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壺」是什麼意思?

2021-02-11 紅葉燦爛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什麼意思?

李蔚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著名詩人王昌齡所作的一首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中的一句。

王昌齡,今西安市人(一說太原人),約生於698年(武則天聖曆元年),約卒於756年(玄宗天寶十五年),盛唐著名詩人,以擅長七絕而名重一時,在唐代詩壇上有「詩家天子(詩界皇帝)」和「七絕聖手」之稱。

他的經歷大致如下:

727年( 開元十五年)中進士,補秘書省校書郎。

734年(開元二十二年),選博學宏詞科,超絕群倫,改任汜水縣(今河南滎陽縣境)尉。

739年( 開元二十七年)獲罪被貶嶺南。

740年(開元二十八年)遇赦北歸,赴江寧(今南京市)丞任。

748年(天寶七年),因一首《梨花賦》遭人中傷,被貶為龍標(即今湖南洪江市黔城鎮)尉。李白曾寫下「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著名詩篇,表示對這位友人的深切思念。詩人貶龍標時,由於為政以寬,政善民安,被譽為「仙尉」,鄉民慕名造訪者終日不絕。

755年(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詩人為避安史之亂,回歸故裡,道出濠州(治所在今安徽省鳳陽縣)時,被濠州刺史閭邱曉見忌所殺。

《唐才子傳》載:「(王昌齡)以刀火之際歸鄉裡,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後張鎬按軍河南,曉衍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曉大漸沮。」一向同情詩人的張鎬終替王昌齡報了仇。

《芙蓉樓送辛漸》當作於742年(天寶元年),王昌齡為江寧

(今南京市)丞時。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當時擬由潤州(今江蘇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東京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南京到鎮江,然後在此分手。

 

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的西北角。

    《芙蓉樓送辛漸》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一片冰心在玉壺」句,出自第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清晨在江邊的送別。全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連江」:大雨滂沱,江水暴漲。

濃密的雨幕與白浪滔天的江面混同一片。「夜入吳」: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這裡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夜晚大雨普降。

「平明」:天剛亮。「客」:指辛漸。「楚山」:指辛漸將行經的楚地。

前兩句是說:昨夜吳地下了一場秋雨,水漲江滿。天亮時,我在芙蓉樓送你回洛陽;你要走了,遙望你將行經的遼闊的楚地,我不由得感到孤獨。

後兩句說:你回洛陽後,親友如果向你問到我的情況,你就告訴他們:我的心就像盛在玉壺的白冰,依然那樣晶瑩剔透。辛漸是詩人的同鄉,辛漸返鄉,親友一定要問到詩人的情況,所以詩人送別辛漸時就這樣特別地囑託了他,表明自己並沒有因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

王昌齡雖遭貶斥,生活坎坷,但是不改初衷,耿直如初。果然不久,又遭人中傷,被貶入蠻荒之地。《詹才子傳》說他「晚途不謹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河嶽英靈集》說他「再歷遐荒」,《舊唐書》本傳也說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最後並為維護獨立的人格、對抗強權,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早在六朝劉宋時期,詩人鮑照就用」清如玉壺冰」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自從開元宰相姚崇作《冰壺誡》以來,盛唐詩人如王維、崔顥、李白等都曾以冰壺自勵,推崇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王昌齡託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報,而是傳達自己堅持操守、蔑視謗議的堅強信念,表達自己的不屈性格。

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是基於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了解和信任,他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此詩,寫得十分平實,流暢,但詩意濃烈,感染力強,讀來親切有味。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置了悽清的氣氛。「楚山孤」,既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時的心情,鋪墊了由寫客到寫己的過渡。三、四句,寫的是自己,仍與送別之意相吻合。友情、親情充盈其間。

詩裡那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託出詩人送別時的悽寒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於玉壺的比象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餘韻無窮。

 

 

 

 

 

.

