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味的咖喱、籃球運動員庫裡、拍馬屁。
這三樣東西難道有什麼聯繫嗎?
有的。
三者都包含一個英語單詞:「curry」。
二
咖喱的英文是「curry」大概是眾所周知的了。
咖喱起源於印度,進入英語也是通過英國東印度公司和印度泰米爾商人的交易。
英國的商人看到合作夥伴吃著這麼美味的料理,自然就想了解一下這是什麼東西。泰米爾語中「kari 」(கறி)就這樣經過英國人的傳播變成了發音相近的「curry」。
至於史蒂芬·庫裡(Stephen Curry),作為剛剛拿下第二座NBA最高個人榮譽MVP獎盃的籃球界新貴,最近風頭正盛。
雖然長著一張正太臉,但他打起球來毫不手軟,一手神準的三分球,常常手起刀落、百步穿楊、決勝於千裡之外。對某些女粉絲來說,他大概和咖喱一樣「美味」,但他的姓(Curry)卻和咖喱沒有任何關係。
庫裡從他爸那裡繼承下來的這個姓據說源於蘇格蘭、愛爾蘭地區,隨著大航海時代歐洲水手的環球徵程散布到世界各地。
現在,「Curry」這個姓最大的分支居住在愛爾蘭的克萊爾縣(County Clare),和庫裡所屬球隊金州勇士隊所在的舊金山相隔一個大西洋再加上一個美洲大陸。
作為咖喱、庫裡的「curry」都還好理解,但這個詞怎麼就又和拍馬屁扯上了關係了呢?
三
幾天前,有消息傳出蘋果出了10億美元投資滴滴出行(以前叫滴滴打車)。
然後推特上就有人發了這麼一條:
想想蘋果有多少錢就在中國閒坐著,想想除了滴滴蘋果還在投資什麼。(提示:討好政府)
說到蘋果想通過投資有相當政治資源的滴滴來討好政府、拍政府的馬屁,他就用了「curry favor」這個短語。「favor」這個詞倒是還能跟討好扯得上邊,但「curry」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要說到好幾百年前了。
十四世紀初,一首法國詩歌在英國非常流行。故事的主角是一匹英俊的馬,名叫「Fauvel」。
馬英俊了呢, 就比較容易翹尾巴。這匹叫做Fauvel的馬正是如此,非常愛聽別人的奉承和吹捧。有一天,一位不那麼英俊的男子想要騎他,就決定先要攻克它的心。他找來一把精緻的梳子,在馬廄邊搭了一把凳子,坐在Fauvel邊上細心地給它梳起了毛。那個慵懶的下午,天上白雲飄飄,地上微風吹拂,馬廄頂上灑下幾米陽光,正照在了Fauvel享受的臉上。
就這樣梳了一個下午,Fauvel對騎士敞開了心懷,最終一人一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啊不,幸福地馳騁在草原上。恰巧給馬梳毛叫做「curry」,所以騎士給Fauvel梳毛的過程,也就是「curry Fauvel」,就流傳了下來,成為拍馬屁、討好人的代稱。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首法國詩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Fauvel這個名字也漸漸陌生起來,變成了剛好和拍馬屁沾邊的「favor」,這個短語也就最終成了我們現在所常常聽到的「curry favor」。
雖然人們已經忘了那個下午,忘了騎士與馬,但拍馬屁的感覺在這個短語中永久地保存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