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把三拍子「都」當成蹦擦擦?

2021-01-08 大眾網

  施詠於《音樂周報》刊發的《三拍子都是「蹦擦擦」嗎?》一文,是此前他在某雜誌發表的《三拍子中的文化》的另一版本,不同之處是今文提問「是否所有的三拍子都是這樣運用於華爾茲風中的蹦擦擦呢?」但誰真的把三拍子都當成蹦擦擦了?

  從施君原發表的刊物來看,其批評的對象主要是中小學音樂教師,但我認為其批評不當。管建華認為現在的音樂教材仍是「西方中心論」。如此,出現「蹦擦擦」根本就不奇怪。按照西方人的思維,人類認識的發展起點總是從普遍性開始,這就如初到一個城市先從地圖入手一樣,但地圖只能提供一個大致輪廓,對城市的具體認識一定是隨著接觸的深入而深入。同樣,對於教中小學生西方音樂概念三拍子時,首先教給他們「蹦擦擦」只是最簡單的認識,這就如教小學生1+1=2一樣,一開始沒必要非要告訴孩子一加一也可以不等於2。但這絕不代表學生永遠只能這樣簡單理解,隨時間流逝一定會有深入。怎麼深入呢?

  按照音樂人類學原理,對一種理論的理解必須要回到該理論所在的認知體系才能獲得真正理解。「三拍子」作為概念,黑格爾認為,任何概念都包含三個環節,除了普遍性即「蹦擦擦」外,還包括特殊性(即不同民族是有差異的如蕭邦的瑪祖卡的重音不是第一拍)和個體性層面(即具體到某一作品更是千差萬別)。人類的認識規律總是由普遍性如重音在第一拍,走向特殊性如重音在第二、三拍,最後到達個體性如即使「蹦擦擦」式樂曲也要在實際彈奏中根據內容表現需要做出強弱微調,甚至同一人演奏同一曲在不同時間、地點可能都要有變化。這就如教小學生認識「人」這個字從最簡單的「一撇一捺」學起一樣,但真正對「人」的認識肯定不止這樣。同樣,對三拍子概念作「蹦擦擦」理解也只是開放性認識的起點,把這作孤立、靜止、絕對的思維來批判當然就錯了。

  就實踐層面看,中小學教師也是這樣「深入」的。案例分析如下:《彩色的中國》是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內容,鄭燕莉發表的文章稱她教的課教學目標設置是「通過學唱、分析幾首三拍子歌曲,重點使學生認識不同類型三拍子歌曲的風格及特點」。教學過程是先讓學生聽音樂感受重音在第一拍的三拍子圓舞曲,接著讓學生聽波蘭民歌《小杜鵑》體驗重音在第二拍的歌曲。最後總結到:由於三拍子重音不同會形成不同的風格。齊宏在《彩色的中國》教學中,開頭便明確交代這首歌「絕不是機械的『強弱弱』的重複」,進而引導學生體驗同樣是重音在第一拍的「抒情性」與「舞曲性」的三拍子歌曲在風格上的差異。事實上,音樂新課標2011修訂版小學部分只是對三拍子做出相應的體態反應和體驗的要求。初中部分也只是要求學生能根據自己對節拍的體驗說出其表現作用。顯然,儘管上述兩位教師當初學的三拍子是李重光等樂理教材中說的「強弱弱」,但是他們的教學不僅已超出了新課標的要求,而且更是超越了只作「蹦擦擦」的認識,與上述認知規律相符。

