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倫敦紐約東京上海四大國際都市,成都得出了八條啟示

2020-12-17 澎湃新聞

2020年6月,一套以倫敦、紐約、東京、上海四大國際都市為研究對象,深入研究其先進經驗和前沿探索的系列報告——《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在四川成都出爐。而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主要經驗及其對成都的借鑑與啟示》(以下簡稱《啟示》)。

據《成都日報》報導稱,成都學習世界一流城市先進經驗,「無時差」實時掌握四大「頭部城市」最新的規劃理念和實踐經驗,對每個城市都進行系統深入的全面研究,涉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諸多方面。此次學習的目的在於落地,成都根據四城研究報告,用近半年時間,完成落地建議與策略。

「這不是一次性學習,而是將持續5-10年的持續研究,今年是啟動之年。」《成都日報》透露。

「以前都是二手了解,現在幾乎沒有時間差」

6月22日,《成都日報》頭版文章報導了《報告》、《啟示》的產生背景和來龍去脈:

2019年4月,成都提出「對標國際大都市進行學習借鑑」,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啟動對標倫敦、紐約、東京、上海四大國際大都市的系統研究。

「通過梳理GaWC歷年以來的城市排名,我們分別在歐洲、北美洲、亞洲選取倫敦、紐約、東京三個最發達的城市,同時在國內選取了發展水平和開放程度高的上海,共同作為成都對標學習和跟蹤研究的對象。其中倫敦、紐約是GaWC僅有的兩個Alpha++級城市,東京和上海都是Alpha+級城市。」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選擇與這些城市中長期服務於當地規劃建設的專業機構開展合作,實時掌握最新的規劃理念和實踐經驗,以前都是二手了解,現在幾乎沒有了時間差。」

吳縛龍院士領銜的倫敦大學學院團隊、郭湛教授領銜的紐約大學團隊、嚴網林教授領銜的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團隊、唐子來教授領銜的上海同濟規劃院團隊——每個專家團隊圍繞都市圈發展、生態建設與環境管理、產業發展、形態控制與風貌保護、城市有機更新、新區規劃建設、交通系統、城市與社區治理等多個主題,以多維度進行深入研究與梳理總結,全面梳理國際大都市的先進經驗和前沿探索。

經過約5個月,四個團隊分別形成了倫敦、紐約、東京、上海研究報告,每個報告內容都達十幾萬字。

在此過程中,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市規劃院技術團隊與四個當地研究團隊一起,開展深度學習交流,並組織市規劃專家團隊整合提煉,立足成都現階段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與內在需求,總結梳理四個城市對成都市規劃建設的啟示,形成《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總報告(2019年)》;並以此為基礎,深入分析成都現狀和成都未來發展目標,系統總結四個城市的主要經驗,歸納提出對成都的借鑑啟示,形成了《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主要經驗及其對成都的借鑑與啟示》。

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成都首次以如此深度和廣度,同時對標四大國際大都市。這次相當於是『打底』,接下來,我們擬在未來5-10年,持續研究倫敦、紐約、東京、上海四個城市,重點關注它們的最新規劃建設動態,深入解析四個城市發展變化的內在機制,結合實際工作需要持續跟蹤和借鑑,每年形成研究報告。」

《成都日報》2020年6月22日頭版刊發的《全球取經是為了更好地走向全球》一文點出了成都可以向倫敦、紐約、東京、上海四大國際都市「取經」的方向。

具體來說:倫敦,在塑造城市生態綠帶、推動綠色創新發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成都可把倫敦的部分做法納入到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的實踐中來;紐約,城市街區、老舊建築中的「矽巷」,聚集了超過500家科創企業,可為成都實現城市有機更新、社區治理「更上一層樓」提供新思路;東京,基於中央新幹線串聯大阪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形成了世界領先的一體化城市群發展經驗,對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突出的參考價值;上海,圍繞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構建的「1+19+N」三級科創空間體系,則為成都科學城構建多層級綜合科創體系提供了示範。

