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史前動物那麼巨大,比現在的動物大多了!

2021-02-08 必得網絡

大家在觀一些類似哥斯拉、金剛的時候,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史前生物基本都很龐大!現在陸地上的生物卻長不到以前那麼大高個兒了呢?

首先是溫度的差別!

就以恐龍舉例,恐龍是冷血動物,而冷血的大小跟當時的氣溫成正比,史前時期,經科學家研究發現,當時的大氣沒有現在的厚,而太陽比現在照射到地球的能量更強,氣溫比較高。當時的地球全部是熱帶雨林,食物豐富。大家根本不必為食物發愁!

其次是氧氣濃度的變化!

遠古時期的的氣候溫暖溼潤,森林覆蓋率比現在高很多,植物繁多並且茂盛,植物又是生態系統的基礎,所以氧氣含量也高!而現在動物普遍變小就是氧氣含量較低。

充足的氧氣也是大型生物生長的必要條件,如果把恐龍拉到今天這個環境估計會因為含氧量較低窒息而死。

而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是藍鯨,其實水中生物和陸地生物需氧量不一樣,所以海中一些生物以藍鯨為代表,體型相對陸地生物而言還是比較大的!

不過海中生物也受到氣溫氣候變化從史前變小了,所以藍鯨才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據說藍鯨的尾巴一甩,就能讓大象腦袋被打碎!!!

最後就是自身基因不同!

史前生物恐龍其基因並不如現在完全,恐龍時代的動物們身體裡缺少抑制細胞生長的繁殖基因。遠古時期的生物很多都不具有這種基因,所以體型就不受控制的增大,現在的藍鯨也不具有這種基因。

就像現在的鱷魚和恐龍同屬一個時代,鱷魚只要不死,身體細胞一直在生長,但因為氣溫,氧氣含量等各方面因素,鱷魚長不到史前那麼大了。

近幾百年來,人類的濫捕濫殺也更多地針對身高體大的動物,多數大型動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分布退縮和數量銳減,現在動物滅絕的速度堪比史前的5次生物大滅絕的速度!