  從普遍性深入到特殊性層面來觀察,西方也不全是「蹦擦擦」如圓舞曲的源頭,再如12世紀的騎士音樂和20世紀的現代音樂甚至還出現同一首樂曲上下聲部使用不同節拍的「復調」式節拍現象。即便如此複雜,科普蘭仍告誡到:「和非洲鼓手或中國或印度的打擊樂器演奏者所使用的錯綜複雜的節奏相比,我們只不過是一些新手。」確實,中國的特殊節拍觀念複雜的甚至根本不能僅用「板眼」來概括。不同民族、不同層次如民間與文人音樂的表達都是有差異的,即使用「板眼」來概括,直到元代之前還是「板無定拍」狀況,有學者還用「彈性節拍」概念來描述中國音樂的特性。施君不是不懂用「板眼」來概括的局限,他之所以還這樣概括,與「蹦擦擦」一樣,都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權宜之策。如果僅用「板眼」來概括當然也是錯的了。如果能保持思維的辯證性,即使用西方的三拍子來表示「板眼」的新音樂思維,當下誰會不知趣非要到戲曲中找「蹦擦擦」呢?通過凸顯中國民族音樂的特殊性來弘揚民族文化當然是非常需要的,但不能通過片面理解甚至曲解別人的理論來弘揚。

  施君還與理論研究者對話探討中國三拍子很少的原因,認為其他學者的「忌單不忌雙」論「有待考證」,但自己卻又提出與前類似的「對稱、方整」說。還認為,「陰陽」的辨證對立統一精神決定中國二拍子常見。其實,「對立統一」並非只有「對立」兩方,還存在第三方即「對立面」,這就是著名的「一分為三」思維。如此,為何三拍子還少呢?施君回答說是中國人含蓄、內斂、保守的民族性格使然。這似乎與李澤厚的「樂感文化」理論有矛盾,且與事實也不符,一些表現民族性格中熱烈一面的舞蹈並不少。施文中的中國人性格似乎只適用於儒生,豫劇中的三拍子(強弱強)所表現的性格是「含蓄」嗎?即使僅指儒家觀念,也有更為合適的理論,如《樂記》把「宮商角徵羽」跟「君臣民事物」相對應,「民」對的是「3」,在「官本位」思想比較濃重的文化中,「3」的地位就可想而知。因此,儘管「一分為三」思維是中國理論哲學的核心,但儒家的實用哲學在官方作用下必然產生傾斜。

  

