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亞洲四小龍,很多人都知道這個詞。這些詞當年的影響非常大,因為這四小龍當年的發展之快讓所有國家羨慕。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這些地區和國家都開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花闖那也,在短時間內迅速實現經濟的騰飛,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領袖。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這地方和國家發達程度和發達國家不相上下。那麼,如今這些國家都發展的如何?
首先看一下韓國。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中地區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韓國面積近10萬平方千米,人口五千多萬,三面環海。在樸正熙執政期間,韓國經濟騰飛,被稱為為漢江奇蹟。1963年的時候,韓國人均GDP只有100美元。1990年的時候人均GDP達到了6500多美元。雖然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但2000年人均GDP依然有12000美元之多。目前韓國人均GDP3.1萬美元,步入了中等發達國家之列。韓國也成為了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而且韓國的半導體、電子、汽車、造船、鋼鐵、化工、機械、紡織、化妝品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可以說在世界上的影響日益增強,韓國的國力也在不斷上升。
再看一下臺灣。臺灣在上世紀愛八十年代和開始崛起,在90年年代臺灣的發展水平和步入了發達地區之列。1990年,臺灣的人均GDP為8300多美元,比當時的韓國要高得多。2000年,雖然有亞洲金融危機影響,臺灣人均GDP仍有1.5萬美元之多。目前臺灣人均GDP5.2萬美元。這個數值相當於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數據。而且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在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領先全球。總體來說,臺灣的目前的發展還是很快的。
緊接著看一下香港。香港面積為1104平方千米。現在的香港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人均GDP4.8萬美元。1990年的時候,香港人均GDP1.3萬美元,在亞洲四小龍裡還算是比較高的,是當時韓國的兩倍。香港回歸之後,發展更加迅速。目前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最後看一下新加坡。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面積非常小,只有724平方千米,比我國的香港地區還要小。上世紀六十年代,新加坡被迫獨立,不過之後在李光耀的帶領下經濟迅速崛起。1990年的時候,新加坡人均GDP1.2萬美元。目前人均GDP6.4萬美元,已經成為了發達國家。而且新加坡還成為了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總的來說,這四個國家和地區都在迅速發展,在人均GDP方面新加坡是最高的。不過在總體實力上韓國非常高。畢竟韓國面積、人口、經濟總量都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