在這個人類代替自然選擇起作用的時代,人類的濫捕濫殺也更多地針對身高體大的動物,動物會發現小型化才更有利,更容易活下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史前動物如此巨大,而現代動物都不是很大?
    總體而言,史前動物的體積的確比現代動物大,但是這一問題存在倖存者偏差。 人們普遍認為史前動物比現在大,主要是參考侏羅紀時代的恐龍。但是史前世界遠非只是侏羅紀時代。
  • 為什麼史前的生物都十分巨大?
    文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史前巨型昆蟲,史前巨型恐龍和當代巨型哺乳動物。他們體型巨大的因素有一些區別,所以分別介紹——————史前巨型昆蟲————————1米大的蜻蜓(Meganeura monyi),3米左右的巨型蜈蚣(Arthropleura armata)一系列巨型的生物,在泥炭紀的時候,開始廣泛出現在地球上。
  • 史前肉食動物-恐狼
    恐狼 是犬屬已滅絕的一個物種,為北美洲著名的史前肉食動物,與斯劍虎齊名,生活於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
  • 史前動物大戰:泰坦巨蟒打得過梅爾維爾鯨嗎?
    這是兩種「史前巨獸」之間的比較。且不說兩種動物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即便是生活在相同的年代,它們也不會有交手的機會。因為泰坦巨蟒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蟒科動物,而梅爾維爾鯨則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因此,要判斷兩種無法相遇的動物誰更厲害?
  • 史前動物再現!西伯利亞發現冰河時期的長毛犀牛,內臟完好無損
    史前動物再現!根據資料顯示,最早是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也就是西伯利亞地區正值夏天的時候,人們在解凍的永凍土層中發現它的,當時立刻被送到了實驗室裡,希望可以對它進行更加深入、詳細地研究。這具來自冰河時期的長毛犀牛,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長毛犀牛標本,而在發現它的地方,還曾經發現過史前猛獁象、史前小馬駒等,包括還發現了一頭洞穴獅子幼崽,可以說是天然的史前動物「冷凍庫」。
  • 12公裡長史前巖畫帶驚現亞馬遜雨林,繪有冰河時代動物
    該史前遺址位於現哥倫比亞的Serrania de la Lindosa地區該史前巖畫遺址位於哥倫比亞的Serranía la Lindosa地區,巖畫生動展示了生活於該區域的史前人類如何與冰河時代的巨型動物共存,畫作中描繪了早已滅絕的冰河時代的動物,如猛獁、古駱駝、巨大的樹懶和冰河時代的馬。畫作中還可以看到人類的手印。
  • 史前蜻蜓大如鷹,為何如今動物普遍都很小?
    藍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也是體重最大的動物,藍鯨有多大呢?它的體長將近35米,體重超過170噸,可能大家對此沒有什麼概念,讓我們將藍鯨換算到我們熟悉的動物身上,一頭藍鯨大約可以抵27頭大象,如果大家想要用卡車來拉走一頭藍鯨,按照一輛車4噸計算,大約需要43輛卡車,才可以將藍鯨給拉走。
  • 獵奇:史前陷阱,瀝青坑裡的動物經歷了什麼?冰河世紀也有盛夏?
    冰河時期的氣溫雖然非常低,但是也不影響各種各樣的物種的誕生和繁衍,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獨特的生物,而現在這些生物大都已經滅絕,有的得以保存成化石,而有的則灰飛煙滅,沒留下一絲痕跡。 其中有一處天然冰河時期古生物化石庫非常著名,那就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拉布雷亞瀝青坑。這處瀝青坑從遠古時期至今一直存在,相當於一處巨大生物陷阱。
  • 為什麼只有大型的貓科動物,而少有大型犬科動物?
    提及貓科動物,我們能馬上想到常見的家貓、老虎、獅子等,貓科動物甚至還有貓亞科和豹亞科兩個亞科,可以說貓科動物的數量眾多。並且它們之間除了體型上的差距,就連習性也比較接近,大多都是雜食性,喜歡獨居。而再提及犬科動物,或許我們第一時間只會想到狗和狼,當然它們也有類似貓科動物一樣顯著的特點:擅長奔跑,喜愛群居,且嗅覺靈敏。
  • 可怕的史前動物們,最大的有8層樓高,恐龍都只是它的「零食」
    在遙遠的年代,生活著一群大傢伙,他們比人類更早出現,這些動物們的戰鬥力都極強,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些龐大的史前動物吧。二.滄龍在白堊紀晚期,海洋中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他就是滄龍,這個龐然大物其實是由蜥蜴進化來的,為了生存下去,它們就從一米長的體形演化成了長達21米,重40噸的龐然大物,如果現在它還活著,完全有跟軍艦一戰的實力,戰鬥力十分恐怖,因此它也位居了史前十六大海洋巨獸之首。