相關焦點

  • 三拍子都是「蹦擦擦」嗎?
    如果說二拍子是直線形的或方形的結構,而三拍子律動的線條感則是偏向於圓形、封合狀的。對於三拍子的運用,我們首先的印象是諸如《藍色的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按照「強弱弱」律動的歐洲的圓舞曲。可是,是否所有的三拍子都是這樣運用於華爾茲風中的「蹦擦擦」呢?在中國音樂中對於三拍子又是怎樣地接受與運用呢?
  • 吉祥擦擦
    佛經無量壽經中記載:人們發現優曇花是祥瑞之兆。 49、一百多種珍貴藥材50、諸多護法神的靈石在這些以及並未公開的法寶聚集的基礎上僧眾們嚴格按照儀軌早中晚誦經,每一種寶石及金屬類材料都要經過手工研磨製成極細的粉末加入到由藥泥、甘露丸、植物粉末、高僧聖物、神山聖土組成的主原料當中去,並在每一個擦擦製作時加入經文咒語、和琥珀蜜蠟等寶石。
  •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是陝北、山西晉西,甘肅隴東等地的漢族傳統麵食之一。
  • 擦擦——藏傳
    擦擦也分種類和級別,有泥擦、布擦、骨擦、藥擦及名擦。在古老的擦擦中,普通泥擦尚屬於存世量相對較多的一種。除罕見品或屬於「名擦」的泥擦以外,絕大多數泥擦其價值相對較低。布擦是泥土混合泳鹽巴、藏紅花等珍貴藥品進行脫水處理後出的大師銻業製成的擦擦。藏語「布」意為法體。據藏地傳說,身帶布擦,無論人處何方可醫百病,可避邪惡,可得平安,甚至刀槍不入。因此藏人認為布擦最宜作護身符,掛在身上,可得佛法護佑,以避邪惡。
  • 「洋芋擦擦」暢想曲
    土豆這種植物耐旱耐澇耐病蟲,適合於各種土壤和氣候,周期短、生長快、產量高,所以世界各地都有種植。我沒有去過五大洲七大洋,也不知道其它膚色的同類是如何把土豆弄熟了食用的。但是,陝北人吃土豆是很有自己的創意的:蒸煮煎炸、燉炒燒拌,樣樣都有一套,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味道。
  • 西藏古代擦擦藝術簡解
    西藏古代擦擦藝術簡解李逸之擦擦(tsha—tsha)一詞源於印度梵語讀音,意為複製的佛塔或佛像,指由模具製作出來的佛塔、真言、佛像、菩薩等,材質通常以泥質為主。,尤其凸顯受東印度波羅藝術風格影響較大,這種藝術因素也是歷史上深遠影響早期西域和敦煌佛教藝術的源頭勢力。
  • 石頭裡共蹦出來5人,悟空是最菜的?看看另外4位都是誰?
    孫悟空,他是我們最熟悉的神話人物了,在《西遊記》當中,別人問他從哪裡來的時候,猴子直接說「我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傳說當年女媧補天時剩下了一塊石頭,這個石頭就是猴子蹦出來的那一塊。其實,在神話體系中,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不止孫悟空一人,還有另外的四個人,他們神通廣大,功夫深不可測,孫悟空在當中已經算是最菜的了。接下來我們看看另外四位是誰?第二個:大禹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出生很具有傳奇色彩。
  • 心寶之聲 | 使用軟泥製作擦擦像教學視頻
    製作擦擦像作為積累資糧、淨除業障的方便法門,其功德特別殊勝,印藏很多高僧大德都曾勉力躬行和大力推廣。在今天,它尤其是一種利益有緣眾生的特殊方便。怙主上師龍多仁波切曾開示道:「未來由於各種原因,建造佛塔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但如果能在清淨的山上挖洞封藏擦擦像,對當地的加持力與建造佛塔完全相同。
  • 擦擦的製作-(1)工序及擦模
    無論是出土、傳世的古老擦擦,還是現今仍在源源不斷地製作的新擦擦,一般從形式上可分為單模具製作的浮雕(高浮雕、淺浮雕),雙模具製作的圓雕兩種;從工藝上可分為素泥、設色、泥金三種;從製作上又可分為未經火與經火焙燒成陶、瓷等最基本的區別
  • 祥秋多傑與他製作的娘拉擦擦
    我寫好後,會向外喊我完成了,他就暫時打斷和來者的談話,繼續不間斷地口授,有時是散文,有時是偈頌,但他從不問:「剛才我說到哪兒了?」相反,常常是我請他重述我忘記的內容。  剛開始筆錄時,我相信他口授的內容不可能和諧一致,但夜晚我重讀記錄,發現整個結構次序是那麼連貫,如同經過完美構思的學術著作。
  • 西藏擦擦?跟泰國佛牌有關聯嗎?