四大國際都市經驗給成都的八條啟示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2019年9-10月分別公示了《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以上海為目標城市》《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以倫敦為目標城市》《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以紐約為目標城市》《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以東京為目標城市》四份報告的政府採購結果。

其中,上海報告的成交金額為47萬元,倫敦報告的成交金額為47.8萬元,紐約報告的成交金額為47萬元,東京報告的成交金額為47.6萬元。

此外,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於2020年6月24日還披露了該局在充分研究吸納四個國際大都市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成都現狀和成都未來發展目標,系統總結四個城市的主要經驗,歸納提出對成都的八條啟示。

啟示一:打造軌道上的成都都市圈,實現成德眉資半小時軌道通勤。形成「多環+放射狀」的軌道交通網絡格局 ,推動成德眉資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布局「空中雲軌」等觀光遊覽線。

啟示二:全面圍繞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定位,高水平推動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突出生態廊道建設,強化重要生態區域間的串聯;大力實施屋頂綠化與立體綠化,鼓勵建設空中花園、垂直森林等,打造全國立體綠化建設典範城市;探索劃定「超低排放區」。

啟示三:全面推進產業生態圈建設,加強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機融合。對市內產業用地進行詳細梳理與全面摸排,針對產業功能區內用地宜按其產業發展方向進行用地結構調整與升級,並促進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進一步深化成渝科技創新合作,共同打造成渝科創走廊;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構建「核心科學城-重要科創載體-環高校技術研發節點-產業功能區-高品質科創空間」的多層級綜合科創體系。

啟示四:充分利用軌道交通站點的綜合開發,優化調整城市開發強度分區和空間結構。優化調整全域土地開發強度管制分區,結合實際落實深化TOD「137」理論,優化城市空間形態;加快各級TOD的綜合開發,增強軌道站點的功能複合,形成交通圈、商業圈、生活圈等「多圈合一」的城市布局。

啟示五:推動成都城市有機更新,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高度重視舊城更新的產業策劃工作,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優化提升現有業態,力促老城區產業迭代升級;酌情增加存量區域公共服務及創新研發用地比例,創新制定容積率跨區域轉換和有償轉移機制,積極植入科創空間;構建形成「社區-街區-地塊-建築」四大尺度的更新管控策略。

啟示六:高水平謀划水岸空間,塑造世界級城市濱水區。沿主要水系打造「城市陽臺」,在門戶節點、景觀價值較高區域布局地標建築,通過多種改造手段活化城市岸線;明確成都城市臨水街區的開放空間比率、建築高度和建築退距等城市設計管控指標,構建聯通濱水地區及其腹地公共空間、文化景觀節點等的視線廊道。

啟示七:豐富夜間經濟發展內涵,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推動藝術、文創、文博與夜間經濟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新興夜間消費業態,創新完善成都夜經濟政策機制;增開夜間遊覽線路,探索實現在周末、節假日對公交線路與地鐵線路實行延時運營乃至通宵運營。