  • 恐貓、洞獅擬獅、劍齒虎,史前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就現在來說,貓科動物無疑是人們關注度最高,喜愛人數最廣的一類,現代大多數貓科動物都有著超高的顏值,比如雪豹、金錢豹等,體型勻稱健碩,毛髮蓬鬆柔軟,令人看了就有想「擼貓」的衝動。洞獅性情兇猛,體型巨大且群體狩獵,所以我們能夠推斷出它們的主要獵物也是一些體型巨大的食草類動物,比如猛獁象、野牛、披毛犀等。不過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是,洞獅不太可能像現代獅一樣呈十幾二十隻的大群活動,更多的是三兩隻小群活動,因為到了更新世晚期,大型獵物數量早已呈現下降的態勢。
  • 猛獁象、劍齒虎、始祖鳥這3種史前動物,英文怎麼說?
    小雅和英美友人史前動物-美國朋友語音示範00:29來自你和寶寶說英語Prehistoric animals 史前動物(1) Mammoth 猛獁象始祖鳥是一種史前鳥類。更多史前動物相關英文,請查看:
  • 太平洋史前海底發現ET外星人?其實是一種你熟悉的陌生動物!
    然而這確實是一張真實的照片,來自於太平洋史前區域,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探索與研究辦公室的科學家拍攝。發現這傢伙的地方是在東太平洋的皮加費塔海山(Pigafetta Seamount)——海山是海底火山活動形成的平頂巖石區域,皮加費塔海山相當古老,可追溯到6550萬年前至1.455億年前的白堊紀,是太平洋中古老的史前區域。
  • 史前最大型鱷類動物:普魯斯鱷秒殺霸王龍 每天需求耗費約40公斤食物
    史前最大型鱷類動物:普魯斯鱷秒殺霸王龍 每天需求耗費約40公斤食物時間:2020-06-19 09:24   來源:愛情劇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前最大型鱷類動物:普魯斯鱷秒殺霸王龍 每天需求耗費約40公斤食物 知道鱷魚吧,知道鱷魚的嘴巴有多大嗎,有多嚇人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史前最大型的鱷類動物
  • 史前生物-雕齒獸,古生物學家稱之為「移動的動物城堡」
    犰狳雕齒獸名字由來其實,這種動物化石很早就有發現,最先發現的是它的獸甲,不過當時由於發現得少,再加上研究條件限制,一度被認為是另一種動物--大地懶的甲片。後來一直到1839年,英國著名學者理察·歐文,根據發現的一塊牙齒的化石,將這個物種命名為雕齒獸屬(Glyptodon),屬名的意思是「被刻畫的牙齒」,來自於其牙齒獨特的外形。
  • 動物專題郵票盤點:爬行類、魚類、昆蟲類、史前類
    前兩篇動物專題文章盤點了鳥類和哺乳類,這兩類是較為高等的動物類群。同時也佔新中國動物郵票品種的大部分,其他登上過我國方寸的動物類別還有爬行類,魚類,昆蟲類,以及史前動物。這幾類郵票不是很多,今天圈兒哥就把它們一起盤點一下,作為動物專題盤點的收官之作。
  • 為什麼現在的猿猴類動物無法「變成」人,是時間問題嗎?
    但是人們會問:為什麼其他的猿類沒有進化成成人的跡象呢?進化論的前提條件不存在?達爾文創立的整個人類進化論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那就是氣候的巨大變化使森林消失,在這種情況下,猿被迫從樹到地,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從此開始。如果這個條件不存在,那麼整個人類進化系統就無法建立。
  • 史前繪畫--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
    西方人很長時間認為,史前的人類是野蠻人,為什麼稱之為「野蠻人」呢?因為野蠻人是沒有藝術的,有了藝術就叫「文明」。所以他們認為,「野蠻人的藝術」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史前藝術,本身就是一個矛盾概念,是不可能存在的。後來,《進化論》問世,達爾文用確鑿的科學、確鑿的材料證實了一切物種都有一個的產生和發展的進化過程。
  • 美媒列舉遠古一些超大體型的動物:10英尺高巨猿、校車一樣長巨蟒
    碰巧的是,敘利亞駱駝實際上並不是沙漠動物,因為它們漫步的敘利亞地區當時被認為是稀樹草原。目前尚不清楚敘利亞駱駝為什麼或如何滅絕,儘管早期可能是人類捕殺它們而滅絕的。無論如何,想像另一個現實時間線是有趣的,在那裡敘利亞駱駝仍然存在,並像它們較小的後代一樣被馴化。一口就能吞下人的鱷魚。
  • 么么雜談:成為化石的10種巨型動物
    今天么么就來說一說史前的巨型生物。1.碳龜碳龜又叫「煤龜」,生活在古新世晚期,距今大約6000萬年前。它是一種巨型的淡水龜,體型大約有一輛小轎車那麼大。第一次發現碳龜的化石是在2005年,一個國際古生物學家團隊在哥倫比亞北部發現一個巨大的動物頭部化石,然後在附近又挖掘出一個龜殼化石。