    每一件古老的擦擦都有其自身的宗教、藝術、文物和收藏價值。因材質的不同、年代的遠近、製作者身份的尊卑、藝術水平的高下、出土和傳世數量的多寡等諸多因素,構成了對擦擦品評鑑賞及珍稀程度界定的客觀依據。是以多種名貴藏藥為原料,依藏醫藥工藝流程、宗教儀軌,精煉壓製成型並可服用醫病的擦擦,因其原料為藏藥(或有藏藥成份)而取名「藥擦」。傳世藥擦製成的年代大多在明、清兩代和民國時期。有經驗的收藏家和做古玩生意的明眼人,即使不精於擦擦一道,僅憑不同於泥土的「手頭」感覺和反映歲月年代的表層「包漿」,便會準確無誤地判斷其極珍罕的文物、古董價值。
  • 朱大姐教你做洋芋擦擦!趕快收藏!
    對於榆林人而言,洋芋擦擦,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被保存在歲月之中的生活和記憶。洋芋擦擦的蒸製❶ 經過清洗去皮後,再用洋芋擦擦(加工工具)擦成條狀,經過兩次撈洗之後,加入適量麵粉攪拌至每根洋芋條都沾滿麵粉。
  • 1300餘年清淨法脈傳承至寶——藏傳密宗擦擦嘎嗚
    有些則直接置於寺廟,修習的巖窟或「擦康」,「門塘」內,還有的堆放在山頂和路口的瑪尼堆處,與風馬旗、瑪尼石刻和經幡在一起,受到信眾的頂禮膜拜。除以上的供奉方式外,還流行將擦擦安放於隨身佩帶的嘎嗚之內,以便隨時隨地地觀想禮讚。此外,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的官員,還把盛有擦擦的嘎嗚戴在發譬中,以作為官位等級的標誌。擦擦題材大多為諸佛菩薩等造像和佛塔經咒,是藏傳佛教僧俗禳災祈福的宗教聖物。
  • 女生都是「腹肌控」?直男VS渣男,看到「小奶狗」:擦擦口水吧!
    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不同類型男生,他們炫耀出來的腹肌都是什麼樣子的。 然而看到右邊這張照片的時候人們都笑了,原來他的腹肌是假的,只不過是穿了一件有腹肌照片的衣服。
  • 用爆米花機蹦黑米,會蹦出什麼樣子的美食呢?
    當然除了這個大米,我還買了黑米,這個米用爆米花機崩出來,它能崩成那種應該都知道吧,所以呢我很好奇這個黑米崩出來它會是什麼樣的。然後我還看到有些小夥伴留言說崩花甲,我覺得花甲這個也可以崩一下。那麼如果本期文章反映好的話,我們下個文章就崩花甲。這個大米呢沒崩過,應該跟爆米花一樣吧。
  • 巢穴裡面會蹦出什麼? A.小怪;B.熊忍
    巢穴裡面會蹦出什麼? A.小怪;B.熊忍時間:2020-07-24 12: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巢穴裡面會蹦出什麼? A.小怪;B.熊忍 能將局內數個棋子染成一個顏色的道具,叫什麼巢穴裡面會蹦出什麼? A.小怪;B.熊忍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呢!
  • 搞笑圖集: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又蹦又跳的
    2、這麼大塊墊子都能跑偏?3、大爺就是你大爺,遛狗都這麼吸引人4、狗子:我太餓了,三天沒有吃飯了,誰能給我口飯吃5、大哥,就差一點,可惜被摔了20、早上起來一太嚇人了吧,這是哪來的瘋婆子21、永遠不要騙自己女朋友22、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又蹦又跳的
  • 惠民縣淄角鎮三李小學:我為健身器材擦擦臉
    11月27日,為培養學生社會公德意識,增強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惠民縣淄角鎮三李小學組織四、五年級的學生開展了「我為健身器擦擦臉」為主題的中隊志願服務活動。村內的公共設施一向是群眾鍛鍊身體的好去處,也是休閒娛樂的好場所。但是由於健身場所多處於塵土飛揚的路邊,健身器極易蒙上灰塵,給群眾的使用帶來困擾。發現這一點後,三李小學四、五年級的少先隊員們出手了。
  • 殊勝加持,護身至寶|大威德怖畏金剛多位上師法體鹽擦擦
    蒙密因為環境因素,製作很難所以一般在使用時都是有藏密供給。大威德怖畏金剛多位上師加持法體鹽擦擦       無上至尊聖品,擦擦中的頂級藏品,用最具慈悲的加持品,宇宙間最正、最強悍的能量,給您的人生保駕護航!
  • 天天愛消除巢穴裡面會蹦出什麼?
    今天的天天消除每日一題的問題有一定難度,7月24日的問題是巢穴裡面會蹦出什麼?答對可獲得天天愛消除資格,那麼大家知道7月24日的答案是什麼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今日答案,如果你也對7月24日答案感興趣的話,那麼就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