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散文《談生命》,探尋人生的意義

2020-12-27 伴生樹讀書

1944年12月25日,重慶《大公報》刊登了一篇名為《寄小讀者(通訊四)》的文章,作者署名為「冰心」;1945年,《新評論》第1卷第1號又刊登了這篇文章,不過此時文章的題目改成了《談生命》,作者「謝冰心」。冰心的這篇《談生命》,入選了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

生命是什麼,在不同人眼裡,有不同的答案。在《談生命》這篇散文裡,冰心就給了我們她的答案。

冰心,是我國近代著名的詩人、作家、翻譯家,其筆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之句。作為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她總是十分有耐心的回答青少年提出的問題,其散文集《寄小讀者》便是代表作。

在《談生命》這篇散文當中,冰心一開始就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

對於生命是什麼,這是一個十分深奧的哲學命題。認識自己,認識生命,這是哲學需要思考的最本初的問題。可是,我們究其一生很難探究出生命的奧義。孔子曾說過:「未知生,焉知死?」像孔子這樣偉大的先哲,都無法探究出生是什麼,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又怎麼能夠知道生命是什麼呢?我們碌碌一生,最多只是對生命有些粗淺的感覺吧。

生命是一江春水

冰心說:「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生命最高處發源 ,冰雪是他的前身。」她為什麼要把生命比作春水,我想,是因為春水與我們的生命有諸多的相似之處吧。

生命,其實就是從出生到死亡的一趟歷程,和這趟歷程息息相關的便是時間。生命就是時間,時間見證生命。時間是看不見的,古人常用水來形容時間。孔子在河岸上大聲呼喊:「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那滾滾東去的江水,便是我們逝去的青春時光啊,它一去不復返。

而春水,發源於春天,那是一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季節,這不正像我們的生命嗎,在剛出生的時候,也是活力四射的。然而,生命雖然像春水,卻也需要經歷那夏日的蒸騰、秋日的乾涸、冬日的冰凍。

生命如水,還在於告訴我們要像水一樣,回歸大海,要有目標。生命有了目標,有了理想,就有了動力,雖然其間會有曲折的坎坷,但若沒有那個目標,就只是一潭死水。

一滴水為了到達大海,必然需要匯入溪流,否則就有乾涸蒸發的危險;人生為了實現目標,不能沒有朋友的幫助,否則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水因為匯集而奔向大海,人因為合作而有所作為。

生命是一棵小樹

一棵小樹,需要如何才能成材?一個生命,需要怎樣才能成長?小樹要想長大,需要把根深深地扎進自己所在的土地,汲取營養。這還不夠,它還需要大樹的庇護,需要陽光的滋養。它要禁得起風雨的摧殘,需要禁得起冰霜的折磨,它要耐得住長夜的寂寞,需要耐得住白晝的灼烤。是不是每個生命都是這樣的呢?

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我們需要成長,就要把根深深地扎進我們所在的位置,愛自己的事業,它是你站穩腳跟的基礎。所以,不用抱怨工作有多辛苦,畢竟你的生活還得靠它支撐著。

成長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鳳凰浴火,方能涅槃,我們也要經歷一番寒徹骨的洗禮,才能成長。要想成為參天大樹,要想能夠頂天立地,就需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

生命,無所謂快樂,亦無所謂悲哀,無論出生抑或死亡,都是生命本來的樣子,擁有的時候請懂得珍惜,這樣,在將要失去的時候,就不會感到悲傷。

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生命本是一個簡單的歷程,出生、成長,然後消失,這其間的辛酸苦辣甜,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之所在。