啟示八:圍繞未來新區先行先試,創新探索「未來城市」建設模式。圍繞天府新區、東部新區進一步探索「未來城市」的實施建設模式,試驗人車分離的交通組織模式,探索設置分離式的高速道、低速道、個人交通和行人專用道以及公園式步行長廊;注重為自動駕駛等智能應用場景預留試驗空間,適度超前布局新基建,打造「孿生未來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對標倫敦紐約東京上海 成都規劃國際大都市建設
    從2019年4月開始,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動對標倫敦、紐約、東京、上海等國際大都市,邀請各高校團隊對城市發展行管主題進行研究與梳理總結。其中就包括了都市圈發展、生態建設與環境管理、產業發展、形態控制與風貌保護、城市有機更新、新區規劃建設、交通系統、城市與社區治理等。隨後,分別形成了以倫敦、紐約、東京、上海為目標城市的《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分報告)。
  • 對標四大國際大都市 成都展開「無時差」學習
    今年6月,一套成系列的《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2019年)》出爐。在超過50萬字的報告中,成都以四大「頭部城市」倫敦、紐約、東京、上海為研究對象,以多個維度,深入研究這些國際大都市的先進經驗和前沿探索。以此為基礎,又深化形成了《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主要經驗及其對成都的借鑑與啟示》,為下一步學習成果的落地提供參考。
  • 我國第一大城市魔都上海,對比東京和紐約,差距有多大呢
    魔都上海,中國最牛的城市為什麼比不上紐約、東京,現在的世界中心是哪裡,毫無疑問自然是美國的紐約,毫不誇張的說,紐約城甚至是世界首都,除了紐約之外,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日本的東京,四者並稱世界四大都市,那麼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為什麼沒有世界級大都市,中國最牛的城市魔都上海難道比不上紐約東京
  • 點評紐約、倫敦、巴黎、東京和香港五大都市,你最喜歡哪個城市?
    導語:我們知道世界上有五大國際大都市,他們分別是紐約、倫敦、巴黎、東京和香港,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1.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 紐約、巴黎、東京、倫敦四個國際大都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特點
    四通八達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系統和與之配套不同規模的綜合換乘樞紐,己成為現代化人都市的重要骨幹交通,這不僅緩解了城市交通的擁堵狀況,而且綠色環保,在城市的社會活動、經濟活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紐約、巴黎、東京、倫敦四個國際大都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特點。
  • 中國經濟2010年超過日本位居第二,中國上海何時超越日本東京?
    現在十年過去了,在由GaWC(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發布的2020年世界城市等級劃分中,世界兩大城市紐約和倫敦被評定為Alpha++獨佔一檔。世界兩座塔尖城市美國紐約、英國倫敦上海、東京、新加坡、香港、北京、杜拜、巴黎等7大城市緊隨其後,同被評定為Alpha+。上海和東京並列一檔。
  • 國際上區域創新一體化發展的四大趨勢及其啟示
    如紐約都市圈、東京都市圈形成了明顯的中心—外圍城市功能分工格局,即核心城市紐約、東京以創新策源、資源配置為主,外圍城市以高水平製造為主。倫敦都市圈形成了倫敦以金融投資、知識服務為主,牛津和劍橋以科研為主,伯明罕以製造技術創新和應用為主的分工格局。這種既分工又協同的區域創新一體化模式充分發揮了各城市創新稟賦,有利於通過優勢互補提升創新競爭力及創新效率。
  • 上海和紐約,倫敦的差距還有多大?
    倫敦 而上海,是我國第一大都會,中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如果是以前提到上海,根本不可能和紐約,倫敦這種世界性的城市相比,然而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如今的上海已經脫胎換骨
  • 論武漢與成都的發展格局:分別對標的是上海與北京
    其中武漢對標的是上海,而成都對標的是北京。我們首先來看下上海與武漢,這兩城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淵源。很多人都知道,上海與武漢是國內唯一以「大」著稱的兩座城市,大上海、大武漢從過去一直流傳到現在,但是由於武漢被上海拉開了很大差距,目前已經沒有可比性。
  • 中國又一潛力城市,增長速度超東京,未來有望成世界最大國際都市
    伴隨著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各個城市的經濟都在快速增長,尤其是一線城市,不僅經濟有了相當程度的增長,而且城市的基礎建設也做得很好,特別是成都、武漢、杭州,更要爭得上風,看城市發展快不快,證明國家進步。我們都知道,每一個國家和城市在公布國內生產總值(gdp)和人均 gdp之後,都會有一年的進展,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看到,造成世界差距巨大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的潛力會以城市的速度增長,成為東京,這是未來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城市。