白話譯文

      蒙蒙煙雨,遍灑吳地江天;夜色濃濃,寒意侵人深深。清晨起身,送別友人,心如楚山,寂寞孤獨。

你到故鄉,如有親朋好友問起,就說我心依舊,一如晶瑩的玉壺冰心。

 

 

相關焦點

  • "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冰心"指什麼?中獎網友公布
    《[贈書]"一片冰心在玉壺"裡的"冰心"指的是什麼?》今天,北京又雙叒叕下雪了!朋友圈一片雪景。下雪天適合做什麼?在古代,人們喜歡雪天圍爐飲酒:「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古詩有「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句子,「冰心」所指,乃是清潔乾淨、不為功利所擾動的心;看似很冷,其實有著不與人計較的溫度。
  • 玉壺之美,素雪冰心!
    鑲寶石玉茶壺和田玉籽料喜上眉梢提梁大茶壺在古代,玉壺代表的就是純淨、清廉與正直。還常被後世的文人墨客用來指代仙境密地。玉壺也被很多人認為所指的乃是天上明月,玉壺也因此成了明月的別稱。翡翠茶壺清 白玉雕菊花大吉紋茶壺壺,本就是茶與酒的文化載體,而玉壺比起其它材質的壺,還被賦予了用以體現非凡玉雕工藝的使命,尤其是薄胎玉壺,以其輕盈美麗,凸顯了中國玉器之美。
  • 「一片冰心在玉壺」杭商大學團建活動掀起...
    記者 傅凌波/文 王毅/攝智疊漢諾塔、旱地冰壺「團戰」、夏夜歡歌會……剛剛過去的周末,杭城正式入伏,「一片冰心在玉壺」杭商大學團建活動同樣掀起一片熱潮。
  • 冰心一片在玉壺,江小燕與傅雷軼事
    一個父親應該是活在子女心中的,傅聰多年以後對父親的回憶是:我不知道是什麼對我影響最大,別人問我,是不是你父親,我說從一開始,父親就培養我獨立思考的習慣。我看父親,不單是從兒子的角度看,我父親是一個真正的人,活出了榜樣,這是無形的榜樣,也就是另一個自我。北島在《父親》一詩中這樣寫:「你召喚我為兒子,我追隨你為父親」。
  • 一片冰心在「玉壺」
    說到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云:「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裡,我們看到作為詩人的王昌齡在送別好友時,表達了以一片赤誠之心相待的真摯情誼。「冰心」配「玉壺」,更加形象地說明了「玉壺」所蘊含的高貴的人格特質。
  • 一片冰心在玉壺 只求凡人的幸福——《冰心先生》創作手記
    她是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州市人,出生於三坊七巷謝家大宅,著名作家、翻譯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說:「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晚年的冰心,依然堅持寫作,每天練習,是她的必修課。作品數量多、內容之豐富、創作風格獨特,使得她的文學成就達到了新境界,出現了一個壯麗的晚年景觀。
  • 「一片冰心在玉壺」——來自巴西的捐贈物資上寫著這句詩,真相讓人淚目
    沒錯,這批從裡約熱內盧發往中國的捐贈醫療物資包裝箱上,寫的便是「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批物資來自裡約熱內盧,於北京時間2月13日凌晨送上飛機▲ 在巴西,中國的疫情受到廣泛關注,捐資捐物絡繹不絕去年我曾經到過巴西,這次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發生後,那邊的朋友不斷與我聯繫,詢問情況,也會把他們努力支持中國抗疫的相關信息發過來,13日早晨,收到他們那邊的來信,說是又寄出了一批物資,附上的照片中便出現了這句「一片冰心在玉壺」。
  • 雲中吟系列·冰心
    寂寂寒江明月心。冰心,喻純潔、清淨、淡泊的心地。「冰心」一詞,初出梁沈約所撰《宋書·良吏傳·陸徽》:「年暨知命,廉尚愈高,冰心與貪流爭激,霜情與晚節彌茂。」 據傳曰:陸徽,字休猷,吳郡吳人。其一生,清平無私,恭謹勤懇,奉公竭盡忠誠,克己從無倦怠。元嘉十四年,任始興太守。後任綏遠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聲名高潔,為士民愛戴。興隆之政,務在得賢。陸徽屢向朝廷諫言舉賢。
  • 八月初,一程山水,一程人生,一片冰心在玉壺
    8月初,與你品鑑幾首詩,共看一程山水,一程人生,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美好詩情畫意。01八月,邂逅一首好詩,對待朋友,一片冰心在玉壺8月裡,邂逅一首好詩,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在這首詩中,我們一起共感詩人的孤獨,一起品讀他對親人的牽掛
  •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知道