相關焦點

  • 一代才女冰心的十句經典名言,句句溫暖,暖人心扉
    冰心原名謝婉瑩,她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在我們讀書的時候,一定都學過冰心的《寄小讀者》的散文,所以對冰心應該不是很陌生。冰心是福建省福州市人,她除了作家的身份,也是翻譯家、兒童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和散文家,她的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句詩。
  • 冰心:真愛永存
    《小桔燈》《寄小讀者》《繁星》《春水》……我國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冰心的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散文、詩歌和小說,為現當代各年齡段的讀者熟稔於心。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於福建長樂。1999年,這位有著一顆真誠愛心的老人辭世。值冰心去世20周年之際,我們約請三位學者撰寫文章(另兩文見後),重溫冰心文學作品中體現出的寬廣人性。
  • 冰心奶奶120周年誕辰 | 姚錫娟示範誦讀冰心散文《笑》
    今年10月5日是中國現代著名文學家冰心120周年誕辰,我們為您播出姚錫娟老師朗誦的冰心散文
  • 山東蒙陰作家若荷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
    山東蒙陰作家若荷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6月23日,眾所矚目的中國散文學會第八屆「冰心散文獎」在四川眉山揭曉並進行了頒獎儀式,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山東蒙陰縣女作家若荷憑藉散文集《月色中的梔子花香》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
  • 山東女散文家沙龍開啟 山大教授講述「散文世界的意義與意思」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日訊 (記著 王麗 通訊員 王田田)散文世界是什麼?有意義不如有意思,還是有意思不如有意義?山東女散文家沙龍第23期名家分享活動利用周末開啟,邀請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叢新強,作了一堂題為「散文世界的意義與意思」的精彩講座。
  • 第八屆冰心文學獎獲獎名單揭曉 66篇散文結集出版
    冰心文學獎由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創會會長張曉卿在1994年創辦,獲得冰心先生親自授權,以向全世界華人傳播、傳承、維護和發揚中華文化為重要使命。  此前,世福總會分別以散文(1996年)、短篇小說(1998年)、中篇小說(2002年)、報告文學(2004年)、兒童文學(2007年)、傳記文學(2010年)和新詩集(2014年)七種不同體裁,舉辦過七屆「冰心文學獎」,反響熱烈。  「母親是福州人的驕傲,也是海外福州老鄉們最親密的朋友。」
  • 油城作家趙鈞海獲得冰心散文獎 │附:獲獎作品《陪母親逛街》
    本報訊 (記者楊曉燕)5月31日,中石油作協副主席、我市文聯主席、作協主席趙鈞海在第六屆冰心散文獎頒獎大會上摘取冰心散文獎。冰心散文獎是中國散文學會根據冰心先生的遺願於2000年創立的,每兩年評選一次,是我國文學獎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是中國散文協會最高散文獎。全國第六屇冰心散文獎頒獎大會於5月31日在濟南舉行。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名譽會長周明、石英、王宗仁,常務副會長紅孩等出席大會,冰心先生的女兒吳青也出席了大會並為獲獎者頒獎。
  • 冰心淡淡憶《往事》
    冰心年輕時曾飄洋過海,留學美國名校。為解思鄉之情,她曾用淡淡的筆調寫下了深深的鄉愁,成為了一篇又一篇佳作,其中《往事》一書最有代表性。筆者手頭的《往事》32開,1940年4月第13版,開明書店印行,屬於抗戰時期國統區的出版物。封面書名為篆字,很有可能是葉聖陶的墨跡。《往事》收錄了七篇作品:《悟》《六一姐》《別後》《往事(其二)》《劇後》《夢》和《到青龍橋去》。
  • 《悲憫與憐愛》:平和溫暖的個人敘事,探尋古典的偉大存在
    不是寫作這個事件本身,而是寫作這個事件的意義,即寫作的思想、內容、要旨。寫作於汪政而言,像是迎向自己人生的探索,並在探索中不斷拓殖日常生活乃至世界的詩性及理性精神。」;第三輯「教育,還是文化」,談教育以及作為文化的教育。
  • 生命有限意義重大,人生奉獻無極限
    雷鋒同志在他的日記裡寫過這麼一段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一一魯迅人的一生是一個很短暫的生命過程。
  • 人生有什麼意義?
    作者:梁曉聲《我心靈的覺醒》《我心靈的覺醒》這本書收錄了梁曉聲關於個人成長和人生價值思索的經典散文篇目。梁曉聲的文字真摯、憂鬱、深刻、豪邁,充滿深切的人文關懷。這裡既有理想主義者犀利的一面——用文字叩問社會良知,探尋時代脈搏;也有溫情、感性和質樸的一面——用細膩的筆觸,寫母親的慈愛、父親的老、兄弟姐妹間的手足情深以及對人生的感悟……我曾多次被問到「人生有什麼意義?」往往,「人生」之後還要加上「究竟」二字。
  • 《活出生命的意義》: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作為猶太人,他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在集中營,他雖然經歷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但憑藉著強大的意志力活了下來,成為了二十世紀的一個奇蹟。
  • 嚴歌苓談《畢業歌》:對青春和生命意義的追尋
    嚴歌苓談《畢業歌》:對青春和生命意義的追尋 2015-09-06 08:02:23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上官雲 參與互動    《畢業歌》是對青春和生命意義的追尋
  • 探尋抑鬱症來訪者的心理困惑,作為元日的生命獻禮
    回頭想想,過去如夢似幻,抬頭望望,對將來又毫無把握,如今竟不知道這一生所為何來,我感覺自己陷入了迷茫、虛無的狀態,不知道生活的目的何在,也不知道人活著的意義。我想過自殺,可是我又害怕死亡,想好好地活著,我對人生又有一種恐懼感。我一直在想,人遲早會死去,甚至人類終將滅亡,那人所追求的那些東西,甚至人類的進步,其目的是什麼?我覺得生命毫無意義,人類所做的事情,只不過就是給生命裝點一下罷了?」
  • 《抓落葉》:生命無須評判,人生自有意義
    於是,艾略特封閉了自己,不再談自己的幻想,不再關注自己的感受,因為這樣,大家才不會用異樣的眼光來看他。就如我們,很多時候必須放棄自己,來遵守這個世界的規則。艾略特對這個世界的熱情,是被忽略的,沒有人傾聽,沒有人看到,更沒有人關注。
  • 探尋古典詩詞的意義闡釋空間
    探尋古典詩詞的意義闡釋空間 2020-01-07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談關於生命的意義,兼論詩和遠方
    生命的意義是一個解構人類存在的目的與意義的哲學問題。這個概念通過許多相關問題體現出來,例如:「我為何在此」「什麼是生命?」「生命的真諦是什麼?」。在歷史長河中,它也是哲學,科學以及神學一直思索的主題。前人在不同的文化環境與意識形態背景下也給出了很多的多元化答案。
  • 第五階段:尋找人生和生命的意義
    文|金尚一、武志紅的人生意義武志紅是我國最具盛名的心理學家。年輕時候的武志紅說,生命的意義在於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即主宰自己的命運;成熟穩重後的武志紅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成為你自己、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
  • 不要問人生的意義,因為人生本就沒有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在會吃會玩活出花樣灑脫的作家蔡瀾老先生來說,人生就是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一點也不複雜啊。嗨,真羨慕蔡瀾老先生這樣的灑脫。蔡瀾會吃,吃出了美食家的名聲,身材微胖卻不會大腹便便。
  • 卿語|人生的意義就在於追尋人生的意義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找尋人生的意義。可在這世上,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活下去的意義?01在判定什麼可以充當答案時,問題的本質很重要。我們甚至可以說,難就難在提出問題,而不在於尋找答案。「人生的意義」這五個字,從語義分析的角度來講,可以分成「人生」和「意義」來分別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