西醫學上可以不大過於理會,但萬一超過一定程度,很有可能就要抽脾液,甚至切除脾臟。
  • 如何健脾補脾?看看育兒專家理解
    兒科專家表示,中醫認為兒童「脾常不足」,脾的功能是不完善的;而兒童生長發育又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這就需要一個比較強大的脾胃來幫助消化吸收,由此產生了一對矛盾。尤其是對於瘦弱的小朋友來說,需要幫他們提高脾胃的運化功能,才可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麼脾胃虛弱症狀分別有哪些哪?
  • 換個角度去理解什麼是「攝影眼」
    在之前我的一篇文章說過,「動」起來可以很快地發現一些不錯的角度去拍攝,也能獲得一些不錯的作品。而今天我帶大家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攝影眼」,這個角度就是:嘗試把你的眼睛看到的內容與你手上相機的鏡頭性能保持一致。這個時候可以最大化地發揮器材的優點,去記錄與一般人看到的不同畫面。
  • 中醫八卦臓象學說:脾配坤卦(二)脾胃小結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脾主長夏土之氣,土有陰陽之分,脾屬足太陰經為陰土,脾與胃互為表裡,胃屬足陽明經為陽土。天幹戊己都屬土,但戊為陽土,己為陰土,所以己土屬脾,戊土屬胃。
  • 傷脾的「禍根」已被揪出,吃得越多脾或越虛,少碰
    胃好易長壽、肝好易長壽,但其實脾的健康程度對於壽命也有很大的影響,而脾的存在感比較低,大家更應該要多關注關注它。在中醫看來,脾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虛的人難長壽。脾為什麼會虛?其實很多原因都出在自己身上!平時傷脾的事做得多了,尤其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 氣血不足的人調理脾胃,就是要「補脾」嗎?或許可以換個思路
    然而,很多人在調理脾胃時,第一想到的就是如何「補脾」。因為「進補」是傳統養生裡一個很常用的手法,同樣也被運用到調理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上來。從總的思路上看,虛則補之,氣血不足就補益氣血,這是一個正確的思路。但對調理脾胃而言,補脾就是正確的、或者說更可靠的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