  • 東京大都市圈,鐵軌上的城市給成都哪些啟示?
    近期,一份名為《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以東京為目標城市》(以下簡稱《報告》)的報告揭開了東京的「謎底」。根據《報告》,從1872年開通第一條鐵路,到戰後隨著經濟高速增長進入鐵路發展期,再到上世紀80年代形成成熟的鐵路網,東京的鐵路建設也經歷了百年發展。
  • 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香港5個世界一線城市,哪個更有優勢呢
    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香港5個世界一線城市,哪個更有優勢呢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城市可以分為一線二線,三線等分級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將城市按照等級劃分,而今天小綠就帶大家來看看五個世界一線城市,紐約,倫敦,巴黎,東京和香港哪個更有優勢呢?一起來看看吧。
  • 紐約、倫敦、首爾、東京……全球的夜經濟「哪家強」?
    從巴黎的博物館之夜到東京的澀谷的商業街,從紐約的第五大道到倫敦的「酒吧文化」;從韓國的「夜貓子夜市」到曼谷的火車夜市......當下,「夜經濟」已不僅僅局限在酒吧、餐館等傳統領域,逐漸拓展到文化、演藝、零售、展覽等更多領域,提倡夜間消費、激發夜間消費活力成為眾多國內外城市發展經濟的重要方式。
  • 全球公認的四大「世界城市」,其中一個城市GDP是廣州的3倍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也在發展,在世界各城市之間互相競爭,爭取更高的目標,今天的小編,是指所有都市群頂端的4個國際大都市,國際大都市是世界性的都市,是指在社會、經濟、文化、政治方面直接影響世界事務的城市,遺憾的是,在全世界四大世界城市中,中國的上海北京香廣州等都無緣進入了排名。
  • 成都「十四五」目標:在高質量發展中衝向世界城市
    這不僅源於成都對於城市地理空間格局發展的思考,亦源於著眼於未來50年乃至100年發展的長遠布局,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時代要求,開闢經濟社會發展「第二主戰場」,以優化和拓展城市空間,實現城市更好發展的景願。而在「十四五」時期,成都的目標是:推動形成「兩區一城」(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西部(成都)科學城)協同發展新格局,建設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高能級共同體。
  • 作為全亞洲最發達的城市,東京比北京上海強多少?看完值得學習
    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中國正在加快發展的腳步,但東京依然是全亞洲最發達的城市,乃至全球都位列前茅。那你想過東京究竟有多發達嗎?以至於讓我們國家追了這麼多年,還是沒有趕超。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剖析一下這座神奇的世界級都市。1.國際四大都市之一,GDP遠超上海1倍之多東京,不僅是日本首都,同樣也是全球經濟發展最為核心的城市之一。
  • 國航開通成都-大阪、成都-東京兩條赴日航線
    此次開通的兩條航線是原有的成都-上海-大阪和成都-北京-東京航線的升級,成都及西南地區的旅客從此無需在北京、上海中轉就能輕鬆到達日本,讓旅行省時又便捷。 東京與大阪都是備受世人青睞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作為日本的首都,東京這座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可謂是時尚潮流的風向標。
  • 中國的魔都上海,和世界上的國際大都市差距竟如此大
    上海上海作為我們國家的經濟中心,是我國GDP生產總值最高的一座城市,更是一直在增速發展,然後,當面對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等國際大都市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上海仍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美國紐約,雖然他不是美國的首都,但是,他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紐約都市圈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圈之一,與英國倫敦、中國香港並稱為「紐倫港」。紐約與倫敦並列為全世界最頂級的國際大都市。2018年11月,紐約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 屠光紹:到2035年上海要成為與倫敦和紐約並駕齊驅的全球金融中心
    屠光紹(資源圖)在《報告》中,屠光紹指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目標是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立足在亞太,同時要輻射全球的,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與倫敦和紐約並駕齊驅的全球金融中心。
  • 從東京都到東京大都市圈,這座鐵軌上的城市給了成都哪些啟示?
    近期,一份名為《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以東京為目標城市》(以下簡稱《報告》)的報告揭開了東京的「謎底」。根據《報告》,從1872年開通第一條鐵路,到戰後隨著經濟高速增長進入鐵路發展期,再到上世紀80年代形成成熟的鐵路網,東京的鐵路建設也經歷了百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