    那麼盛唐時期最流行的唐詩形式是什麼呢?七言絕句。七言絕句之所以流行,和盛唐時期對外文化交流頻繁,深受外來文化影響有關。當時的長安城裡面,有大量的胡人,他們來自於西域,最遠的來自于波斯,甚至是拜佔庭帝國。當時當量的西域音樂傳入中國,需要新的歌詞入樂,詩人們普遍選擇了七言絕句,因此七言絕句風靡全國。
  • 細說「恨水」與「冰心」的故事,「恨水不成冰」,真如謠言那般?
    張恨水和冰心都是民國時期的作家。張恨水的《金粉世家》描寫了上層社會的生活百態。冰心在《繁星》中以愛的哲理歌頌愛情。回顧他們的一生,他們很少見面。然而,關於他們的謠言從民國一直流傳到現在,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張恨水筆名的來源,據說張恨水追求冰心而不成,所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恨水」,意思是取恨水不成冰,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張恨水,原名張心遠,是中國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
  • 一代才女冰心的十句經典名言,句句溫暖,暖人心扉
    冰心原名謝婉瑩,她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在我們讀書的時候,一定都學過冰心的《寄小讀者》的散文,所以對冰心應該不是很陌生。冰心是福建省福州市人,她除了作家的身份,也是翻譯家、兒童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和散文家,她的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句詩。
  • 「步步驚心麗」冰心在玉壺︱你是我唯一的王后,樹兒
    冰心在玉壺︱大婚冕旒貫玉隱約遮蔽著昭的臉。豔若桃李冷若冰霜的俊面與大婚禮樂背向而馳。從天德殿門到龍座不過區區數步,他卻拖著滯澀步伐仿佛走過漫長一生……這不是我的婚禮,只是王的交易!靈魂似乎抽離了身體,麻木目光睥睨不屑的檢閱著一張張經過面前的王親貴胄、地方豪族的臉。志得意滿的他們,眉梢眼角炫耀著親手主導的這場政治聯姻。
  • (人物通訊)道同牟國聚 冰心玉壺盛(作者:李興國 )
    張老師的網名叫"玉壺冰心",不知是無意疏忽還是有意而為,"壺"字寫成了"壼"字。兩字雖一橫之差,意思卻截然不同。我出於好奇,便試著用微信"@"了一下張老師,誰知張老師立馬回信並"致歉"。原來,張老師對微信並不熟,名字還是別人給起的,因為眼花,自己也沒注意。張老師馬上進行了改正,一番操作竟弄的我不好意思起來,不過從此對張老師有了更深的印象。也正是通過這個字,打開了張老師"壺"中裝的秘密。
  • 冰心的散文《談生命》,探尋人生的意義
    1944年12月25日,重慶《大公報》刊登了一篇名為《寄小讀者(通訊四)》的文章,作者署名為「冰心」;1945年,《新評論》第1卷第1號又刊登了這篇文章,不過此時文章的題目改成了《談生命》,作者「謝冰心」。冰心的這篇《談生命》,入選了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
  • 玉壺存冰心 和風迎春色 ——記南陽市二中高三班主任、語文組李洋...
    玉壺存冰心 和風迎春色  ——記南陽市二中高三班主任、語文組李洋老師的抗疫故事  「早上好,同學們,現在咱們開始視頻早讀,半小時後,我抽查背誦情況......」3月30日早上5點40分,李洋像往常一樣悄悄地起了床,6點就準時打開電腦的釘釘軟體
  • 「七絕聖手」王昌齡二十首「七絕」:一片冰心在玉壺
    「七絕聖手」王昌齡二十首「七絕」:一片冰心在玉壺明代王世貞說:七言絕句,少伯與太白爭勝毫釐,俱是神品。少伯就是王昌齡。盛唐七絕詩有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齡七十四首,幾乎佔了六分之一。因此,王昌齡被後人稱為「七絕聖手」。王昌齡的七言絕句主要有三種類型:邊塞詩、閨怨詩和送別詩。
  • 教師節|玉壺存冰心,硃筆寫師魂,祝全天下老師節日快樂!
    玉壺存冰心 ,硃筆寫師魂 。諄諄如父語 ,殷殷似友親 。一朝沐杏雨,終生念師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02《教師節隨想》文/以人為本除了金色的風和一場讚美的儀式9月10號沒有什麼特別的除了幾朵花和一年一次地被提起這個日子裡默默無聞的教師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為常常被遺忘
  • 一片冰心在玉壺~天福墨玉石壺
    由此可見玉壺自古都是人們所尊崇和喜愛的玉器。她被人們喻於是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和晶亮純潔的心地的象徵。拋光打磨工藝關係著一把玉壺的賞玩實用的未來光亮性,需由經驗老道的打磨師父由粗細的逐一完成〈光亮是由玉質的自然光而不是上臘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